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与中华文化论坛在灵隐寺举行
“一带一路”与中华文化论坛
外交部原副部长、中国首任G20事务协调人何亚非论坛发言
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杭州灵隐寺方丈光泉法师论坛发言
“一带一路”与中华文化论坛合影留念
9月7日,“一带一路”与中华文化论坛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本次论坛将中华文化与“一带一路”愿景相融合,立足文化认同的强化、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等命题展开讨论。
2015年,随着中国推出“一带一路”建设愿景,中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贸交流迎来重大机遇。经贸交往,文化为媒,不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还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其中都蕴含着以经济合作为基础,以人文交流为支撑,以开放包容为理念的重要内容。
而在本次论坛上,与会人士纷纷畅言,以其各自独特的视角,共同探讨了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如何融入时代精神,如何实现各国间的文化互通与共建等话题,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深入合作往来注入了更多精神力量。
外交部原副部长、中国首任G20事务协调人何亚非就阐述了加强“一带一路”国家间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意义。
在他看来,加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是“一带一路”能否成功的关键,而在此方面,中国的努力也广为人知,如在2016年底中国已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经签订了318个文化交流合作协定,互设文化中心(如今中国文化中心已经设立了11家)等,而随着中国每年出境游人数大幅增加,各国人民的关系也愈加密切。
此外何亚非认为,增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的积极意义,还包括利于发挥宗教正能量。“开展文化交流,特别是宗教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求同存异,寻求文化认同,实现共同的价值认同。”
对此,宗教人士也深表认同,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杭州灵隐寺方丈光泉法师说:“古代丝绸之路为沿线国家地区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使得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文化、民族、宗教等大融合,正如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佛教传入中国,来自西印度的惠理法师创建了灵隐寺,使灵隐寺也成为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至今已拥有近1750年的光辉历史。”
他指出,佛教传入中国后,被中华文化所吸收,在文化日益多元共建、多样共生的当下,回顾佛教传入中国的经历可以说明,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主动融入当地固有文化,反而有利于促进自身的发展,这一融合中西方智慧的方式值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借鉴。
“佛教有很大的包容性,中华文化也一样。每个民族都有优秀文化的传统,要欣赏对方的文化,合理的看待外来文化,共同期待外国文化的发展。”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王守常指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就强调多元化和多样性,这也体现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思想理念。
如其所说,随着中国面孔越来越频繁出现在全球各国,“以和为贵”的文化基因在中国对外交流中的重要意义也日益显著。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秘书长苗绿就指出,在全球企业收购过程中,有三分之二的企业是不成功的,而当中三分之二的原因在于文化冲突,其背后是文明、文化的不融合、不协调,“要实现‘一带一路’愿景,把文化和文明融合提上议事日程,实现人心的沟通非常重要。”
“比如中国大量的侨民在泰国清迈建造了汉传佛教寺庙,和当地本土佛教寺庙融合得非常好,传播了中国文化,这也说明了宗教是国际化和全球化的重要文化因子。”苗绿说。
“还有一位中国企业家在埃塞俄比亚开鞋厂,由于当地人劳动效率较低,他让女工们用团队作战的方式做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他还教女工们唱歌,告诉她们可以加强团队凝聚力。于是6000名女工就自发站在操场上用中文唱《团结就是力量》,因为她们知道,唱歌可以提高团队工作效率,而效率提高则利于提高收入。”苗率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不仅带动了当地就业和税收,还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当地人在工作中取得愉快,这也充分说明文化交流的趣味所在。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研究院院长张振江认为:“文化不仅是内容,还应是构建‘一带一路’的方式和手段。通过诸如慈孝文化、宗教、高等教育等多种文化形式之间的交流,找到中华文化和其他文化最共通的东西,以‘黏合剂’的作用,推进实现‘一带一路’的构想。”
在与会嘉宾看来,在中华文化走向海外的过程中,海外华人华侨、媒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也需要被重视。
“有一些浙江籍华人,在海外经商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现在他们的关注点已经从经商、实业升华到了文化层面,比如我们的一名副会长就在欧洲成立了‘欧洲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会’,这也推动了中国文化与海外的交流。”浙江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会秘书长张建伟说。
中国新闻社社委会成员、浙江分社社长王旻表示:“新闻媒体是现实的守望者,实现中华文化进一步走出国门这一美好的蓝图,离不开媒体所贡献的智慧和力量。希望我们能在未来能够共同讲好‘一带一路’的故事,传播好“一带一路”的声音,续写“一带一路”的新篇章。”
据悉,本次论坛是今年中华慈孝文化节的系列活动之一。中华慈孝文化节由杭州灵隐寺、中国新闻社、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杭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共同主办,由杭州灵隐寺、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承办,并得到了浙江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浙江中华文化学院、浙江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会、旺旺中时媒体集团、香港商报浙江办事处支持。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