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张静初:在猛烈的痛苦里 我看到了生命的真相
与泛泛谈论佛法的文字不同,
从张静初的这篇文中可以读出
她是真正在用佛法指导自己的生活,
并从中受益良多。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遇到的每个人,每件事都是自己修行的对境。
就看我们能否觉知。
我是一个非常没有安全感的人,体现在生活上还不太明显,到了自己比较在意的工作中就常常表现的很焦虑,总是担心事情失控,长此以往,就觉身心疲惫。
虽然明白焦虑和情绪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扭曲自己的判断力,把事情引向一个糟糕的结果,可还是无法控制地被自己的习气带走。
“问题若是有办法解决,就不必要担心。
若是没有办法解决,那么担心也没有用。”
这是希阿荣博上师在其“珍宝人生”一文中引用的寂天菩萨的话。《次第花开》里处处可遇这样朴实智慧的句子,看到这样的句子,脑海里就浮现出上师自在幽默的样子。
遇见希阿荣博上师是在2004年,回望自己的学佛路总是感到无比惭愧,没有好好的精进修行,比起同期的师兄进步甚微。
可是即便如此后进,还是深深地体会到佛法的智慧和上师的慈悲加持护佑着我,让我有意识地去观察自己的内心,尽力通过修习慈悲心和同理心让心性调柔一些,并通过认识无常,确立解脱才是今生最重要的目标。
上师在《次第花开》中说,“我们自以为是生活的故障检修员,整日一副严阵以待的模样。身处顺境的时候,饶是这样不安,陷入逆境会怎样惶恐更可想而知了。修行只是让自己放松下来,不再对抗,习惯那种不确定性并安住于此。有人也把这称为自在。”
这样的话字字像是针对我的困扰。每当我被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各种不尽人意困扰时,佛法的修习像是一个神奇通道,通往一个可以自由呼吸的美丽花园,在里面我短暂地体会到上师的自在,这样的瞬间是如此清明,让我心中充满喜悦。
但是,惯性总是很快地把我拽回生活的泥潭里,工作和生活琐事又一次把我淹没。怎么让惯性的车轮停下,在花园里呆得久一点呢?上师开示了很多方法,其中观想无常和修习止观让我受益很大。
无常是变化,是失去,是无论我们愿不愿意都要面对的残酷现实。
这十年间,我陆续失去了父亲和其它的亲人。父亲去世后两年,有一次我鬼使神差般地拨出了爸爸的号码,等待电话那端他熟悉的声音,可想而知,手机只传出了平静而机械的“您好,您拨的电话号码是空号”。
我坐在空荡荡的屋里,窗外的树静静伫立,鸟儿还在不知烦恼地啼叫翻飞,可是亲爱的父亲却有如雁过长空踪迹全无了。
真实和虚幻的界限如此模糊,我被泪水模糊了双眼,巨大的悲伤把我淹没,在这种猛烈的痛苦里,我发现自己好像看到了生命的真相。可人总是这么健忘,或者总是愿意选择忘记痛苦。时间很快地抚平一切,声色名利又重新占据了生活的重心。
观想无常就是为了不要忘记这种痛苦,时时提醒自己无论如何不舍,至亲挚爱也终将离别,连自己无比爱惜的肉身也终将消失。这种悲伤是让心底生起出离轮回信念的开始。
时时观想无常能让得意骄傲的心迅速沉静下来。而伤心失落时,无常告诉我一切终将过去,就如上师所说,若你想天天不开心也是不可能的。
无常也说明了事与愿违是常态,人生本来就是充满了缺憾,接受了人生的不完美就是获得安乐的开始。
无常时时提醒着我生命就是一个不断跳动的倒计时,又像一个严厉的老师,无时无刻无处不在,让人敬畏也让人感恩。
如果说观想无常难免让人悲伤,那么配合上修习止观则是一个充满喜悦的过程。
由于我的内心很容易散乱波动,加上工作原因,时间作息经常被打乱,上师开示把修止观的时间分成比较短的时间段,比如5分钟一段,如果内心散乱了,就先打断一下,再继续下一个五分钟,坐上没有完成的,就在工作间歇随时禅定五分钟。
对于初学者,单位时间短就比较容易保持专注,每当念头出现时尽量保持觉知,不追随不探究,只是简单地提醒自己:回来,回来。。。回到自己的呼吸上。
当专注自己的呼吸,静静观察自己内心的感受时,内心会逐渐安静下来,一种力量渐渐生长起来。
平时的麻木开始消散,四周的事物变得神奇起来,眼前的柜子回到了运输途中,回到了木匠手下被打磨,它曾经是一棵森林里的大树,有小鸟停在上面歌唱,一片雨云飘过,滋养着它的根茎,一只蚯蚓正在松土。。。
原来事物的存在都不是理所当然的,只是神奇的因缘际会。
正在端坐的自己,随着呼吸,好像与宇宙融为一体,不再是碎片似的存在。我呼吸,我在这儿,沉静满足的喜悦和感恩自然升起,原来自性的确是圆满具足的,不需要更多了。
此时,无论多么焦躁不安的心都渐渐舒展了,我真切地体会到上师说的:“安乐,说到底,是一种心的感受。”
原来安乐的花园就一直存在于我们自己心中。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遇到的每一个困境或惊喜都是自己修行的对境。
上师常常说,安静下来好吗,弟子?好好修行,这样人生才真正有意义,不是吗?
每次听到上师这般对我说,我都无比感恩,心中感念不知前世积累了怎样的福报才能值遇佛法和大恩上师。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