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532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祖堂集》“著”的语法化等级研究

      (42) 负米一斛, 送著寺中。(《六度集经, 大正藏, 三册》)  (43) 先担小儿, 度著彼岸。( 《贤愚经, 大正藏, 四册》)  (44) 王有不平色, 语信云: “可掷著门外。”(《...

    林新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43663271.html
  • 以佛心为己心,以师志为己志 ——泰宁庆云寺慈航菩萨圣迹寻踪

    于长江流域弘法  重返香港的慈航菩萨,依旧以弘法为家务。其后,又从广州一路弘法到上海,经由长江流域,延伸到无锡、常州、镇江、南京、桐城、九江、庐山、武昌、汉口等地。这时,他已经43岁了。此后两年,他又...

    释本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53463319.html
  • 永明禅师禅净融合思想研究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大正藏》册43。  《注维摩诘经》,后秦·僧肇,《大正藏》册38。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北魏·昙鸾注,《大正藏》册40。  唐·智俨  《华严一乘十玄门》,《大正藏》...

    王凤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112363441.html
  • 弘一大师与性愿法师的法缘

    ,承诸缁素慈护一切,感谢无尽!近以业缘所牵,拟移居灵应暂住养疴。当来有缘,或可再来桃源(按桃源系永春古名—笔者)(43)。”  四  如何回报性愿的“为教礼贤”?弘一大师自有独到的见解。总结十年来的...《致李圣章信》,原件由菲律宾传贯法师收藏。(23)、(24)、(25)、(26)、(27)、(29)、(30)、(31)、(32)、(33)、(34)、(38)、(41)、(43)、(45)、(46)...

    秦启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32363670.html
  • 《六祖坛经》虚词研究

    对唐以来助词 “着” 的类化作用》《语文研究》 1996.2:40-43  乔惟森  1987《古汉语语气词数问》《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 1987.4:75-78  曾德祥  1994《词类 "...

    王文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32663673.html
  • 《金光明经》文学特质之研究

    出版社,1990。  洪林 译;渡边海旭 着《佛教梵语圣典概观》,收于蓝吉富编《现代佛学大系》 第43册,1984,页28。  孙昌武 《读藏杂识-关于佛教的形象与形象观》,《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周敏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33863684.html
  • 《佛教四大部派宗义讲释》读后感(下)

      〔42〕引见《宗义讲释(上册)》,页295。   〔43〕请参见《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五;《大正藏》第八册,页401中。   〔44〕请参见《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三;《大正藏》第三十册,页...

    陈平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71163822.html
  • 禅道澄明意义世界的呈现——临济宗高僧善一如纯及禅法特点

    :呵l任客来无管待,柴门闲掩听松风。”士曰:气凭么则随声逐色去也。’师打云:‘非汝境界。’ 只如人境不立时,是何境界?”师云:“非但居士,佛眼也觊不著。”士一喝,师云:‘乱叫作么?”(43)禅心禅趣...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81763869.html
  • 《敦煌本禅籍录校·南宗顿教最上大乘一卷》说明

    ───────┼───────────────────┤  │ │起151页366行“时有一僧名智常”,迄152 │  │第43节 智常来参 │ ...

    邓文宽 荣新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00063957.html
  • 《坛经校释》订补

    ”作“契”。  43.(一七)节。“此是以无住为本(原本无此是二字)……此是以无相为体(原本此作是)。”(页三二)案,“是以”是一个联绵虚词,义即“所以”,不能拆开释义。而《校释》增二“此”字,“此...

    邓文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02863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