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2618篇,用时1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中國佛教的思惟發展(1

    後時代的表現[1]。到了漢末魏初,中國思想界開始轉換了一個新的現象,這現象便是打破自漢武以來罷黜百家、獨尊儒家的傳統,而以周易、老、莊為中心的玄學抬頭。玄學,不管怎樣說,它是道家的,儘管王(弼)何(晏)...著爭論[5]。因為語言究竟先於思惟而存在,抑思惟先於語言而存在,或同時存在,迄今仍未獲得定論[6]。一般說來,語言的產生原依據外界存在的事物,由於我們面對一切事物的形象,予其構劃一共同認知的符號,於是...

    張曼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2144302.html
  • 刘贵杰:僧肇思想之基础(1

    之影响,一方面复师事鸠摩罗什,深得般若之旨。梁高僧传谓其 “历观经史,备尽坟籍,志好玄微,每以庄老为心要”,后 “学善方等,兼通三藏”[1],得以摄受释道两家奥义,通晓经、律、论三藏典籍,不唯精研...而求静,以知物不迁明矣”[4]  p. 314  道行般若经萨陀波伦菩萨品谓:宇宙事物原不知由何处而来,亦不知往何处而去[5] 。中观观去来品谓:从方位观察,可知某人正前赴某地,然前往之人并未由某方位...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2544307.html
  • 格義佛教思想之史的開展(1

    不是因為它們都同尊釋迦牟尼為教祖的話,恐難使人相信係屬於同一思想系統的[1]。  佛教於西曆紀元前後傳入中國以來將近兩千年,在此期間內,佛教思想亦發生極大變化,與印度的原型態又有所不同。如文明史家湯恩...戎馬倥傯,無力使其實現。至文帝時代,天下已定,文藝復興的機運成熟,有魯人申培、燕人韓嬰,以詩任博士,到這時候,才見儒學發展的曙光[5]。至武帝時,出了儒學大家董仲舒(B.C.一七九-九三),...

    林傳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3944344.html
  • 净土宗判教史略要(1

    在义理上发挥,未在判教上细辨。故其大义只彰易行之道,未涉难行之法。可谓直入堂奥,无有枝叶。其所言: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1]  即是其心要,彻彰净土心髓。‘观佛本愿...。  称名一法,易行易往,无有能破。时处诸缘无碍,时节久近无碍,罪福多少无碍,所谓‘诸邪业系,无能碍者’[5],故无第三难。  生于净土,见生之火,自然而灭。永出轮回,梵行成就,不堕人天福乐中,故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2545513.html
  • 李卓吾的生平与佛教思想(1

    。故我决心再重写过。李卓吾(1527~1602)是晚明“左派王学”(注1)中最富争议性的人物,关于他的思想和行为,在晚明即出现截然相异的评价,一方面他的著作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欢迎(注2),另一方面则在...但是这些批评,并不能遏阻住李氏著作在社会上的暗中流传 (注5),有清一代,官方的禁止阅读,只是具文罢了。民国以后,国内外都有人广泛地研究李氏的著作(注6)。他被视为反传统、反儒家的“进步思想家”(注7...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0846098.html
  • 吴汝钧著:天台智顗的心灵哲学(1

    。我们这里的研究所根据的资料,大抵亦以这些著作为主。佐藤哲英以为,在这些著作中,应以《次第门禅》为主轴(1),即是最重要的。它以渐次止观的形式来统摄禅的实践法。我们以为,就观念与实践而言,《六妙法门》...是三观,因而真理与实践之间有密切的关系。(5)真理即是实相,实践即是三观。  二、心的净妄问题与能造诸法义   在哲学上,特别是在伦理学上,我们对于心首先会提出的问题是:心是清净的,抑是虚妄的?对于...

    吴汝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5847619.html
  • 格义佛教思想之史的开展(1

    原始佛教之间,不论形式与内容,  都相差极大。其隔阂之广,如果不是因为它们都同尊释迦牟  尼为教祖的话,恐难使人相信系属于同一思想系统的 (注1)  。  佛教于西历纪元前后传入中国以来将近两千年,在...  代,天下已定,文艺复兴的机运成熟,有鲁人申培、燕人韩  婴,以诗任博士,到这时候,才见儒学发展的曙光(注5)  。至武帝时,出了儒学大家董仲舒(B.C.179-93),建议武  帝罢黜百家,独尊一...

    林传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952279.html
  • 现代禅的戒律观(1

    出现的佛教新宗派,全称是“佛教现代禅菩萨僧团”,创始人是李元松老师[1]。   李老师十三岁加入一贯道,开始他的宗教探索,但从二十二岁退伍后,就深受印顺法师的影响,透过印顺法师的《妙云集》,专研佛教...于群众之组合,末流所趋,散漫而难以言和合僧,以视声闻僧之和合而绌于化世,反瞠乎其后矣!为政教所限而不果,大乘佛教未来之逆转,无有沉痛如此者[5]!   印顺法师认为,大乘菩萨道的实践,有其不能为声闻戒律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13053228.html
  • 净土教的现代价值略探(1

    。[1]因为净土教的弥陀信仰,“不仅具有宗教哲学上所称的超越力量和理想世界,同时具有简易的实践方法和人类最高超的悲愿观念”。[2]净土教所表现的宗教性,正是它具普遍性的要求,也同时可以看出其存在的价值...我们所在的娑婆世界称为五浊恶世:[5]劫浊(随时间的转移变化会灾害不断),见浊(知见上的愚昧,略说有身见、边见、邪见、戒禁取见、见取见五种),烦恼浊(烦恼众多,燥动不安),众生浊(凡夫的五蕴报体,为众...

    正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31355066.html
  • 宋代政府对于寺院的管理政策(1

    宋代政府对于寺院的管理政策 东方宗教研究第一期 (1987.09 出版) 页109-141 宋代政府对于寺院的管理政策主要是承继后周世宗管理办而来。 (注1)宋代对...准申请设置,以免造成三五僧众即立一寺之弊端 。(注2)或限制每州每县的寺院数目,(注3)或寺院设置地点的限 制。(注4)官寺的设立也是管理的对象(注5)最后则是敕赐寺额作 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03657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