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社会万象>>正文内容

千年古寺没和尚 僧姓村民守寺庙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11日
来源:凤凰佛教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寺不在大,有名则灵。(图片来源:海峡导报 摄影:萧镇平)

当地僧姓人过着传统的生活(图片来源:海峡导报 摄影:萧镇平)

身份证上果然是“僧”姓(图片来源:海峡导报 摄影:萧镇平)

一座千年的小寺庙,一群独特的僧姓族人。

在漳州长泰县枋洋镇,数百米的高山深处,隐藏着一座名为天竺岩的庙宇。庙宇虽不大,历史却很悠久,比长泰建县早296年,比漳州建郡还早27年。

更为独特的是,历史上最多曾有99名僧侣的寺庙,现已无僧侣常住,守望寺庙的是一群姓“僧”的村民。百家姓由此增一“僧”姓,甚奇。

高山密林处 千年古寺存

从漳州市区驱车,沿着省道207往长泰行进,约一小时后,进入枋洋镇上洋村地界。

这里正在兴建大型枋洋水库,为厦门的第二水源地。虽是国庆假期,但工地上仍是机器轰鸣,车水马龙。

再走10多分钟后,到一个“草洋”的牌子下,车子向右驶离省道,拐入一条只有两三米宽的盘山小路。“那边就是天竺岩。”好心的村民用手遥指密林深处的山顶上说。虽说只有几公里,但路不是很好走。

路很窄,很弯,也很陡,车子只能低速向前缓慢地前进。到半坡上时,遇到一处急弯且更陡的山路,而且路的一边是几十米的深崖,且没有任何护栏。

心里直发麻了,终于决定弃车步行。再步行20多分钟,终于爬到山顶一较平缓处,一座小村庄映入眼帘。

天竺岩寺就在村头,从庙前的石刻可知,它建于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比长泰建县早296年,比漳州建郡还早27年。

先有天竺岩 后有长泰县

庙宇很小,很是古朴,一座方形的建筑,只有前后两进,前为门厅,后为正殿,天井两旁分别建有九级石阶连通前厅与正殿。梁柱粗大,少有装饰性图雕,整体建筑朴实、庄重,寺内供着观音菩萨、神农等圣像。

寺庙墙上的碑文中记载:“天竺岩始建于唐显庆四年。”“先有天竺岩,后有长泰县。”好客的村民介绍,天竺岩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而且历任长泰县官都会过来朝拜。

僧老伯今年已70多岁了,谈起天竺岩的历史,如数家珍。“以前庙里生活着99个和尚。”老人笑着说,以前曾有传说,只要庙里的和尚达到100人,此地就能出一位皇帝,但是奇怪的是,不管年景如何,和尚的人数最多只能达到99个,只要临近满百,必有事故发生,永远达不到100个。

村民都姓僧 百家姓一奇

天竺岩,即是这座小寺庙的名称,也是其门前这个小自然村的名称。天竺岩自然村现共有20多户,100多人,令人称奇的是,这里的村民皆姓“僧”。

“我们的开基祖就是寺庙里一个叫梁顺连的和尚。”僧老伯说,在清朝时,天竺岩寺走向衰败,僧人越来越少,到最后只剩下住持一人,这个住持俗家名字为梁顺连。为了延续天竺岩寺的香火,梁顺连征求了附近7个半村庄族长及官府的同意,还俗娶亲,繁衍后代。为了证明其确实是为了延续天竺岩寺的香火,子孙均不姓“梁”,而取姓为“僧”。久而久之,这些僧姓村民围着寺庙建村而居,发展到当代,已传了十多代。

“你们看,我们的身份证,真的就是写姓‘僧’的。”村民小僧从口袋里掏出身份证,向导报记者展示。

到如今,这些僧姓村民依旧守候着1300多年的天竺岩寺。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