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佛教文化>>正文内容

把握时代机遇 培养宗教人才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20日
来源:   作者:王孺童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2月15日,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邀请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座谈,共庆新春佳节,并代表中共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致以新春的祝福。在座谈会上,俞正声肯定了过去一年的宗教工作,并对新的一年宗教工作,尤其是对各宗教团体的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尤其强调各宗教团体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宗教领导人才、研究人才和专业人才”。

  早在1992年,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赵朴初,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就曾指出:“当前和今后相当时期内佛教工作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这虽然是对佛教界讲的,但也代表了当时整个宗教界的呼声。赵朴老虽然三番大声疾呼要“培养人才”,但是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一直是困扰宗教界的问题。而俞正声主席的讲话,正是代表党和国家就此问题给出的最为直接与明确的回答。

  打破保守观念束缚,培养爱国爱教的宗教领导人才

  任何事物都不能脱离社会、人群而孤立存在,宗教也是一样。不能与时俱进,破旧立新,传统的宗教就不能在未来继续发展。中国现有的五大宗教,在老一代宗教界人士的率先垂范下,一直与党和国家保持着极为和谐关系。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中国宗教,一定要摆脱那些封建保守思想的束缚,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与宗教自身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东晋高僧道安法师亦曾说过:“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我想古人所谓这种“唇亡齿寒”的道理,凡有点良知的正常人都是应该懂的。“确保宗教组织领导权牢牢掌握在爱国爱教人士手中”,这是一个国家对本土宗教最为基本要求,试想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政权或是人民,允许一个不爱国、不亲民的宗教,在其国土内存在与发展的。作为一个合格宗教领导人才,一定要“爱国爱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自觉抵御境外势力的渗透,这样才能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更好地促进宗教自身良性发展。

  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培养刻骨钻研的宗教研究人才

  “宗教”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不衰,其主要生命力就在于精深的思想内涵。如果一个宗教,只剩下寺观、教堂等外在物质形态,可以说这个宗教已经名存而实亡了。现如今人们可以在世界各地,看到各种具有宗教性质的文物遗迹,但作为这些文物遗迹所代表那些特定的宗教,早已堙没在历史长河中了。宗教本身就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思想文化是要靠人,才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的。当前,中国宗教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宗教研究人才极度匮乏,且不要说完成什么重大课题,推出什么最新成果,就连全面掌握和继承本宗教教理教义都面临困难。这是一个十分严峻的现实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尽快、有效的解决,又如何能够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的阐释,进而用积极健康的内容去正确引导信教群众呢?所以各级宗教团体,尤其是全国性宗教团体,应该积极营创造条件,培养一批肯于刻骨钻研的宗教研究人才,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供宗教界的理论保障。

  深入广大信教群众,培养服务信众的宗教专业人才

  “宗教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这是用现代语汇对一个亘古不变道理的重新表述,因为只有依靠广大信教群众,宗教自身才能生存和发展。北宋高僧元照律师就曾说过:“住持三宝,全赖人弘。”试想,如果没有了信教群众,以及由信教群众所辐射开来的人民群众,宗教还能存在吗?作为宗教界人士本身而言,其基本属性就是人,与群众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如果没有每日辛勤工作,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群众,恐怕各宗教场所的日常生存都会难以为继。所以,如何更好的为信教群众服务,就成为宗教团体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当然,为信教群众服务也是需要人来完成的,这就需要各级宗教团体着力培养一批精通业务的宗教专业人才,他们能够深入到基层信教群众中去,虚心聆听信教群众的意见与心声,解决信教群众的需求与困难,协助党和政府做好联系与协调信教群众的工作。

  综上所述,培养宗教人才是宗教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培养、怎样培养,就需要作为代表各民族信教群众的宗教团体,发挥带头作用,把握时代机遇,肩负起各自历史使命,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有意识、有计划”的培养爱国宗教人才,特别是要做好对中青年宗教人才的教育培养,更好地推进中国宗教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系全国青联宗教界别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