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938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法稱唯識立場之研究

    護法將主客觀對立形象的相見二分視為如幻顯現的依他起性,有力的理由是佛智中也有此形相,因有緣用之故。從 「若無緣用,應非智等」這句話來看, p. 96佛智雖說是無覆無染極其清淨,但從佛的大圓鏡智能... [19] 《Pramāṇasamuccayavṛtti of dignānga》影印北京版西藏大藏經,No. 5720,96a3-5;" de-ltar rnam-pa ...

    陳宗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93343919.html
  • 敦煌寫本《法身禮》初探

    117 95   隨逐慾情無欲相 和光凡俗不同塵B56[B56]     96   發願已 歸命禮三寶     97     一切恭敬   98  ...   ˇ ˇ ˇ     -     96   禮拜         ˇ ˇ ˇ     -     97 一切恭敬         ...

    汪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93443920.html
  • 从有部譬喻师发展到经部譬喻师之思想流变(1)

    时,所以有转变可能。[15]因而譬喻师说:“身、语、意业,皆是一思”(587上),“离思无异熟因,离受无异熟果”(96上,263下,741中)。这样,譬喻师的业说,大同于大众、分别说系,把有情的业因...也没有实体。那么,业力是什么呢?譬喻师说:“身、语、意业,皆是一思”(大正27.587上),“离思无异熟因,离受无异熟果”(96上,263下,741中)。此如《俱舍论》时代经部譬喻师以为:  若业依身...

    释悟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0145311.html
  • 梁武帝“皇帝菩萨”理念形成的时代背景(2)

    如烛尽火灭,有为法、无常、性空故。……众  生无量、苦亦无量,是故应有大心菩萨出。……若佛  不出世,诸菩萨以十善因缘,四无量意,后世罪福报  ,种种因缘教导(注96)。   梁武帝天监...曰:“摩诃般若  波罗蜜者,洞达无底,……此乃菩萨  ---------------------  (注 95) 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七,《大正藏》九册  ,页57上~中。  (注 96) 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4245414.html
  • 民國以來的漢藏佛教關係(1912-1949)

    繼札迦喇嘛之後謝世。 諸學僧為籌募大勇阿奢黎塔﹐便改組「北平佛教藏文學院乙丑留藏學法團駐鑪同 學會」﹐由朗禪及大剛負責﹐後來以該會名義﹐募得每人每年96元的學費﹐5 年內可安心修學59。...16條規則和一個組織法96﹐ 計劃一個月的籌備後﹐就可以開始翻譯﹐實際上由法尊﹑觀空﹑嚴定﹑密嚴﹑本 光﹑葦舫諸師分任主譯﹑校對﹑潤文等職﹐當事者都認為這是溝通漢藏文化的工 作﹐也是世苑漢藏教理...

    梅靜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345586.html
  • 中国佛教义学的形成 -- 东晋外国罗什“般若”与本土慧远“涅槃”之争(2)

    一举,便可顿登龙门。[96]慧远认为菩萨若先学“沤和”与“般若”,两者心平,便可求得“至极”。如鸟有二翼,奋力一举,即登龙门而顿证佛道。这条引文不但言“顿”,且暗示其言顿是透过法性论的思惟模式。(菩萨)...95] 《大正藏》册45,页140上。[96] 《大正藏》册45,页140上。[97] 《大正藏》册45,页140中。[98] 梁慧皎《高僧传》卷6〈释慧远〉。《大正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3845817.html
  • 略述《洛阳伽蓝记》的写作缘起

    。以国家为重的阳固认为,如果要“救饥寒之苦”[94]、“存元元之民”[95],政府就得带头“绝谈虚穷微之论,简桑门无用之费”[96]。侍中崔光也曾劝谏说,只有“罢劳形之游,息伤财之驾”[97],才有...》,《全后魏文·卷第四十四》。[95] 《魏书·卷第七十二·阳固传》,《全后魏文·卷第四十四》。[96] 《魏书·卷第七十二·阳固传》,《全后魏文·卷第四十四》。[97] 《魏书·卷第六十七·崔光传》...

    恒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4345827.html
  • 契嵩思想研究──佛教思想与儒家学说之交涉(2)

    道不可罔,泥教淫迹,罔道弃本。泥也 者,过也;罔也者,不及也。过与不及,其为患一也 ”(注96)。 圣人之教纯善,圣人之道纯正,世人应...上。 (注96)镡津文集卷第二,辅教编中?广原教,大正藏卷五二 ,页六五七上。 (注97)镡津文集卷第八,杂著?寂...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3045919.html
  • 西来庵事件后台湾佛教的动向

    西来庵事件后台湾佛教的动向 释慧严中兴大学历史系教授台湾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996.12 出版)页85-96 ---------------------------------------...性质(‘台湾佛教百年史之研究’页 123 ), 但 笔者认为该会是一民间 96页 宗教团体,但主控权是操...

    释慧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5045956.html
  • 张商英护法的历史意义(2)

    在家菩萨,了事凡夫”。(注96) 对于欧阳修所谓“佛为中国大患”之批评,前此的护法者,如上文所说的牟子及契嵩,都认为是传统夷夏论及种族优越感在作祟。他们都强调“中国以外即是夷狄”是一个错误的前提... 金刚般若经》名句,时人多有所闻之故。其后引文,则明指出 于《金刚般若经》。(注96)按︰《大正藏》本作“一切世法无非佛去”,显然为误植。其 他各本及《宗禅辩》皆作“佛法...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1445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