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佛光——再探佛像造像艺术历史
昨日佛光——再探佛像造像艺术历史
佛像艺术传入中国,兵分五路
佛教于公元前6世纪产生于古印度,佛教文化与佛像艺术伴随佛教的向外传播,开始与世界各地文化艺术融合、发展。印度佛教进入中国有多条路线;印度的佛像艺术传入中国,也呈现出路线多、范围广的特点。归纳而言,主要有五条路线:
南传陆路 从南亚诸地进入我国西双版纳地区传播,巴利文语系佛像艺术的主要传播路线。佛像造型以印度马吐腊风格和笈多风格为主。
北传陆路 属于大乘佛教的犍陀罗佛像艺术从西北印度进入今阿富汗境内,进入中国的新疆、甘肃等地。现存于新疆的印度式佛寺石窟遗址,佛像都带有明显的犍陀罗特征。敦煌、麦积山等地的石窟造像带有浓厚印度风格,是佛像北传路线的有力证明。
北传藏道 从东印度北方经尼泊尔和喜马拉雅山进入西藏的陆路通道。公元13世纪,伊斯兰教进入印度,大批僧侣从此路线逃入西藏。带入印度波罗王时期的密教佛像,与西藏本地苯教(亦称本波教)佛像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明显特色的藏传佛像。藏传佛像是明清两代佛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以上三条主要传入通道之外,还有从海道进入中国的南海航道、蜀印陆路。其中,印度小乘佛教经海道进入缅甸、泰国等南亚国家,进入中国东南沿海的是大乘佛教。
早期佛像“印度味儿”浓
佛像并不是伴随佛教的创立而产生的。在佛教创立早期,佛教徒认为佛陀是神圣、至高无上的象征,只可在心中冥想,不可塑出具体的形象。早期的佛教艺术多以佛的脚印、莲花座、菩提等佛教信物代替佛的具体形象。
早期佛造像受古希腊雕塑艺术风格的影响,注重将人体艺术的表现方法运用到佛造像上。例如,许多高古佛像的面相与印度人面相特点极为相似,佛像身材比例匀称,各部位肌肉特点与真人无异。
金铜佛像在佛教传入中国的早期称为金人或金泥铜像。随着犍陀罗、马吐腊、笈多艺术以及尼泊尔、克什米尔等造像模式和风格传入中国,对中国早期佛像造像有很深的影响,面相、衣纹、装饰都带有浓厚的印度特色。
康熙时期佛像升值潜力大
三国两晋十六国时期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之后,佛像造像兴起于东汉中晚期。东汉、三国一直到西晋时期,佛像还只是简单依附于中国原有的神 形象,多数见于墓葬之中。
十六国时期,金铜佛像铸造出现。这个时期的佛像特点为头部有高肉髻,面相五官深刻,眼大鼻高,衣服多为通肩式。带有异域特征的同时,也呈现了部分的汉化趋势。
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的佛像造像一方面吸收了印度犍陀罗与马吐腊的风格特点,一方面与汉文化的艺术风格和铸造技法相融合。发髻呈波浪纹,衣饰为右袒肩式。北朝的佛像造像庞大,风格古朴粗犷,面相身躯肥胖,神情庄重安详。南朝的佛像则带有面相清秀的特点。南北朝后期,佛像服饰开始出现了褒衣博带的汉式衣裙。
隋唐时期
隋代是佛教历史的过渡时期,金铜佛像的风格既受北周、北齐的影响,又逐渐呈现出成熟特点,追求装饰变化,向唐代过渡,汉传佛像开始大量出现。隋代以立像的菩萨像较多。
唐代佛教发展达到鼎盛时期,佛像艺术也随之达到鼎盛繁荣阶段。此时期的金铜佛像总体呈现雍容华丽的特点。面相饱满圆润,肌肉结实,装饰繁复,衣饰宽大,体现了唐代的审美特点。
五代两宋时期
五代后周时期的“灭佛运动”致使大量佛寺佛像被毁,北方佛像艺术由此衰落下来,处于一个停滞的发展状态。到两宋时期,佛像艺术开始复苏并有了新的发展。宋代社会发展呈现出世俗化的特点,此时期的佛像以写实为主,风格与审美特点与当时社会相符合。此时期佛像以菩萨、罗汉为大众所喜爱,面相或圆或方。菩萨头戴花冠或发髻冠。佛像衣纹服饰上出现一种“V”字领的僧衣,是宋代僧人常见的服装样式。
元代
元代宫廷设置了制造佛像的专门机构——梵相提举司。元朝是少数民族政权,汉传佛教的影响在此时期有所减弱,藏传佛教的影响逐渐扩大。尼泊尔及西藏佛教造像工艺的传入,形成了“汉造”“藏造”两大风格的佛像,也成为这个时期佛像艺术的最大特点。此时期金铜佛像特点为面相五官紧凑,额头平而饱满;肢体肩膀宽阔,腰肢纤细,四肢较粗。
明清
明代宫廷专设了佛像造像机构——佛作,专门用于制造藏传佛教。随着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民间小型佛像造像以商品形式大量出现。随着藏传佛教在中原之地传播的影响扩大,与中原的汉文化相互融合。由于各地文化差异、教派的多样化以及佛像制造工艺的差别,明代藏传佛像主要有藏西、藏中、藏南、藏东等风格样式。
藏西指的是今阿里地区,受克什米尔与东印度佛像艺术影响较大,质地多为黄铜,鎏金较少。佛像面相的五官深刻,额头宽广,身材比例匀称。藏中是以拉萨为核心的地区,既有印度、克什米尔、尼泊尔等地的风格,又有汉地佛像的影响。造像的五官端正,镶嵌松石、宝石、珊瑚的装饰较多。藏南风格的金铜佛像受尼泊尔影响较大,佛像面相开阔,胸部丰满。藏东风格的佛像造型受蒙古与汉地文化的影响,造型较为古朴。
明永乐、宣德时期的宫廷佛像是目前市场中藏家最为关注的部分。此时期的佛像以藏佛为主,质地多用红铜,浇铸雕刻技术高超,装饰以珍贵的珠宝。佛像面容略带汉人特征,面相刻划细致,莲座有圆、方两种类型,底部刻款,为当时皇家或政府赐予西藏各地高僧的礼品。
清代佛像造像以梵系造像为主流,并融入了各个流派的风格。在康熙、乾隆时期到达铸造的顶峰。康熙时期的佛像造像精巧细致,目前市场中的升值潜力也较大。清代佛像面相宽平,衣纹线条流畅,但有趋于程式化的端倪。
“千佛并不一面”
俗语说,千佛一面。形容的是造像各异的佛像造像,拥有极为相似的面容。实质上,“千佛并不一面”,每一种佛像都有细微的特点可以区分。众多佛造像中,无论是汉传佛像还是藏传佛像,根据佛像的造型形象分类,具体有:
如来相:释迦佛、旃檀佛、燃灯佛、弥勒佛、阿弥陀佛、药师佛、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卢舍那佛等。
如来相即为佛相,佛相特点是“面如满月”,具有“三十二相” “八十种好”。佛的头上一般有肉髻,分两种:右旋螺发(印度系佛发)与水波纹佛发(犍陀螺佛发)。9世纪以前的佛陀一般头上无冠,9世纪之后,密宗佛陀有戴冠的。佛的衣饰简单朴素,我国早期佛像受犍陀罗与印度影响,衣饰常见为通肩式与右袒肩式两种,藏传佛像一直也保留这两种衣饰。汉传佛像受中原文化影响,衣饰变化为褒衣博带式,体现出汉服饰的影响。发髻与衣饰是鉴别佛的两大重要因素。
在寺庙佛堂中,常见供奉“三佛”。“三佛”为:
三世佛:燃灯佛(过去)、释迦佛(现在)、弥勒佛(未来)
三方佛:阿弥陀佛(西方)、释迦佛(中)、药师佛(东方)
三身佛:卢舍那佛(报身)、毗卢遮那佛(法身)、释迦佛(应身)
菩萨相:观音菩萨(含度母)、弥勒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八大菩萨、思惟菩萨(或弥勒、或释迦太子)、阿弥陀佛(长寿佛)等。
菩萨是指低于佛陀阶次的神。菩萨袒露上身,下身穿裙(称为“天衣”)。头戴各式宝冠,宝带在宝冠左右下垂,或将头发挽成发髻。全身可戴瑛珞、项圈、耳、臂钏、腕钏、脚镯等珠宝饰物。菩萨中最广为人知的即为观音菩萨。早期的观音菩萨有男相,蓄有胡须 ,手中多持莲花或净瓶。宋代以后的观音菩萨逐渐有了女性化特征。度母据说由观音的眼泪化成,最受推崇的有白度母和绿度母。白度母全身颜色发白,跏趺坐,共有七只眼睛,额头、双手心、双掌心皆有一眼。绿度母呈现出明显的女性特征,面相美丽,身姿苗条,胸部丰满,右脚垂下脚踏莲花。
天部诸神:四天王、梵天、帝释、韦驮天、摩利支天等。天部诸神的形象多以世俗贵族为铸造原型,衣纹装饰上也体现出当时贵族阶层的习俗特点。
愤怒神像:表现佛、菩萨、诸神等愤怒神情的神像。
比丘相:罗汉、祖师、弟子、布袋和尚、地藏菩萨等。罗汉是佛的出家弟子,服饰也极为简单。形象装束一般是光头比丘相,身穿僧服披袈裟。
其他神怪:西藏本地诸神、财神、罗喉星、墓葬主、各种吉祥动物等。
人间相:长寿老人、各式供养人、施主等。
行、坐、住、卧,佛影多姿
姿态
佛像的姿势有行、坐、住、卧四种。常见的体态有坐像、立像、卧佛三种。
坐像 佛造像坐像多数结跏趺坐像,“趺”指的是足背。“全跏坐”又称为“双盘”,两脚置于左右股上而坐。根据两脚相压时哪只脚在上,又可分为吉祥坐像和降魔坐像。吉祥坐像是双足相交,左足在下,右足在上;降魔坐像则正好相反,两足相交,右足在下,左足在上。这两种都是造像时佛的坐姿。“半跏坐”是只有一足至于股下,一般是菩萨的坐姿,佛用得较少。“善跏趺坐”,又叫倚坐,是指身体端坐于作为上,双腿自然下垂的姿式,包括交脚菩萨的交脚坐。
立像 立像表现佛在行进中说法的样子。佛以坐像为主,立像多数为菩萨。立像有两脚并立的直立像;有舞立像,站立如独立舞的样子;有一腿往前伸的展立像。
卧佛 卧佛又称涅像,专见于释迦牟尼像,表现其涅后的样子。一般是倚右肋而卧,右手支持头部,左手放于身上。
手印
手印,也称“印相”或“印契”,是表示佛像的各种手势。佛的面相相似度极高,而不同的佛持不同的手印,因此了解手印的类别含义对辨别佛像的种类和名称有重要意义。释迦牟尼常用的手印有:禅定印、说法印、触地印、施无畏印、施愿印,称为“释迦五印”。
禅定印:掌心向上,拇指相对,双手相叠置于腹前。表示心无杂念,进入禅定状态。
说法印:右手拇指捻无名指或中指,左手掌心向胸前或放置于足上,表示佛在说法。
触地印:左手或右手自然垂下,掌心向内,用食指触地,表示佛用佛法降服妖魔,因此又称“降魔印”。
施愿印:又称“与愿印”,右手舒展五指而向下,掌心向外,意为流注如意宝或甘露水之相,表示佛能满足众生之愿。
施无畏印:右手掌自然舒展向上,掌心向外,此手印表示能施于众生安乐无畏。
背光
佛像背后的光环称为背光,是佛像本体的一个部分。背光按在佛像不同位置,分为头光、身光两种。头光为佛像头部发出的如圆轮般的顶圆光,式样有圆形、宝珠形、火焰形;身光指佛像身体后发出的圆形光芒。头光与身光的使用根据佛像的阶次高低而定。地位最高的佛陀,头光身光兼备;菩萨一般有头光而没有身光;其他地位更低一些的佛像有的头光,有的则没有。
背光的铸造方式有合铸和分铸两种。早期佛像以合铸为主。大的背光通常出现于早期的佛像,唐以后的佛像造像中出现背光的较少。
台座
任何佛像都配置有相应的台座,台座的大小、高矮、形制都要与佛像本身的种类和地位相配。莲花座是较为常见的台座,佛陀与菩萨都普遍使用莲花座。莲花座分为莲花、座身、座基三个部分。有的佛陀与菩萨直接坐或立于莲花之上,有的则在莲花之下再加莲台。
除莲花座以外,还有以各式动物所做的台座,常见的有狮子座、象座、马座、龟座等。佛像配哪一类的动物座,也有严格规定,比如大日如来以狮子为坐骑,文殊菩萨以青狮为坐骑,普贤菩萨以六牙白象为坐骑等。台座也可作为识别为何种佛像的方法之一。
此外,佛像的头部都为蓝顶,施以一种蓝色的矿物粉,有的则是黑色。
铸铜鎏金 成就万丈佛光
铸铜技术
金铜佛像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要经过冶炼金属、锻造、雕刻、镀金、磨光、上红等工序。铸铜技术在金铜佛像的铸造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中,以失蜡法与合范铸法(模具法)两种方法最为常用。
失蜡法 用蜂蜡制成佛像外型,再用耐火材料敷在蜡像外面做成外范。加热烘烤后,蜡模融化流出,形成外范所做的空壳模型,再将融化的铜液浇如范中,冷却后敲去外范,佛像即成。失蜡法可以铸造造型复杂的器物,较为适用于铸造重视细节的金铜佛像。
合范法 也称模具法或分铸法,常用于铸造大型的佛像。范即模具,有陶质的也有石质的。陶范分为外范、内范两部分,外范根据造型繁简而定,越复杂的造型,所分割的范越多。内范是较小的范芯,内范与外范的空隙则用于浇铸铜液。浇铸好的佛像再进一步修饰面部轮廓、眼睛、衣服纹饰等细致的地方,并将其表面进行打磨出光。
鎏金技术
鎏金,又称黄涂、金涂,是古代一种重要的金属装饰工艺之一。南北朝时期,鎏金技术开始应用于金铜佛像的表面装饰上。其原理是将黄金融解于水银中,形成“金泥”,涂于金银铜器的表面,等水银蒸发后,金就会均匀附着于器物的表面。
鎏金的步骤:
做“金棍”:将一根铜棍的前端打扁,沾上水银晾干。
煞金:即将水银熔解黄金。金熔解后倒入冷水中形成“金泥”。
抹金:用做好的金棍涂抹在器物上。
开金:在扁形铁丝笼中放入燃烧的无烟木炭,围着器物周围烤抹金的器物。使金泥中的水银蒸发,黄金就会紧贴器物表面。
压光:用玛瑙或硬度达到7-8度的玉石,在镀金表面反复磨压,将镀金压平,并可以使镀金的光亮更加持久。
高古佛像多数不鎏金,而在佛像面部抹上泥金。泥金由金粉与矿物质粉的混合物调制而成,多见于高古佛像面部,尤其是经过“开光”佛像。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