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l elementary propositions are given." [50] "Language disguises thought." [51] but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 51 (1983): 231-250. ...
Tyson Anderson
|english|buddha|buddhism|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4372959.html
-
East and West ⒙⒑, no. 1 (Apr. 1962), 51-57.Kapleau, Philip. The Three Pillars of Zen. New York: ...
Douglas A.Fox
|english|buddha|buddhism|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40272974.html
-
海上,劫掠无已,法不能禁,此其一也。地方开矿,采役暴横,掘人之墓,破人之产,在在百姓受其毒害,甚于劫掠,由是民无安枕矣。」[51]由于钦令采珠,加上海盗横行,地方开矿,使得地方生灵涂炭,所以制台戴公问...憨山老人梦游集?卷五十四》(台北,法尔出版社,1987),页2943--2944。 [50] 憨山:《憨山老人梦游集?卷五十四》(台北,法尔出版社,1987),页2951。 [51] 憨山:《...
见晔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181173050.html
-
镇澄驳其「不知性空」,僧肇必定不能「心服」。又若知有日 后诤论,在〈物不迁论〉尾「聊增数语,结明此意」,即不会横生枝 节。(注51) 祩宏的意见,主要目的,是委婉说理以平息镇澄和肇僧双方的歧 ...」(注51) 但镇澄的批评一幻道人,是责难 他由「物相差异」求「不迁」的不当,因「物相差异」乃缘生且迁灭 不定,岂可称之为「不迁」。他的重点,原在一幻道人执着「牛马幻 殊」为「不迁」这层面上;幻...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14173399.html
-
十次之多(注51), 其中规模 最大大的为公元五一五年发生于翼州的大乘之乱, 首领为沙门法庆, 宣称「新佛出世, 除去旧魔」,「杀一人为一住菩萨,杀十人为十住 菩萨」,所过之处,屠灭寺舍,斩戮... 《魏书》,卷114,页14-16。 注48 同上,页24。 注49 同上,页21-22。 注50 同上,页18-19。 注51 这十次沙门叛变是:公元四七三年,沙门慧隐;四八一年,...
陈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14373401.html
-
治疗百病之总诀。
51、为了养生而死的,占十分之三。到底怎么回事?是因为太爱惜自己的身体了。为了这副臭皮囊,怕受辱,怕受宠,怕吃亏,怕上当,瞻前顾后,左顾右盼,担惊受怕,患得患失……这样,他那...
刘逢军
|养生|防病|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4/20235073469.html
-
上海佛学书局印行,第46~47页。 [33]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道宣》,佛学电子辞典V3.5.30版。 [34] 收录于电子版《大正藏》第51,No. 2088。 [35] 收录于电子版《大正藏...
照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61873472.html
-
遣诸觉……不可觉为不可觉。”[51]佛教所说的真如与世间知识,绝无任何相同之处。要认识无可知的真如,只能放弃一切世间知识,包括推理﹑知觉与感觉。最高的认识就是最终认识宇宙本体之不可知。佛教的认识最终止于...goal that transcends it and confers on it its meaning.” [49]《唯识述义》,一,281页。 [50]《印度哲学概论》,一,167页。 [51...
梅谦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61973473.html
-
,不主寺刹,云游各处,随缘而止。[51] 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法师在“苦”与“病”等多重人生磨难中不断提升,达到他完满的出家僧格。 三、 他的弘法活动 (一)对出家僧众 1、...,第72期。 [51] 见王春娇:《弘一法师告别尘世》。 [52] 陈永革:《弘一大师研律明戒》,见《浙江佛教》2003年第3期。 [53] 同上 [54] 弘一法师:《四分律戒相表记...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62373475.html
-
不断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这是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中国佛教发展、人间佛教建设的重大理论贡献。”[51] 蒋九愚的这些论述,在某种意义上实可视为邓子美某些观点的显化性表述。 在关于太虚与印顺之异同的...出版社,1999年4月,第263-264页。 [50] 邓子美:《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智慧的结晶――人间佛教理论的建构与运作》上,《法音》1998年第6期。 [51] 蒋九愚:《赵朴初人间佛教的理论...
董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2173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