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一切即一”。 陈英善,《华严无尽法界缘起论》。 大正四五.531a。 大正四五.503a。 大正三五.124a。 同上。 同上。 大正三五.124b。 大正四五.518b。 大正四五.684c。
...
李治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75755846.html
-
取消的规则:a.坚持一种非暴力与尊重生命的文化;b.坚持一种团结的文化和一种公正的经济秩序;c.坚持一种宽容的文化和一种诚信的生活;d.坚持一种男女之间的权利平等与伙伴关系的文化。 1996年...进一步熟悉西方主要的伦理学体系,伦理学名著,在研究中尽量使用西方的伦理学术语,便于与外界交流,并且在研究中注意与西方的伦理观点进行比较。 b.进一步深入佛学经典,结合法师大德对佛学的阐述,并关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50156073.html
-
3 收于《卍续藏》第九十九册。 4《法华三昧忏仪》,大正藏46,949c。 5《国清百录》〈方等忏法〉,大正藏46,798b。 6 大正藏24,917a。 7 大正藏8,840b。...
心 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41058771.html
-
话本还采用“皴染”法反复强化人物性格的特定方面,以使故事情节的发展合乎生活与艺术的逻辑。与以前的秋胡故事相比,《秋胡小说》为了强化秋胡的性格增衍了三个情节:A、与乡里对话;B、劝说娘、妻让他游学;C、向魏王请归探母。情节A位于开篇,奠定了秋胡贪恋荣华富贵的性格基调,情节B、C则揭示了秋胡的极端虚伪与自私,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充分利用“印象整饰”,欺世盗名,在不同人面前戴上不同的人格面具,极具虚伪性...
王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75259580.html
-
外来词。这些都给研读佛经造成了障碍。如《六度集经》卷八《察微王经》载:“(察微)王曰:‘论未志端,焉能识历世之事乎?视不睹耗,孰能见魂灵之变化乎?’”(3/51b)经中“耗”是当时口语的记音词,当音“毛”...口语词和外来词,往往需要加以考释才能得其确诂。如《妙法莲华经》是佛经中流布最广的一部经,卷一云:“八百弟子中有一人,号曰求名,贪著利养。虽复读诵众经而不通利。”(9/4b)经中“贪著”是“贪恋”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72060114.html
-
处理的。他们把物资分成A类和B类,A类送到解放区,B类留在上海。 上海解放了,赵朴初担任华东局民政部、人事部领导,并负责华东生产救灾委员会的工作,为上海和华东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30560398.html
-
禀性,它坚挺无比,总是一往无前地展示自己,只有人可以用自己的高贵向它挑战,让它臣服。当命运被挡在盾牌之外的时候,人更高贵了。 人的高贵有两种基本表现: A 张扬人之高贵,使之愈高贵; B 韬光养晦,收敛人之高贵,使自己处于低位,蕴积爆发力,从而间接地使自己更加高贵。 A 指谓的是人道主义,B 指谓的是宗教。 张扬与收敛二者相辅相成。—个有力量有智慧有道德的人当众宣扬“我行”与宣扬...
王文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33661045.html
-
,敦煌汉文册子本年代最早者,为敦博053、S.5451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和P.2876b《大身真言》,为唐天祐三年(906)正月至四月间,一位“八十三岁老人刺血和墨手写”,P.2876b题记地云...
马 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80261888.html
-
神明收契子的习俗为例。刊于台湾与福建社会文化研究论文集(二),庄英章、潘英海编,页251-263。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1995b 民间信仰在宜兰地区的发展与特色。宜兰文献17:25-50...Discipline: Factory Women in Malaysia. Albany: State Univ. of New York Press. Ortner, Sherry B. 1974 Is ...
张雯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53263038.html
-
,即性净之理也。”【《高僧传合集》,231b~c。】知所谓“二入”指“理入”和“行入”,理入属于教的理论思考,行入是属于禅的实践,即禅法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义。“四行”指“报怨行”、“随缘行”、“无...顺物教护”【同上书,231b。】。道宣在《续高僧传》卷二十一《习禅篇》末评价达摩禅法:“大乘壁观,功业最高,在世学流,归仰如市。”【同上书,284a。】可见无论在达摩自己心目中还是在世人眼中,壁观确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43363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