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佛缘众生>>正文内容

达照法师:理属顿悟,事则渐除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10日
来源:达照法师博客   作者:达照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达照法师:理属顿悟,事则渐除

  古德对我们讲,智慧、见地、观念是可以一次性到位的。一次性到位,就是你听法的时候,如果有这种回光返照的能力,就可以观照自己的心,可以看到自己的心完全清净。当你看到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思善也不思恶,这时候你的心是什么样的?看到没有?有很多人回光返照,他能看到自己不思善恶,超越善恶之外,不被善恶所束缚、困扰,也不会被过去和未来所困扰的本来面貌。因为过去都是记忆,未来都是梦想,人的生命真正地活着只在当下。昨天已经不是你的生命了,因为它早就过去,不可能再回来了;未来还没有到来,当未来到来的时候,也是那个时候的当下。所以你想到过去所有的一切,那只是心中的记忆;现在要想将来怎么样,那全是未来的梦想。你不要可怜自己的身世,不要可怜自己没有遇到善知识,也不要得意自己曾经怎么样,更不要把仇恨和自卑留在自己的心中时时去品味;当你体悟到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你的心完全就净化了。

  这么观察,在道理上马上就通了。佛在《楞严经》中说“理属顿悟,乘悟并销”,就是这个道理。任何人只要能听懂这话,不管他有没有修行,有没有皈依,有没有基础,只要当下看自己的心,都是有机会领悟的。过去的一切确实只是记忆,过去那个仇人可能早就死了,你却还在生气,甚至还在骂他,何必呢?当你一看到心那么清净,这就是“理属顿悟”,一下子就到位了。“事则渐除,因次第尽”,在事相上、具体事情上需要逐渐地修证,应该按次第有步骤地断除自己的习气烦恼。

  大家回光返照看一下,你可以看到自己真正生命的本质:既没有痛苦也没有快乐,但是你能够感受快乐,感受痛苦;既没有善也没有恶,但是你也能够分别善,分别恶;能很清楚心中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但你也可以回忆过去,梦想未来。这样你在理和事上就圆满了。过去一切我不愿意做的、看到的行为,不愿意承受的痛苦,所有的不愿意,在理上看到已经没有了,在事相上则是慢慢地改变,这叫“因次第尽”,是逐渐改变的。

  你不能说,道理我都懂了,但做不到,所以干脆就不做了;道理都懂了,但还做不到,就应该继续努力做到。当然,有些人说自己道理懂了,其实未必真懂。佛法的整个体系非常庞大,按我们改善世间现实生命的角度来说,人间佛教或者人生佛教的理论相对还是比较简单。当心量放大了,你就能够包容身边发生的原来以为是痛苦的、看不惯的那些事情了。没有智慧的人会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别人做错了你痛苦,其实别人错了自有因果,你又何必痛苦呢?你要是因为别人的错误而痛苦,你也一样错了。六祖大师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当你看到别人错而产生分别执着,其实你已经有错误,并在别人的错误旁边陪衬着了。因为你没有看到因缘,没有看到缘起,只看到了表面的结果,你的错误是自己没有智慧。

  八、落实戒定慧三学

  通过对人生的观察,戒定慧这三学可以在我们的身心中得到落实,使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改善。

  持戒是改善我们人际关系最好的方法。持戒的人,他跟别人的人际关系会非常好。有些人说自己持戒了,眼睛一睁开就看别人的错,就生气,去骂别人,这不是真持戒。真持戒的人,他看到了别人错了,不会生气,而是想办法帮助改善。当然如果用方便法门发一下脾气,让犯错的人害怕,从而能改过来,这也是可以的。但这只是方便,不是常规的要求。

  凡是持戒的道场,一进这个寺庙,你就觉得很舒服、很融洽,这个气氛就是道风。不持戒的道场,一进去就让人感觉不舒服,这种让人不舒服的气氛就是业风——恶业的风。持戒的道风也是业风,但是它是道业的风,道业成为风气了,能让大家感觉道的存在,所以持戒能够使人际关系越来越融洽。

  作为一名居士,你不要因为受了三皈依就跟家里人闹矛盾。三皈依就是戒,受戒是为了与包括家里人在内的所有众生更加和谐地相处,不再伤害他人,不再因他人而烦恼。受五戒也可以使社会环境更加和谐,八关斋戒、菩萨戒都是如此。

  首先通过三皈依确立起正确的人生目标,进而受持五戒,能使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相处得更好。但是五戒对于动物来说,体现的是一种保守的保护,只是让人类不杀生,不伤害动物,并没有指出人类该如何主动地去保护动物,而放生则是主动地保护动物。菩萨戒体现的关系就更圆满了,不但你的心跟身体要和谐,你的身体的行为跟身边的人要和谐,你身口意的行为跟所有的众生都要和谐。受菩萨戒以后,蚊子苍蝇不能打,任何一个众生你都要跟他和谐。

  受比丘戒就更进一步了,不但不能伤害这些动物,连生草也不能踩。草长在那里很漂亮,你不能踩下去,虽然草没有痛苦,但是被你踩了,你跟它的关系就不和谐了,佛法中对于持比丘戒就是这样要求的。

  你说:“家里人要吃荤,我受五戒坚决不吃。”不吃荤当然好,但五戒里面还没有这个要求,菩萨戒里面有这个要求。你不吃就不吃了,但你可能还会说:“你们业障真重,一天到晚吃这个。”他们不喜欢你这么说,而你就偏偏说这个,越说你们的关系就越差。你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因为众生都有佛性。你如果发现他们有觉性、有思想,你可以告诉他们,有了这些优点,还可以继续往前进步,这样每一个人都会慢慢地相信佛法,因为佛法真的可以让大家充满智慧。你如果学了佛法,却没有这种智慧,那是不够的。

  通过持戒,能够使我们现实的生活从不和谐、不协调转为和谐、协调。因为所有由人际关系产生的痛苦都是因为不和谐而产生的,所以我们国家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第一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就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因为如果我们心和谐了,大家的行为就会慢慢地改善,整个世界也就变得和谐了。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是“和谐世界,众缘和合”。如果每个人都以持戒的心态、遵守规则的心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那么这个世界就是美满的人间,它能达到最极致的状态——人间绝对就是净土,人们都能过着非常理想的生活。

  这样,在现实人生中,佛法的方向、方法、结果以及修行的主体,都非常明确了。通过长期学习佛法,归类总结以后,我们就很清楚这一生能为个人、为家人、为社会做什么。我们只要朝这个大方向努力,哪怕一个念头、一件小事,情都是有意义的,我们的生命就没有白活。

  明白了这种方向,你哪怕只做一点点的善事,也都心安理得。生命有了方向,你在这个世界上会散发出独有的光明。这种光明不需要像太阳光一样,像电灯光也不错。晚上没有电灯光的时候,就是萤火虫的光照一下,也能看到手表上几点钟了,还是有用的,善事不计大小。所以我们应该经常感恩,感恩在这个世界上,父母亲给了我们生命,感恩所有的老师、师父,使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更有内涵,感恩佛陀给我们的生命指出了方向。你拥有了生命,这个生命又可以更加丰富,这个丰富的生命又有了正确的方向,人生怎么能不感恩呢?

  “和谐世界,众缘和合”,现实的生命可以通过修学戒律得以和谐地改善,这实在是一大幸福的事情!经过戒定慧的修学,定力可以开发智慧,当然智慧也可以在听法的时候闻思得到,但是我们不着急,慢慢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人接触佛法的时间有长有短。你不要跟出家师父比,出家人是专业的修行人,每天念几个小时佛,打坐几个小时。你也不要跟某一个居士比,因为人家可能有时间,有前提条件。你就跟自己比,明白了佛法的道理以后,看看是否把佛法落实在了自己的行为中,看看自己是不是离苦得乐了,方向有没有错误。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