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内地>>正文内容

中国佛学院新校舍建设第二次专家论证会召开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21日
来源:中国佛学院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中国佛学院新校舍建设项目总体规划设计第二次论证会在无锡召开

 


无相长老(中)、觉醒法师(右2)、心澄法师(左2)、王健秘书长(右1)、吴国平副秘书长等出席会议

 


与会专家学者发言

 


会议现场

 

2014年3月20日上午,中国佛学院新校舍建设项目总体规划设计第二次专家论证会在江苏无锡灵山梵宫召开,会议对中国佛学院新校舍建设项目总体规划设计的理念和设计方案等有关议题进行了深入论证。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无相长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觉醒法师、心澄法师,秘书长王健,副秘书长怀善法师、吴国平,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宗性法师,中国佛学院办公室主任张军等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学院领导;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孙大章、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路秉杰、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黄秋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鲁晨海、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历史建筑设计院副院长许一凡、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王嘉漉、上海艾斯贝斯建筑规划设计公司总规划师艾轶峰,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所长陆伟,上海圆直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钱健、洲联国际上海公司总建筑师吴茂辉、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林楠、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葵等专家学者出席了论证会。

中国佛教协会吴国平副秘书长主持论证会,中国佛教协会王健秘书长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中国佛学院新校舍项目的背景及项目进展情况。

随后,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林楠代表中国佛学院校舍建设项目总体规划设计单位——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向与会专家学者、领导嘉宾介绍了中国佛学院新校舍建设项目的两套规划设计方案,并介绍了项目的地理条件、项目定位、功能需求、相关案例研究等相关的设计理念和规划依据。

总体规划设计方案介绍完毕后,与会专家学者就项目设计理念、各功能区之间的布局关系、建筑风格等方面纷纷发言,发表了对中国佛学院新校舍两套设计方案的具体看法和建议。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孙大章认为:方案一采用传统的大殿和现代的教学楼结合的方式,在建筑形态上创新较多,但是存在着格调不统一的问题,建议将前后两部分的建筑元素进行统一设计,然后再统一添加宗教元素,将整体建筑风格统一在一个格调上;方案二采用仿古建的形式,没有特色,创新的感觉体现不出来。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路秉杰建议:根据佛学院功能需求和项目定位,将两个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坚持传统与追求创新的协调统一。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黄秋平认为:应当明确佛学院的功能需求,将功能反映到规划设计方案上;两个方案中生活区、教学区、休闲活动区的布局不太合理,应当根据功能需求,合理布局。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鲁晨海认为:建筑的形象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的特征,中国佛学院新校舍的规划设计不仅应该符合佛教的义理和审美,也应该把现代的建筑技术和设计理念融入到设计中。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历史建筑设计院副院长许一凡认为:对外开放的功能区和建筑在人流的管理方面难度较大,在各功能区布局时应当予以考虑,将不同的功能区适当分隔,以便于人流管理;由于我国北方比较缺水,在规划设计时应尽量少用水系;建筑风格的采用应有充足的理由,应考虑佛教界和信众对大殿辽金风格的接受度,将建筑风格与功能结合到位;两个方案相较而言,比较倾向于方案一,建议将教学楼做成精品,强调时代性,将简化大殿的辽金风格。

上海圆直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钱健认为:我国古代的儒家书院的建筑风格具有借鉴价值,在满足建筑的功能需求后,应该注重建筑的景观作用,方案应进一步考虑和周围景观的协调;建筑风格方面,应注意建筑群体和中轴线的关系,以及单体建筑和建筑群落的协调关系;方案一中的建筑体量过大,与周围的景观不太协调。

洲联国际上海公司总建筑师吴茂辉认为:佛学院的宗教性特征没有必要通过建筑的外立面体现,可以通过建筑构件、纹饰、布局等体现;建议采用较小的空间布局和建筑体量;规划设计应具有前瞻性,考虑未来教学研究、学僧生活等方面需求的扩大。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所长陆伟认为:规划设计应当体现佛学院的特色,满足佛学院的多种功能需求;重视佛教礼仪空间的规划布局,教学空间可以适当灵活一些;建筑风格应与周围山林环境相协调。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王嘉漉认为:两个方案相较而言,倾向于认同方案一;佛学院的几个功能区应自成单独的小循环,以便于管理,各功能区根据使用关系合理布局;中轴线的选择和设计,应该使阳光的利用率最大。 

上海艾斯贝斯建筑规划设计公司总规划师艾轶峰认为:中国佛学院新校舍的规划设计,应更多的从使用者的角度考虑;建筑风格上,应该重视生态环境的美感,而轻视仪式感;规划设计应具有时代性,建议不要古元素和古符号,采用现代的设计元素来展现古朴、自然的佛教意境;建议利用地势高差隐藏大体量建筑;大殿的建筑风格上,不太同意辽金的建筑风格;没有争议的设计,就没有话题,建筑设计方面创新的步子可以大一些。

与会专家学者发言结束后,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吴国平,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心澄法师、觉醒法师也先后发表了对中国佛学院新校舍规划设计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吴国平副秘书长认为:中国佛学院新校舍是一个功能性建筑,在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佛学院所具有的教学研究、宗教修行、文化交流、学僧生活等功能需求;方案一中的建筑设计(除四个塔外),在北京地区没有特色,在方案一的基础上没有太大的改动区间;中国佛学院新校舍在规划思路上应作调整,建议设计成“风格上拙朴、自然,布局上错落有致”的形式。

心澄副会长认为:学僧在佛学院中生活、学习、修行,是重要的参与者,其相关建筑和设施的布局应以学僧为中心,两套方案中的学僧宿舍的布局不太合理,应该改变规划思路;清幽的学习环境对学僧的学修和生活至关重要,中国佛学院新校舍各功能区在布局时应认真斟酌,学僧学习、生活、修行的区域应与对外开放区域应该隔离开来;在历史上,辽、金和宋并立,辽、金也非当时的正统主流,两套方案中以辽金风格作为中国佛学院大殿的设计风格,缺乏令人信服的理由; 作为举行佛教礼仪的重要场所,大殿具有神圣性和净化人们心灵的作用,不宜以一种开放的形式直接暴露在外面,方案一中的大殿前没有建筑遮挡,不利于这种净化心灵作用的发挥;

觉醒副会长认为:中国佛学院新校舍项目提上日程,是中央关心佛教院校建设和佛教界人才培养的重要体现;佛学院不同于普通的社会大学,在规划设计时应充分结合中国佛学院“学院丛林化、丛林学院化、学修一体化”的办学理念,精心规划,合理布局;将中国佛学院建设成“八宗并弘”的中国佛教大学一直以来都是佛教界的美好愿景,中国佛学院新校舍的规划设计应该具有前瞻性;建筑风格方面,应与京城的建筑风格协调统一,同时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功能区域布局方面,对外开放区域与教学区域应严格分离,营造安静的学修环境。

最后,王健秘书长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国佛学院对各位专家学者莅临论证会并惠赐高见表示感谢,希望规划设计单位——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会后认真研判、吸收各位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结合现有两套方案中的设计优点,拿出一个“以人为本”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方案。王健秘书长也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继续关注和支持中国佛学院新校舍建设项目,为中国佛学院新校舍规划设计出谋划策。

中国佛学院校舍建设项目,是中央支持改善全国性宗教团体和部分宗教院校办公办学条件建设项目的重要部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北京市、海淀区的支持下,中国佛学院新校址落户北京市海淀区西山凤凰岭,已举行了中国佛学院新校舍土地供应签字仪式,并拟于今年下半年完成征地手续。

目前,中国佛学院校舍建设项目已进展到项目总体规划设计论证阶段,还将陆续召开多次论证会,对中国佛学院校舍建设项目规划设计进行论证,并计划于今年5月1日前完成项目总体规划设计论证。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国佛学院欢迎广大四众弟子和社会各界人士对中国佛学院校舍建设项目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