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鼎文书局,1976(再版),页606。] 92 引见《大正藏》卷12,页767,下-768,上。 页97 当做蹎蹼不破的四种真理-“四法印”;[93]但是晚出的许多大乘佛典,郤把这四个道理视为...方便教说之道-“教道”。要到初地以上的菩萨,由于已(部)分“证(见)”中道(“不(但)空”)之理,才能证入真理之道-“证道”。[97]而教、证二道的差别,即在是否“迥出二边”、“弃中取边”。若“迥出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852381.html
-
├──┼────┼────┼───┤ │总计│5053.55│456.97 │9.04 │ └──┴────┴────┴───┘ 截止到2005年年底,Y寺慈善会的总收入已经达到了5053.... │17.59 │ ├────────┼────┼──────┼────┼───────┤ │2004 │336.81 │150.97 · │120.62 ...
朱贻强博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30162989.html
-
-96 仝国斌 1996《处所补语的语义分类》《殷都学刊》1996.1:97-99 印顺 1971《神会与坛经--评胡适禅宗史的一个重要问题》台北:海潮音社出版 1998《中国禅宗史》新竹:...语法和现代方言的语法》《中国境内语言暨语言学》 1994.2:61-97 许世瑛 1954《中国文法讲话》 台北:台湾开明书店(*1994年) 1963《常用虚字用法浅释》 台北:复兴书局 ...
王文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32663673.html
-
页97 从根源恶和普遍恶来加以界说,知礼的学说不仅以性恶为一 切法根源,且将性恶发展成具有普遍意义之下的恶。因此, 可以说天台宗性恶说创始于知礼,后代即是依此来发展。〈 杨文〉想以此来...全都是不了义及只是钝根众 生之法门。〈杨文〉会有此理解,可说来自于对《陈书》之 断章取义,《陈书》明明从《观音玄义》结构来分析「缘、 了」因佛性与正因佛性之关系,(注 97) 由此来反省「料简 ...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3771102.html
-
《伪经》与观音信仰 于君方 中华佛学学报第八期 1995.07 出版、 美国罗格斯大学教授 (pp.97-135) -------------------------------------------------------------------------------- 97 页 提要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除了经典的有系统的汉译以外,大 量的「疑伪」经典也从六朝以后不断地...
于君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83173943.html
-
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即遣化身,与比丘众前后围绕。其所化佛光明相好与真无异,现其人前,摄受导引,即随化佛往生其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T11.97c)不必专念无量寿佛,也不必恒时种众多善根,只要作愿欲生...97c)都是意义极为明确的经文。
第十八愿及其成就文,可说是把往生极乐净土的最低纲领提示出来。因此,它成为极乐净土信仰的核心教义。正是基于这个核心教义,后代的诠释者才能据此,重新诠释《阿弥陀经》...
温金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070078395.html
-
1997年7月,页409-464
于君方《“伪经”与观音信仰》,《中华佛学学报》第8期,1995年7月,页97-135
王惠民《敦煌水月观音像》,《艺术家》26:4=154,1988年3月,页...,《故宫文物月刊》10:4=112,1992年7月,页26-47
彭金章《莫高窟第14窟十一面观音经变》,《敦煌研究》1994.2,页89-97
彭金章《莫高窟第76窟十一面八臂观音考》,...
赖淑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155682837.html
-
似量……………………………………………………………………………………97 (一)非量…………………………………………………………………………………97 (二)似现量…………………………………………...
释智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131738804.html
-
净化社会繁嚣,和谐人间善道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六、佛教文化与现代社会”’97北京国际学术研讨会 为了推动各国学者之间佛教文化研究成果的交流,促进学者之间的友好交往,探讨佛教文化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由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中国老教授协会、中国文化书院共同发起举办的“佛教文化与现代社会’97北京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12月5日至9日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举行,来自日本、新加坡、越南和中国大陆...
黄夏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41141060.html
-
新疆博物馆研究员 贾应逸 鉴往知来: 两岸佛学教育研究现况与发展研讨会 论文专集(2002.04) 页97-103 2002 中华佛学研究所 台北市 -------------------------------------------------------------------------------- 页97 新疆佛教寺院遗址研究概述况 鉴往知来: 两岸佛学教育研究...
贾应逸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13842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