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把握“终身学习”的重点──生命的终极目标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姜宇佛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友善列印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经过程。在这些过程中,有些是我们可掌握的,有些却不行。先谈可掌握的部份。要拥有健康不难,健康的身体仰赖自己有好的抵抗力,以及避免外在环境对自己的侵害。好的抵抗力有下列因素:如遗传、营养、生活习惯……等;外在环境的侵害:如病菌、创伤、环境污染……等。“预防重于治疗”是一点也不假。然而做到预防就一定保证永久健康吗?一点也不!还记得上驾驶训练班课程时,授课的教师曾提过一则交通安全的实例:曾有一家四口驾自用小客车,于午夜要返家时,在一红绿灯口非常守规则地停下来,直到绿灯亮,他才慢慢地起步,但不幸被另一方向闯红灯的大卡车撞上,一家四口无一幸免。意外伤害几乎防不胜防,“无常”随时会发生。有些疾病也是无法预防的,长期的咳嗽看似小毛病,但也可能就是癌症的征兆。基因是卵子受精时就注定,目前大多数也尚无法改变。有人不禁要问:要如何才能长久保有自己的健康?
  目前绝大多数人只著眼在学习“生”时的技能,学习如何谋生、学习如何让生活过得更好、学习如何保持健康、学习生活上的种种事务……等。这些学习当然重要,但在我们生命交替的时刻,却完全无法应用,面对生命必经的阶段之一“死亡”毫无准备,难道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要学习“谋生”?不得不学习如何去应对生命的另一个旅程了吧!但是这样怎么来得及!生命究竟是什么?一直是大家探索的重点,但直至目前科学仍无法全然解释生命,但生命存在的事实历历在目。死后生命旅程去向何方,仍有待探讨,但生命在这一生即将终了之际,我们岂能等闲视之?因此终身学习的项目除了学习“谋生”,更应包括生命的所有过程“生、老、病、死”。
  生命在心跳停止永远无法恢复时,就结束了吗?死后真有其他的世界?科学界至今没有肯定的答案。近两百多年来,科学的突飞猛进,变成了唯一的标准,科学无法证实的,就不值得相信,科学渐渐成为一种新的“信仰”。有太多的现象科学还不能解释,但是它却已存在多时。我们似乎忘了科学最基本的精神“存疑、求证”。在【跨过生死之门:从众多的医学研究或获得证实】一书中提到:“神经外科之父威尔德.潘菲德(Wilder Penfield)在他“绘制”大脑功能的图谱后,曾在他加拿大乡村的农场上,潘菲德利用一块大岩石来表现这个信念,在岩石的一面,他涂上希腊字“心灵”;在另一面,他画了一个有问号的人头轮廓,而这个问号就画在人脑会产生问号的地方。他用一条实线把这两个图形联接到代表医药科学的艾斯可拉普火把上,对他来说,这个图象意味著灵魂存在与否的问题已经被科学解答了。就潘菲德而言,大脑的研究终究可以解释有关心灵和躯体间的所有问题。五十年后,潘菲德改变了他的想法。因衰弱的身体,他穿上六件毛衣以抵挡加拿大严寒的冬天,并且跋涉到好几十年前他充满自信画下的岩石,他用新的颜料把大脑和心灵间的实线画掉,而以虚线和问号代表那条实线,这成为勾起他记忆的明显标志,它提醒他所有有关大脑的研究仍然留有许多关于心智和灵魂间尚未解开的谜。”
  一位获得全世界推崇的医师最后很愉悦地接受有灵魂存在,而且认为大脑和心智各自独立才是合理的解释。目前科学还是无法解释心灵的秘密。同一本书提及该书作者麦尔文.摩斯医师(Melvin Morse, MD)在西雅图儿童医院作的研究报告,以非常合乎理性,非常严谨的分析“濒死体验”(the near-death experience, NDE),提出“濒死体验”是一个特有的心灵体验,而且它的共通性,让人们得重新思考死后的世界,即使目前无法透过现有人为的力量来证明,但那是一个可能存在,无法完全否认。而且在他的研究中显示:这些有“濒死体验”的儿童长大后,都很优秀;因为受到这种体验内容“被关怀,心灵温暖的感觉”之影响,他们“回来”的目的就是爱。所以我们不禁反问自己:生时真的比死后要快乐吗?“生亦何欢?死亦何悲?”
  人都要面对死亡!当疾病已无法治愈时,对病人采取全人化的照顾,以维护病人和家属最佳的生命品质;除了给予适当的疼痛控制和减轻身体其他的症状外,并同时处理病患及家属在心理、社会和心灵上的问题,这就是安宁疗护。安宁疗护的观念始于1967年,期望迈向“全人、全家、全程、及全队”四全的医疗照顾;在安宁疗护中,病人和医师是互相学习的。最近立法院通过的安宁缓和医疗条例,也是基于这个理念,希望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得到善终。这也是我们生存最重要的目的之一─“爱”,一种无私的爱的最佳表现。
  具恩根本 智敏.慧华金刚上师提出了“一念莲华”,祈愿所有人都能有善终,并且在临终最后一念花最少的时间和精神,能使生命的下一站更好。 智敏.慧华金刚上师开示:“若临终最后一念能注想于佛,必能蒙佛接引,往生佛土。”对其他宗教信仰而言,也可随其“念”,想到何处就到何处。
  这就是心灵的力量。它是与生俱来的,端看自己会不会运用而已。人人都应学习自己心灵的力量,但并非每个人都愿意、或知道去学习,如果活了一辈子,仍不知如何用,殊是可惜,这也就是提倡“终身学习”之目的之一。
  参考【跨过生死之门:从众多的医学研究或获得证实】一书中曾有“濒死经验”的儿童,在现实世界他已无心跳、呼吸,但是他的“念”仍在,他可感受当下自己的身体已不在原来的躯壳内,但是他仍了了知道正在进行急救。所以人的这个“念”并不随躯体死亡、败坏而终了,而会存在下去。前面曾提及无常不可预测,如果能有了准备,则任何灾难来了、任何意外降临,只要自己能有此观念,最后一念能眼见、耳闻、口念、心想无不是佛,如此,这世生命旅程才结束,下一站已在佛的净土有全新的生命。这么殊胜的方法希望大家都知道,都会做,都能彻底实践。
  虽然只有短短几句,但是平时要练习纯熟,才派得上用场。我们几乎都有生病的经验,想想在受病苦折磨之时,还能将自己的“念”成为纯一的、不慌乱的正念,是真不容易。何况是面临生死交关之际,身心会更痛苦,想要安住正念除了须有相当的修持外,还需要家人的帮忙,最好有家人陪同一起念佛,协助他安住正念。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终身学习的方法,花小小的代价,让生命获得更好的归宿,怎么能不身体力行呢?
  上述书的作者提出一个重点,他说:“濒死经验有一方面是神经科学还无法解释的──光芒。几乎所有孩童的濒死经验(而大人约有四分之一)都有光芒的存在......那些体验这道光的人说,它不只是光而已,在这个光中有个实体,它以温暖包围他们并且仔细照料他们,是以前从未感受到的爱。”
  当生物体内所有反应都渐渐停止,应该呈现一片黑暗,如何会出现光明?根据本书内容描述,此光芒有时可被周围活著的人亲眼所见。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孩童思想未曾受到影响,尤其是宗教的这部份。他们所表达的是自己亲身的体验。但是何其巧合,这就是 上师所开示的“法界光明、大悲遍显”。这是每一个生命体的自性明点,一般人在脱离躯壳之后才认知到,其实自性明点一直与我们同在。
  绕了一大圈,最终的答案就在──“佛法”当中。现今科学无法解答最深奥的生命之谜,就在“十二支因缘”;最初生命的源头,就是我们本具的“体性”。生命如此循环不息,当芸芸众生汲汲于将此生计画得更好的同时,何尝想过努力了一辈子,到了下辈子又要重新来过。 上师慈悲的开示:“生的时候要为死作准备”。 上师谦虚的说这样讲会触人霉头;但是,这是 上师在点醒我们啊!这是 上师将浩瀚深奥的佛法,用简易的口语教导我们如何去实践啊!这一生的生命和千千万万直到数不清的生命相比,实在太微不足道了。学习如何“生”,每个人都那么投入,那学习掌握自己长久的生命,岂不应该更用点心?当我们到了生死交替的时候,当我们探究生命本质的时候,世间法的所有知识都有如以管窥天、以蠡测海。只有佛法才能根本解决生命的问题,佛法才是真正终身要学习的正道。
  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可知正道的重要。许多问题或许在很久的将来才可能会有解答, 上师却已经在法会上明白的告诉了我们,更传授实际修行的方法。每当 上师提倡“一念莲华”、“舍报助念”和任何一项利生事业之时,行无缘大慈,运同体大悲,那种慈悲的心,虽然见不到光芒,内心却深深感动,就好像被温暖的光明围绕,其中充满了无私的大爱。
  既然在这一世生命旅程暂告一段落之时,“念”仍是存在的;而且根据佛法上说,人过世后八到十二小时,其耳识仍然存在,可听到周遭的声音,这时触动亡者的身体,会带给他痛苦;在这段时期,大多数人会见到强烈如千百倍太阳光一样的佛光来接引他们。所以趁此时应鼓励其向强烈温暖的光明前进,到达佛国净土,长享永恒的快乐!
  今日必修的课程是成就自己永恒的慧命,那太重要了!想想生命本在六道轮回中,无止尽地流转,要到何时方休?而且在轮回不断生生死死的痛苦,比起这一段生命旅程所受的苦,差距何止亿万!若只晓得追求此生的完美,是浪掷人生,舍本逐末。而用一生的生命,来为永恒的慧命做准备,就实在太划得来了!生命的过程除了生、老、病、死,还有死后的再生──中阴,以及解脱及成佛──慧命。不知掌握慧命,又会再次堕入生死轮回无底的深渊。若知珍惜无价的慧命,就必须学会掌握生命的每一个阶段──在生时、临终时、中阴时、再生时,尤其是临终这一个轮回与解脱的关键时刻。这是此生乃至生生世世追求的唯一目标!
  了解了生命真正的面目,再次审视终身学习的目标,应该如 上师开示:“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今生不向此身度,更待何生度此身。”利用短暂的人生,来学习如何掌握永久的生命,是今生最值得做的事!
  “生命的终极目标是追求自身慧命的成就!”
  唵 啊 吽 梭 哈!
  二ooo年九月二十三日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