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行、識陰。是名為陰。 云何為受陰? 若色是有漏,是取;若彼色過去、未來、現在,生貪欲、瞋恚、愚癡,及餘種種上煩惱心法。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名受陰。(T2,p13b) 由此可知,...法。 b離不與取,能施樂施;若淨施物,知量而受;於諸所有不生染著,攝受清淨無罪自體,畢竟遠離不與取法。 c離非梵行,常修梵行、遠行、妙行,其心清潔;遠離生臭婬欲穢法,畢竟遠離非梵行法。 d...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25540243.html
-
。(T2,p547b) 這段經文所說的是流轉的緣起,代表生命的沈淪,共有十二個因果的鍊子: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順著這十二個,前一個是後一個的緣。也就是說,由於無明...中的重大挫折時,在無明的陰影下,更覺得生命沒有任何的價值。一個人的生活,若處在貪瞋癡的籠罩下,就是生命的沈淪,因此,要想不再沈淪,依據緣起的道理,就要把根本的「無明」滅掉。 B還滅 想要提昇生命,...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30240252.html
-
的,现在可用特异功能或电子科学的原理来解释。当然,佛教从不以神通来显示佛法。但在某些时候也不妨用神通来解释和证明,比如用天文台的望远镜,医学上的x光、B超、cT等来比喻在禅定中所出现的“五眼” (肉眼...
曾承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82240659.html
-
“昔天宝十四年,临安私记。”《续藏经》第一编第四十三套第三册,第254页B [9] 《大正藏》第34卷,第359页下 [10] 《佛祖统记》卷7:“师始居兰陵,尝与江淮名僧四十人,同礼五台。有不空...1992 石家庄 [13] 《大正藏》第50卷,第739页下 [14]据《止观科序》:“昔天宝十四年,临安私记。” 《续藏经》第一编第四十三套第三册,第254页B [15]据《止观科序》:“...
俞学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5341427.html
-
追求的智慧;B、道种智,大乘菩萨由断尘沙烦恼,获得了彻道俗世间一切事物差别的智慧,亦名俗谛智,近似科学家所追求的种种科学技艺的智慧;C、一切种智,是佛陀透视真俗事理,圆明无碍的智慧,亦名中谛智,近似宗教...
竺摩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62344892.html
-
提出一个责难,认为因果关系是联想出来的,比如A现象出现,跟着又出现了B现象,下次发现又是出现了A现象,就伴随着B现象出现,这种无一例外的伴随关系就使人们心念当中产生了一种联想,认为有A就有B,A就是B...
慈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15246809.html
-
因缘生。
自生(本有):A完全不需他缘,而生A的自性,如此则A永远是A而不变。如好坏可以自己本来如此,而且一直不变,或上帝能不需任何因素就能创造人。这是单因生。
他生(转变):从B完全不需他缘,而生别于B的A自性。他是相对自而说,但因A本无自性,B的自性跟A的相对关系从何有?两个本无关,后怎变有关?如上帝可创造低他一等的人与更多次等众生。这是单缘生。
共生(和合):靠主因(自...
杨云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0347420.html
-
亦复如是。是名受阴。(T2,p13b) 由此可知,释尊要弟子们了解色、受、想、行、识等五受阴(五取蕴),先要把阴(蕴)和受阴(取蕴)的意义弄明白,并且将色蕴从过去、未来、现在、内、外、麤、细、好、丑、...悲,于诸有情,下至蚁卵,亦深怜愍,终不损害,毕竟远离害生命法。 b离不与取,能施乐施;若净施物,知量而受;于诸所有不生染着,摄受清净无罪自体,毕竟远离不与取法。 c离非梵行,常修梵行、远行、妙行,...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2547811.html
-
,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 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T2,p547b)
这段经文所说的是流转的缘起,代表生命的沈沦,共有十二个因果的链子:无明、行、识、名色...因此,要想不再沈沦,依据缘起的道理,就要把根本的「无明」灭掉。
B还灭
想要提升生命,就要依据缘起的还灭过程来解除束缚,佛陀说:
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3347824.html
-
下品境中,贪全不起。如贪,瞋、痴、慢、寻思,应知亦尔。是名薄尘性补特伽罗。(T30,424b)
此中指出,贪增上、瞋增上、痴增上、慢增上、寻思增上等五种不同人性向的形成,是来自前世深殖于内的烦恼习性...到内心的解脱,佛陀教导出具体的实践方法:修习四念住(旧译四念处),《念处经》(T1,582b)中,佛陀说:
有一道净众生,度忧畏,灭苦恼,断啼哭,得正法,谓四念处。 云何为四?观身如身念处、观觉如...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3447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