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188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长阿含经》的【三学•定型句】

    由此胜善法欲增上力故,白四羯磨受具足戒,或受劳策所学尸罗。  【5.戒律仪】经文:  a【身律仪】  (a)与出家人同舍饰好,具诸戒行,不害众生。舍于刀仗,怀惭愧心,慈念一切,是为不杀。  (b)舍窃盗心,不与不取,其心清净,无私窃意,是为不盗。  (c)舍离淫欲,净修梵行,殷勤精进,不为欲染,洁净而住,是为不淫。  b【语律仪】  (d)舍离妄语,至诚无欺,不诳他人,是为不妄语。  (e)舍离两...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2547812.html
  • 《大智度论》之般若波罗蜜(一)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大正8,749b17-18)   从般若是观慧与实相相应慧说,可有二义:   1、证真实以脱生死:一切众生,因不见性空如实相,所以依缘起因果而成为杂染的流转。要...成佛。   这二种中,证真实以脱生死,是三乘般若所共的;导万行以入智海,是菩萨般若的不共妙用。14   (二)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普慈众生故,能得五功德   《大智度论》卷37(大正25,332b...

    厚观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11350989893.html
  • 龙树的破因果关系--《中论》第一品的逻辑解析

    因果关系的正见。  一、观因缘品第一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  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大正藏30.1b,大正藏以下省作大)   《中论》 (Mulamadhyamaka-karika) ...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大30.35b) 中。它虽然只出现一次,但在整个中观学里,实在是一个顶重要的概念。中道的梵语是 madhyama pratipad,madhyama 是中间的意思,可指人身体上...

    吴汝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1533338263.html
  • 《〈因明人正理论本〉疏》表解

      1.定义:于有法,即彼所立,极成比量相违。  2.举例:如有成立“瓶是常”。  四、辩因宗相违  (一)叙他宗:诸有说言:“宗”、“因”相违,名“宗违”b  (二)申自宗:此非“宗过”,名“因过失...中非以成立,火、触为宗,但为成立,此相应(处所)。  2)析因  丸宗义一分:“若不尔者,依烟立火、依火立触,应成宗义一分”为因。(所立一分作能立)  B.相符极成:又于此中,非欲成立,火触有性,共知有...

    印度陈那菩萨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111938732.html
  • 古奥义书(Upani?ads)与初期佛学关于人的自我(Self)概念之比较与评论

    ), pp. 258-261; B. R. Sharma, The Concept of ātman in the Principal Upani?ads: In the Perspective of...Publishers, 1972), p.88; Oldenberg, Hermann. Tr. by Shridhar B. Shrotri. The Doctrine of The Upani?ads ...

    林煌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5344505.html
  • 古奥义书(Upani?ads)与初期佛学关于人的自我(Self)概念之比较与评论(1)

    G. C. Pande, Studies in the Origin of Buddhism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95), pp. 258-261; B. ...; Oldenberg, Hermann. Tr. by Shridhar B. Shrotri. The Doctrine of The Upani?ads and The Early ...

    林煌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5645848.html
  • 竺法护的翻译初探(注1)

    他“世居炖煌”,(注7)“八岁出家”。汉学家许理────────────(2)在T.55.2145.8b法护的翻译在僧佑的时候“今有其经”记载是90部, 但同页注中说明90部在其他版本是95部,...传译”,(注15)因为他尚未学会──────────── T.55.2145.6b。支谦翻译36部经,T.55.2145.7a。为什么这些月支 人对大乘经典这么感兴趣,这些经典的来源及出现都是...

    梅乃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1145987.html
  • 《阿含经》中所建构的佛教知识系统

    、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堪任’断苦。   (b)【如是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堪任断苦。(大3)   (a)【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   (b)【如是受、想、行、识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大9)   (a)当观知【诸所...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4647084.html
  • 善生经的伦理思想─ 兼论儒佛伦理思想之异同

      [5] “T2.217a”,系“《大正藏》卷2,页217,上栏”之略符,a, b, c,表上、中、下栏。全文例此。  [6] 见Sajyutta-Nikaya, 55.8. ...记集》卷二,就列有东晋孝武帝时(西元384年)昙摩难提口诵、竺佛念传译的五十九卷本;及东晋安帝时(397年)僧伽提婆译的六十卷本。(T55.10b,c)不过,昙摩难提本在彦悰所编的《众经目录》中已列为...

    王开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4547711.html
  • 西藏佛教的中观思想

    gsum]; 贝则、路易绛粲、耶谢第),且由‘丹噶目录’与布敦( Bu ston;一二九○-一三六四)的‘佛教史’(‘该全集’二四、206b5~209a1)、或是拔窝足拉沉瓦 ( dPah bo ...中之意义而为备忘录者’(la1~3),释迦胜(Sa kya mchog idan;一四二八-一五○七;‘该全集’四、‘中观的表现法’7b5)与章嘉二世(1Can kya Rol pahi rdo ...

    原田觉著; 许明银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21648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