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内地>>正文内容

[法音]修身与修心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05日
来源:法音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一、心外求法迷失生命价值,修治身心成就智慧人生


  《诸法集要经》云:“一切有为相,皆归生住灭。”一部车、一台电脑,乃至我们的房子,用久了就会坏,就需要修理。也就是说,世界上任何一种存在形式,都有生、住、灭无常变化的特点。人是由身心两部分组成的,从少年到青年,从壮年到老年,人的色身在不断变化,内心也在不断变化。人都有痛苦和快乐的感受,所有人都希望得到快乐,祛除痛苦。那么,怎样让我们在变化的过程中越来越有智慧,这就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因为只有越来越有智慧,才能知道如何延长自己的寿命,如何远离痛苦、得到快乐,如何不断获得人生的经验。


  那么,如何获得这些智慧的经验呢?一方面要靠传承,即古籍经典中的记载;另一方面就是靠老师的传授。既要跟随老师学习,同时也要阅读和研究古籍。在这一点上,佛法和世间法是相通的。通过这两方面的学习,古圣先贤的智慧就能够转变成我们的智慧,转变成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观照力以及行动的能力。有了行动力,我们的生命就会发生改变。


  近代以来,各种工作都依赖于科技、机械,靠电脑、网络、信息来指挥,并以此作为标准依据、制定规划,所以人内心的智慧、活力,以及活动状态,不知不觉就被社会所忽视。现代知识体系主要是教育人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而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都是教育人成圣成贤,成为一个有作为、有成就的好人。所以,虽然现在各个行业——经济、科技、教育等等都人才辈出,但是怎样让一个人成为君子或圣贤,这种学问就不知不觉地不被重视了。


  现代社会非常讲究效率,讲究各种各样的价值,但所有的价值如果不能跟人发生关系,它的意义是很有限的;所有跟人发生关系的价值都比不上人生自身的价值,也就是人生的价值。那么作为一个人,在世上活了一辈子,人生的价值是什么?现代人非常忙碌,常常超负荷工作,创造各种价值,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内心无所归属,迷茫、困惑,心灵都在漂泊。如果我们没有弄清楚人生的价值,我们所追逐的就都是人生以外的价值,就说明我们的价值取向有所偏差。用佛教的话来说,就是“心外求法”,注重的都是一些外相,忽略了人的内心,忽略了人自身的价值。这样的话,人的身心就会有问题,所以就需要修理,需要修行。


  佛教不仅仅是一种信仰,它也是一套生活的方式,里面包含了很深的哲理,非常丰富的知识体系,它能引导我们觉悟自己、超越自己;成就别人、成就众人。佛教告诉我们,生命是无限的,一生一生地不断延续,各依自己所造的业在六道中轮回。人身心的痛苦,有现世的,诸如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等等,还有后世的——人死了以后,最痛苦的,就是去往地狱、饿鬼、畜生,也就是三恶道。而这些痛苦来自于我们的恶业,恶业来自于烦恼,要解脱痛苦就要断烦恼,就要靠智慧。所以,佛教的苦乐观是着眼于今世和后世的,不仅仅是今世。佛法就是教我们如何在现世获得快乐、祛除痛苦,死了以后,如何不去三恶道,如何让后世的日子比现在过得更好,乃至如何究竟解脱生死,令自他获得永恒的快乐。

 

二、儒释道医同重身心修养,依靠三学超越现世苦乐


  如何修治身心以祛除痛苦得到快乐呢?首先,何为修身?何为修心?这可以从医学和文化两个角度来看。


  从医学的角度来谈,修身就是怎样让我们身体健康,修心就是怎样让我们心情愉悦,内心健康。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修身是修养身语行为以及与此相关的心态,修心是修养心境和心性。儒释道三家对此都有很多阐释。儒家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修身,以“诚正、仁智”修心。《论语》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孟子》中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荀子》:“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


  道家以“寡欲、慈善”修身,以“虚静、真常”修心。《庄子》云:“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也。”《抱朴子》云:“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乐人之吉,愍人之苦,赒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劝祸,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又如《老子》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佛教以“戒”修身,以“定慧”修心。戒就是规范人身心的行为,定就是内心的专注力,慧是专注以后,对事物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佛教对人身心行为的规范,最基本的就是五戒十善。“十善业”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大智度论》云:“十善为总相戒,别相有无量戒……说十善道则摄一切戒。”


  所以,医学角度的修身与修心都归属于健康的层面,而文化角度的修身与修心都归属于道德层面。儒释道三家在劝善止恶、净化内心方面有很多是相通的。


  修身与修心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身心的健康是相互影响的。《华严经》云:“若诸众生身有疾病,心则不安。”(卷十一)如果我们身体有很多疾病,则不易让心宁静、专注。《素问·举痛论》中说:“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形与神俱,则内外安和,道和德全,才能长寿。所以,人身体的健康与内心的安宁关系十分密切。人的内心如果非常安宁、健康,就容易促进身体的健康;如果内心不安,则易导致种种身体的疾病。所以就医学的角度而言,修心养心是很关键的。


  《孟子》中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很多违逆的境界,心情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身体健康。佛教告诉我们面对这些逆境要转化,将其转化为内心善的力量,这样就不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出家修行的人,因为有佛法的力量,面对种种看不惯、看不顺、不如意的境界时,就能够将其转化过来,变成养心的力量。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正身熏养正心,正心任持正身。佛教以戒修身,以定慧修心。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谈到:“云何持戒生禅?人有三业作诸善,若身、口业善,意业自然入善。譬如曲草生于麻中,不扶自直。”如果我们身口的造作都是善良的,做好事、说好话,意业也就容易善良。也就是说,通过持戒修身,可以提升内心的境界。


  《沙弥律仪要略述义》中说:“由戒净故慧净,由慧净故戒净,如两手互洗,不分先后。”这就比喻智慧和戒律就像人的两只手一样,互相帮助,不分先后。《大宝积经》云:“依戒得三昧,三昧能修慧,依因所修慧,逮得于净智;已得净智者,具足清净戒。”这就是戒定慧三者的关系。三昧,就是正定、正住。这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


  佛教将人的感受分为三种:痛苦的感受、快乐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痛苦、快乐、不苦不乐都是会变化的。人有时痛苦,有时快乐,有时不苦不乐,有时痛苦当中有快乐,有时快乐当中有痛苦,所以人的感受非常复杂。但这些感受都不是三昧的状态。三昧的状态是所有的妄想、杂念都没有了,内心完全是清净的、善良的、如如不动的。也就是说,有烦恼的状态都不是正住,没有烦恼,没有妄想、杂念、分别,这种感受才是正住。这是在世间痛苦与快乐基础上的一种超越,已经超越于常人的苦乐状态。用佛教的话来讲就是解脱,是更高层次的一种状态。譬如我们做一件自己非常喜欢做的事,可能非常投入,会进入到一种忘我的状态。而三昧比这种状态还要高,只有通过戒定慧的力量才有办法达到。戒律、禅定、智慧名为佛教的三学,整个佛教就是由戒定慧所构成。《解脱道论》说:“以三种学成就清净,所谓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于是,戒是戒清净,定是心清净,慧是见清净。戒者洗犯戒垢;定洗缠垢,是谓心清净;慧除无知垢,此谓见清净。复次,戒除恶业垢,定除缠垢,慧除使垢。如是以三清净,是伏解脱道。”所以,佛教的修身和修心,不单单着眼于现世,而且标期后世,乃至超越生死轮回,最终把我们导向更高层次的究竟解脱、离苦得乐的境界。

 

三、心正身健促进社会和谐行善修道成办人身大义


  身心的修治,对我们有着怎样的意义呢?首先,它能够帮助我们今生生活得幸福安乐。良好的身心修养有助于我们保持健康。《中医养生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一书中说到:“随着科技发展、城市工业化、人口城市化和人际竞争的加剧,人类已进入‘情绪’时代,心理问题已成为全球问题。……人在长期的沉重压力下就很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情绪,进而导致的心理障碍、心理困扰,患上心脑血管病、消化系统、代谢性疾病等方面疾病的概率会大为增加,甚至还会患癌症。……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在一切对人体不利因素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因素就是不良情绪。”有了良好的品行和心性,我们就不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就能够保持身心愉悦,以健康的方式生活。


  佛教讲,人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的,如果四大不调,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疾病。《佛说五王经》中说:“何谓病苦?人有四大和合,而成其身。何谓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一大不调,百一病生;四大不调,四百四病,同时俱作。地大不调,举身沉重;水大不调,举身胖肿;火大不调,举身蒸热;风大不调,举身倔强。百节苦痛,犹被杖楚。”实际上四大不调也和我们的心有很大关系。《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中说:“常止心足下,莫问行住寝卧,即能治病。所以者何?人以四大不调,故多诸疾患。此由心识上缘,故令四大不调。若安心在下,四大自然调适,众病除矣。”


  其次,修治身心可以让社会越来越和谐。现代社会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由道德危机所引发,2001年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人们的身心道德修养提高了,自然就不会再做一些没有道德的事情损害他人,这样社会就和谐了。


  修治身心对我们的生命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佛教告诉我们,一切的苦乐都来自于我们的内心。《妙法圣念处经》云:“自乐自善成,自惑生自苦,苦乐不离心。”我们的心善良,行为就善良,就会感得快乐的果报;我们的心是恶的,就会为恶,将来就会感得痛苦的果报。如《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谓诸异生及诸圣者,随有适悦行相乐受,下至生于有情地狱,由起凉风,所发乐受,一切皆是从先造集善业所起。从不善业发生安乐,无有是处。所有逼迫行相苦受,下至罗汉相续之苦,一切皆是,从先造集不善而起。从诸善业发生苦受,无有是处。”


  佛教非常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慈悲为怀,普度众生。《观无量寿经》中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也,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佛对所有的众生都是无缘慈悲,没有任何条件,平等看待。佛门中有句话叫“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从佛教的角度讲,人的生命非常珍贵,其他有情的生命也非常珍贵,所以这种慈悲心不仅仅针对人,也包括其他的有情。有了这种大慈大悲的精神,我们在面对世间上种种不同的人、不同的族群时,都能感受到众生平等的力量。这种观念就是非常好的,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反之,如果我们没有慈悲心,伤害生命,则会造下无量无边的罪业,乃至感得三途的果报。如《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


  人和动物不同的地方就是人有智慧,有愿望,能够发慈悲心、菩提心,但动物就不容易做到。孟子说:“人之所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庄子说:“人而不学,谓之视肉,学而不行,命之撮囊。”《菩提道次第广论》中亦云:“为欲引发毕竟乐故,若未清净修习正法,仅为命存以来引乐除苦而劬劳者,旁生亦有,故虽生善趣,等同旁生。”我们得到这个暇满的人身是非常不容易的,佛陀曾以大地土和爪上尘来比喻人身之难得,如《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引《事教》云:“从恶趣死复生彼者,如大地土,从彼死没生善趣者,如爪上尘。从二善趣死生恶趣者,如大地土,从彼没已生善趣者,如爪上尘。”


  所以,我们如果没有好好利用暇满人身行善修道,反而造作种种恶业,那是最愚蒙不过的了。如《大智度论》云:“六情身完具,智鉴亦明利;而不求道法,唐受身智慧。禽兽皆亦知,欲乐以自恣;而不知方便,为道修善事。既已得人身,而但自放恣;不知修善事,与彼亦何异!三恶道众生,不得修道业;已得此人身,当勉自益利!”《大般涅槃经》中说:“若有不修身、戒、心、慧,如是之人,于小恶业得大恶报。……譬如苍蝇为唾所粘不能得出,是人亦尔,于小罪中不能自出。心初无悔,不能修善,覆藏瑕疵,虽有过去一切善业,悉为是罪之所垢污。是人所有现受轻报,转为地狱极重恶果。”


  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难得的暇身,精进修道。宋代妙普禅师有一个偈子:“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中军主将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意思是说,修行学道犹如守禁城一样,要对六根昼夜防范。如同中军主将能发号施令化干戈为玉帛,我们的行为由内心支配,如果内心善良,自然问题就没有了。《法华经》说:“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达大智,到于彼岸。”这才是我们人生本具的价值之所在。

 

四、因戒修定获无我慧灭烦恼依师发心树圣贤志利众生


  具体说来,怎样来修治身心呢?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五欲六尘的境界对心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非常容易受外境的诱惑而烦恼发作,躁动难安。所以要先靠戒远离五欲六尘的境界,调伏我们躁动的心,密护根门,令心不散。这样才能伏其现行,令心得定。《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里谈到:“若多缘务,则于修定有废,心乱难摄,不得定也。”人因为日常生活中种种的琐事,内心不能寂静,就不容易得定。没有定,烦恼就不容易得到克治、调伏。


  所以,要断烦恼,首先要靠持戒的力量。如果没有戒和定,智慧就开不了。如印光大师所说:“佛法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克论其要,唯戒定慧三法而已。然此三法,互摄互融,不容独立,而初心入道,则持戒一事,尤为要务。故《楞严》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释迦牟尼佛来到世间,在人间成佛、说法,目的就是为了调伏众生的烦恼。人因为烦恼才造作恶业,烦恼是一切痛苦的根本。所以佛教并不是出世的,同现实世间没有什么关系,它既超越现世,又是现实的。它正是面对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从信仰的角度帮助我们摆脱痛苦,获得超越。


  断烦恼要靠智慧。佛教讲无我,诸法无我。所谓无我,就是不实在性。一切法都是缘起的,是各种条件的假合,和合而有。像盖一座大楼,需要钢筋、水泥、木材等种种条件组合而成。世间顺的境界、逆的境界,痛苦的境界、快乐的境界,也都是因缘和合而有,本身也是没有自性的,都是能够变化的。悟到了诸法无我的实相,才能够断除烦恼,内心清净。所谓清净心,就是内心没有烦恼。有烦恼,内心就会有障碍;有障碍,人与人之间就会有对立。有时候能保持短暂的内心平静,但不代表已经断了烦恼。因为烦恼没有断除,所以过了几天内心又不平静了。所以要靠佛教修为的力量不断认识内心的烦恼,并且去对治它,这样我们对自己的生命才会有体验,对世间万物才能够了知它的本性是空。这个空不是不存在,而是各种因缘和合衬托下的短暂的存在。


  无我是平等的、无私的、大公的,有私、不平等就很难做到无我。《金刚经》里面讲:“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所有的法都是平等的,没有谁高谁低。法平等、人平等,整个世界就平等了,也就太平了。世间的种种问题和纷争,都是因为人们认为自己是最有道理的,别人是没有道理的。用佛教的话讲就是执着我相。无明烦恼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楞严经》云:“知见立知,是无明本。”人容易非常主观地认识问题,问题就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实际上人的一生只有几十年,过去得非常快,慢慢人就老了,死了。佛教讲人身难得而易失,得到人身非常不容易,但是失去人身非常容易。《佛说处处经》说:“出息不还则属后世,人命在呼吸之间耳!”所以在得到人身后,怎样让自己的人生成办最大的利益就很重要。


  学习佛法要靠师长的教授。佛教里面非常注重传承。所谓传承,就是师道。儒家谈孝道,佛教里特别注重师道,就是师父同弟子的关系,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老师和学生要有共同的心愿。在佛门里,出家的师父和在家的弟子、信徒都有共同的心愿,比如成佛、发菩提心,比如“续佛慧命,绍隆佛种”。有共同的心愿是非常重要的。“师资道合”,老师和学生都是为了道,才能够和合。如果不是为了道,就很难和合,就不容易团结,不容易把事业做好。


  佛门里过去讲“传法”,传法就是以心传心。心无形无相,看不到、摸不着,怎么传呢?就是发心契合,发的心念一致、不变。善知识的心和弟子的心,老师的心和学生的心,都是为了把佛法发扬光大,这样佛法就能够得到很好的传承。


  佛教里讲:“生佛不二,凡圣不二。”为什么不二呢?因为佛的心与众生的心是同一个心。比如我们发心成佛,发心当菩萨,这种发心就跟佛的心、菩萨的心是一致的,因为一致,所以是不二的。禅宗五祖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学法首先就是要来了解我们自己的心与佛菩萨的心是一致的。然后以圣贤为自我期许的目标不断去努力,就会越来越进步。这样内心当中的贪瞋痴慢,以及外在的五欲六尘,就非常容易放下,学习佛法也就容易一门深入,长期研究和熏修。


  我们要学习做圣贤,但是人毕竟不是圣贤,“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所以因为犯错而内心怯弱畏缩也是不必要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佛薄伽梵定量士夫,是谛语者,是实语者,不虚妄语,不颠倒语,彼尚记说蚊虻等类能证菩提,何况我今生在人中身报贤善,有智慧力观择取舍。故我若能精进不废,何故不能证得菩提。”应当依照佛法的修学次第在善知识的指导下渐次修习。如《出曜经》说:“智者不越次,渐渐以微微,巧匠渐刈垢,净除诸秽污。”《瑜伽师地论》说:“诸菩萨于诸有情先审观察,知劣慧者为说浅法,随转粗近教授教诫;知中慧者为说中法,随转处中教授教诫;知广慧者为说深法,随转幽微教授教诫。令其渐次修集善品,是名菩萨于诸有情渐次利行。”


  修行、修心的关键就是培养人的柔软心、慈悲心、清净心、菩提心。慈悲是佛法的根本。如《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说:“诸佛心者,大慈悲是。”《十住毗婆沙论》说:“诸佛法无量无边无尽如虚空,悲心是诸佛法根本。能得大法故,名为大悲。”(卷第十七)《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说:“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大乘道的根本就是大悲心、菩提心,所以我们要修行成佛,就要把握住发心这个根本。


  然后要发大愿,以愿导行。如宋朝元照律师《佛说阿弥陀经义疏闻持记》说:“菩萨修行以愿为本,若无愿力,万行徒施,所以经中劝令发愿。”(卷中)元朝清远法师《圆觉疏钞随文要解》说:“若无愿力要期,则不能悲智相导而成无住行。由大悲故不住涅槃,由大智故不住生死,离此二边,得成中道,皆大愿力故。”(卷第三)要发大愿,坚决做,不后悔,不退缩,才可能成就广大的佛果。如唐朝宗密禅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注》说:“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弥伦诸行,速至佛果。若无愿力,则多退转。”(卷下)


  那么,如果我们真正树立起这种“兼善天下、普利天下、普度众生”的心,那么就不会耽着于现世的种种生活,就会策发我们积极主动地去利益他人、帮助他人。这样我们自然能够与人为善。这种思想观念就非常关键。现代人耽着于丰富的生活,不能觉知生活的意义,于是引发家庭不和睦、社会不和谐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佛教就告诉我们怨亲平等,化敌为友,用慈悲心、平等心去对待一切众生,不观察别人的过失。父母、家人、老师或与我们接触的人,能够看到所有众生都对自己有帮助,都是离不开的人。佛教讲缘起,世间上的一切都是相依共存的。我们需要外缘,没有外缘我们就不能生存。我们穿的衣服,吃的饭,喝的水,里面都有很多人的付出。从纵向来看,一切众生都曾做过我们的父母。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众生恩者,即无始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昔生生中有大恩故,犹如现在父母之恩等无差别。如是昔恩犹未能报,或因妄业生诸违顺,以执着故反为其怨。何以故?无明覆障宿住智明,不了前生曾为父母,所可报恩互为饶益,无饶益者名为不孝。”


  儒家讲“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故君子远庖厨”,这也是一种慈悲心的体现。如果我们没有在这些道理方面深入探究,很多行为可能就比较麻木,只有道理明了了,信心才能够坚定。理明信生,如果理不明,产生的信心就容易偏执、激进,甚至可能会迷信。所以我们对宗教的信仰、文化的信仰是建立在对其真理的认知基础上的,进而转化为我们的行为。这样的信仰对社会、对人生才是有帮助的。

 

五、律己躬行修身要以心为本修身实践勿以善小而不为


  修治身心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关键点需要我们特别注意。首先,律己而非律人。儒家谈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统文化包涵儒、释、道三家,治理国家基本上用儒家思想,历朝历代都是尊儒。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改朝换代呢?传统文化圣贤的教育,为什么会发生这些问题?《大学》里谈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圣贤教育主要是用来教育自己而后影响别人,如果我们不是把圣贤的教育用来教育自己,而是用来教育别人,就会有问题。《论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朱熹说:“有善于己,然后可以责人之善;无恶于己,然后可以正人之恶。”《出曜经》说:“先自正己,然后正人;夫自正者,乃谓为上。先自正己然后正人者,夫人修习,自守为上,昼则教诫,夜则经行,孜孜汲汲,终日匪懈,然后训诲众生安处大道。如佛契经所说:佛告均头,如人自己没在深泥,复欲权宜拔挽彼溺者,此事不然;犹人无戒,欲得教诫前人者,亦无此事。广说如契经。如器完具,所盛不漏,人神淡泊,堪受深法;亦能教化一切众生,其闻法者莫不信乐。是故说曰:先自正己,然后正人;夫自正者,乃谓为上也。”通过教育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以此来为人处事,才能够真正把圣贤的学问落实到自己的身心当中。自己躬行实践,才能够感召他人。如果只是用儒释道的章句来让别人去学习,这种作用是很有限的。


  第二,修身要以修心为本。修身,非常关键的是人的品性修养,也就是要有好的品行。为什么有时做不好呢?跟我们的心有关系。人的心术不正,修身就很难。心术不正的原因是意念不诚,也就是私心杂念太多。人的意念为什么不诚呢?是因为没办法做到“致知”,“致知”用佛教的话讲就是看破。为什么不能看破呢?就是智慧的力量和观照的力量不足。私心重、贪心重,人就容易喜欢占小便宜。为什么我们不能控制住自己的念头呢?就是因为不能做到格物,不能革除自己的物欲。我们的内心被无明烦恼——贪欲、瞋恚、愚痴所蒙蔽。也就是说,修身要落实到格物、致知,这样才能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有很好的道理,但是如果不能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仅仅作为教育的工具来使用,效果就不一样了。


  佛教徒要皈依三宝,很多人日常生活中都在念佛。为什么要念佛呢?念佛时,心里都是佛的光明、智慧、慈悲,这样就能够超越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事之间的种种障碍。《灵峰蕅益大师宗论》中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每个念头都是佛,每个念头都以圣贤自许,自然物欲就不会产生。这样念佛就能达到对治烦恼的目的,让凡夫的心变成佛的心,转凡成圣。《楞严经》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就是为了对治我们内心的无明烦恼,当然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训练。


  所以佛教里的修行,最后都要落实到修心。人的心修好了,自然行为也就好了,如果心修不好,烦恼很多,那修行就很难。《论语》中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难道离我们很远么?我想达到仁,就可以达到。孔子对自己“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他很好地去实践,所以就真正有仁义之心。


  不过人非常容易被物欲所诱惑,不容易节制自己的好恶之情,这样很多道理、道德就被放在一边了。宋明理学非常注重“理”和“欲”的关系。朱熹说“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所以要存天理,灭人欲。但佛教里讲“无住生心”,这要更高一层,超越了天理与人欲的对立。《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无住生心”完全超越于过去、现在和未来。


  世间上就是过去心、现在心和未来心。过去心,就是缘着过去的事情。有些人总回忆过去,过去自己多了不起,做过什么事,有些什么成绩,这样心就容易住在过去。现在心就是缘着当下的事情。现在在做什么,做了多少事,多努力,多用功,多有成就,这样心是住在现在。心住在未来,是要去考虑,明天要做什么,后天要做什么,下个月要做什么,明年要做什么,怎么去努力,怎么去建功立业,只有这样人才能有比较大的作为和成就。下等的人心住在过去,中等的人心住在现在,上等的人心住在未来。在世间,人应该心住在未来。住在未来,对现在就不会很计较,对过去的恩怨就容易忘记。没有恩怨,也就没有是非。


  佛教讲三心不可得。《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心如幻法,由遍计生,种种心想,受苦乐故。心如流水念念生灭,于前后世不暂住故。心如大风,一剎那间历方所故。心如灯焰,众缘和合而得生故。心如电光,须臾之顷不久住故。心如虚空,客尘烦恼所覆障故。心如猿猴,游五欲树不暂住故……如是所说心心所法,无内无外亦无中间,于诸法中求不可得,去来现在亦不可得,超越三世非有非无,常怀染着从妄缘现,缘无自性心性空故。如是空性,不生不灭,无来无去,不一不异,非断非常,本无生处,亦无灭处,亦非远离非不远离,如是心等不异无为,无为之体不异心等。”悟到空性的道理,就能从根源上断除物欲,断除烦恼。


  第三,要从小事做起躬行实践,如《荀子》所言:“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清代李毓秀所作的《弟子规》中讲:“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这段话是出自于《论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尊重兄长,行为贤善,讲信用,对大众有仁爱之心,亲近有智慧的仁者。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有体会之后,再去研究学习六艺之法。所以,要身体力行才能真正把德行内化到自己的身心上来。

标签: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