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550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明太祖与僧道——太祖的宗教政策

    明太祖与僧道——太祖的宗教政策  朱鸿  历史学报第十八期  1990.06  师范大学  页63-75  ---------------------------------------------...善世禅寺第四代觉原禅师慧昙遗衣塔  铭」。  (注 74) 明太祖实录, 卷一二一,页四下,洪武十一年十  二月。  (注 75) 明太祖实录, 卷一四○,页五上,洪武十四年十  二月己卯。 卷一四二,页...

    朱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3371097.html
  • 南怀瑾禅学思想评述

    231 〖FJ〗妙心的心,不是指人我意识思维分别的心,而是指“宇宙同根,万物一体的真如全体的妙心”,但是思维分别之心也是真如妙心的一种机用(参见《 禅宗与道家》第75-78页)。  南怀瑾认为,晚唐以后...

    邢东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3471099.html
  • 陈英善:评《从“法性即无明”到“性恶”》(1)

    118)。 从这段文中,亦可看出〈杨文〉认为智者  一方面批判地论师和摄论师的创  页75  牟宗三视天台为「存有论地圆具一切法」解释为宇宙创生论  ,并不合牟宗三之意思 )。 (注 8) 〈杨文〉此...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3671101.html
  • 僧叡对空有二说之会通

    身上的具体生命的首要法门,僧叡因此说道:  页75  「禅法者,向道之门,泥洹之津径也。」[注13]  叡公虽然明白禅法是向道之初门,但他也看到当年道安为求般若妙智时,因不知大小乘之别,以致以小乘禅而...

    涂艳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4371109.html
  • 隋唐之弥勒信仰与图像

    隋代“弥勒上生经变相”的画幅都不大,且往往与帝释天、帝释妃[75],或“维摩结经变相”[76]一起出现,因而常常不易辨识,也说明了,隋代的“弥勒经变相”仍处在一个正在发展的阶段。  《白氏文集》记载,...

    李玉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4971116.html
  • 熊十力《新唯识论》与佛教义理融摄的问题探讨

    台北:正闻出版,1988。  34、印顺着,〈论三谛三智与赖耶通真妄〉,《鹅湖》,第75期,1986。  35、如实着,〈唯识三系之研究〉,《华冈佛学学报》,第五期,1981。  36、林镇国着,〈“...

    裴春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3871139.html
  • 唯识学上之种子义

    正义是本有  无漏种子为因,有漏只能为助缘(意如前解)。但是也有约  傍义,就增上缘说为因,因为这本有无漏种子,从来未曾现  行,其相隐微  75页  难知,方便寄粗显为增上缘的有漏法,说是出世心种,...

    雨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50871200.html
  • 吴越诸王(893-978)与佛教

    [75] 钱弘俶因览《永嘉集》,不解「同除四住」一语之义,而咨询德韶,德韶推荐天台羲寂(919-987)为之指导。羲寂告诉钱弘俶说,此语可由智者之教说得解,但羲寂也只读过残篇,因为智者之典籍多散落海外...大正藏》册50,页789上27-28。   [74] 参《大正藏》册50,页788下25。   [75] 参《大正藏》册49,页206上18-24。《佛祖统纪.谛观法师传》中云谛观来自高丽国,但学者...

    黄绎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51671217.html
  • 早期中国佛教的大乘小乘观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 :正闻出  版社,1983,页66至75。  注26: Paul WIlliam, Ibid, PP。22-24.  247页  不是一个独立的教团。(注 26 )  ...」(注 75  )僧伽提婆是 380 年左右来华的罽宾僧人,他利用中国佛教  徒对上座部佛教的误解, 大弘上座部教理,竟使建业的中国  佛教徒相信方等、般若诸经是魔书。(注 76 )  四  尽管在...

    周伯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92571348.html
  • 印光大师——儒佛会通的净宗始祖

    仁义之性德也。」[注75]惜自宋儒程朱以门户之见,驳斥佛家因果报应之说后,儒者皆不敢论说因果,以免受人非议,谓悖先贤[注76],自此善无以劝而恶无以惩。迨至民国,「废经废伦、废孝免耻,以成杀父杀母,共妻...  [70] 同注24,页94。  [71] 同注3,页719。  [72] 同注70,  [73] 同注3.页396,  [74] 同前注。  [75] 同前注,  [76] 同注24,〈上海...

    陈秀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93271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