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710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石室瘗窟——中古佛教露尸葬研究之二(2)

    北史》,卷十三,〈后妃列传〉,文帝文皇后乙弗氏,五○六~五○七。  [113]:傅熹年,〈麦积山石窟中所反映出的北朝建筑〉,《文物资料丛刊》四,一五八 一五九。  [114]:张乃翥,〈龙门石窟...

    刘淑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448106.html
  • “满洲”与“文殊”的渊源及西藏政教思想中的领袖与佛菩萨(2)

    达玛灭佛一直到 页113 天神”的苯教思想而加以转换,产生了如下的观念转变: 前弘期 ... │ └───┴─────┴──────────────┴───┘ [注113] 清代确实在顺治十年五世达赖自北京返藏后,才开始注意 到五台山,...

    王俊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548109.html
  • 由三乘施设论菩萨正性离生——以大般若经第二会为中心

    英译本,pp. 177-178);“决定乃属有为法抑无为法?”(同前,pp. 185-186)。除了检视这些问题外,《论事》还强调对正性决定  P.113  (sammatta-niyaama) 与邪性...

    蔡耀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4448125.html
  • 佛典中的“观“与“念”(1)

    小。”国王听后,自然高兴异常,但必须要苦等三年,似乎太长了。为了要  页113  使仙人早点转生,只有希望他早点死去。因之国王便派遗使臣,前往仙人处劝说,仙人道:“三年后,我自己死了再说,现在绝不能...

    罗锦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4448126.html
  • 庄子与禅(1)

    名号外,还要观想阿弥  113页  陀佛约三十二相和八十随形好,藉以摆脱恐惧,控制欲念,以达到清净平和的心境。  除了这五大法门外,佛教还有所谓的“四禅定”,也就是坐禅修行的四个阶段。大约在初禅阶段时...

    罗锦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4648129.html
  • 梁武帝注解《大品般若经》与“佛教国家”的建立

    378 上。(49) 释僧祐《弘明集》卷十四〈后序〉,页 95 上。 页 113 也。”……帝遂罢,任从前令。斯跨略天子,高岸释门也。(50) 梁武帝身处的政社文化结构,门阀社会已历三百年不改...

    颜尚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4448415.html
  • 实在与知识

    112)。如此一来,所有形上学也就宣告死亡了。形上学的对像是不可探知的(注113)。我们的悟性,或者我们那种可以产生意像的能力,任超感觉的领域中,也许可以随心所欲的建立各种想像,但这种建立将是辩证式的...

    张尚德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4548418.html
  • 圆测之研究——传记及其思想特色(1)

    如下:   p. 113  同州龙兴寺仁王院广越法师,勤成志愿,以大宋政和五年四月八日,乃就丰德分供养,并诸佛舍利,又葬于兴教寺。奘公塔之左,创起新塔,规范基公之塔,一体无异,并基公之塔,即旧而新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1348790.html
  • 李志夫著:中国禅宗理事观(2)

    干我事 。  p. 176  师却返黄檗,黄檗问云:汝回太速生(甚)?师云:只为老婆心切。黄檗云:遮(这)大愚老汉待见与打一顿。师云:说什么待见,即今便打,遂鼓黄檗一掌。黄檗哈哈大笑。”[113]这是...] 同书,二七二。   [113] 同书,景德传灯录卷十二,大正,五一、上、中。   [114] 同书,下。   [115] 景德传灯录卷二八,大正五一、四四六。   [116] “禅学讲话”一三七-...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1548793.html
  • 禅宗审美感悟论——“见山只是山”的禅悟生发机制蠡测

    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13~114页,〔台〕法鼓文化1998年版。)如傅文认为“第一阶段客观之物与主观心智相隔,主体对客体处于‘无知’状况;第二阶段客体之物与主体情感相隔,客体成了主体思想情感的载体之一;第三...

    吴言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73449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