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佛塔
佛塔,简称塔,起源于印度,梵语音译"卒堵波"(Stupa)或浮图,浮屠、佛图,意译为方坟、圆冢、灵庙、高显处等。早期主要用于收藏舍利,后亦用于收藏经卷、佛像、法器,庄严佛寺。中国原本无塔,故汉语中的"塔"字,是魏晋译经时,按既象形又表意近音的规则新造的。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问佛陀,怎样做才能表示弟子们对他的忠心和虔诚。佛陀听后,将身上披的方袍平铺于地,再将化缘钵倒扣在袍上,然后把锡杖竖立在覆钵上――这便是塔的雏形。释迦牟尼圆寂后,弟子们按照他的暗示,建了八座供养其舍利,并作礼拜之用,以表示自己的虔信。由此产生了印度佛塔。其结构为覆钵状圆坟形,上饰竿和伞。上面的部分后来发展为相轮,即在塔顶竖一根金属刹,用七重或九重铁环套在刹身。到印度阿育王时代(公元273-232年),阿育王造了八万四千舍利塔(高仅几十厘米)送往世界各地,"塔"这种建筑式样便随之传播开来。
公元一世纪前后,塔随佛教传入中国。经东汉至南北朝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建筑风格融合,得以迅速发展,呈现出崭新的姿态,式样出起了很大变化。形成了楼阁式、密檐式、亭阁式、华式、覆钵式、金刚宝座式以及过街式、门式、宝箧印经式等结构形式和艺术造型。在一千多年间,中国各地建造了数以万计的木塔、砖塔、砖木塔及铜塔、铁塔、陶塔、琉璃砖塔,为后世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艺术财富。
东汉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朝廷派遣12名使者前往西域访求佛法,三年后带着经书、佛像归来,还请回两位印度僧人。明帝下令在都城洛阳修建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依院而建的塔即成为中国最早的楼阁式塔。中国正史首次记述光建佛塔是三国时代,《三国志·吴书》载:中平五年到初平四年(公元188-193年),笮融在徐州建浮图祠,"上垂铜盘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可容三千余人",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可惜这两座塔都已不复存在。《魏书·释老志》说:"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可见在这个时期,塔不仅在中国在地生了根,而且已初成定制。此制一直沿袭下来,塔层多为单数,一般是七至九层,多的达十五至十七层;塔形通常为平面正方形和八角形,也有六角、十二角形的。
东汉至隋唐时期所建的塔,主要是楼阁式和密檐式两大类,建筑材料为木或砖。由于木结构塔经不住风雨侵蚀,又容易发生火灾,因而隋唐前的木塔已无一存,只能从壁画、石刻和文献中了解它的造形结构。现存最早的木塔为建于北宋前期(公元1000年)的敦煌慈氏塔和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的应县释迦塔,慈氏塔小巧玲珑,空灵秀美,释迦塔敦厚浑朴、伟然挺立,均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砖塔保存下来的较多,著名的楼阁式砖塔有唐代西安慈恩寺大雁塔和兴教寺玄奘塔等;密檐式砖塔最早和最有影响的有北魏嵩岳寺塔,西安荐福寺小雁塔、河南登封法王寺塔、云南大理崇圣寺千寻塔等。到五代、两宋时,楼阁式和密檐式塔又发展为砖身木檐楼阁式塔(如上海龙华塔等),砖石楼阁式塔(如河北开元寺塔等),砖石密檐塔(如南京栖霞寺舍利塔等)。楼阁式塔,内部均有楼层可登,塔内有暗层,所以塔的实际层数往往多于外观楼层;密檐式塔则与此相反,它的檐层往往多于内部楼层,塔檐间无窗柱,实心的,不能登临的居多。楼阁式和密檐式塔受中国传统建筑影响最深,是中国塔中最有代表性的,其后的不少支系(如亭阁式、华式等)都是由它们派生的。
早期的塔均建得异常高大,如史书记载最高的木塔――洛阳永宁寺塔(今已不存),高达千尺,耗资巨万,百里以外都能望见。如此大兴土木建造佛塔,是中小寺庙及一般信众望尘莫及的,因此,一种将塔与中国亭阁建筑结合的亭阁式塔便应运而生了。这类塔的下部为一个木结构的圆形、方形或六边形亭子,上部加一小阁或带有相轮的刹。它省工省料,易于建造,故墓塔多采用这种形式。山东历城四门塔,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山西五台佛光寺祖师塔寺,都是现存最具代表性的亭阁式塔。
元代,覆钵式塔再度由尼泊尔传入中国,各地大量兴建,成为古塔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北京妙应寺白塔、山西五台山塔院寺白塔等,在这类塔中最为著名,明代以后,别的塔型已趋不振,覆钵式塔仍继续发展,瓶状塔形也由粗巨雄浑,转向纤瘦清丽。因藏塔系佛教建塔常采用这种形式,故被称为喇嘛塔、藏式塔。宋以后,随着华塔的兴起,这两种塔便逐步取代了亭阁式塔。
所谓华塔,是因其外形似花而得名。它的塔身上半部装饰各种繁复的花式,有巨大的莲瓣、密布的佛龛、或塑制出各种佛、菩萨、天王力士及一些动物形像,如同一巨大花束。华塔与楼阁式塔同出一系,在宋、辽、金二百多年间最为兴盛。
密宗兴起后,金刚宝座式塔于明代传到中国,它主要是供奉金刚界五部的主佛(五方佛),故塔其上列中央大、四隅小的五座塔,也象征须弥山五形,塔座上还布满了五方佛各自的座骑的浮雕。塔上增加了中国式琉璃瓦覃亭,塔身按中国传统雕刻斗拱、柱子、椽飞、瓦陇。金刚宝座塔今存实物仅10余处,为明清建筑,其中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山西五台圆照寺金刚宝座塔都较有名。
过街式及门式塔,是寺塔建筑与中国古代城关式建筑相结合的产物。它建于街衢之上,下部修成门洞形式。可通车马的称门式,仅通行人的为过街式。这两种塔均始于元代。现存实例有北京居庸关过街式塔、河北承德普宁寺门式塔等。
宝箧印经式塔是一种特殊塔形。传说西晋泰始年间(公元265-274年),有个叫刘萨诃的从地下挖出一个青色小塔,"高一尺四寸,广七寸",塔刹有五重相轮,四面有雕刻,里面藏有佛舍利。人们都认为这是阿育王所造八万四千塔之一。由于此塔与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仿阿育王所造塔(形似宝箧,内藏印经)相似,以致后人对刘萨诃从地下挖出塔的记载也产生了怀疑。这种塔因其体积小,易运用和保存,所以流传亦快,宋以后还有新发展,如建于明代的开元寺宝箧印经式塔(高4.2米)即为一例。该塔至今仍为建筑学家所重视。
塔受中国建筑和文化传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每类塔都有自己的演化过程。即使同一类塔,因建造时间、地理环境、文化习俗不同,也会各有所异,因此,可以说在中国现在的塔中,找不出完全相同的两座塔。塔的分类,只是大略分为以上几种,实际上就样式而言,还有九顶式、阙式、圆筒式等,就结构而言,还有钟形塔、球形塔、经幢式塔和高台列式塔、级合式塔等。
塔源于佛教,且至今仍与佛教密切关联,但由于中国化、民族化因素的影响,这种建筑式样也被其他宗教运用,如建于唐代后期的伊斯兰教广州怀圣寺光塔,建于清雍正年间的道教北京白云观恬淡守一真人塔等。塔在民间的运用就更为广泛,如封建时代为祈求本地方的文人能中试及第而建造的文风塔(遍及各地,数量较大),为消灾免难而修的风水塔,以及近现代的各类纪念塔等。这些塔,虽然修建目的各有所异,但客观上却点化了风景,保留了古代文明成果。
多姿多彩的塔,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园林中的一支奇葩,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欣赏价值,是值得珍视的宝贵文化遗产。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