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法心中之心——试论《心经》的价值及其在佛典中之地位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法心中之心——试论《心经》的价值及其在佛典中之地位
  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在佛经中叫做“娑婆世界”。所谓“娑婆”,译作汉语是“堪忍”的意思,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众生,对于烦恼痛苦麻木不仁、乃至于以苦为乐,常在生死苦海中漂溺,头出头没,流转不息,即使有愿意出离的,也茫然不知去向。佛法,是接引我们超越生死轮回、“度一切苦厄”的航船,而般若,则是这个航船上的罗盘。菩萨由初发菩提心、得空性胜解1,直至圆成无上菩提,在这“二道五菩提”2整个的修行过程中,般若的修习,自始至终都占据着核心的地位,而作为《大般若经》心要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自然要受到佛弟子们特别的关注,无论何宗何派,都宝贵一如。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般简称《心经》。现在,就让我们对本经略作分析,以探讨它的内在价值,及其在佛典中之地位。
  经题中的“波罗蜜多”有两种含义:一、息灭一切痛苦烦恼,解脱生死重负,到达涅槃的境地,即“到彼岸”3; 二、通过种种方便从此岸趣向彼岸的过程,也就是“度”的意思。经中所说的“六波罗蜜”(六度),即菩萨横截生死之六种最主要的方法:
  第一布施,就是破除悭贪,舍己以利人;
  第二持戒,即端正身心,止恶而行善;
  第三忍辱,是坚韧不拔、一往无前的毅力;
  第四精进,为坚强果敢、百折不回的勇气;
  第五禅定,是精神集中、身心安定的境界;
  第六般若,是通达缘起、了悟实相的智慧。
  其中一至三,重于行为的改造和培养;四至六,则重于精神的净化和升华。
  “波罗蜜多”虽有种种,但唯有般若,才是佛法在世间特立独行的不共法。因为我们都知道,众生沦落苦海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根本的心理缺陷——无明(表现为爱见等),以及其由此缺陷而导致的行为错误——爱取(表现为贪瞋痴等)4。只有般若,才能根除无明烦恼,这是其他任何方法所无可替代的。经中说“五度如盲,般若为导”,因为没有般若的策导,五度即无异于世间善法。
  既然般若是如此的重要,它具有什么样的涵义呢?
  般若,一般译为智慧,但它并不是普通的世间智,而是洞彻诸法空性的实相慧,因为它的涵义比世间的要深广得多,所以古人“尊重故不翻”,而采用了音译。世间的生得智,人人都有,但出世间的般若慧,若不经过一番切实的努力,岂可轻得!因此佛法教人从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入手,一旦熏习日久,对佛法有了基本的理解和确定的信仰,便可以成就菩萨三慧中的“闻所成慧”;有了信解,进一步将所闻义理融汇贯通,并付诸实践,使知行逐步合一,这叫做“思所成慧”;然后勤修禅定,如定心成熟,能够在定中,观察抉择诸法实相,即成“修所成慧”。在此基础上必须深切观察一切法无我、毕竟空寂,一旦因缘成熟,才可从有漏修慧引发无漏的“现证慧”。菩萨的三慧,初从“文字般若”入手,重在安立二谛、抉择空有;接着修习“观照般若”,重在依境成观,离相无住;然后依定发慧、泯相证性,才能契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实相般若”。
  既然“实相般若”离言语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就绝非凡夫所能了知。佛陀为了普应群机,通过开示、演说,从大慈悲心中流出了文言章句的教法。虽然这也只不过是“影像教”,在我们众生眼里,不外乎语言文字、能诠所诠,仍然不出虚妄分别的范畴,但它却迥异于世间知识,乃佛陀“称法界性”的“法界等流”,与凡夫在自我意识支配下的庸常见解,绝对不可同日而语。就如同指月之指,虽不就是月亮,但循着指向,却有明鉴月亮的可能。经律论三藏教典所诠释的,是“戒、定、慧”三学,只要我们依循佛陀的教导去努力修习,就一定能够达到导迷启悟、转妄成真的目的。
  在“三学”当中,戒犹足,即德行的完成,是解脱成佛的根本;定若身,用以安定身心、强化身心,是菩萨自利利人的依据;慧如目,即对真理之慧悟,般若的现证。“依戒得定、依定发慧”,三学次第为缘,功德增上。没有戒、定的资益,慧学就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5;但若没有般若的慧证,一切的修行充其量仍不外乎轮回的资粮——乃生死之业因而已。因此,般若慧观的修习,是佛法区别于世间一切法之最根本的特质。
  现在我们来看看经文的大意:观自在菩萨于深彻的般若慧观中,对于五蕴的“空性”明达无碍,从而超越了一切的生死苦厄。开宗明义,这是本经之总纲——没有般若慧,就不可能体见“五蕴皆空”的真相,不能契入“性空”实相,也就达不到解脱生死苦厄的目的,因此,“空”是本经的眼目所在。为什么说“五蕴皆空”呢?因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色法四大和合,缘起无性,当体即空。色法是如此,受、想、行、识之心法也无非缘起之理。由此融相即性之“加行”而引入泯相证性之般若“现观”——“是诸法空相”,一切法无不是自性空寂,在空性中不仅没有“生灭、垢净、增减”的差别,甚至“无色,无受想行识”;无六根、六尘、十八界;无十二因缘、无四谛,乃至无有能证之智、亦无所证之理,离相绝待、毕竟空寂。这正如龙树菩萨所说:“般若将入毕竟空,绝诸戏论”,禅宗大德所谓“说似一物即不中”。菩萨正是依于这般若波罗蜜的慧证,才能“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而且“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接下去经文对般若的功德大加赞叹:“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最后更以密咒的形式,勉励众生同脱苦厄,共登彼岸。
  由上所述,本经大要,就是一切法(性)“空”。佛经中论理,通常有两种基本的方法,古人称作“遮诠门”(遮遣其所非)和“表诠门”(彰显其所是)6,在般若经中,“空”就是被当成否定副词来使用的,与其涵义相同的词还有“不、无、非”等。
  那么,“空”所要否定的是什么呢?在般若、中观学中,叫做“自性”7,它具有三方面的涵义:1、常住不变之“永恒性”,2、与万法无缘之“独存性”,3、自体真实之“主宰性”。依佛法来说,一切事物之存在,都不过是因缘条件的假合,无不在生、住、异、灭的轨道上运行,没有任何一法可以常住不变;一法若只有依因缘才能存在,它也必定将成为他法的因缘,根本没有独立存在的可能;既然一一法都在错综复杂的因缘关系中生灭变异,其中哪里会有什么真实性、主宰性!
  为此,佛法从缘起无自性的立场出发,提出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个印定真理的基本原则,后来龙树菩萨会通大小、融贯空有,用一个“空”字统摄“三法印”——即常住不变性不可得、单一独存性不可得,自在主宰性不可得,——“不可得”即是“空”——从而成为大乘的“一实相印”8。
  第一、诸行无常。所有的事事物物,于因果幻网里面,无不在时间的长河中迁流,没有任何一法可以永恒不变。不但有情众生,没有一个不在生、老、病、死中讨生活,就连无情的自然界,也逃脱不了成、住、坏、空的大限。“常性”不可得——即名为“空”,这是佛法向世人揭示的第一条真理。
  第二、诸法无我。一切的存在,都不过是因缘和合的假相。一棵草、一株树,要正常生长,离不开种子、土壤、空气、阳光、水分等各种各样的因缘;一架飞机,在正确的设计、精确的零部件加工,经严格的组装、调试后,还必须由服从地面调度的驾驶员如法驾驶,才能安全飞行,这中间若缺少了一个条件,要么飞机不能成型,要么难以升空,即使升空,也随时会造成机毁人亡的惨剧。
  再以我们人类来说,人人对“我”都很执着,但这个“我”到底是什么呢?粗略地分析,每一个体都是色(身体)、心(精神)二法的和合,从生理(色法)的角度看,人体不过是骨肉血脉、皮毛爪齿等器官组织的堆积(经中称作“虫聚”),以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说,不过是一大堆细胞生生灭灭在新陈代谢而已,这中间谁是“我”呢?再从心理方面来说,心念的最大特征,就是幻化无常、迁流不息,在六种尘境(色、声、香、味、触、法)的“触”发之下,我们的情绪(受)、思想(想)、意愿(行)就如同江河中的波浪,没有一个念头能够做哪怕是短暂的停留,从生至死,到底哪一个念头才算是“我”?离开根、尘、识的和合,我们还会有思想意念吗?当然我们还可以从五蕴(色、受、想、行、识)、十二处(内六根、外六尘)、十八界(六根、六尘加六识)等更多的角度去分析,但在这相似相续的生命(名色)之流中,除了一个个的构成因素之外,哪里能找得到所谓“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永恒不变之“我”的存在!“我性”不可得,不可得即是“空”,——这是佛法揭示的第二条真理。
  第三、涅槃寂静。世间事物,没有永恒性,没有独存性,尽管此起彼伏、流转不已,但却生而非有、灭而非无,生非实生、灭非实灭,只是因缘的幻现,所以佛经中说本来“无生”。“生”都不可得,哪里还有“灭”可得?既然无生无灭,当然也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实在性”可言,“实在性”不可得,不可得即是“空”,——这是佛法所揭示的第三条真理。
  由此可见,空是对于“自性”从本质上的否定,它是真理中最究极的真理。“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9。只要是缘起的,就必定“空”无自性;正因为“空”无自性,所以万法才能够从缘而起——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这深彻的一悟,粉碎了众生无始以来的生死迷梦,给这漫漫长夜的世间带来了无限光明。而所有的菩萨也正是因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10,深知“生死涅槃两空花”的道理,这才能舍生忘死、悲愿无尽地走在菩提大道之上。
  佛在《大般若经》的《学观品》中说“复次,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欲疾证得一切智智,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疾圆满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疾圆满一切有情心行相智、一切相微妙智,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拔一切烦恼习气,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入菩萨正性离生,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超声闻及独觉地,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住菩萨不退转地,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得六种捷速神通,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知一切有情心行所趣差别,应学般若波罗蜜多。……”11
  既然我们众生无始以来由于被与生俱来的自性妄见(惑)所蒙蔽,才会起贪瞋痴、造无间业,受无穷苦;那也唯有通过般若的修习,通达法性、彻证空慧,才能豁破无明,舍离对“自我”(我执)和“我所”(法执)的执着,即彻底根除内心的错误,以策发正确的行为,从而解脱生死,成就佛道。
  《心经》的法要是如此的宝贵,但要明白领会它的内涵,却也并非易事。仅《般若经》中常用的“不、无、空、非”这几个名相,由于它们所具有的特殊涵义,就为历来的习学者造成了莫大的障碍。如果我们懂得,这些否定性的概念符号,并非无视缘起法相,否定现象界的存在,而是从法性的角度对“自性”所做的遮诠,是对于现象界的深刻透视。因为凡夫众生从来都是说有执有,说空着空的,为了遮遣众生的执着习性,佛陀便用否定的方式,“破二不着一”,以导归中道正行。因此,本经虽然处处以空为指归,但却别忘了《中论》所说:“空则不可说,非空不可说,共不共叵说,但以假名说”12。
  在最早的佛典《杂阿含经》(二九三经)中,佛陀就已经“为彼比丘说贤圣出世空相应缘起随顺法”,《般若经》则进一步发挥一切法性空的见地,龙树菩萨的中观论著,更是统摄一切佛经,以“性空”义凸显出大乘佛法的最基本特质。从此,空的内涵,也就成为衡量一种流传中的佛法是否究竟了义的根本标准。
  《心经》的出处,有不同的说法,比较合理的,应为古大德从《大般若经》中摘录出来的单行本13。一切佛法中以大乘法为中心;大乘法中又以《般若波罗蜜多经》为中心;本经则以寥寥260字(加经题268字),将六百卷《大般若经》中广博的义理统摄无遗,实为整个《大般若经》的心要,这也就是本经以“心经”命名的由来14。
  本经现存七种译本,而以极富盛名的唐朝玄奘法师之译本最为流行,凡读诵讲习者多采用此译本。相传《心经》有注疏两百多种,仅中国就有四十多种15,本经于佛法的影响,由此即可见一斑。
  由于言简意赅,且文字优美,《心经》的传习,非常广泛。可以说在“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的圣号之外,汉传佛教中持诵最多的,就要数《心经》了。读诵《心经》,不光是佛弟子入门的必修课,连寺院每日的二时课诵,它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为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心经》的价值及其在佛典中的历史地位,认真研习,进一步发掘它的深意,从而为我们的成佛之道累积深广的智慧资粮。
  2008年9月15日 完稿于普照讲寺
  2008年10月23日讲于灵隐寺法堂
  --------------------------------------------------------------------------------
  注释:
  1 1、「胜解」:从听闻大乘法,经如理思惟,渐渐地得到了殊胜的见解。这是很坚定,很明确的见解,名为胜解。得了胜解,不再是人怎么说,自己也怎么说,毫无定见了。如理思惟大乘法义,所得坚强不变的见解,是胜解,这是坚固不动摇的。如达到胜解的阶段,不管旁人怎么说,都不能改变;即使他能现神通,也不会变动自己的见解。胜解不是从听闻而来的,要经过如理思惟,确定为非此不可,所以胜解是思所成慧。(《华雨集》第一册 P291)
  2、证悟,不是廉价的,突然得到的。在证悟之前,在思慧、修慧阶段,就先有些类似的经验。这虽然不是真正地证悟到法空性,但是也有一种相似的境界。有了这种空性的胜解,不论是布施、持戒或是做其他种种事情,内心总会不离于那种胜解空法之中;菩萨的修行,即是在这样的情形下,越来越向上而深刻。彼行法空处,便是这样的情形。我们看了般若经,便能了解这个问题;那是任何情况、事物,都不离一切皆空的心行。(《华雨集》第一册 P76)
  2 见附录1“成佛之道”(根据宽谦法师之讲座制作)中之“二道五菩提表解”。
  3 一切众生,都被形形色色的虚幻现象所蒙蔽,于无我中执我我所,从而起惑造业,流落生死,因而称作“此岸”;圣者以般若智体达实相,成就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断除了生死根本,即为“彼岸”。
  4 「众生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回,不知苦之本际。」《杂阿含第二六六经》
  5 龙树菩萨说:“信戒无基,忆想取一空,是为邪空。”
  6 《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7 这一概念名目繁多,其他宗教中大都称作“神”,哲学上一般叫做“本体”,世俗中则叫做“灵魂”,而科学家则一直在追寻这个“第一因”。不过应注意,在佛法中,比如禅宗,说到“自性”,是在真谛上立言,与此俗谛上的完全不同。
  8 「佛法」说「三法印」,「大乘佛法」说「一实相印」。印mudrā或译「印契」,是标相、标帜的意义。如说三法印,证明这是「佛法」,与佛说相符合,是可信可行的,所以名为「印」。大乘经中,有由此而契入「门句」;不可破坏,不可动转的「金刚句」;与实相相符的「印句」。(《印度佛教思想史》印顺法师著 正闻出版社 P427)
  9 《新修大正大藏经·阿含部下·杂阿含经》(二六二)
  10 《新修大正大藏经·般若部四·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11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001-200卷》卷3〈2 学观品〉(CBETA, T05, no. 220, p. 12, b28-c12)
  12 《中论》“观如来品第二十二”(十六偈)
  13 1、经文都有初中后三分:初即序分,叙说法时处因缘听众等。中为正宗分,正说当经义理。后为流通分,即经末信受奉行、作礼而去等。今此心经,无首无尾,辟头一句,就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但赵宋施护的译本,三分具足。有人说:奘师译的是略本,所以不具三分。然从另一观点看,奘师所译的心经,才是心经原型。此经本是《般若波罗蜜多经》中的心要,在六百卷的《般若经》里,有〈学观品〉,此品有与本经几乎完全相同的文句,不但不是观自在菩萨说的,而是佛直接向舍利子说的。此经应该是《大般若经》里的精要部分,古德为了易于受持,特地摘出来单行流通,所以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印顺法师《般若经讲记》P169)
  2、参见附录2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科判表1】(宽谦法师制作)
  14 参见附录3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科判表2》(宽谦法师依印顺导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制作)
  15 佛教经典。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唐玄奘译,知仁笔受。1卷。为般若经类的精要之作。在玄奘译出前有失译本《摩诃般若波罗蜜神咒》(旧题《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1卷,旧传鸠摩罗什译。现存异译本6种:①唐法月译《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②唐般若、利言等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③唐智慧轮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④唐法成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⑤敦煌发现译本《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⑥宋施护译《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其中玄奘译本、失译本和敦煌本为“小本”,只有正文;其余为“广本”,有序、正、流通三分。玄奘所译为通常流行本。全经260字,阐述五蕴、三科、四谛、十二因缘等皆空的佛教义理,而归于“无所得”(不可得),认为般若能度一切苦,得究竟涅槃,证得菩提果。由于经文短小精粹,便于持诵,在中国内地和西藏均甚流行。近代又被译为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
  此经现存梵本有尼泊尔发现的广本和日本保存的各种传写摩刻小本两种。日本手抄贝叶梵本,约在609年以后制作。另外,在敦煌还发现《心经》的7种译本,其中广本与藏文大藏经所收录的《心经》相同,而与小本不同。
  相传有注疏200余种。据记载,仅中国撰述即有40余种。最著名的有印度提婆《心经注》1卷;中国有唐新罗僧人圆测《心经赞》1卷,明旷《心经略疏》1卷,慧净《心经疏》1卷(敦煌发现),窥基《心经幽赞》2卷,法藏《心经略疏》1卷,宋智圆《心经疏》1卷等;日本有空海《心经秘键》2卷,最澄《心经释》1卷,真兴《心经略释》1卷,宗纯《心经注》1卷等。(田光烈) 【《中国大百科全书(摘录)》】
  主要参考书目:
  1、《般若经讲记》印顺法师著 台湾正闻出版社出版
  2、《般若正观略讲》南怀瑾先生讲述
  3、《心经讲记》宽谦法师讲述
  4、《佛学大辞典》丁福宝编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