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佛缘众生>>正文内容

“过劳死”折射出心身问题 从佛法中寻求破解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8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过劳死”折射出心身问题 从佛法中寻求破解


  “过劳死”(Karoshi)一词,源自日本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巅峰期,它不是临床病学名称。2002年纳入牛津英语词典的电子版,被医学界普遍承认。

  简单说,过劳死就是“人体超过劳动限度而致死”。当人体在一种持续状态下体内不断累积疲劳,这延期疲劳(Prolonged Fatigue)渐渐造成对身体不利的慢性疲劳(Chronic Fatigue),最终就导致慢性疲劳综合症(Chronic Fatigue Syndrome)的发生,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状态。

  促成“过劳死”的5个并发症状,除此外,因为长期过劳而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肾衰竭、感染性疾病也会导致“过劳死”。而值得关注是,除了体力透支,以抑郁、焦虑等症状为核心的心理疲劳,更是促成过劳的最大帮凶。

  但大自然是不可能绝对公平的。生理上人人先天不一,除此,人也会因种种背景原因在竞争力上确实无法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理想。人们自己必须先了解到自己的现实。量力而为,在不过度奢望的健康心态下其实一样能够展开自己的人生努力与奋斗,重要是,先要设法了解生命的意义及其可贵处。每个人的生命其实就是每个人各自不同的体验与感悟,在生命的活力里只要我们能发挥到自己所能及者,那就已经尽了自己奋斗的能力。

  百花齐放是片美丽景观,但不可能人人都抢当牡丹,只要每个个体都能去到自己开花的那个点上,那各自就已对生命有所交代。不顾能力以强硬手段去压迫自己的极限,那只会造成身心上的伤害。

  在知足中寻找自己的意义

  不懂得知足,是许多焦躁、失衡、压抑的真正根源。过劳死是因为过劳而起的,保护心身不妄取无谓的代价,至少就是预防的第一步。

  健康之道必须从“身心灵”三方面着手

  二十一世纪的佛教应该能为人类指明生活的目标,激发起人们心灵深处的道德自律,提升人的自主感,增强人的生命价值感与神圣感。

  因果是人类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基础;否定因果,实际上就是对社会道德、人生价值、自由解脱等的否定。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实证科学的发展,提倡生命是一次性的,没有前世,更没有后世。正是由于这种观念,人们不再需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传统的自尊、自律、自觉的精神,随着科学的发展反而日益消失,佛教主张生命只是一个过程,我们的生命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中不断流转着,我们的一切语言、行为、思想都会影响到生命的质量,所以我们不但必须对此生此世负责,还必须对自己未来的生命负责,不断反省自我、提升自我,树立自尊、自律、自觉的精神。作为引导人类走向光明的新世纪文化,应当着重吸收和发扬佛教三世因果的观念。

  人是身心灵三方面的结合,缺一不可,健康也是如此。

  以下简单的归纳五条有关身心灵保健的建议:

  1、 保持爱心,避免一切伤害他人之言行。大自然的根本定律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个原则能做到则促进健康的方法都容易,否则尽管花费心思找名医、找偏方,还是难获得健康。

  2、 饮食之道,自然为要。饮食以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种子、核果、豆类与海菜为主。中国有一句话:“病从口入”,能避免有害身体的饮食,身体自然健康。

  3、 抛开旧伤新痛,愤怒与悲哀。一切现象如梦幻泡影,作无常观、空观。能保持心情舒畅、开心,是健康的主因,如怀恨在心、冤屈不平,就是吃得再合乎健康原则,也难健康起来。相反的,一个人如果开开心心,即使粗茶淡饭,吃得差一点,也会健康。

  4、 从事利益他人的工作。人生如果只为自己而活,会枯燥无味,如果所作所为有益于社会,自然人生会充实满足。

  5、 置身于关爱和护持自己的环境中。人都需要温暖,生活在亲朋环绕中会促进健康,孤独的人,或处在对自己有敌意的环境中,都容易生病。

  身心健康是修道过程中自利利他的要件,因此维护身心健康的医药保健之学,自然会受到佛教的重视。生命是物质和精神的统合,也是身与心的统合。疾病即是"四大不调",须要对症下药,调和四大以治身。而"四大不调"虽是生理现象,但是生理现象的形成,依然是因缘生法,有着身心交感、环境影响等等复杂因缘。环境牵涉到的因素十分复杂,而且大都无法操之在己。但身心交感、业力牵引,就与个人的作为有密切关系。情绪因烦恼而起伏,身体因嗜欲而伤损。病从身出,身依业起,业由惑生,惑唯心造,因此,心为病本。治本就要治心。依三增上学、八正道以治心,这正是佛教医学的精华所在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