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见色之研究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化声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六根门头,为吾人迷悟之场所。语云:见色闻声,无非佛法,此也。第色字之义,在经论中开合不同,异说时异。
  而见字之说明,亦与普通大异其趣,比较寻绎,编成系统,亦有兴味之工作也。兹将概要,略表如次:
  ┌(1)色之定义 ┌(1)散出说
  ┌(1)色┤(2)色之类别┌(1)西洋学说└(2)波动说
  │ └(3)色之来源┤ ┌(1)极微说
  ┌(1)正论│ └(2)东洋学说└(2)识变说
  │ │ ┌(1)色 见
  │ └(2)见色┤(2)根 见
  │
  │ │(3)识 见
  见色之研究┤ └(4)因缘见
  │ ┌ (1)眼之器官
  └(2)余义└(2)眼之数量
  色之定义
  上表三部,(一)色,(二)见色,(三)眼之器官与数量。
  今初复分三段,先明色之定义:俱舍二说,一者变坏义,二者变碍义,具此二义,方名为色。变坏者何?谓一切形形色色,刹那刹那,变迁不停,生彼灭此,终从破坏,故云变坏。变碍者何?即物理家一空间不容两物之定律。盖万物各住各位,有条不紊,见色方成,若光影凌乱,色体杂陈,不独目不遐接,亦且彼此莫辨,是为色之定义。
  色之类别
  色之类别,分合多端,五蕴中有色蕴,十二处有色处,十八界有色界。初者义广,后者稍狭。今兹所明,限于能见,且多详显色之一部分,虽然,若穷色之来源,则又及于不见之色矣。试表如左:
  ┌眼
  │耳 ┌青
  ┌(1)五根┤鼻 │黄
  │ │舌 │赤
  │ └身 │白
  │ │影
  │ ┌(1)显色│光
  │ ┌色│ │明
  │ │声│ │闇
  │(2)五尘┤香│ │云
  色之类别┤ │味│ │烟
  │ └触│ │尘
  │ │ └雾
  │ │ ┌长
  │ │ │短
  │ │ │方
  │ └(2)形色│圆
  │ │高
  │ │下
  │ │正
  │ └不正
  │ ┌极 略 色
  │ │极 迥 色
  └(3)法处所摄色┤受所引色
  │遍计所起色
  └自在所生色
  └(3)法处所摄色┤受所引色
  │遍计所起色
  └自在所生色
  普通谈色,不及法处与五根,即五尘中,仅说色尘。此尘分二:一者显色,谓显现色,即青等是。二者形色,谓对待色,即长等是。俱舍颂云:“色二或二十。”长行解云:“言色二者,一显二形。显色有四:谓青黄赤白,余显是此四差别。形色有八:谓长为初,不正为后。”光记释云:“显色四,青黄赤白是,余光影明闇云烟尘雾八种,是四差别建立。”形色,即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之八种。形显二合,足成二十种。此等之色,或假或实,皆眼所见,故得名为眼所见色。其他眼所不见者,亦得名为非眼所见色。
  或唱正色、间色、原色、非原色之名,与上不无少异。
  我国传说五为正色,谓青黄赤白黑。其余红等,悉名间色。
  泰西言色,以赤绿紫三为原色,白等乃非原色,谓世间眼见日光是白,以三棱镜分析,则成七色。苦旋七色独乐,则诸色混一,第见白轮。前者名曰色之分析,后者名曰色之混合。分合并明,故知白是非原色。印土所谓影色,即光之阴影,光者谓日。明为月等,暗者为黑,此光影明暗,并非离青等正色而实有。俱舍又谓显色是实,形色是虚。婆娑言二俱实有,亦有言形色不在此例。前六可实,后二则虚。吾入开眼见明,闭眼见暗,若烈日久曝,骤入室中,则头目昏花,如坠黑暗地狱。闭关静坐,摄心瞑目,一旦豁然,虚室生白。可知见色不限于眼之开合,闭眼所见,亦得谓之见色也。
  色之来源色之来源,异说纷纭,概要言之,不外四种,东西学者,各主其半。兹因辞便,略述于后:
  散出说 色与光同源。西人谈色,摄于光学,奈端创散出说。以色有一种至微渺之物质,名曰光素,常自发光体之周围散出,弥满大空,恰如芳香体之放射香气于空中然。吾人感受空中光素,由直接之作用,而激发视觉,名为见色。
  持此说者,多有不能说明光之一切现象,于是有波动说出,以承其乏。
  波动说 据上所说,光素为至微渺之物质,当其不绝散出于发光体时,其质量必有多少之消耗。而受光物体之质量,亦必有多少之增加,乃实际不然。宝珠发光,不见珠损,可为明证。又光之速度,应与物体中密度之大小成正比例,但事实则不然,法人扶可以最速回转平面镜,及凹面镜,并三棱镜等,巧测近距离间光之速度,因更研究种种透明体中光之速度,遂发现水玻璃等之密度,大于空气者,反比空气中光之速度小。由此实验,亦得证明旧说之未善。又凡两光体所发之光,相重叠时,基于物质之原理,其光应有增加之理,然实则反有减少之时,此外光素说不完全之点,尚多不能备述。
  夫能力之移动,无不据于物体之运动,而其能力传于隔离之物质间,则有二法。一如枪炮所发射之弹子,通过中间物体,直接传达能力于他物体也。一则恰如音响之传达,两物体间。有运动之媒介物也。光体传达亦有媒介,即爱涅儿是。断定爱涅儿之存在,而开说明光之现象者,为牛顿时代之丹国人回艮斯。该氏以爱涅儿为完全弹力性,以光为爱涅儿所起之波,盖物之分子震动,而波及于其周围之爱涅儿,则爱涅儿亦震动,而传其运动于他方,遂生波焉。恰与物体震动反覆播动,于其周围之空气,遂起疏密之波。同一理由,此爱涅儿中所发之波,传达于上下四方,充遍虚空,交感于吾人眼中之爱涅儿,刺激于视神经之末梢,遂起光之感觉,而营见色之作用焉。
  爱涅儿旧名以太,是最微物体,非眼所能见,有译为爱力者。盖宇宙万有,大致天体之运行,小至微尘之游动,与夫凡百物事之离合化分,皆此爱力为之主持。发光体亦然,其分子常震动不息,虽一一相离,不至骤然解体;虽一一相摄,不至突然碰击,皆爱力一摄一拒之功也。震动至某种程度,则能显色。通例以由爱涅儿一秒时震动四百比利恩至八百比利恩,为显色之期限。震动数每秒自四百至四百五十比利恩,则现红色。每秒震动数以次渐增,则逐次变为橙黄。
  而黄、而绿、而青、而蓝、而紫。紫色之震动数最多,每秒为八百比利恩,若震动数每秒为八百比利恩以上,则非吾人之眼所能见矣。
  极微说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性相融通之理,非小乘人所知,尤非外道所能梦见。外道不明空义,亦昧色法,小乘虽明人空,未知法空。故空与色之间,不得不画一严密之界线,以为劣慧之立脚地。盖印度学者,对于万物之起原,认为有价值之研究。而地水火风,为造色之四大种,已为各派共同之教理。但大种之组成,亦必有其出发点,以形成其单位,然后大地山河,不至等于兔角龟毛。故以假想作分析证明法,谓四大迭分迭细,至于眇少之地位,科学经验,不能觉知,物理手续,不能分割,是曰极微。
  极微虽为物质之元素,而成色法之策源地,然仅意识上的所缘,而非眼识上的境界。吾人目前分明显现之色,与微极对较,果有若干之距离,亦学说上应有之问题也。
  俱舍论师谓七极微为一微量,积微至七,为一金尘。积七金尘,为水尘量。水尘积至七,为一兔毛尘。积七兔毛尘,为一羊毛尘。积七羊毛尘,为一牛毛尘。积七牛毛尘,无为一隙游尘量,此隙游尘飞散空中,即眼所见之极小色尘也。其逐次增加之数如左表:
  极 微========一个微极
  微========七个极微
  金 尘========四十九个极微
  水 尘========三百四十三个极微
  兔毛尘========二千四百○一个极微
  羊毛尘========一万六千八百○七个极微
  牛毛尘========十一万七千六百四十九个极微
  以上八十二万三千五百四十三个极微,成一隙游尘,则极微之渺小,亦可惊矣。虽然,比极微者,有若何之性质,经过若何之程序,始由不可见之色,而蜕变为可见之色,又吾人所当研究者。关于此点,颇多聚讼。提其纲要,略表于左:
  ┌(1)外道……续嗣论……………………优楼迦
  │ ┌(1) 经量部
  极微说┤ ┌(1)和合论┤
  │ │ └(2) 萨婆多
  └(2)小乘┤
  └(2)和集论…………………正理师
  胜论师言,极微体实,圆而常住,能造粗色,地之极微,具有色香味触之四性,能形有情之驱斡,及无情之土石。
  水之极微,具色香味之三质,能成有情之舌根,及河海等液体。火之极微,具色触之二尘,能造有情之眼根,及物类之彩色。风之极微,仅具触性,能为有情之皮根,及世界之气体物。是以若香若味若触之广义的色,则各别发生于地水风之极微,而形显狭义的色,则以火大为陀罗骠也。
  各个散处之极微,由父母而子孙,常以几何级数增加。
  例如两两极微合生一子微,子微之量,等于父母,如是合并,成立三微,此三微与他三微合生一子微,第七其子,等于六本微量,是七微复与余七微合生一子微,第十五子微,其量等于本生父母十四微量,如是展转而成三千大千世界所现之色。
  胜论所明,虽集外道之大成,然其罅漏之点甚多,唯识论破之极详。盖其所执之极微,尚属虚拟,纵迁就其说,定为实体,其由不可见之色,形成可见之色,此中实多伏难。
  盖彼极微与所造色,离于眼识故,夫眼根能发眼识,眼识生时,决不能自缘其眼根。良由眼等五识,仅依根为发识之机,不能据根为反缘之地,以五识无五根相故。生识之五根,五识上绝无其相,尚不能缘,况离识之极微与所造色,未卜凭何理由,竟成眼识上能现之色也。
  避此问难,而成佛法上小乘初步之教理者,和合论是也。彼意各个之极微,虽非眼识之所能缘,但极微不仅游离散处而已,固常营其造色之功能,而形成和合之地位,以映入吾人之眼帘者。此论又二:
  经部师计,极微实有,同于胜论。以非识境,不许能缘。其能缘者,阿拏色等,乃属假相,和合成故。众多极微,随彼彼处,总成一物,此虽是假,依实微立。五识之上,有和合相,故许眼识,似彼现色。
  虽然和合等相,只有虚名,而无实义,对于眼识,纵许其为所缘,亦绝对不能引生能缘。以假无体故,和合之相,既不能异诸极微,有实自体,则已合时,等于未合。未合之色,既非识所能缘,已合之色,以何资格,由非缘而变为缘,实吾人百思不得其解者。
  萨婆多师之言曰:极微和合,所成是假,不能为缘,发生五识,固矣。但和合时,一一极微,有其粗相,各能生识,是以所缘之色,非极微和合虚假之色,乃和合极微实体之色。假者非眼所缘,实者共现于眼,未始非物理学所许可也。
  此亦非理,所以者何,汝所计色,其在极微,和与未和,同是实体。则此和合,与极微色,已无关系。极微之上,无别和相。云何和合,异于未和。既和合位,与不和时,此诸极微,若体若相,二俱无异。何以其色,有缘不缘,是以识上,无极微相,即使和合,亦不能缘。
  和合之论,既不足说明极微之色,于是新萨婆多派之众贤论师,乃倡为和集之说,以补和合之缺。盖一处相近名和合,不为一体名和集,经部之和合,无解于五识缘假法之非难,而合集则非假法。盖色等各有多相,于中一分是现量境,此相相资,各有一和集相,能生似己相识也。旧萨婆多师之和合,虽不免于五识上无彼相之过咎,而和集则五识上有彼相。盖此诸极微共和集时,展转相资,各有粗相,如阿拏色也。是实法故,有力生识。以相粗故,识有其相,于是所缘缘之色,其具足实有之理由,乃充分焉。
  虽然,尚是一往之谈,而非究竟之论,盖和集位,与未和集时,极微之体,既为同一,以何因缘,体不相资,而相相资?夫地以坚为性,即以坚为相,水以湿为性,即以湿为相,乃至火暖、风动,亦复如是。今谓极微之相,独违其体,岂智者所宜出哉?况既曰相资,则极微之量等者,缘彼之识,亦应相等。一俱胝极微所成之瓶,与一俱胝极微所成之瓯,数量既齐,形相应一。今瓶是瓶而非瓯,瓯是瓯而非瓶,可知极微相资,为五识缘之说,等於戏论也。况共和集位,一一极微,行列既别,组织亦殊。
  应舍根本圆相,而失自体。成唯识云:许有极微,尚致此失,况无识外,真实极微,旨哉斯言。
  识变说 胜论外道的极微论,等于西洋之散出说与波动说,纯粹倾向于唯物论者也。小乘的和合论与和集论,则为心物二元,而皆不免于心外有法之计。出此程度而现唯心的色彩,则识变说也。成唯识论等,广破外执,成立己宗,言之颇详,不遑枚举。今当注意者,变者何识,识如何变之两问题也。
  眼识变色,即为自见,乃至意识变法,即为自觉。是为六识各变各缘,此实非理,所以者何?能缘所缘,已不能分。见闻嗅触,待何而有,虽第六识,近此作用,前之五识,不可为例,所依别故,眼若变色,何不见眼。眼内之药,尚不能见,必须与色,相间以空。离中取境,如何说为眼识所变,设许眼变,识无此彼。墙壁屏围,不应有遮,见远见近,亦应同一。且能变者,唯一眼识,则所见物,应成一色。
  青黄赤白,何由各异,既自眼识,所变之色,欲见便见,不应对境。以是因缘,六识各变,不成安定。
  以一意识,在耳变声,复缘于声,在眼变色。复缘于色,等于在心。变法缘法,如一猕猴,住在室中,而有六窗,跳跃腾囗,随其处所,而现异状,是则名为,遍变遍缘,此亦未合。意念声时,耳不闻声,意念色时,眼不见色,世间现见,道理相违。生而聋者,梦不闻声,生而盲者,梦不见色。心缘心变,尚待五识,况执五识,其所取境,为意独变。意若变色,眼识无用,盲者有意,何不见色?既一意识,现于五官,如何色异,离鼻舌识。意生于心,超过时空,既能变色,何以身外色可见,身内色不可见;现在色可见,过未色不可见,近无障色可见,远有障色不可见。是以意识,遍变遍缘,亦同谬执。
  西洋之唱唯心论者,自柏拉图以来,亦代有其人,不免旋兴旋仆者。缘因虽多,其最要之点,即在不明所唯何心,能变何识。东亚之外道,与佛法之小乘,对于宇宙之本体,与人生之起缘,亦不能切实了解。以致或向外驰求,或徘徊歧路,种种碍难,不得其通,亦无非仅在前六识上讨生活,而不知另有根本识在也。根本之识唯何?即第八识是:
  成唯识论,以七经十理,证有此识,原书具在,无待赘述。能变之识,如何展转,变所缘境。十大论师,互有发明,述略于左:
  世间一切色心诸法,各具本有始起二类之种子,藏于吾人之第八识田中。此种子之属性,有六:一、刹那灭,谓体才生,无间必灭,有胜功力故。二、果俱有,谓与所生现行果法,俱现和合故。三、恒随转,谓长时一类相续故。四、性决定,谓随因力生善恶等功能故。
  五、待众缘,谓此要待自众缘合,功能胜故。六、引自果,谓于别别色心等果,各各引生故。此第八识,有执持诸法种子令不损失之能力,又名一切种识。内因缘力,起现行时,由本识自证分上转似二分,如一蜗牛,变生二角。一曰见分,能缘者是。一曰相分,即所缘境,是为色法本质之来源。
  眼帘所映之色,并非外来之境界,亦非极微之显现,实前五识以自己第八识之相分,变似色像,为所缘缘。见托彼生,带彼相起,随量大小,顿现一相。此见所缘之色,虽不如第八识所缘之体,悉符本质。然就其变缘之一刹那项而言,实托赖耶所变相分而为性境也,是为色法影像之来源。
  眼识缘色之际,纯是现量之境,虽有自性分别,并无计度寻求二种之分别。故虽能了色,实不能别色。其间同时意识,托眼识之相分以为本质,而变起自己之相分。其见分则引起同聚心所,于境取像,施设种种名言,而成色之观念。
  是以识变之作用,并非单纯之现象,实经过种子识、眼识、意识、及诸心所,变化之复杂历史,东西洋之外道与小乘。
  不明斯义,宜其惊为宇宙之谜也夫!见色,色之义蕴,既如上明。云何为见,如何见色,以何见色,种种伏难,亦吾人智识欲上要求之答案也。
  见有二义:一者,推度名见。即法界一分第六识相应之八种慧是。何等为八?谓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以及有漏善之正见,有学所发之无漏正见,无学所发之无漏正见也,譬如夜分昼分,有云无云,睹众色像,明昧有异,是故名见。
  二者,观照名见。虽不能审虑决度,如意识相应之见。
  然吾人之眼,分明锐利,观照诸色,故亦名见。
  眼对色时,如何是见。若言舒光,以至于境,灯与日月,亦应名见;若言影现,水镜映像,亦应名见;若言体清妙故,耳等四眼,应亦名见。
  俱舍师言:眼之见色,不舒光至境,不同灯日,亦非影现,又异水镜,虽五色根,体皆清净,起用各别,谓眼见色,耳乃闻声,鼻则嗅香,舌唯尝味,身仅觉触。故眼之于色,非如钳之取物,但起观照,于色有用,故异耳等,独得见名。
  虽然,外如胡桃,内似玻璃,黑白相间,闪烁有光,此浮尘相,实眼之色。大种所成,非见有对,为识所依,近名神经,此净色体,乃眼之根。既非外境,亦非内色,依根而发,而无质碍,此了别相,名眼之识,法界帝网,重重无尽,相应互助,乃能成事。内外亲疏,有眼因缘,仅曰眼见,犹嫌儱侗。若色若根,若识若缘,四皆属眼,究以谁见,诸有智者,应细寻思。
  色见说 大种造色,外道朋中,首出两家,一、迦毗罗唱偏造义,谓声成于空,空大成耳,耳能闻声。香成于地,地大成鼻,鼻能闻香。味成于水,水大成舌,舌能知味。触成于风,风大成身,身能觉触。其于眼也,则色成于火,火大成眼,眼能见色。二、优楼迦创遍造说,谓耳根多空大,声是空求那,故耳闻声,鼻根多地大。香是地求那,故鼻闻香,舌根多水大,味是水求那,故舌知味。身根多风大,触是风求那,故身觉触。其于眼也,以眼根多火大,色是火求那,故眼见色。是以二家所谈,虽有偏造遍造之别,而以火大成眼,则为其共同之点。色也者,乃火之德,或火本生。
  故以眼见色,无异以色见色。
  彼遍造者,计以火因,故眼见色,色疏于火,尚成为见。何不直接,见色之火,眼唯火成,而无水空。何以其中,究有泪腺,眼既火造,色又生火,火火益烈,何不烧眼?能见之眼,所见之色,仅间以火,而无二致。何眼色见,色色不见。彼遍造者,计火大多,故眼能见。耳鼻舌身,少分有火,应少分见,所造之眼,多火能见,少有地水,亦应嗅尝。火大之眼,何以能见,而不能变?色既火德,何以眼见,而火不见?故两外道,都无实义。
  根见说 破婆沙论,有四大师,尊者世友,主根见者,五事等论。广能识见,及慧和合,而立根义。杂心论云:自分眼见色,非彼识能见,非慧非和合,不见障色故。识等能见,必不被障,以无方所,及无对故。根为色法,有变碍义,于被障色,无见功能。但非一切眼皆能见,谓同分眼,与识合位,能见非余。
  若根见者,耳鼻舌身,内有净色,外被扶尘,同是五根,亦应同见。眼若境合,可同身根,不取障色,眼根既能,取不至境,如何不能,见彼障色。既以被障,成根见义,玻璃云母,岂非障物,云何得见。异品遍有,能立不成,根既色法,应有来去,色不见来。根不见去,中隔以空,如何能见。又眼能见,眼是见者,谁为见用?然经论说,眼能见者,是见所依,故说能见。又如经说,梵志当知,以根为门,唯见色故,不应即言,门是见者。
  识见说 尊者法救,倡识见说。根为所依,识为能依,识虽根发,见实在识。若于是处,光明无隔,于被障色,识亦能生。若于是处,光明有隔,于被障色,眼识不生,生则能见,不生不见。见与不见,都成识义。识名了别,以即见色,名了色故。譬如慧心,既名能见,又能简择。毗婆沙中,亦有是说,若眼所得,眼识所受,说名所见。生色界者,无香味境,即无二识,非无二根。可知此识,非仅能见,在鼻舌身,亦嗅味觉。故世间人,同许眼中,发识之时,名曰见色。
  若许识见,应无障色,变碍有对,是色非识,识与所依,一境转故,可言于彼,眼识不生。许识见者,何缘不生,若识能见,又复了别,见与了别,二用何异?眼是见依,说眼能见,眼是识依,应说能识,欲界自性,识必成就,初托胎时,与生盲人,根虽不具,非无于识,何以不见?知识见说,亦非究竟。
  因缘说 见用本无,如何浪执,或说色见,或倡根见,或唱识见,犹如共聚,囗制虚空。又若群盲,竞谈象体,智者说为,可怜愍者,眼色等缘,生于眼识。此等于见,谁为能所,色无觉故,非色能见。根不动故,非根能见。识无对故,非识能见。在尔所时,眼根不破,色在见处,意若欲见,情尘意合,有眼识生。眼识起时,同时意识。广能分别,内因外缘,相引而起。绝无作用,亦非实在,相续道中。及缘成立,遍计所执,名曰见色,世俗名想,不应固求。
  为顺凡情,假兴言说。或宏圣教,随缘施设。眼名能见,识名能了。实则见法,无此简单。色有色种,见有见种,从一自证,变见相分,是曰亲因。外色无见,非执受故。色法变坏,刹那生灭,一类相续,必有所藏,是根本缘,西哲难通,迷赖耶故。六根六识,本可互用,一遭幽囚,如辕下驹。是染净依,见不超色,我非我故。根尘和合,现量境界,名相妄想,已属比量。是分别缘,境不觉像,无意识故,应生心种。未起惊起,已起之心,引令趣境,是作意缘。视而不见,不作意故。耳遇成声,而不成声,而不成色。眼遇成色,而不成声,是为境缘。禅定无见,谢六尘故。浮尘扶根,净色发识。居尘识间,烦兴大用,是为根缘。盲人不见,根损坏故。曰日曰月,及以灯光,照了物态,纤毫无遗,是为明缘。夜间不见,时黑暗故。非色非心,太虚辽阔,诸相于中,不拒发挥,是为空缘。眼药不见,缺空缘故。如是九缘,成一见法。才生即灭,如影如电,凡我有情,应善观察。
  眼之器官
  如上所述,无论色见根见,识见因缘见,皆不离眼。是眼与见,有密切之关系也。佛学对于眼之器官,外可见者,指为浮尘根。内不可见而类似科学所谓神经细胞者,名曰净色根。语焉不详,无从细究。西人之解剖术等,利用显微镜,分析入于毫末。故物理学生理学诸科,皆注重组织之说明。盖东方重视精神之修养,其所表诠者,以形上为急务。欧人注目物质之观察,其所致力者,以现象为范围。兼收并蓄,亦研究见色者之一助也。
  眼之构造,巧夺化工,其作用仿佛同于照相机,全体为球状,周围联系数筋,由其伸缩,可以上下左右回转,如第一图: 
  图为眼球之纵断面,F为白色不透光物质,曰白睛。A为透光之一小部,曰黑睛。透光部之内侧,有不透光之膜C。
  光线由其中央之一小孔而入,是即瞳子。此膜由光线之强弱,而伸缩自由,光强则瞳孔缩小,光弱则瞳孔放大,可适宜调整光量。膜之背部有M凸灵视,谓之水晶体。其前部满以水样透光液体B,后部满以蛋白透光液体N。此N液体被包于D薄膜,薄膜之次有H网膜,是为起光之刺击处,S视神经自背部入,而分布于此膜上,更于水晶体前面之周围,有透光筋,由其伸缩,可增减前面之弯曲。见物体时,由水晶体之作用,倒映其像于背部之网膜上,经视神经,而传光之刺击于脑髓,遂可辨识物体之形状焉。物体映于吾人之网膜上,依照相之实验,与物理的定律,其像恒倒。而吾人以之为正者,其理由最难解释,大底物之映于网膜上成倒立者,属于物质上之作用。由网膜之视神经,传达于脑,而有感觉。得辨物之形状为正立者,属于精神上之惯习也。
  眼之数
  此一问题,大小乘论,皆有表示,俱舍颂云:
  然为令端严,眼等各生二。
  长行二释:其一、谓眼根若一,而无二目。相则丑陋,为令所依,身相端严,故眼目鼻,各生二孔。其二、谓前说非是,吾人向来,若唯一眼,安知非美。且猫囗等亦有二眼,有何艳丽?故知眼识,对境明了,须要两目。端严之言,对识非根,盖论主为识见家,而前说则根见家也。
  杂集为朋俱舍而成,故内有云,为常依一,一眼故眼识得生,为亦依二。答,亦得依二,明了取故。所以者何,若俱开二,取色明了,非如开一。譬如一室,俱然二灯,同发一光,照极明了。如是一光,依二灯转。
  以是理由,俱舍论中,复有半偈。如下:
  或二眼俱时,见色分明故。
  其时论师,略分两派:一、二眼互见,即犊子部,及上座是。彼谓二眼于境,前后起用,见则分明。或复一眼,有闭坏时,一眼虽开,无相替代。彼所生识,唯一门转,故不明了,故两眼见,交互非俱,处隔越故,速疾转故,似为俱时。
  一、二眼同见,即毗婆沙,与正理师。彼谓一眼见,非二眼者,身根两擘,确不俱触,况二眼互代。一眼常空,其见色者,恒惟一眼。两眼与一,有何分别。见色明味,应无差殊,故两眼相去,虽有距离,何妨俱时,生一眼识。颂中言或,显不定也。二眼俱时,表异犊子,盖两眼同观一月,以手触一,名触一眼。一眼不被触者,名开一眼。此被触眼,便于现前,见二月等。以被触眼,与不触眼,同观一月,非见二月。但被触眼,所引意识,妄谓见二,非触眼见,此证两眼,同见一月,俱发一识。若不尔者,如闭一眼,但触一见,即不见彼二月等事。故知同见一月,以此明知,非但两眼互见,亦或有时,二眼俱见。非所依别,能依之识,分成二分,无色之法,住无方所,不同碍眼。根虽两处,依性一故。眼色设千,百 [昆虫类之复眼或数百数千] 尚生一识,况唯有二。此佛学对于此问题之大概也。
  科学家之言曰:由正面对一物体,左眼视之,则见左宽。右眼视之,则见右宽。因网膜之映像各不同也。若光线成一角度时,则物生同一之像。如第二图与第三图。第二图,系英国人佛维得顿所发明。盖实体之眼镜改良也,以一垂直板,分箱内为左右两部。于上部各嵌凸灵视之半截A、B,置景色相同之二图画于底部,两眼自A、B视之,则如第三图之同一点A、B。若相重叠,而恰在C点者然。因两眼之光线,集合一点,而成一角度也。
  今以一眼,欲朗视物体之一点,则瞳子之中心,与物体之一点,成为直线,名曰视线。又两眼欲精密见物体之一部,则两眼之视缘,不可不注向其欲视之部,同时他部,以各眼不能注视,遂不能精密一致。若移两眼欲朗视其物体之他部,则不可不转其视线之方向。依此理由,凡见一物体时,恒于不觉时,以最速旋转视线于其物体之各部,由其筋肉作用,遂认各部之远近,且可知非平面而为立方体焉。
  此其论也,两眼各有一像,不过角度相等,重叠若一。
  与犊子部两眼异识相似,其展转观物之论亦同,唯彼眼各异时,此则俱时耳。今日欧人所夸之新发明,已为二千余年,佛法小乘之唾余。此亦谈东西文化者所宜留意也。
  眼之量
  又眼之根,为于自境,唯取等量,速疾转故。如旋火轮,见大山等。为于自境,通取等量,不等量耶。
  俱舍颂曰:应知鼻等三,唯取等量境。
  颂言鼻等,不及眼耳、鼻三至境,唯取等量,眼耳不至,可知未定。盖眼于色,有时取小,如见毛端。有时取大,如暂开目,见大山等。有时取等,如见葡萄,随其所应,大小等量,意无质碍,不可计其形量差别。
  科学对于眼与物体大小之问题,亦有说明。谓物之光线,射于眼中,所成之角,名曰视角。视角若同,则生于网膜上之像亦同。而物体之大小,即因此像之大小,及筋肉之作用,而认识之眼于对境,大小之量,已如前述。尚有远近之量,佛学未及,而为物理学所乐道者,试述于左:
  灵视所生物体之像,由物体之远近,而异其位置,故见物时,应其远近,不可不为眼之整理,是由透光筋之伸缩。
  水晶体之前面,或成扁平,或益弯曲,不使物体之像,映于网膜上。若其物体在相宜之位置时,则不俟透光筋之伸缩,水晶体持自然之弯曲,尚可明视其物体。此距离名曰明视距离,身体健康之人,其距离平均约八寸三分。
  明视距离,人人各异。其距离小时,水晶体之弯曲为大;苟视远方之物体时,其物像生于网膜之前方,不能明了辨识其物体,谓之近视眼。反之距离过大时,水晶体为扁平,视近傍之物体,其物像生于网膜之后方,亦不能明了辨识其物体,谓之远视眼,即老眼也。
  嗟乎!见色之问题,与吾人有最切最要之关系。合五大洲之人才,费数千年之思想,所得之成绩,约略如上。过而存之,或亦一切智人之细流土壤也欤。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慧学概说(二)
下一篇:见相别种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