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佛教文化>>正文内容

佛教为何称别人为“施主”?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04日
来源:菩萨在线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施主,即檀越。佛教对布施者的敬称。指施舍财物给佛寺的人,也泛称一般的在家人。“施主”梵文音为陀那钵底,又作布施家,即施予僧众衣食,或出资举行法会等之信众。

       那么没做过这些事就不是“施主”了?首先看一看施主惠施的五功德:(一)名闻四远,众人叹誉;(二)若至众中,不怀惭愧,亦无所畏;(三)受众人敬仰,见者欢悦;(四)命终之后,或生天上,为天所敬或生人中,为人尊贵;(五)智慧远出众人之上,现身漏尽(佛教徒称烦恼为漏),不经后世。

      可见,“施主”的称呼就是晨钟暮鼓般警醒着你要做到五事:一者身行慈,二者口行慈,三者意行慈,四者以时施,五者门不制止。如果,僧人称你为“施主”,也不是非得让你布施东西,而只是为你好,提醒你有许多福分可以得到。

      另外,就在家人而言,一次修寺、建像、印经、四事供养等的倡导者,也称为檀越。

       唐杜荀鹤《题江寺禅和》诗:“江寺禅僧似悟禅,坏衣芒履住茅轩。懒求施主修真像,翻说经文是妄言。”

      宋张元干《满庭芳》词:“撞著门徒施主,蓦然个,喜舍由他。”

      《西游记》第五六回:“老者猛抬头……被三藏扯住道:‘老施主,千万慈悲,告借一宿。'”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星灯》:“观寺释道亦将施主檀越年命星庚记注,於是夕受香仪,代具纸疏云马,为坛而祭”

       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二七章:“此时余乃战兢而前,至门次,颤声联呼施主。”

 

标签: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