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俱舍论》卷二十四云(大正29·126b)︰ ‘不还者进断色界及无色界修所断惑。从断初定一品为初,至断有顶八品为后,应知转名阿罗汉向。即此所说阿罗汉向中断有顶惑,第九无间道亦说名为金刚喻定,一切随眠皆能...或‘得作某事’)附上at而成arhat的单数主格,依据此义,故解作应供。然《俱舍论》卷二十四云(大正29·126c)︰‘此唯应作他事故,诸有染者所应供故,依此义立阿罗汉名。’又,《大乘义章》卷二十(末...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21739447.html
-
」所著重的(注29)。其次,这种意义的「人间佛教」,和「 人天乘」不同。在这两点当中,若就「人间佛教」演化自太 虚大师的「人生佛教」而言,前文已略有论及,下面还会另 辟篇幅详细...提倡的「人间佛教」,有别於一 般所说的 --------------------- (注 28) 引见前书,页102~103。 (注 29) 〈人间佛教要略〉说:「凡夫菩萨:十善...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41839594.html
-
待鹿苑为,《法华》为妙。』(注29)──────────────注28: 值得注意的是,智 (或慧思)所谓的「佛法」,不是指佛所宣 说的道理;而是指诸佛及其相关的一切事物。注29: 引见《大正藏》...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51839673.html
-
〈授五百弟子决品〉, 竺道生《法华经疏》谓: 「於佛功德 言不能宣, 密欲令佛显其行迹,明非小乘,故言佛能知我等 深心耳」,( 注 29) 由深心来说明授记,是《妙法华》的特色。 ... 注28: 《注维摩诘经》,页 335b。 注29: 道生, 《法华经疏》,( 续藏经, 第 150 卷 ), 卷下, 407a。 注30: 《大论》,页 ...
蒋义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51939674.html
-
故 十方诸佛证成,一切众生念阿弥陀佛,乘佛愿力,决定得生净土。阿弥陀佛与此世界极恶众生偏有缘故 《佛说无量寿佛经》中说,末世法灭之时,特驻此经百年在世,接引众生往生彼国。蕅益大师 (29)西方纯是乐...出版社,1989,第12版。 (27)《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P57,华藏佛教视听图书馆。 (28)《净土十疑论》(《净土十要》第四)P7—P8,灵岩山寺印。 (29)《阿弥陀经疏钞演义》P...
净空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53839696.html
-
二众而制,但出家五众也可受持。《药师经》说比丘、比丘尼等受持八戒,诵药师名号,临终能感八菩萨前来接引往生。(注29) 4、维护律仪庄严,提倡分受:在戒律中,说到五戒、菩萨戒都有全受与分受两种不同的...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梵网经》条 24、弘一大师《律学讲录三十三种合订本》 25、弘一大师《律学要略》 26、《弘一文集》 27、弘一大师《律学要略》 28、弘一大师《律学要略》 29、...
济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85539940.html
-
智慧,以智慧做为佛性和清净心的作用,把不动的自性称为“定”。因此他说“定”和“慧”相当于灯和光的关系(注29),没有光不叫灯,是灯一定有光,它是不二之法。“直心”的心就是清净的心,有了清净的心一定是...一四,五五○页中至五五一页下。 (注29)大正四八,三五二页下。 (注30)行由品,大正四八,三四九页上。 (注31)参看《坛经》般若品及定慧品,讲解般若、真如、定及慧之与心性之关系。 (注...
释圣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01540038.html
-
会流行於中国,主要是「经过了有意的变通迁就,采取调和的说法,肯定现实的一切(包括社会制度在内)之合理,既无所抵触於统治阶级的利益,自然就通行无阻。」(注29)吕在这里明白地指出「本觉」思想在社会实践上...》,真谛译,大正藏32。576。中。
(注28)吕,<试论中国佛学有关心性的基本思想>(1962),《吕佛学论著选集》卷三,齐鲁书社(1991),页1417,1418。
(注29)同上揭,...
林镇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20140170.html
-
,人间佛教也堪与新教相比较。(29)当然,从发生论角度看,西方新教改革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领先作用。那么,中国佛教为什么不能起领先作用呢?韦伯正由此提出其命题。对此,除了社会构原因(30)外,中国在...(27)参见释印顺,《性空学探源》第二十七页。 (28)参见陈兵、邓子美,《二十世纪中国佛教》第四章《佛教社会功能的转型》(北京:民族出版社,二零零零年版)。 (29)参见拙文,《太虚与马丁·...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31340260.html
-
工作尤其显得重要。[29] 但读解的方式尽管可以多样,诠释的初衷亦可以不同,猎头与食人风俗的存在,仍是不容否认的历史事实。所以我们不回到佛教内学的立场讨论问题则已,一回到佛教内学的立场,就会立即感到猎头...维〈国学丛刊序〉,《观堂别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影印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王国维遗书》册4)卷4,页7。 [29] 详细论述猎头与食人风俗的文化涵义,以及儒家文化中心视域下的读解...
张新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45940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