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问答>> 佛教基础>> 佛教常识>>正文内容

问:自修为上,弘法随缘

       

发布时间:2008年05月12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耕云先生著《解惑录二》)

  问:师父说修行人要热情炽然,要有感同身受的慈悲心,这与师父在‘叮咛’中说的‘坚守独行道,交往简为宜,己溺难救人,专心己躬事’,两者之间应如何体会、如何去做?恭请开示。

  答:这好像是很矛盾,一个普度众生,一个是独行道。古人讲水边林下长养圣胎,这是修行必要的条件。独行道不是叫你到山上独自一个人住,是说你走在熙来攘往人最多的大街上,好像只有自己一个人,那是独行道。你如果没有常独行、常独步的感觉,那你的安祥还没有现前。当你摩诃般若现前以后,你走在西门町,走在顶好市场,你就有常独行、常独步的感觉。

  为什么讲独行道呢?交往不能太多,太多了以后你就有虚脱感,感觉四肢无力,为什么呢?说话最伤气,假如那个人的品质不好、太低,那正负相消,酸碱中和,他就把你生命力浪费掉了。假如你不‘交往简为宜’的话,浪费你太多的生命力,你不能识根辨器,就不能度人,而且刚刚入门修行打基础,见性了也要三年不说话,这是最低的。如果是担负使命大任,要求更严格,像六祖开悟以后,在猎人队里隐居十五年。不是说悟了就讲,有一点安祥就散播出去,而是自然散播,当他饱和了以后,他就把多余的供养众生。‘话说多了心会乱’,你不相信,你试试看,当你口沫横飞时,人家问你贵姓,恐怕你都忘了自己姓什么,迷失到言语之中了。所以这个独行道跟刚才讲的有密切的关系。

  佛法讲‘开’与‘遮’,刚才我讲的就是‘开’,没有讲的就是‘遮’。你若是一个人问我,我跟你讲的又不一样,大庭广众我只能这么答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