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洞头大龙山永福禅寺华严法会净坛结界洒净
永福禅寺两序大众善信人等在大雄宝殿隆重举行华严法会熏坛洒净仪式,春风细雨犹如菩萨柳头甘露,洗尘海岛一片清凉。祝愿一切众生皆蒙菩萨加被,蠲除身心热恼,当下幸福安康,梵呗音起:菩萨柳头甘露水,能令一滴遍十方。腥膻垢秽尽蠲除,令此华严坛场众姓人等皆清净。洗尽世间一切浊恶邪狂,灭除世间一切灾难苦厄,普愿十方善信人等缘聚永福皆诣福海圣境。华严法会为佛事中集大乘之最。功德殊胜三尊垂鉴,万聖垂光,天雨馨华。甘露法雨普滋瀛洲,福海无涯,普利诸根,大众欢喜,世人作福。愿吾心思静永乐长恒。华严法会福德缘聚,今日布坛结界,清净庄严发露忏悔十大行愿导归极乐世界。培植福海,遗除违缘,勇猛精进。下午恭请和尚,杨枝净水清净坛场宏开普渡之门。
2016年4月10日(农历三月初四)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大龙山永福禅寺隆重举行华严法会熏坛洒净仪式,在坛场布置圆满后两序大众以及善信功德主恭请和尚主法,为华严坛场洒净结界。洞头区以及十方善信人等多位信施檀越,同赴法会,共沾法喜。供养诸佛教法,以杨枝洒水,清净丛林,周行于寺院各处。以期法会清净庄严,遣除违缘,教化六道众生,广结善缘。正如太虚大师所言,乃佛初成佛时妙觉光中所顿辉重重无尽之远近因华行、自他妙严境也。由佛智以观之,则一切皆为佛境,故众生皆如来功德智慧之相,而国土皆莲华藏海庄严之刹。此现证界,非身非言,而遍一切,即身即言。为期21天华严法会,今日布坛结界,甘露清净,愿十方有缘善士皆诣宝所,同体佛法重重无碍之广大境界。
大家知道华严法会的主要内容就是学习、修持、读诵《大方广佛华严经》。这部《华严经》内容非常深广,因为它是佛陀成道以后最初讲的一部经典。当年,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开悟成佛之后,当时他有一个想法:“佛法这么高深,如果我直接把最高深的法讲出来,恐怕很多众生都会生起怀疑,不相信玄妙高深、无上甚深微妙之法。因为众生没有善根、没有福德、没有因缘、没有智慧,又不相信佛陀所说之法,认为这个太高深、太难想象、太难理解,于是就诽谤佛法。因为诽谤佛法、诽谤三宝,所以会堕入三恶道。”佛在最初的时候是有这么一个想法,于是如来说:“我宁可不说法,赶紧入涅槃。”但是,他转过来又想,“十方诸佛成道以后度众生都要讲法,如果释迦佛成道以后不讲法,那为什么要来成道啊?这又违背了佛陀的本愿。”所以,释迦佛只能从高深的《华严经》开始,转而又讲了十二年的阿含教法。这四阿含教法,就是从现实的人身入手。最高深的佛法:为什么佛第一时讲《严华经》?讲那么高深的法呢?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每一个人,包括佛在内的所有众生都是一样,只要生起慈悲心,都会最愿意告诉别人,让别人得到利益的;并且,都会把自己最高深的境界,最高深、最微妙、最好的东西讲出来教给别人,通过语言,或者通过文字,或者通过行为(肢体语言)来表达佛陀亲自证得的最高境界。但是,由于弟子们根性不能适应,所以,为了适应众生,只能讲浅显的、能够理解的佛法。那么最高深的呢,就是指《华严经》。佛最初三七日在菩提树下成道之后,最先演说的就是《华严经》。会中的二乘人,就是证得阿罗汉果位的人,他们都如聋若哑,像聋子一样,听不懂佛说什么;像瞎子一样,看不见佛的庄严,更何况我们凡夫,所以实在来讲,《华严经》代表了佛陀成道以后的最高境界,也是最难以理解的一部经典。我们现在读诵的中国汉译《华严经》有三种:就是六十华严、八十华严和四十华严。六十华严是东晋佛驮跋陀罗大师翻译的,八十华严是唐朝的实叉难陀大师翻译的,四十华严是般若三藏翻译的。这后面两部呢,都是唐朝时翻译。这三部经典,篇幅较多,可谓大经。实际上,释迦佛在菩提树下讲的《华严经》,是遍满三千大千尽微尘数的无量心偈,这是大本的,非我们世间众生心力和智慧可及;最下本的是十万偈,所以我们现在流传的是十万偈的华严。《华严经》里面,释迦佛把他开悟的第一句话,就在文中和盘托出,我们大家经常在经书上可以看到的,所谓“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若离妄想,无师智、自然智、一切智,自得现前”。佛法的殊胜处:佛教跟其它任何宗教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能成佛,而且成佛以后,跟所有的佛都是一样,我们之所以不能成佛,是因为心里面有太多妄想、执着、颠倒。释迦佛在这个世界几十年说法,目的就是要让大家能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也就是说,我们学习佛法真正的目的,是要能够圆满、完美自己的人格。所以,《华严经》内容非常丰富,这一点在经名上表现得最明显,也就是经题,蕴含了整部《华严经》的重要思想。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