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立场与佛教、儒教等等的东方心性论极其接近,不容我们忽视」[注19]。
本论文尝试回答:佛教做为意义治疗学如何可能?其要点为如何?下文论述:佛教的「缘起性空」,正可作为是对人的实存的存在分析的...[注17] 同 [注16] ,第二七○页。
[注18] 同 [注1] ,此处的讨论参见第一七二页。另参见鲁特凯维奇,《从弗洛伊德到海德格尔》(北京:一九八九年)第二五六页。
[注19] 傅...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4174065.html
-
1, 19f)、《大史Mahāva?sa》(V, 21)与觉音的《律藏注释书Samantapāsādikā》(I, p. 41),阿育王于公元前325/326年即位。此时相距于乔达摩.佛陀涅槃约...
见豪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5974104.html
-
地区经济开始由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多种 经营方向发展的重要时期。尤其是清代中期以后,陕南地区商品生产逐渐兴盛,商业贸易获 得了长足的进步。[19]兴安府城安康凭借位于连接秦楚的交通要道上...盛衰及其原因[J].中国农史,1988(4):69-84,1989 (1):74-82. [18] 道光石泉县志[M].道光二十九年刻本. [19] 张晓虹,郑召利.明清时期陕西商品经济的发展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015374432.html
-
毗尼藏,三、阿毗昙藏。”[19]也就是经、律、论三藏。“修多罗藏,此云法本,是出世善法,言教之本。”[20]即四《阿含经》。“毗尼藏”,作、无作戒,能灭身口之恶,即“《八十诵律》”[21]。“阿毗昙藏,...
正持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015874441.html
-
集注》、从义的《集解》、元粹的《备释》三者的合刊。(台北: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1992初版),页17、422。 [19]《四教义》卷1,《大正藏》册46,页721中。 [20] 参见《四教义》卷1,...
正持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015974442.html
-
:‘有德者必有言。’”[19]这种观念也移植到谈禅的文本中,作为不可取消语言的证据:心之妙,不可以语言传,而可以语言见。盖语言者,心之缘,道之标帜也。标帜审则心契,故学者每以语言为得道浅深之候。[20...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510页上。[19]《冷斋夜话》卷四,第43页。[20]《石门文字禅》卷二十五《题让和尚传》,第11页上。[21]《楞严经合论》卷末附惠洪:《尊顶法论后叙》,第188页下。[...
周裕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3474540.html
-
诗酒酬唱[19],此时即已坚定「好古」的基本立场[20],另外亦与同年辈的友人熊人霖(?-1666)[21]、徐世溥(1602-1652)[22]等人就复古一事有所砥砺。熊人霖与方以智论诗路数大抵相同,...
廖肇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24274727.html
-
死者,久之亦散。[18]
“人有不伏其死者,所以既死而此气不散,为妖为怪。”[19]
光袓问:“先生所答崧卿书云云。如伊川又云:‘“伯有为厉,别是一理。’又如何?”曰:“亦自有这般底。...,台北《哲学与文化月刊》第352期,页19至40。
[3] 参见张载言:“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圣者,至诚得天之谓;神者,太虚妙应之目。凡天地法象,皆神化之糟粕尔。”《正蒙_太和篇》。
[...
杜保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574839.html
-
“转识藏识真相若异若一”的问题[19],此一句话可表述为: 就实在而言, “转动的识和如来藏作为法身藏是一个或是两个”的问题,元晓认为此课题之解答是在于“生灭不生灭和合成黎耶义”之中,生灭和不生灭是...卍续藏经第七十一册, 页0802。
[18] 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卍续藏经第七十一册, 页0803。
[19] 元晓 ?大乘起信论疏记? ,卍续藏经第七十一册,页 0639。
[...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974845.html
-
道生的观点与佛旨并不相违。
而在藏传佛教中,觉囊派主张“自续”,以树立自己的正确“空观”为前提,并在以“三支”[[19]]证明自身主张正确的相续中,批判论敌的主张。故与应成派的区别在于:首先,应...之嫌,与藏传佛教对圣贤的毫不怀疑的信奉传统心理相冲突。
[18]参见杜永彬先生《西藏人文主义先驱更敦群培大师评传》,台湾佛光山《法藏文库?中国佛教学术论典》版P194-195
[19]三支...
金易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575274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