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880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法显大师与中国律学

    藏》54册,页241。   [12] 《大宋僧史略》卷中,《道俗立制》,《大正藏》54册,页241。   [13] 《大宋僧史略》卷上,《礼仪沿革》,《大正藏》54册,页239。   [14] ...

    温金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64454624.html
  • 佛藏研读的梯航——略论佛经研究与佛经词典的编纂

    通则理圆,理圆则文无滞,文无滞则千经万论如指诸掌而已矣。朝凡暮圣,岂假终日,所以不离文字而得解脱。”(54/311a)因而佛经中也有一些训释经文词语音义的著作,如训释单部经的有云公《大般涅槃经音义》、...经》下卷胡跪:“右膝著地,竖左膝危坐。或云互跪也。”(54/548c)慧琳已指出胡跪“或云互跪”,解释了胡跪的姿势。宋书功所注未引及慧琳此释,颜洽茂则未检及慧琳释文。考《法苑珠林》卷二十:“又《阿含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72060114.html
  • 石窟造像中文殊菩萨形象的演变

    莫高窟14窟主室东壁、54窟主室北壁、144窟主室东壁门南、239甬道北壁、258窟主室东壁门北、288窟前室北壁、338窟前室北壁、361窟主室东壁门南、360窟主室东壁门南,都有千钵文殊的形象。 莫高窟第54窟北壁绘千臂千钵文殊图,文殊菩萨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身披璎珞,着天衣,头戴宝冠,内有化佛。三层圆形背光,绘千手千钵,其千钵中无化佛。主尊的两侧绘八菩萨、四天王、二明王像。14窟北壁...

    陈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54466502.html
  • 弘一法师弘律因缘探究

    614页。   [12]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大正藏》第54册,第205页。   [13]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大正藏》第54册,第205页。   [14]道宣《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511页。   [17]智旭《八不道人传》   [18]吕澂《律学重光的先决问题》,《法音》,1998年3期,10页。   [19]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大正藏》第54册,第205页。   ...

    温金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22867503.html
  • 弘一法师由“新律家”而变“旧律家”之因缘探究

    1996年版,第71页。   [xi] 道宣《续高僧传·智首传》,《大正藏》第50册,第614页。   [xii] 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大正藏》第54册,第205页。   [xiii] 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大正藏》第54册,第205页。   [xiv] 道宣《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序》,《大正藏》第40册,第2页。   [xv] 道宣《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序》,《大正藏》第40册,第1页。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2873520.html
  • 宋代僧尼隶属机构的变迁及其意义

    正寺,则正如宋释赞宁《大宋僧史略》卷中《管属僧尼》所说,有让道士女冠“以李宗入皇籍”(注:《大正藏》第54册第245页下。)的含义;这种将释道的所属机构分别化的举措,无疑有抑释扬道的意图在内。又如唐武...1996年版。)。第三种是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说,所据为《大宋僧史略》卷中《管属僧尼》“中宗时以沙门廓清为修功德使,官至殿中监”(注:《大正藏》第54册第246页上。)、《佛祖统纪》卷四十“(...

    刘长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03342223.html
  • 丝绸之路与西行行记考

    (《一切经音义》)(注:以上名称,主要根据周连宽上引书,我加上了几个,但并不求全。详细的考证,也请参阅周文。)。  先抄一点材料。  《一切经音义》,卷82,大正藏54,836c玄奘《大唐西域记》,卷...28,大正藏54,496b《妙法莲华经序》,慧琳撰:  龟兹(夹注)上音归,下音谘,胡国名也,即安西四镇是也。  羡林按:慧琳在这里把“龟”字注音为“归”。  《一切经音义》,卷82,大正藏54,836...

    季羡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10142255.html
  • 道安避难行状考

    改元「建熙」。时道安49岁。  (九)365年,前燕军队攻略河南南部。道安率众自陆浑来到襄阳。时年54岁。  按:在《世说新语》中也有道安因前燕军队的逼近而自陆浑逃奔襄阳的记载,如《世说新语》卷6注引《...岁前后  43岁~45岁之间  45岁  38岁  38岁  39岁~41岁  54岁  54岁  从表一可知,《高僧传》的上述记叙有如下几点错误:  第一、按照《高僧传》的说法,道安在师从佛图澄期间...

    方广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3974061.html
  • 钱谦益的佛教生涯与理念(1)

    浩浩,俨然退院老僧也。”,收于《初学集》卷 54,页 628。(注 18) 〈李长衡墓志铭〉︰“精研其所学于云栖者,以求正定之法”,收于《有学集》卷 54,页 618 上。(注 19) 〈王季和墓志铭〉...四十五年丁巳年条,收于《憨山大师梦游集》卷 54,页 2973。台北︰法尔出版社。(注 22) 〈三峰和尚年谱〉,万历四十五年丁巳年条,收于《三峰藏和尚语录》, 页 206 下。明版嘉兴藏第34 册。 ...

    连瑞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2146879.html
  • 转依”二义之研究

    其最初的征兆。《瑜伽师地论》卷51将转依与阿赖耶识概念结合起来,认为转依就是断阿赖耶。因此,玄奘译《瑜伽师地论》认为转依即是净识,例如在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54说“又复对治所摄,净识名无所住”,玄奘在卷51译为“转依”,而没有像真谛译《决定藏论》将之译为“阿摩罗识”(无垢识),然而玄奘在此卷54又称此为净识。可以说玄奘译《瑜伽师地论》是著重于“转依的种子等之消灭、活动停止、非显现之认识论的侧面”...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4147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