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77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略析敦煌文献中所见的念佛法门

    的新的门径,意义十分重大。本世纪廿年代,我国著名的佛学专家李翊灼,从北京图书馆所藏敦煌经卷中,抄出159种,编成了《敦煌石室经卷中未入藏经论著述目录》;在后来,日本的佛学团体和佛学专家,也利用英国、...

    张子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11270845.html
  • 《声闻地》中“唯”之用例考察

    159~60)则反论︰认  为此一分别是从《品类足》中被采入现存的《法蕴  足》的(盖以不全为古本之故)。  30 页  关于「五事」的成立过程,依近代学者们研究,认为︰  原始佛教中所以论及五蕴、六处者...

    惠敏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12670853.html
  • 李孝本:南北朝之佛教资料篇(1)

    难释白黑论  」。「若如云,外国之民果为刚强忿  159页  戾之类,以赏罚之事尚不信惧,况乎得以如即色、本无、泥  洹、法身、十二因缘、微尘数劫之言治之耶﹖然此训者,非  足下所谓禀气清和而怀仁抱义...

    李孝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20270892.html
  • 南唐三主与佛教信仰

    83。  55. 以上句子都见于清圣祖敕编,《钦定全唐诗》,四库全书,册1423,卷8,页159~160。  页262  南唐三主与佛教信仰  佛教文学与艺术学研讨会论文集(文学部份)(1998)  ...

    陈葆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20470895.html
  • 试论中国文化对佛教孝道观的融摄

    孝亦当效法天  地为本,《孝经?圣治章》云: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  父莫大于配天。  页159  可见从产生意义而论,孝乃人子上对父母的一种天性表现,对  父母尽孝就是对...

    王志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24370925.html
  • 蔡耀明:《大般若经·第二会》的严净/清净 (1)

    Kimura 1986, 159-170; LSPW, 295-301: The Exposition of the Purity of All Dharmas)。〈清净品〉由舍利子('...善法若「欲趣无上正等菩提,必以般若波罗蜜多为其前导」(p. 323a),甚至「无量百千差别法门,皆入此摄」(p. 159b),也就是连一般的现象皆可或皆需摄入般若波罗蜜多,用般若波罗蜜多来洞悉现象的性相之...

    蔡耀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33471036.html
  • 试论玄奘法师出生﹑西行的年代问题

     159页   六十至六十九岁的一段期间。若不是这样理解﹐则前后两句  话的矛盾实在无法解决。这种泛说年龄的方式﹐在口语中还  是存在的。如说「某人已经是六十岁的人了」﹐也口语指大  于...

    郭元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4671113.html
  • 中观之诸法实相

    未来皆是实有,若问何以知是有的,即说:以可知故,有的才成为可知的。不 但一般的是有而可知,连梦中所见的,也以为是有的,不过错乱而已。二、唯心 [P159] 论者说:凡是有的,必是依心识而存在的。一切不过...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83571295.html
  • 西夏的宗教法

    日本京都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转引自崔红芬天盛律令与西夏佛教[J]宗教学研究,2005(2):159)西夏的五位帝师没有同时出现,是接替出现的,西夏五位帝师的设立证明西夏帝师已经制度化。《天盛律令》...

    邵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411371740.html
  • Avoiding the Void The Lack of Self in Psychotherapy and Buddhism

    structure on which the p. 159 Avoiding the Void: The Lack of Self in Psychotherapy and Buddhism ...

    David R. Loy

    |english|buddha|buddhism|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14571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