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佛教文化>>正文内容

拉卜楞寺“道得尔”:安多藏区神秘的佛殿音乐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2日
来源:新华网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拉卜楞寺喇嘛表演道得尔音乐《迎宾曲》

  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拉卜楞寺所独有的藏传佛教音乐——“道得尔”有着独特的传承和近300的历史。

  据研究人员介绍,拉卜楞寺所独有的藏传佛教音乐——“道得尔”是藏、汉文化的一种特殊混合体,充分体现了藏、汉两个民族文化的密切交流与融合。 拉卜楞的佛殿音乐自产生200多年来,以其优美舒缓的色调、典雅肃穆的旋律、鲜明规整的节奏、深沉淳朴的风格,深受安多地区广大藏蒙人民的喜爱,具有浓郁的宗教风味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保留着我国古代藏族宗教、民间音乐和清代宫廷部分乐曲的古老风貌,为后人研究安多地区藏族的历史、风俗习惯、语言文学以及音乐艺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道得尔”源起

  “道得尔”乐队实际上是一个宫廷礼仪乐队,其主要的作用是为嘉木样活佛的正式活动(如上殿、讲经、宴请、出行、迎送贵客等)伴奏。“道得尔”音乐是藏、汉文化的一种特殊混合体,充分体现了藏、汉两个民族文化的密切交流与融合。

  据研究者介绍,拉卜楞寺佛殿音乐“道得尔”颇有来历。据《汉藏蒙关系史概要》记载:早在十七世纪中叶第一世嘉木样活佛从西藏东返途中,随从僧人要求奏音乐,嘉木样说:“按佛规是不应当奏音乐,你们要奏就奏吧。”于是随员们煨桑祈祷,烧香叩头,便奏乐自乐。翌年四月,亲王与嘉木样一行辗转各地择址,最后决定在大夏河岸的扎西奇地方创建寺院。

  1711年底,闻思学院僧称大经堂下式建成,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典礼。在典礼上,由几人组成了乐队奏乐示庆,这便是拉卜楞寺佛殿音乐乐队的雏形组织。以后,经历世嘉木样的组建、扩充,特别是到了第四世嘉木样的时期,移植了清朝殿廷的音乐和内地寺庙的音乐,使寺院乐队逐渐趋于完善,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五世嘉木样丹贝坚参组织人员演出藏戏,由拉卜楞寺乐队伴奏。自演出后在拉卜楞地区引起了强烈反应。

  据甘南州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室工作人员介绍,拉卜楞寺佛殿音乐是专门为寺主嘉木样大师起居和举行盛大典礼时的奏乐,在安多地区俗称“道得尔”。拉卜楞寺佛殿音乐 “道得尔”的主要演奏乐器有:九音云锣、笙、管子、骨笛、钹等。演奏乐器的演奏员从拉卜楞寺院的六大学院僧人中选调,即闻思学院(大经堂)10人,其他五大学院各2名,除此之外,再从僧人技艺高超中选出第21人。

  随着藏族社会的发展变迁和“政教合一”制度的形成,原本在古代藏族民间和王宫中的传统音乐逐步转化,仅限于寺院的各种宗教场所之中,所以现在的研究者普遍认为将其称为“佛殿音乐”较为合适。

  基本特征

  多姿多彩的传统民族乐器在民族地区的广泛应用,是古老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它不仅为我们研究民族的历史、宗教、文化和生活习俗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而且为祖国音乐文化增添了辉煌的民彩。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乐器与日常生活、生产、民间歌舞、技艺、体育等诸项活动的密切关系,成为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道得尔”最显著的特点是使用汉族乐器——管、笛、笙、云锣,而乐曲,则汉、藏兼有,其中的汉族乐曲,也都带有某种藏族风格。乐队所使用的乐谱,亦颇具特色,是用同音藏文记录的在中国汉族广大地区曾广泛流行的“工尺谱”。拉卜楞寺“道得尔”乐团曾参加国内许多重要佛教活动,并曾出访法国、比利时、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圣佛洛朗艺术节”,赢得广泛赞誉。

  据甘南州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室工作人员介绍,拉卜楞佛殿音乐“道得儿”的基本特征有以下两个方面:拉卜楞佛殿音乐“道得儿”从整体上看大多数传自西藏是纯粹的宗教乐曲,如:“浪麦”、“仰保”、“央移”、“嘛呢”。这些乐曲,历史久远,也有一部分是土生土长的,受到较深的民间音乐影响。此外,部分乐曲来源于内地寺庙和殿廷,如“五台山”和“万年欢”。四世嘉木样从五台山带回了一些曲谱,其中“五台山”流传至今。拉卜楞佛殿音乐“道得儿”乐队演奏的乐曲至今还完好保存的有“姜怀希索”、“万年欢”、“五台山”、“孝卡玛尔”、“喇嘛丹真”、“智钦嘉居”、“仁钦恰尔帕”、“堆澎”、“巴华尔”、“投吉钦宝”等十几首。

  独特法会

  佛教传入雪域这块神奇的土地之后,对整个藏民族的生活习俗及各个方面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诵经拜佛”、“烧香叩头”等佛事活动,已成为普遍现象,然而这些活动往往与佛殿音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全寺六大学院的宗教活动,无不有音乐伴奏,按佛事活动的范围大小,其佛殿音乐也不同。据甘南州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室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在藏区“道得尔”音乐艺术的各种表演活动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活动包括毛兰花木法会和七月法会等。

  毛兰花木法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晒佛节,这个法会于每年的正月十三午前举行。在法会举行的当天,有数百僧众列队,装扮一新的“花身土地”领先,边跳边舞,器乐齐鸣,众僧抬大型唐卡画到寺南山处举行晒佛仪式。法会的乐队由8人组成,其中包括:云锣两人,法螺两人,钹两人,鼓两人,每年的正月十四午时在大经堂前广场跳法舞。其乐队由20余人组成,包括:击鼓11人,击钹8人,吹大号4人,吹骨笛4人,场面甚是宏大。到了正月十六,众僧抬着铜制鎏金弥勒佛塑像,在乐队伴奏声中,绕寺一周。正月十五晚,举行酥油花灯会。当晚大经堂前展出制作精美的各色酥油花,佛灯照耀,僧众诵经,乐队伴奏佛乐,直至深夜方告结束。

  除了晒佛节,在藏区比较流行的法会还有七月法会。这个法会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九至七月十五举行。据甘南州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室工作人员介绍,七月法会最为隆重的是七月初八。当天中午时分,大经堂前广场坐满僧众,在乐队的伴奏声中,跳法舞者翩翩起舞。

  传承与发展

  安多地区,是藏族历史上颇负盛名的佛教后弘期之策源地,这里拥有特殊的宗教地理、奇异的人文景观以及雄厚的宗教基础。尤其格鲁派跃居藏传佛教的统治地位后,安多地区便成了格鲁派的重要道场,寺院林立,形成了以青海的四大佛寺和以甘肃的拉卜楞寺为母寺的寺院网络系统,从而达到了历史的顶峰。歌舞音乐,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更为宗教寺院所拥有。

  拉卜楞寺的“道得尔”乐队形成以来,经过29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管乐、打击乐、弦乐组成(骨笛、笙、管子、云锣、钹、鼓、扬琴、高胡、四胡、)为特点的藏族佛殿音乐。由殿廷礼仪音乐发展为寺院佛教音乐,成为寺院佛事活动(如上殿、讲经、宴请、出行、迎送贵宾等)伴奏,发展延续下来,形成了拉卜楞寺独有的文化形态。

  拉卜楞寺“道得尔”乐队系国内为数很少的寺庙乐队,并且具有独特的韵味。拉卜楞寺“道得尔”乐团曾参加国内许多重要佛教活动,现今拉卜楞寺佛殿音乐也因其神秘色彩和浓郁的宗教氛围,而走出寺院,出访法国、比利时、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圣佛洛朗艺术节”,赢得广泛赞誉。

  研究者认为,拉卜楞寺佛殿音乐,是以浓厚的宗教意识和鲜明艺术特性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藏族音乐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经过数百年的创新和演化,以特有的音乐语言、象征和暗示等艺术表达方式,借以说明抽象的宗教教理,让宗教信仰者们从中感受和体验那神秘莫测、高深虚幻和神性,达到虔信教义、敬畏神灵的目的,成为僧俗众生心目中最神圣的音乐。(瞿学忠)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