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1123篇,用时1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学、心理学与个人成长

    一个有智慧的成年人能醒觉到沉迷恐怖电影的害处和影像的虚幻性,便可以提醒小孩影像只是假象,需要时还可以把影像关掉。所以《瑜伽师地论》云:“觉者,谓堪能拣择俱生之慧。”[1]   简而言之,我们若要处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54252713.html
  • 当代马来西亚佛教

    2,220,115 3,146,515 53.56 68.3 41.7   道儒传统 1,511,643 ...

    于凌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62652791.html
  •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及所反映的天台宗问题

    宗所作的贡献,意义尤为重大。  第二,天台宗在五台山之地位与天台宗北传。《入唐行记》中涉及天台宗在五台山等情况的记载,主要有以下七点。  1、(开成五年四月)二十三日早期,……又见从天台国情寺僧巨坚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0852890.html
  • 佛教问答

    色彩且将为一般向佛之绊脚石,自己浅学寡闻,对此色彩之沿用不能索解,谅亦有适当之解释乎?(郭如男)   答:先生以传载释尊从胁降生,指为迷信色彩,此问题颇为复杂,非简言能尽,略举数端如下:1.大乘...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82253044.html
  • 《禅观入门》禅的修持方法与体究——安心法要浅述

    清净:   (1)不想──不回想过去一切诸事,因回想影尘易落实有之执而成生死之因。   (2)不思──不思未来诸事,因思念未来易增强悬虑而障碍分别智的开发。   (3)不寻伺──不寻求伺觉现在之空境。...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94953139.html
  • 心、性何指?

      心、性何指?   1、心的种类   在前面第二章中我们已论及密宗无上瑜伽部的“身心气观”,知道人体存在三种层次不同的心:粗心、细心、最细心。这是补叙显教对心的看法。   法相唯识宗(慈恩宗)是中国大乘系统中解析人体心理活动现象和机制最细致的学派,这集中表现在对世界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分析归纳的“五位百法”的理论上。五位是法相唯识宗(在印度是大乘瑜伽行派)概括妇类宇宙万有(一切法)而得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04353186.html
  • ‘现代禅’的理念和实践(三)

    三、‘现代禅’的新型佛教理念   ‘现代禅’以现代佛教或新型佛教的姿态出现在台湾新兴宗教的舞台,它的建立本来就是以佛教改革为出发点的,因此在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创新性主张。李元松曾经把‘现代禅’与传统佛教最主要的区别概括为以下九个方面:   1、坚持经验主义的科学原则;  2、主张在七情六欲中修行;  3、重视世俗的责任义务;  4、崇尚侠义情怀;  5、不理会袭自印度的古老戒律...

    邢东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12353221.html
  • 参礼太姥山平兴寺记

    在仅仅半个小时的开示中,法师着重介绍了平兴寺的创建史迹,寺院管理模式,僧众学修状况,佛事接洽等。今一一回忆如下:1、寺院创建史迹:平兴寺乃荒山创建道场,从无到有,历经风雨沧桑,实在是不容易。...

    曲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15553251.html
  • 业力本质(一)

    佛教,在物质和精神领域,有五种秩序和运作方法(nlyamas)。   1.Utu--niyama--季节次第。无机物质的秩序,即风雨的季节现象,有规律的季节先后秩序,季节性变化等,刮风下雨的原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20753264.html
  • 谈六祖惠能和神秀禅偈的修学体会

    一个人从虚幻的执著观念中解脱出来,以体认到自我的本质与本来面目。知道了要顿悟,但悟什么?下面我来谈谈我对禅的修习体会。  1、“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禅”之根本宗旨。  佛教认为众生皆有佛性。这个...

    释宏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25853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