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dischen Lite ratur, Bd. Ⅱ; H.V. Glasenapper Buddismus)p1958
FROM:【佛光大辞典】
【本初佛(梵A^di-Buddha...Winternitz《Geschichte der indischen Literatur》;H.V. Glasenapp《Der Buddhismus》。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1849489.html
-
何名为三种自性?一遍计所执自性,二依他起自性,三圆成实自性。云何遍计所执自性?谓随言说依假名言建立自性。云何依他起自性?谓从众缘所生自性。云何圆成实自性?谓诸法真如。”[v]《瑜伽》的三自性思想,与其“...大藏经》,大藏出版株式会社,昭和十六年,第30卷,696页。简写为大正藏30/696。下同。 [iv]大正藏16/693。 [v] 《瑜伽师地论》,大正藏30/703。 [vi] 《瑜伽师地论》,...
孟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3749691.html
-
究竟是甚么文字,内容讲些甚么。周先生回信,说经过他的老师戈哈理(V.V.Gokhale)教授研究,残经幢上的那段印度文是印度古代的婆罗谜字(Brāhmī)。又过了些时候,得到印度师觉月博士(Dr.P.C...
觉明居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43157556.html
-
误会佛教是玄虚而渺茫的;于人类现实生活中了解实践,合理化,道德化,就是佛教。”[v] 由于太虚大师的亲身经历和当时世界局势的不断恶化,世界人民遭受“法西斯”战争的摧残,中国人民也同样受到“日本帝国”...册,《五乘共学》。 [iv] 同上(3) [v] 同上(3) [vi] 同上(3) [vii] 《即人成佛的真现实论》:见《太虚大师全书》第十编,第四十七册,《支论》;“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
理 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24560987.html
-
及体研究的类型学意义》 《语文研究》(太原) 1999.1:9-20 申小龙 1995《当代中国语法学》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白兆麟 1998《从汉语史角度论 “见V” 之 “见”》《安徽...1992《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朱庆之 1995《汉译佛典中的“所V”式被动句及其来源》《古汉语研究》1995.1:29-3145 江蓝生 1990《疑问副词“可”探源》《...
王文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32663673.html
-
应供法行经v《居士请僧福田经》二部经,但今已不传,可是,依据唐法藏之《菩萨戒本疏\第三中所引用,可知此二经主要是批难别请之法也,也许今之《梵网经v之戒是依此经而来。 又,《像法决疑经》被认为是承《...
望月信亨著,印海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92764465.html
-
期《上海学艺概要》)。然据日本演一卫考证,其毕业当于一九一一年,实相隔一年。” 按林氏旧谱本取李叔同“一九一O年学成返国说”,即根据胡怀琛之《西洋画之输入v。因此,按理此处应该是根据日本学者演一卫的...历史人物的一大通病。即要么全盘肯定,要么全盘否定,二者必居其一。俗称“一好百好,一孬百孬”。不能做到一分为二,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弘一大师新谱v也未能幸免。今释二例辩证其病。 其...
秦启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00864511.html
-
和排斥佛教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由文化上的排斥所造成的不利环境给佛教的传播带来一定的困难。东晋道安大师在弘教中不得不感叹道:“八佛教v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三逗一感触实是佛教在中国传播的重大转折点。因为自此...与世俗王权的紧密结合奠定了理论基础,一方面又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教起到了一种冲击作用,抑制了儒家学说的复兴。康僧会在一次与孙皓争辩时说:“《易经v曰:“积善有庆。”《诗咏》曰:“求福不回。】虽儒典之...
慧 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20665690.html
-
大师把礼诵《华严》,奉为早课,日复一日,精勤不懈。每次礼诵,于佛前供奉鲜花点燃名香,要求礼诵语气严肃虔诚,语调分清音节音韵。先诵《华严日课》一卷,接诵《行愿品别行v一卷,作为日课;别录《净行口叩》、《...感到妙不胜言,如入华严渊府领受华严软化。所以一到此时,亦幻总是不失时机地伫立门外,用心谛听,不愿离去,并由此联想到古印度世亲菩萨因在诵室聆听其兄无著菩萨读诵《华严经v,最终归信大乘的故事。 二;率领...
秦启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41668039.html
-
进行改革,并不必然需要倒退为基本教义或原教旨。 “批判佛教”在论证上与修辞上,对各种“本土思想”表现出排他态度,使其本身在方法论上自相矛盾。诚如批评者指出,“批判佛教”所使用的“纯种V.s.杂种”或“正统V.s.异端”的二分法,刚好不是传统佛教的观念,却是西方观念。而另一方面,以“本土”作指控,去维持“纯种”,也都陷于本质主义。更何况,观点是否源自佛教,并不能代替以理性准则去判定其合乎佛法与否。因此...
刘宇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45469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