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须具一种眼光,把那学说之真理,看得明明白白,不可存门户意见。[45]
一道一释一儒流之间,圆瑛的三教圆融之论,其立场和视角是佛教的,他努力发掘《易》《论》《老》等原始儒道思想的精义,以佐证三教的... [43]《方城山羊角洞记》,第165页。
[44]《方城山羊角洞记》,第165页。
[45]《培风学校讲演》,第118页。
[46]《培风学校讲演》,第118页。
[47]《...
刘泽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8364179624.html
-
弱冠之後即为婚宦所役,用工夫不纯,因循至今老矣,未有所闻常自愧叹。”[45] “望委曲提警日用当如何做工夫。”[46]宗杲连复六通书信,说明“然既为士人仰禄为生,科举婚宦世间所不能免者,亦非公之罪也。”...藏》>p.939.3)
[45]《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十五,《大正藏》>p.916.2)
[46]《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十五,(《大正藏》>p.916.3)
[47]《大慧普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10550383717.html
-
四谛而得道果。有人于苦谛多惑故,为说苦谛而得道;余三谛亦如是。或有都惑四谛故,为说四谛而得道。45
(3)小结
如佛语比丘:“汝若能断贪欲,我保汝得阿那含道。”46若断贪欲,当知恚、痴亦断...。(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9]p.75)
45 四谛:或闻一谛,或闻四谛得道。(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45]p.82)
二乘证果:或闻一谛,或闻乃至四谛得道。(导师《大智度论笔记...
厚观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11350989892.html
-
于法威驳难支道林这件事是当时佛教界一宗大公案,可惜没有记载的争论的具体内容。”《世说新语·文学第45条》上较详细地记述了这一故事,余嘉锡先生又作了笺疏,可稍见事件真相,值得一谈,今作介绍。《世说·文学45》上载:于法开始与支公争名,后情渐归支,意甚不忿,遂遁跡剡下。遣弟子出都,语使过会稽。于时支公正讲小品。开戒弟子:‘道林讲,比汝至,当在某品中。’因示语攻难数十番,云‘旧此中不可复通。’弟子如言诣...
陈百刚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11351089896.html
-
心体与性体》第1册,第60页。
[21] 参见牟宗三:《心体与性体》第1册,第36页。
[22] 参见牟宗三:《心体与性体》第1册,第45页。
[23] 参见牟宗三:《心体与性体》第1册,第49页。
[24] 参见牟宗三:《心体与性体》第1册,第45页。
[25] 参见牟宗三:《心体与性体》第1册,第58页。
[26] 参见牟宗三:《心体与性体》第1册,第16页...
杨海文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21691563.html
-
唐懿宗咸通五年,864年]),俗姓壬生氏。入唐求法成行之前就是日本佛教界的一位高僧。日本仁明朝承和五年(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圆仁45岁随遣唐使藤原常嗣等一行,历尽劫波,西渡入唐。先后向扬州、五台山、...寺南天竺三藏宝月等五人,兴善寺北天竺三藏难陀一人,慈恩寺师子国僧一人,资圣寺日本国僧三人,诸寺新罗僧等,更有龟兹国僧等,共计廿一人。
45
四月中旬
...
景亚鹂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8261693663.html
-
),山东历城地区“天炎旱侧近”,诸村史同等百余人到神通寺“于朗和尚广所祈请”,果然天降雨水,“遂蒙甘泽,”为了感谢,众人“发心设斋造像造经”。[45]也有人因为自身或家人遭受不幸而造像,总章二年(...2000年,87页。
[43]李昉,『太平广记』,卷107,中华书局,1995年,725页。
[44]李昉,『太平广记』,卷112,中华书局,1995年,780页。
[45]陆增祥『八...
李晓敏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8261793669.html
-
菩萨,虽肢体已残,但从自然倾斜的姿势,仍显示出一种柔姿绰态。
45号窟盛唐菩萨是一尊极精美的杰作,她优美地站立着,头部斜侧微仰,身体作“S”三道弯式,凤眼半闭,唇角带着微笑,好像在倾听人们的祈求。...壁画以气势磅礴的巨幅经变画为主。唐代信仰“净土宗”,因此壁画中《西方净土变》、《东方药师净土变》以及l72窟的《观无量寿经变》、217窟《法华经变》、445窟《弥勒经变》、《103窟《维摩诘经变》、45...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15282095100.html
-
铅印本。全称《频伽精舍校刊大藏经》。1909~1913年出版。全藏入经1916部,8416卷,分订为414册(包括目录l册);合40函,千字文编次天字至霜字。经文用4号铅字排印,每页40行,每行45字,...,又影印改为书册式装帧,共45册。在海印寺刷印的50部中,先后有4部传人日本。1957年日本曾将其缩印为书册式精装本发行。全藏共639函,千字文编次天字至洞字,入经1522部,6558卷。
《弘...
童玮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110095769.html
-
黄起,至露结为霜,分为414册(内含总目1册),收经1916部,总8416卷。经、律、论三藏均以大乘居前,小乘居后。正文用4号铅字排印,每页40行,折成正反两面,每面20行,每行45字,每面有书口和...出版社1959年版,第45页。
[2][5][6] 《(频伽精舍校刊大藏经>告成普劝流通启》,《佛学丛报》第6期,1913年5月。
[3] 《校经室秋槃盘谈》《佛学丛报》第7期,...
沈潜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10/01/17485196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