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虚拟世界”里的“实体正能量”明贤法师为有担当的佛子点赞!
编者按:习近平主席在2015新年贺词中,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回首2014年佛教界线下维权和线上舆情的卓越建树,明贤法师提议——“为我们有担当的佛子点赞!”。明贤法师在新年贺词中,同时从大数据时代舆情特徵的高度,以富于前瞻性的思辨,对佛弟子在“公民宗教”大趋势中的时代责任,做了深入反思和深切寄愿。
明贤法师(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如果说2013年是中国汉传佛教的“维权元年”,那么我们很快就迎来了建功显赫的“周年纪念”。2014年——抗议戏谑祖师、发起免票运动、道场闭门拒绝商业开发、揭批政商私设功德箱、曝光圈占寺庙开会所、抵制网媒造假谤僧等等——从新春到隆冬,从北方到南国,从线上到线下,历历交织成传统信仰回归之路上的壮丽风景。
所有亲历这些护法事件的佛子们,都“蛮拼的”,都值得我们郑重点赞!更为可贵的是,有担当的佛子们正在形成虚拟互联网上“守土有责”意识——坚守网络舆情阵地,争取线上弘法的主动。
中国互联网经过二十年狂飙突进的发展,几乎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最大变量”,虚拟互联网日渐具备了一种建构“现实真相”的隐性力量。当虚拟开始规定现实,2015年,祈愿我们都有与时俱进的智慧,传递“虚拟世界”里的“实体正能量”,守护网络空间里的清净人心!祈愿汉传佛教能够以公民宗教的担当姿态,相契于大数据时代的利他光彩!
佛教弘法不能忽视互联网:当虚拟力量开始规定现实世界
“媒介即隐喻”是尼尔•波兹曼在其著作《娱乐至死》中的核心观点,他认为:“和语言一样,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 这个判断实际上在表达,媒介能够以一种强大的隐性力量来规定现实世界。对于互联网时代的传媒形式,佛教界是不能忽略不管的,因为不作为、不应对的宗教团体将会被排除在这个“现实世界”的正常秩序之外,从而被彻底涂污和边缘。
一直以来,我们往往只是把互联网所创造的种种传播形态——网站、微博、微信、各类APP等,视为是传统的社会传播链条上的一种延伸和补充,这其实是我们基于传统观念的自信、傲慢所导致的战略操作上的严重误区。《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4》就此评论道:
“只要我们睁开眼睛看世界,我们就不得不承认,互联网已经成为今天传播领域的基础性的底层设施,就像一台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一样,规定着你的运作逻辑、决定着你的价值评估、划定着你的行动空间。你不依循它的规则和逻辑,你就会在这个日益由互联网建构起来的新世界里成为一个过气的、画地为牢的、坐以待毙的、没有未来的活化石”。
今天大到社会政治,小至传统媒体的运作,大家所面临的种种压力、挫败和困境,多数都来自于对互联网逻辑的懵懂无知。佛教弘传和佛门形象在这个时代所遭遇的被动,和这一点同样关系莫大。
互联网的受众——网民们,经常是听一半、理解四分之一,零思考,然后进行双倍反应,网络传播产生的效应常常使人易怒、易挑衅、易轻信、无法专注。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网上一组未经查证的假僧人不轨照片,轻易便招致了网友们对佛门一边倒的谩骂。
美国有一位名为奥尔波特的心理学家,他总结出来了一个谣言公式:重要性×含糊性=谣传。事件本身的重要性加上初期信息的不确定,极容易让谣言去流窜。与此同时,这个时代还有一个流行的近似公式叫做:盲目性×迫切性=被骗。由于当今国民素质、社会文化基础、物质环境浮华、以及民众过去的苦难记忆等种种原因,使得上述两个公式在人们心目中,尤其是在浮沉于各类宗教信息大海中的信徒心目中,占据“应用地位”。
再加上如今互联网的匿名性,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的易积累性,自媒体上表达欲的无门槛释放,都在给这两个谣言公式的影响力进一步加权。
网络媒体:“谣言千遍成真理”的颠覆效应
造假谤僧新闻屡见各大门户网站(图片来源:资料图)
近年来,把僧尼和金钱色情暴力捆绑来吸引眼球的网络新闻比比皆是。在这样一个“媒体为王”的时代,这些假新闻对佛门形象的颠覆效应,沉重地诠释着“谣言千遍成真理”的传播规律。屡屡有网络媒体以诸如“和尚、豪车、美女”为关键词拼凑图集创造点击量,引发了佛教界对于“网媒造假谤僧现象”的严正抗议和严肃讨论。
这些诱惑性描述,虽然各细节甚至连基本常理都无法通过,只是连篇的伪证据甚至摆拍,但这类信息集体打包的诉说目的,就是为了要让人因抽不出手脚去查实而直观接受。当然,佛门弟子与其他团体成员一样也都来自社会,必然存在良莠不齐,而“个别”现象若被持续作为对整体“隐喻”的根据,则显然涉嫌对这一群体的“整体性”诽谤。在“流量即是硬道理”的网媒世界里,即便真的偶有千分之一二确为佛门败相,这类信息也不会被单独标列以示其与正常大多情况之不同,不会用以示明此外的信息皆为假造,相反,部分媒体正是有意利用了这千分之一二,将其余虚假信息“辅证”成为“真的”,并进一步愚昧大众搏据眼球以增进流量。
需要作出提醒的是,这些乱象并非永远免疫于制衡和制裁,互联网并非永远都是“小编们”信马由缰的点击量竞技场。至少在针对佛教信仰的报道上,所有门户网站和自媒体面对的是一个有态度的群体。这个群体的信仰自由受到国家确认,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这个以佛教四众为主体、身份鲜明的群体,有权利也有能力通过集体发声甚至实质行动,与互联网机构共同探讨戏谑宗教的成本和代价。
制衡与制裁:互联网舆情乱象的刚性治理与柔性治理
网络推手“立二拆四”被审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图片来源:新华网)
中国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既有来自国家层面的自上而下的监管,也逐步孕育出了行业内部抱团取暖、共谋长远的“诚信联盟”(虽然效果暂时有限)。实际上,约束网络媒体自行自律的力量还有一支,就是它们所触及的、提及的、甚至是伤及的每一个群体。每一个群体都可以成为“压力集团”,约束门户网站不负责任的虚假言论、不择手段的牟利取向。重要的是,每个群体需要意识到自己的权益并付诸实质的行动。
面对网络媒体的蓄意歪曲和恶意利用,佛教信仰群体可以成为一个奋起抵制、澄清真相的表率。尊重信仰自由、尊重宗教界合法权益——这些是国家基本的宗教政策,也是作为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法律常识。如果说这些还没有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甚至常识,那么佛教界就有责任来建构共识、普及常识。
“媒体要立威,就不能有漏”——这是凤凰网佛教频道主编说过的一句铮铮之言。无论是纸媒还是网媒,这都应该是一个自律的标杆,更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