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广论》佛学思想探微
《菩提道次第广论》佛学思想探微
来源:西藏研究 作者:牛宏
[内容摘要]《菩提道次第广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所著的一部有关佛教显宗修证方面的经典之作。本文从三士道的修证体系、菩提心的发愿、止观法门的修学三部分来简要论述了该论典中的佛学思想及其意义。
[关键词]《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三士道;菩提心;止观法门
[中国图书分类号]B9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003(2004)-02-078-05
《菩提道次第广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所著的一部有关佛教显宗修习见证方面的论典。该论典全面细致地阐述了藏传佛教中的修持理论,是藏传佛教的经典之一。该论不仅对15世纪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兴起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为当时宗喀巴的宗教整顿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使格鲁派发展成为藏传佛教中影响最广的教派,而且由法尊法师译为汉典后更是推波助澜了近代佛教的复兴,成为在当代汉传佛教中影响力最大的一部藏传佛教经典。本文主要依据法尊法师的汉译本,并对照部分藏文原典,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微该论典佛学思想的内容及意义,敬请方家赐教。
一、三士道的修证体系
《菩提道次第广论》(以下简称《广论》)中的“次第”是指按照下士、中士、上士三个修道层次来依次进行的,“三士道”的思维构建成为全论的理论框架,全论就是在“三士道”中“普摄一切经论的密意和疏解,作为一补特伽罗成佛之助缘,道体圆满”。①因此,三士道的修证体系是该论的重要佛学思想之一,下面简要评述之。
(一)三士道思想的由来
宗喀巴在《广论》开篇中就明言,“别则此之教典,即是《菩提道炬论》。故彼造者,亦即此之造者”。②是意即《广论》思想体系的根源是来自于阿底峡尊者所著的《菩提道炬论》。阿底峡是印度佛教后期非常著名的佛学大德,他应当时藏区阿里王的坚诚之邀,来藏弘法,时值藏传佛教后弘期刚刚兴起,显密杂乱,修风不正,随即造此《菩提道炬论》以正教法。《菩提道炬论》中明确提出了修习菩提道的三种根性士夫的不同求道层次,具体是这样定位的:“若以何方便,唯于生死乐,但求自利益,知为下士夫;背弃三有乐,遮止诸恶业,但求自寂灭,彼名为中士;若以自身苦,比他一切苦,欲求永尽者,彼是上士夫”。③以不同的修道层次划分为下、中、上三士,下士追求自我利益,中士追求自身获得涅槃寂静,而上士的追求境界最高,以大众的永远超脱为目标。这种既划分了不同的修道层次,又体现了修道的递进关系的判教方法,在宗师的《广论》中被直接继承,并被进一步阐述发扬。
(二)下士道的修习思维
宗喀巴言:“殊胜下士者,是于现实不以为重,希求后世善趣圆满,以集能往善趣因故”。④即对于具有下士根器的人,是以佛教的三善趣——天、人、阿修罗,三恶趣——地狱、畜生、饿鬼的划分来抓住普通人趋善避恶的基本心理从而导引人们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在下士道的修习中又具体分四个部分来进行。
1、思维人生无常
人生无常是佛教中的基本理念,佛祖释迦牟尼就是从最初观察人生的生、老、病、死之苦而离家悟道的。在下士道中也是从最普通的人生现象中来思维观察的,具体抓住“死”这一现象,从一定都得死、死的无定期、死时除法以外别无有益等三方面来反思出无常的理念。通过思维人生无常来导引人们的出离心。
2、思维三恶趣苦
佛教中所谓的“三恶趣”,是从人类社会对立面的角度塑造的,以震吓人们心灵为目的的三重世界。因此,佛教对三恶趣中的地狱之苦渗的情景给予了极尽夸张的描述,并构建出了一个庞大的地狱系统。《广论》中引经据典地总分为众生、旁生、恶鬼三恶趣苦,其中在众生苦中依次构画出大有情地狱、近边地狱、寒冷地狱及独一地狱。在各个地狱中又有多种不同层次的苦难遭受,如在大有情地狱中有八种苦难,一层比一层严重。例如第六层的烧热苦难,是指在地狱中用“极热烧燃,在大铁(“本字无法显示:“钅+敖”)中,展转烧(火专),犹如炙鱼,炽热铁(串),从下贯上,彻顶而出,从口二眼、二鼻、二耳,一切毛孔,猛焰炽生。又置炽燃大铁地上,或仰或覆,以极炽燃炎热铁锥,或打或筑”。⑤若人们思维到如此凄惨之地狱情景定会毛骨森然、惊吓不已。因此,通过对恶趣苦难的如此描述,定会震慑人们的邪恶行为。
3、皈依三宝
《广论》中言:“由恶趣等自生怖畏,深信三宝,有从彼中救护堪能”。⑥是说由恶趣中的种种苦难现象,会引起人们生怖畏之情,从而来深信三宝,期求能获解脱,以这样合理的逻辑导引人们自然引向从身、语、意上去皈依佛、法、僧三宝。而且认为只有能够自正解脱一切怖畏,善巧于畏,度他方便,普于一切无其亲疏,大悲遍转,普利一切有恩无恩的佛才是应该皈依之处。因此,佛所说的法,及佛弟子都是应该皈依之处。那么,皈依之后的具体行为是随念三宝功德,随念大恩供养,随念悲悯之情,舍弃世间方便,如此诚心所念阪依三宝,才能导入修佛正道。
4、深信业果
业果之理是佛教的基本理论,于下士道中建立深深的业果之理,定能转生善趣之中,达到下士的追求目标。《广论》中论述有业决定的道理,深入细致地分析了十种善业和十种恶业所带来的不同果报,在两种鲜明的善恶果报中,要人们树立弃恶从善的理念来,坚固信心,脱离恶趣,于生死之中,身等圆满,希求解脱。
总之,下士道的思维修习特征是从佛教的基本理念入手,紧抓人们现实社会中的贴切事理,从观察死相入手,发想恶趣之苦,先行皈依三宝,后深思业果之理,从而既有见地,又有修证;既能达到避免堕入恶趣,向往趋向善趣的愿望,又为更高层次的修道打下坚实基础,培养出了坚韧的出离心。
(三)中士道的修习思维
中士道是在下士道的基础之上,旨在“厌舍生死一切事已,依此因缘而发大菩提心,引入上士”。⑦中士道的修行比下士道高了一个层次,能够厌舍生死一切事,达到自趋涅槃的境地。但这与上士道相比,还未得究竟佛果,只是趋向上士道的中间环节。此道中的主要思维方法有四部分:思维苦谛、思维集谛、思维十二因缘和思维解脱生死之道。
首先,中士道中的思维苦谛与下士道中的念人生无常相比,不仅修念苦的范围要宽广得多,而且在理念思维上提升了一个层次。中士道中对苦的感受已扩展到了思维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所欲求不得、五种取蕴苦等,涉及到了从人生百态到思维理念中的种种苦难层次,令观法更进了一个阶段。其次,在中士道中进一步探讨所生苦的原因何在,开始详细分析种种烦恼是如何生起,如何集业以及在死后的流转等,如此思维能够深入观见苦难的本质历程。其三,从十二缘起中思维世界之道是中士道中最有特色和最为精华的部分。这部分进一步通过对无明、行、识、名色、触、受、爱、取、有、生这十二个佛理名言逐一进行阐释,并进行分类,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着重描述了有关意识的形成及轮回的过程,认为意识皆由无明而起,是一种见,加上识的熏习后,与五取蕴的感觉、知觉相缘,从而生起轮回,如此对佛教因果缘起观有了最为精细的阐述。最后,中士道中略论戒、定、慧三学,来导引上士道,思维解脱生死之道,在三学中重点阐述戒学,定慧二学是由上士道中来重点阐述的。
(四)上士道的修习思维
上士道的修习是以佛教大乘精神为主,也是全论的重点核心部分。上士道与中、下士道的根本区别在于,中、下士的最终目的在于利己,而上士是以利他为出发点的。因此,上士道的中心内容在于如何发愿大菩提心及修证与如何修习菩萨行两部分。对于发愿大菩提心,在上士道中是以修习六度成熟自身和修习四摄成熟有情为主要方法的。至于上士道中的止观法门是修习菩萨行的最胜法门,本文是在下文中单独论述,在此仅简略讲述有关六度和四摄的修习思维。
1、六度修习思维之六度是指布施、持戒、能忍、精进、静虑、般若六种修习大菩提心的方法。在《广论》中言:“于六度中尽摄菩萨诸应学事,故六度者摄菩萨道一切扼要大温陀南”,⑧可见六度修习在菩提心修法中的重要地位。
布施
是说将自己的所有身财,一切悭吝执着皆悉破除,至心布施他人;更进一步将诸多舍报亦施有情,由修此心,获得圆满布施波罗密多。十分重视心的布施是最为圆满的。
持戒
也音译为“尸罗”,是指“从损害他及其根本,令意厌舍,此能断心即是尸罗,由修此心增进圆满,既是尸罗波罗密多,非由安立,诸外有情悉离损恼,为满尸罗波罗密多”。⑨注重建立远离损他之心,旨在永断一切恶行种子。
能忍
是指“唯由自心灭除忿等修习圆满,非为观待一切有情悉离暴恶,非能办故,调伏自心即能成办所为事故”。⑩重在调柔心的寂静之态。
精进
是指“缘善所缘,勇悍为相”。[11]即对利有情的善业,能够发起勇悍之心。能发精进心是非常难得的,对于修菩提心来说,更需要常发精进来安住。精进所对治的是懈怠,惟有征服懈怠,才能得到精进,此是修习菩提心的必备条件。
静虑和般若二度在止观法门中重点论述,在此略去。
2、四摄修习思维
四摄有情令法为大乘道利他层面的修习方法,具体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类法修习方面。布施法是指为了有情令成闻法之器,对于法师生起喜爱;爱语法是指为了有情能够信解所说之法,对于法义正确了解断惑;利行法是指如教而行,令有情如实起行正受佛法;同事法是指大家共同修向,使已修不退,能够长时修行。总之,四摄法是为利一切有情,是方便法,属成熟有情道。
(五)三士道修证体系的特点
首先,三士道的修习是一个整体。三士道是成就无上菩提必须经历的过程,修下士道不只为求人天安乐,修中士道也不仅为自了生死,修下、中士道都是为上士道而准备条件,所以都是菩提道中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其次,三士道的修习讲求次第。修三士道必须按照从下士、中士至上士的次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各道中的下面支分的修习同样是环环相连,依次而修。这样使得整个菩提道的修习变得非常清楚了,修见的程度和次序非常严格,利于正确的修行,防止次序的混乱。
最后,三士道的修习容纳了整个佛教的菩提心的修证法。三士道中,下士道从世俗之理来契入佛教教理,求得一定的出离心和趋善趣之果;紧接着中士道以佛教教理的四谛和十二因缘为主,深入剖析佛理的理论,从而建立了坚定的出离心,获得自了永尽的境界;最后,上士道则是在最高层次上见证菩提心,以大乘心的发愿,修习六度四摄,最终在止观法门中获得圆满菩提之道。
二、菩提心的发愿
整个《广论》的最终旨趣在于对菩提心的体认和见证,在下士、中士道中所获求的出离心,实际上是为了进一步发愿菩提心提供前提基础,那么,在上士道中应首先提倡对菩提心的发愿,认为只有树立起真正的大乘菩萨愿心,才能够最终修成正确无误的菩提佛果。因此,菩提心的发愿是大乘佛教中最重要的入门之道,也是大乘和小乘佛教修证旨趣有所不同的标志之一。宗喀巴大师言:“此中佛说二种大乘,谓波罗密多大乘与密咒大乘,除此更无所余大乘。于此二乘随趣何门,然能入门唯菩提心。”[12]提出大乘的入门法只有菩提心可以达到。
(一)发愿菩提心的基础
首先了解能够发愿菩提心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宗喀巴在《广论》中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生起发愿菩提心的基础。
1、四种缘分发心欲证菩提心。即由见闻稀有神变而念发;从法师处听闻佛法功德而念发;从不忍大乘圣教迁灭而念发;见此心大利极为稀贵而念发。在这四种情形下与佛法善缘,能够正确发心欲证菩提心。
2、四种条件发心欲证菩提心。即本人种姓圆满;能有善友摄受;能够悲悯有情;不厌患生死难行。有这样四个方面的条件更能利于菩提心的发愿。
3、四种力量发心欲证菩提心。即自身生起的功力;从别处得到的功力;闻大乘法而得的因力;诸位善士贤友的加持力。由这四种力量能够发愿菩提心,但其中最为根本的还是自身至诚的心愿力量。
树立宽广而深厚的发愿菩提心的基础,才能够以坚定的信念,正确发愿菩提心,才会有菩提心的体证及最终菩提果的证得。
(二)菩提心的发愿
菩提心的发愿方法有很多种,宗喀巴大师在《广论》中选择了最有代表性的金洲大师的“七重因果”教法和寂天菩萨的“自他换相”教法,下文简要述之。
1、“七重因果”教法,是指以七种因果相连的现象来剖析人心的思维流转,渐至最终生起无上菩提心来。这种教授首先是从了解母亲的生育之恩开始的,从母亲养育的艰辛中生起感恩之情,随着自发报恩之心,进而扩展到慈悲心的养成,来顿生出增上益乐,从而渐次生起菩提心。此菩提心教授由己推人,由近情推而广之,最后自发地扩展了人们的基本慈悲心理,进而发起成为菩提心。
2、自他换相”教法,是指把贪著自利,不能利他的心对调过来,互换其位置,做到爱他胜过爱己,利他超出利己的大公无私的精神状态来生起菩提心。修习此法一般会遇到两种障碍,一是认为自身与他身是各不相同的,无法作想两身的互换;二是认为他人的痛苦无损于我,不须考虑。对待这两种自我观念,此教法要求首先应破除我执,以性空之法不立自性,一切事物都是于刹那中毁灭相聚,并无自性,从而进行自他换相,生起关爱利他的大菩提心来。
上述两种发愿菩提心的修证法在以前的西藏佛教语录中未曾有过,二种教授不仅方法简洁而完备,而且深入浅出,极易生起殊胜的菩提心来。
三、止观法门的修学
《广论》中专门辟章重点论述了有关止观法门的修学之理,这部分是在所立菩提心上的最高修学法门,内中运用中观之法来树立清净正见,也是全论理论中最为深奥的部分。宗喀巴大师极力赞美止观法门,说“大小二乘世出世间一切功德,皆止观之果。”[13]止,梵音为奢摩他,指“由念正知,令能缘心于所缘境,相续安住而不散乱”。[14]“止”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禅定境界。观,梵音为毗钵奢那,指“于如是胜三摩地所行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若忍若乐若觉若见若观”。[15]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殊胜智慧。《广论》中提倡在禅定境界中观修最胜智慧,用最胜智慧指导禅定境界,如此止观双修,才体现出了菩提道中的最高法门。下面依止观法门的修学次序来简要述之。
(一)修学止法门
《广论》中对止的修行分为三部分,即修止的条件、正修止和修止后的判定。
1、修止的条件。通常要具备五个条件最为殊胜,第一,要有很好的修学环境,包括获得很好的修行地,处所安静,伴友贤善等;第二,要少欲,包括对食物、衣服等一切物质享受都要尽量少求;第三,要知足,断除过分的贪欲要求;第四,要断除杂务,专心修学;第五,要持清净戒,严守戒律。
2、正修止之次第。一般分为三个时段,系心所缘时如何修,住所缘时应如何修,住所缘后如何修。首先,将心住于所缘之境是非常难做的事,《广论》中依次详尽阐述了心住缘的四处境界:于周遍所有现境中安住;于净除贪欲中安住;于所发生心念的蕴界处中安住;最后于永断烦恼境地中安住。其次,心于如此所缘如何去安住,《广论》中提出先用心念使心小散乱,若心散乱时亦能正知散乱,然后对于散乱心及时给予纠正破除。其三,住所缘后如何修,《广论》中提到,住所缘后,心由于痴,随与烦恼随时做伴,又因为贪欲,使心不得静照,这种情况在佛教中称为“沉掉”,主要的对治方法是修正知,以正知发觉沉掉的现象及原因,然后用行动来对治沉掉,修光明来策励精进。总之,离沉掉时,应该调柔正直任运转生,勿太急也勿太慢,最好达到一种随心所欲的地步。
3、修止后的判定。以身心是否达到轻安随顺自在为是否得止境地的判断标准。由生起止行,从相报渐修到无我相,而趋于解脱或得一切智,达到最高境地。在修止中以灭除懈怠之心最为初要,如果身心轻安,喜乐很多,昼夜行善能无疲厌,懈怠尽除后当发精进,具备恒常猛利的愿望。因此,由坚定信心来导引,由此而入止法门是最为坚定的。
(二)修学观法门
修学观法门之前的必要条件是必须亲近真正智者,听闻清净正见,由闻思慧通达真实正见。由于,佛所说的包括了义和不了义,所以宗喀巴大师选择的是龙树、无著所传的中观见,并且是十分坚定地以中观应成派的方法来破除其他理论。
如何破除他方之见,中观应成派通常采用四种方法。首先,辨别不堪忍正理观察与正理所破间的区别;其次,观察由量成不成立而为破除;其三,观察是否四句所生而为破除;其四,破除有事无事四句无能妨害。
简要来说,中观应成派注重两个方面,即破除他宗、安立自宗。是先以中观“缘起性空”之理逐一破除他宗,由此来断除他论,用名差别来成立,最终设立正见。
(三)止观双运法
止观法门是必须要结合起来双修的,《广论》中说:“若仅具有心不散乱无分别定,然无通达实性妙慧,是离能无实性之眼,于三摩地任何熏修,然终不能证真实性。若虽有见能悟无我真实性义,然无正定,令心专一坚固安住,则无自在,为分别风之所动摇,亦定不能明见实义,是故双修止观二品”。[16]止观双运讲求止法门和观法门相互结合,若仅单修止法门,没有胜观法门的妙慧指导,最终不会证得真实性行;另一方面,若仅单修观法门,而心不能安住专一,就像风中的烛光一样,随时都会动摇湮灭。因此,止观法门必须双运而修。
但双运法决不是简单的同时修,它讲求一定的次序,相互推动而修。在《广论》中强调“若先未得止观二法,无可双运,必须先得止观二法”。[17]是说止修和观修依次序各自先修习,在分别修学了止、观二法门后,提出“得二品已,即以观慧观察之力,便能引生正奢摩他,故名双运。此中观察,即是毗钵奢那。观后安住即奢摩他,其殊胜者谓缘空性”。[18]
四、总结
综上所述,宗喀巴所著《广论》中的佛学思想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该论突出了三士道的佛教修证体系,广纳一切教言,广证博引,重点突出修习次第,理论结构十分明确合理,从而成为藏传佛教中影响最为广泛的菩提道修证之论典。
(二)该论以菩提心的发愿和修证为核心,以大乘利他性为出发点,从而表现出佛教博大胸怀、专门利他的出世精神。
(三)该论的止观法门,作为大乘菩提心修证中的最高法门,充分展示出了佛教超人的禅定力量和远离二边的中观辩证思维,是本论最为精华部分。[责任编辑 蓝国华]
注释:
①土观·罗桑却季尼玛:《土观宗派源流》,刘立千译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1页。
②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译,青海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③阿底峡:《菩提道炬论》,转引自《菩提道次第广论》附录二,法尊译,青海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376页。
④⑤⑥⑦⑧⑨⑩[11]见注②,第42、55、63、97、164~165、180、183、195页。
[12]见注②,第131页。
[13][14][15][16][17][18]见注②,第215、216、216、218、354、355页。
[作者简介]牛宏,西北民族大学历史系讲师,现于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读博士研究生。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