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智者的果位论(二)
在第三部分“明圆位断伏”中,[123]智者大师进一步强调说,圆教各位在断、伏见、思惑以及根本无明惑方面皆比藏、通、别优越,因为圆教之初位五品弟子位就已经圆伏界外枝客尘沙[124]以及根本无明惑,而圆教十信位证得接近见道无漏之慧,破界内见、思惑,界内、外无知尘沙惑,故智者称此二位是“伏道位”。十住位中的初住,开始正破无明,名为“断道位”。此后之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觉地,皆破无明,见佛性常住第一义理,名为“无生忍位”。至圆教妙觉位已经是无丝毫遗留之微细无明,功果圆满,究竟成就,故智者名之为“寂灭忍位”。[125]
在第四部分“明功用”中,智者大师将功用与度生利人联系起来,[126]谓圆教五品弟子位“理虽未显,观慧已圆,具烦恼性,能知如来秘密之藏,堪为世间作初依止”。[127]共计有四种依止,[128]乃与圆教各位相应。第一种依止是五品弟子或六根清净。第二种依止是十住位。第三种依止是十行位、十迴向位。第四种依止是十地、等觉。[129]
在第五部分“通诸位论粗妙”中,智者大师将四教各位从总体上做了粗、妙的探讨。在三草二树位中,四种位是粗,只有大树位是妙。然而,若与圆教实位比较的话,大树别教位亦只是粗,因为别教位仍是从方便门,曲迳迂迴,而圆教乃直门,直通无上菩提,是故为妙。至于人天之小草位,乃因其有四住地,[130]而在三界中轮迴不休,所谓“止免四趣(即四住地),不动不出,”者即是。声闻、缘觉之中草位则因能断三界烦恼而脱出轮迴,然其智慧只是观空之智,并不彻底,而其所追求的亦只是个人解脱而已,非关救世济人,故智者称“中草虽复动出,智不穷源,恩不及物。”至于三藏菩萨之上草位,虽以慈悲兼济天下为己任,但终以最后归于空无寂灭而稍逊一筹。故智者云“上草虽能兼济,灭色为拙。”至于通教之小树位,其空观之智以体法入空而为巧,但其功用亦只是断三界内之见、思惑,故智者判其位是粗:“小树虽巧,功齐界内,故其位皆粗”。至于别教之大树位与圆教之实位,两者皆修中道观智,其功用皆涉及破除界外无明之惑,故妙。然而,别教之修行是从事上入手而进入中道观,循序渐进,其中道观亦是法法隔别,无法将整个法界作一个整体的圆融观,所以其所破之无明亦不能如圆教那么精细,那么层层深入,彻底究竟。而圆教起点就高,是从理上入手来把握中道观,了知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其中道观之智慧从修行初始就圆融无碍,对诸法实相了了分明,一心念念与十法界相应。其功用乃是究竟无方便的直门,行人能直达圆满成佛的果位。故智者称:“大树、实事,同缘中道,皆破无明,俱有界外功用,故此位为妙。而别教从方便门,曲迳迂迴,所因处拙,其位亦粗。圆教直门,是故为妙。[131]
兹将诸教之位的功用表解如下:
é 小草 ¾¾ 不动不出 ù
| 中草 ¾¾ 智不穷源 |
| 恩不及物 |¾¾¾¾¾¾¾¾ 粗
| 上草 ¾¾ 灭色为拙 |
| 小树 ¾¾ 功齐界内 û
| 大树 ¾¾ 俱有界外功用¾¾¾¾¾¾¾¾ 妙
| |
| 别教 ¾¾ 曲迳迂迴 ¾¾¾¾¾¾¾¾¾¾ 粗
| 所因处拙
ë圆教¾¾¾ 直门¾¾¾¾¾¾¾¾¾¾¾¾ 妙
在第六部分“明位兴”中,智者大师意在从辩证的角度去衡量诸教之位,宣称,尽管诸教之位皆是权、是粗,独独圆教之位是实、是妙,但从利益众生的角度来看,则所有的阶位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如来不同的说教皆是针对众生不同的根机以及好乐而来的:“为诸众生好乐不同,生善缘不同,知过改恶不同,当说取悟不同。”[132]智者之强调诸位应该兴起就是从这一点来说的。如来说三藏位和通教位是随三界内众生的好乐,而如来说别教位和圆教位是随三界外菩萨的好乐。智者由此断定,既然不同的阶位都包含着佛陀度生的意旨,那么,诸教之位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所以,智者具体叙述了佛陀说诸教之位的意旨如下:
佛陀说三藏教位的目的是为了“生界内事善”,[133]破界内事恶,[134]缘事入真(即从析法入空之真谛)。佛陀说通教位的目的是为了生界内理善,[135]破界内理恶,[136]缘理入真(即从体法入空之真谛)。佛陀说别教位的目的是为了生界外事善,[137]破尘沙事恶,[138]从事入中(即了知诸法不但是空、亦有其假有的一面而得中道观)。佛陀说圆教位的目的是为了生界外理善,[139]破无明理恶,[140]缘理见中(即体认诸法实相之中道观:诸法本来空、假不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141]
这一部分是智者大师明诸方便权位应该兴起的论证,也就是说,藏、通、别、圆诸位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阶梯,后者得以在前者基础上进一步破惑证真。诸位中,藏、通教之位与真谛关联,因其止于空之真谛,故只能生界内事、理善,破界内事、理恶。别、圆教之位则与中道相关,即见空,亦见假,故能竖超三界,生界外事、理善,破界外事(尘沙)、理(无明)恶。各教之位显然是紧密相关,逐层递进的,并最终能见中道之理,故圆教位是为破无明,证佛果的终极之位也。在此,智者在凸显圆教实位的同时,也肯定了诸权位的意义。根据大师的理论,权、实根本就是一体的:无权,实无由显;无实,权亦失去了其价值。兹表解如下:
é 说三藏位:生界内事善 ¾¾ 破界内事恶 ¾¾ 缘事入真
é 随界内好乐¾¾ |
| ë 说通教位:生界内理善 ¾¾ 破界内理恶 ¾¾ 缘理入真
|
| é 说别教位:生界外事善 ¾¾ 破尘沙事恶 ¾¾ 从事入中
ë 随界外好乐¾¾ |
ë 说圆教位:生界外理善 ¾¾ 破无明理恶 ¾¾ 缘理见中
在第七部分“明位废”中,基于诸方便权位本身的性质,乃扮演着佛陀引领众生成佛路上的阶梯的角色,智者大师就从缘起缘灭这个角度论证了其应废除的道理:“理本无位,位为缘兴,缘既迭兴,位亦迭谢。”[142]
关于藏教之位应废,大师认为,如来立藏教之位的目的是权且生起“界内事善”,以破界内理恶。此目的达到后,藏教就完成了其存在的价值。为了要使行人继续前进,故其行、位皆应废除。关于通教之位应废,智者以为,通教观空虽巧,但其最终的目的仍只是断灭入空而已。既然空只反映了诸法实相的一个方面,而非整体,那么,通教亦应废,其智、行、位亦应废。至于别教之位应废,智者的观点是,别教亦是佛“随他意语”之说,其目的是破无知尘沙惑,此惑既破,界外事善已成,那么,别教教义就应废,别教之行、位亦应废。况且,别教废除,圆教才能立。至于圆教之位,智者认为,既然圆教是佛“随自意语”之说,乃佛如实之说,道出其说法的根本意旨,而非方便权说,故圆教位皆是实位,不应废也。
智者又就此权实问题做了进一步的解释。所谓权教,有两种特性。一,权教不是直接了当地表达佛陀说法的真实意旨:欲令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权教迂迴曲折地以其它三乘(即声闻、缘觉、菩萨)的形式来使众生的根机成熟,以便众生最终能听闻圆教,进入究竟之一佛乘。二,权教乃是佛陀随众生好乐之说(即随情之说),因为随情,故有迴曲。[143]故此,从三草二木所代表的非真实之位这个意义上来说,权位应该废除。反之,圆教所代表的真实之位不废,因为,“金沙大河直入西海,金银之树悉是宝林。非曲是直,是故不废。”[144]再者,从会三乘(即声闻、缘觉、菩萨)归一佛乘(即圆教)这个角度来看,诸权教位亦应该废除,而圆教位则不废。用智者自己的话来说:“昔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三乘不合。欲令三乘合一,处处须废。今会三归一,同乘一乘,是故一行不废。”[145]换言之,一佛乘是会合三乘的结果。三乘既已融摄在佛乘里,三乘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而一佛乘则应保存。
除了以上所说之废位的理由外,智者大师还从另一个角度辩证而客观地检视了藏、通、别三教,论说三教有废有不废。三教乃佛陀说法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三教不废。然而,从每一教皆起着成前逗后(即成前人事善,逗后人事善)的作用这个意义上来说,后教的成立就意味着前教须废。同此理,智者认为,圆教也有立有不立。一方面,圆教从佛陀说法伊始就已经成立了,因为,佛陀说法的初衷即是要引领众生入一佛乘。惜哉众生不堪骤然领受如此之大乘,故佛陀只能转而讲说小乘之三藏,令众生之根器渐渐成熟之。然而,在佛陀讲说《法华经》前,对于那些尚未听闻《法华经》所说之圆教的三乘人(声闻、缘觉、菩萨),圆教还未成立。另一方面,圆教在佛陀宣说了《法华经》之后则已经成立了。[146]
在第八部分“开粗位显妙位”中,智者大师强调了粗、妙位之一体不二的特性。从佛陀宣说权教时即含有引领众生至佛乘的意旨来说,粗位里即包含了妙位,且是达到妙位之阶梯。无权位,有如空中楼阁,如何能有实位?其一体而为三就是“即三是一”,只要开显了此权位即蕴含妙位,权位含妙位,权、实一体由此可知。用大师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昔权蕴实,如花含莲;开权显实,如花开莲现。离此花已无别更莲,离此粗已无别更妙。何须破粗往妙?但开权位,即显妙位也。”[147]
在第九部分“引涅槃五譬成四教”中,智者引用了《涅槃经》中五味的譬喻来检视四教之位。智者重申两者之重要性曰:“若不将四教释譬,譬不可解。若非五譬判四教位,取信为难。”[148]根据智者的解释,四教的每一教都包含了五味,分别代表了五种阶位。通过陈述每一教中之五味,每一类五味因其所属教义之不同就显现了其不同性。例如,藏教之乳味就不同于通教之乳味,通教之乳味就不同于别教之乳味。以下分别论述之。
其一是三藏教之五味。智者解释说,第一层阶位是乳味,譬凡夫,因为凡夫还未能除惑,其生如初乳。第二层阶位是酪味,譬须陀洹,因为须陀洹破见惑,从凡转圣,如乳变为酪。第三层阶位是生苏,譬斯陀含,因为斯陀含侵六品思惑,故如生苏。第四层阶位是熟苏,譬阿那含,因为阿那含断欲界思惑尽,故如熟苏。第五层阶位是醍醐,譬阿罗汉、辟支佛、佛。因为阿罗汉、支佛、佛,皆断三界见、思惑尽,故同称醍瑚。兹表解如下:
三藏教五位 《涅槃》五譬
é 凡夫:全生,未能除惑 ¾¾¾¾¾¾¾¾¾¾¾ 如乳
| 须陀洹:破见,革凡成圣 ¾¾¾¾¾¾¾¾¾¾ 如酪
| 斯陀含:侵六品思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 如生苏
| 阿那含:欲界思尽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 如熟苏
| 阿罗汉ù
| 支佛 |:断三界见思尽¾¾¾¾¾¾¾¾¾¾ 如醍醐
ë 佛 û
其二是通教之五味。智者解释说,第一是乳味。此乳味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乳杂血,譬凡夫,因凡夫仍未断惑。乳指佛性,血指见、思惑,故此凡夫不在阶位之内。一种是纯乳,譬声闻初果和二果,因为须陀洹只破了见惑,而斯陀含侵除思惑未多,与净乳无异。第二层阶位酪是譬声闻三果,因阿那含破欲界思惑尽。第三层阶位生苏是譬四果阿罗汉,因四果见、思俱尽。第四层阶位熟苏是譬辟支佛和菩萨,因“支佛智利侵习,小胜声闻,故共菩萨如熟苏。[149]第五层醍醐譬菩萨十地,而十地在通教即名之为佛。兹表解如下:
通教五位 《涅槃》五譬
é 凡夫:不断惑 ¾¾¾¾¾¾¾¾¾¾¾如杂乳血 (无位)
| 须陀洹 (初果) ¾¾¾¾¾¾¾¾¾¾ ù
| | ¾如净乳
| 斯陀含 (二果):侵思未多 û
|
| 阿那含 (三果):欲思已尽 ¾¾¾¾¾¾如酪
| 阿罗汉 (四果):见、思俱尽¾¾¾¾¾ 如生苏
| 辟支佛:智利侵习,小胜声闻 ù
| | ¾¾ 如熟苏
| 菩萨¾¾¾¾¾¾¾¾¾¾ û
ë十地:名佛 ¾¾¾¾¾¾¾¾¾¾¾¾如醍醐
其三是别教之五味。第一之乳味譬凡夫,因此“凡夫佛性,如牛新生,血乳未别,”[150]无阶位也。而清净乳譬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以及阿罗汉,因此“声闻佛性,如清净乳。”[151]此乃菩萨十住之初位也。智者称,“十住已断四住之血,与二乘齐,故言声闻如乳。”[152]第二之酪譬辟支佛,乃菩萨十住之终极位。智者谓,“十住後心,理明智利,类支佛侵习,故言如酪。”[153]第三之生苏譬菩萨十行,因“十行破尘沙,如生苏。”[154]第四之熟苏譬菩萨十迴向,因“十迴向破界外尘沙,如熟苏。”[155]第五之醍醐譬菩萨十地,因“登地破无明,得一身无量身,百佛世界,八相作佛,故言佛如醍醐。”[156]兹表解如下:
别教五位 《涅槃》五譬
é 凡夫 ¾¾¾¾¾¾¾¾¾¾¾ 如牛新生,血乳未别
|
| 须陀洹 ù
| 斯陀含 |
| 阿那含 |¾¾¾¾¾¾¾¾¾¾ 如清净乳
| 阿罗汉 û
| 辟支佛 ¾¾¾¾¾¾¾¾¾¾¾ 如酪
| 菩萨 ¾¾¾¾¾¾¾¾¾¾¾¾ 如生、熟苏
ë 佛 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 如醍醐
其四是圆教之五味。智者引《大般涅槃经》中的譬喻来形容圆教之性质:“雪山有草,名为忍辱。牛若食者,即得醍醐。”[157]智者解释说:“牛喻凡夫,草喻八正。能修八正,即见佛性,名得醍醐。此譬圆教,行大直道,观一切众生,即涅槃相,不复可灭。”[158]这就是说,圆教位菩萨不须经过乳、酪、生苏、熟苏四味而能直接到达醍醐位,此乃圆教优于诸教的地方。那么,圆教是由什么组成而使之卓然特立于诸教之上的呢?大师从这个譬喻中推出了四妙:由牛食忍草即得无上醍醐就可得知,圆教之真理观乃是最究竟的,故忍草喻“境妙”。因牛食草而得解脱,可见牛即证悟真理之智慧,故牛喻“智妙”。由牛食草这一动作而得醍醐,可见食草就是“行妙”。而醍醐则用来譬喻“位妙”。
为了更有力的证明圆教的优越性,智者大师将此四个方面与其它三教相比。牛食其它类型的草被用来譬喻其它三教乃含有粗的因素,因为牛吃了余草,就必须经过四味的转变(从血乳变净乳,净乳变酪,酪变生苏,生苏变熟苏)才能最后变成醍醐。
其次,同样被称为醍醐,智者指出了其在四教中的不同。虽然四教皆称佛智为醍醐,藏、通教的佛智不明中道,只知俗谛和真谛这二谛,而以证悟空性真谛为最究竟之醍醐。别教之十地破无明,即能作佛,乃以了知中道之理的智慧为醍醐。而圆教在十住之位就已经得中道智慧,即可称为醍醐了。[159]如此比较下来,圆教之可被称为醍醐智的阶位显然远远在其它三教之前,故圆教为妙。
再者,大师引《涅槃经》第二十七卷云:““譬如有人,置毒乳中,则能杀人。乃至醍醐,亦能杀人。”[160]大师引此喻的目的乃在突显佛性无处不在,圆教各位位位平等,行者在任何阶位都可能得到证悟。智者将乳譬凡夫心,毒譬实相之智。毒可杀人,故此,毒所代表之智可破无明。智者认为,每一个凡夫心皆具此实相之毒,毒慧开发,不可为定。可能在初味毒发,亦可能在后味毒发,不能说一定在哪一味毒发。此不定义就使得五味味味平等,都具有杀无明的功用。大师将此五味放在四教中加以详细论述如下:
第一阶位的毒杀乃凡夫之五味。其一是血乳杀人。此指众生还在凡夫阶段,就得以听闻《华严经》之教理,因此而洞见真理,入佛智慧,即是血乳杀人(即破无明也)。其二是酪中杀人。此指先已得菩萨十住位者,因听闻《华严经》教理而开悟,即是酪中杀人。其三是生苏杀人。此指在十行位上闻《华严经》开悟者,即是生苏杀人。其四是熟苏杀人。此指在十迴向位上又进一步开悟者,即是熟苏杀人。其五是醍醐杀人。此指在诸十地上更开悟者,即是醍醐杀人。兹表解如下:
闻 《华严》 悟 入 佛 慧
é 凡地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血乳杀人
众 ½ 十住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酪中杀人
½ 十行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生苏杀人
生 ½ 十迴向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熟苏杀人
ë 诸地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醍醐中杀人
第二阶位的毒杀乃藏教之二味。乳中杀人指的是凡夫、在三藏之方便位[161]者以及在菩萨位者,闻三藏教,于中即能秘密了悟中道之理。酪中杀人指的是四果位上之圣人,能于三藏教中了悟中道。兹表解如下:
闻 三 藏 教 密 见 佛 性
历 é 凡夫¾¾ù
三 ½ 方便位 ½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乳中杀人
藏 ½ 菩萨位 û
教 ë 四果位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 酪中杀人
第三阶位的毒杀乃通教之五味。乳中杀人指的是凡夫和通教三乘方便位。[162]若众生闻通教而秘密见佛性,即是乳中杀人。酪中杀人指的是入位的菩萨,若于通教中密见佛性,即是酪中杀人。生苏杀人指的是得道种智(即遍知世间、出世间一切道门差别的智慧)的菩萨,若于通教中密见佛性,即是生苏杀人。熟苏杀人指的是在第九地的菩萨,若于通教中密见佛性,即是熟苏杀人。醍醐杀人指的是在第十地的菩萨,若于通教中密见佛性,即是醍醐杀人。兹表解如下:
闻 通 教 密 见 佛 性
é 凡夫¾¾¾¾¾¾¾¾¾ù
历 ½ ½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乳中杀人
½ 三乘方便位¾¾¾¾¾¾û
通 ½ 入位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酪中杀人
½ 菩萨道种智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生苏杀人
教 ½ 九地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熟苏杀人
ë 十地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醍醐中杀人
第四阶位的毒杀乃别教之五味。乳中杀人指在十信位上闻别教而见佛性。酪、生苏、熟苏等杀人指在十住、十行、十迴向位(即三十心)上闻别教而见佛性。醍醐杀人指在十地上闻别教而见佛性。 兹表解如下:
闻 别 教 见 佛 性
历 é 十信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乳中杀人
别½ 三十心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酪、生苏、熟苏等杀人
教 ë 登地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醍醐杀人
第五阶位的毒杀乃圆教之五味。乳中杀人指初闻《法华经》即破无明、见佛性。酪、生苏、熟苏等杀人指在六根清净位上破无明、见佛性。醍醐杀人指在十住位之初位上破无明、见佛性。[163]兹表解如下:
闻 圆 教 破 无 明、 见 佛 性
圆 é 发始闻经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乳中杀人
½ 六根清净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 酪、生、熟苏杀人
教 ë 初住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 醍醐杀人
由以上诸教中之毒杀可知,每一味皆有破无明、见佛性之功用,不可定而论之也。
智者大师所论圆教的最后一部分是“明妙位始终”。智者总结说,尽管各妙位说明了不同层次的果位,从初级的果位至最究竟的果位,但其始和终同时又没有任何分别。以上各层次的毒杀就是最后的例证,有力的说明了圆教各位浑然一体的圆融特色。[164]
三、结论
综上所述,智者大师把佛教的修行果位整理分类成六组,即人天乘位、藏教声闻、缘觉二乘位、三藏菩萨位、通教三乘位、别教位以及圆教位。在这六组阶位中,最重要的便是四教之位,且四教之位是互相关联的。
简而言之,三藏二乘位包括声闻位和辟支佛位。声闻位有七贤位和七圣位。七贤位中包括外凡和内凡两组。外凡位是第一至第三位的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而内凡则是第四至第七位的煖、顶、忍、法(即四善根)。七圣位由钝根人的随信行位和利根人的随法行位两类组成,前者由信而入见道,后者由法而入见道。至于七圣位的信解位、见得位、身证位、时解脱、不时解脱等皆分属于声闻四果位。
通教位分两组:一为通教三乘位之十位,二为菩萨独享之名位。乾慧地即菩萨之伏忍位,性地即菩萨之顺忍位,八人地即菩萨之无生法忍道,见地即菩萨无生法忍果,薄地即菩萨游戏五神通,离欲地即菩萨离欲清净位,已办地即菩萨无生法忍位,辟支佛地即菩萨无生法忍位,最后还有菩萨地和佛地。
别教位由七个阶位共五十二位组成。七个阶位分别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觉地以及妙觉地。
圆教位可分为两组,即圆教五品弟子位和圆教七种阶位。前者相当于三藏位之外凡,或通教位之乾慧地,或别教位之十信。后者则亦具别教菩萨五十二位之名。
以上所说的四教位在一定层次上有互相相似的一面。智者体系中的四教是一个由浅至深、逐级递升的关系。同理,四教之位互相之间的认同亦是如此,可总结如下:
(1)三藏教七贤位之前三位“外凡”相当于通教第一位“乾慧地”,菩萨别称为“伏忍”,别教之第一位“十信”,以及圆教之“五品弟子位”。(2)三藏教七贤位之后四位“内凡”相当于通教第二位“性地”,菩萨别称为“顺忍”,别教“三十心”(十住、十行、十迴向),以及圆教之十信位。(3)三藏教七圣位之前二位“随信行”和“随法行”是声闻初果须陀洹,相当于通教第三位“八人地”,菩萨别称为“无生法忍道”,以及别教十地中之第一地“欢喜地”。(4)三藏教七圣位中之第三位“信解”属声闻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洹、三果阿那含,相当于通教十位中的第四位“见地”,菩萨别称“无生法忍果”,第五位“薄地”,菩萨别称“游戏五神通”,第六位“离欲地”,菩萨别称“离欲清净”。此外,“见地”相当于别教十地中的第一地“欢喜地”。“薄地”相当于别教十地中的第二地“离垢地”和第三地“明地”。“离欲地”相当于菩萨十地中的第四地“焰慧地”和第五地“难胜地”。(5)三藏教七圣位中的第四位“见得”和第五位“身证”属声闻三果阿那含,相当于通教十位中的第六位“离欲地”。(6)三藏教七圣位中的第六位“时解脱”和最高位“不时解脱”属声闻四果阿罗汉,相当于通教十位中的第七位“已办地”,菩萨别称“无生法忍”,别教十地中的第六地“现前地”以及第七地“远行地”。至此,三藏教位已尽,其最高位只相当于通教第七位以及别教十地中的第六地。
让我们接着来检视余下来的诸教位。(7)通教十位中的第八位“辟支佛地”,菩萨别称“无生法忍”,相当于别教十地中的第八地“不动地”。(8)通教十位中的第九位“菩萨地”相当于别教十地中的第九地“善慧地”。(9)通教十位中的最高位“佛地”相当于别教十地中的第十地“法云地”。至此,通教位已尽,而其最高位只与别教十地齐。别教仍有“等觉地”和“妙觉地”是通教所不及的。让我们再继续来检视其余的别教位和圆教位。
与圆教位相比,别教“十地位“相当于圆教之”十住位“。别教之“等觉位”相当于圆教十行位中的初行。而别教最高位“妙觉位”则相当于圆教十行位中的二行。至此,别教诸位已尽。其余的圆教诸位已无其它诸教位可与之抗衡。这就意味着,圆教从十行位中的三行起,上至十迴向、十地,等觉地以及妙觉地,可谓优胜无比,傲视阔步了。兹表解诸教位之互相呼应的关系如下:
三藏位 通教位 别教位
é 1. 五停心 1.乾慧地(伏忍) 1.十信
| 2. 别相念处 2.性地(顺忍) 2.三十心(十住十行十迴向)
| 3. 总相念处 3.八人地(无生法忍道) 3.十地
é 七 ù | 4. 煖法 4.见地(无生法忍果) ¯
| 贤 |¾| 5. 顶法 5.薄地(游戏五神通) 欢喜地(一地)
| 位 û | 6. 忍法 6.离欲地(离欲清净) 离垢地(二地)
| ë 7. 世第一法 7.已办地(无生法忍) 明地(三地)
| é 1. 随信行位(初果) 8.辟支佛地(无生法忍) 焰地(四地)
| 七 ù | 2. 随法行位(初果) 9.菩萨地 难胜地(五地)
| 圣 | ¾ | 3. 信解位(初、二、三果) 10.佛地 现前地(六地)
ë 位û | 4. 见得位(三果) 远行地(七地)
| 5. 身证位(三果) 不动地(八地)
| 6. 时解脱罗汉位(四果) 善慧地(九地)
ë 7.不时解脱罗汉位(四果) 十地菩萨
等觉地
é圆 ù 妙觉地
|教 | é 1. 随喜品位ù
|五 | | 2. 读诵品位 |
|品 |¾¾ | 3. 说法品位 |¾¾藏教外凡、通教乾慧地、别教十信位
|弟 | | 4. 兼行六度 |
|子 | ë 5. 正行六度û
|位 û ¯
6.圆教位¾¾¾¾ |圆 ù é1.十信位¾¾¾¾¾¾藏教内凡、别教十住、十行、十迴向位
|教 | ½2.十住位¾¾¾¾¾¾别教十地位
½ ½ ½ é初行¾¾断一品无明¾¾别教等觉位
|七 | ½3.十行位¾¾½
½ ½ ½ ë二行¾¾¾¾¾¾¾¾¾别教妙觉位
|种 |¾¾½4.十迴向位
|阶 | ½5.十地位¾¾¾¾¾¾各断一品无明,增一分中道
ë位 û | 6. 等觉地¾¾¾¾¾¾ 更破一品无明
ë 7. 妙觉地¾¾¾¾¾¾ 永别无明父母
智者大师所阐述的诸教位之间互相呼应的系统乃是与大师以四教义为中心的判教体系相一致的,旨在以四教为体系来综合佛教中所有有关修行果位的理论。诸教位以其逐级递进的关系而紧密的联系了起来,并以突出圆教之位来统摄全局,彰显圆教究竟成佛的宗旨。大师这部分“位妙”的论述是与其“境妙”、“智妙”、“行妙”的理论融合无间的。在前三妙的论述中,大师揭示了佛教修行成佛以圆教之真理、智慧、修行为最究竟的佛说,而大师的果位体系正是对其前三妙理论最好的论证。也就是说,要想得究竟菩提佛果,圆教是最快捷、最直接的法门。然而,在突显圆教的同时,智者大师亦肯定了藏、通、别三教不可或缺的功用。若没有方便权教接引不同根机的众生皆共向佛道,那么,佛陀之度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的宗旨也就成了空谈。
本文原载《戒幢佛学》,岳麓书社, No.2,2002。
--------------------------------------------------------------------------------
[1]有关智者大师对真理、智慧、实践的阐述,请参见作者的文章《境妙究竟—从妙法莲花经玄义中看天台智顗对真理的论述》(载《觉群学术论文集》,第1辑, 商务,
2001.),即将发表于《寒山寺佛学》的“A Study of Chih-i’s Theory of Knowledge in relation to Objects as Truth”(《智顗之契入真理的智慧思想研究》),2002,以及《论天台智者的实践体
系》,即将发表于《觉群学术论文集》,第2辑, 商务,2002。
[2]见《大正藏》第9卷,第19中。详见Swanson对此段经文所作的注释, Foundations of T'ien-t'ai Philosophy: The Flowering of the Two Truths Theory in Chinese Buddhism, Berkeley: Asian Humanities Press, 1989,第318页,注释第325。
[3]详见《法界次第初门》,第46卷,第670页下至671页上。
[4]有关人乘的论述,参见《妙法莲华经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26页中至下。
[5]详见《法界次第初门》,第46卷,第669页下至670页上。
[6]此四天王天及各十个居处之名称在《正法念处经》中提到。详见《大正藏》第17卷,第125页上至中。
[7] 详见同上,第125页中至下。
[8] 详见同上,第125页下至126页上。
[9] 详见同上,第126页上至下。
[10] 详见同上,第126页至127页中。
[11] 详见同上,第127页中至下。
[12] 详见同上,第127页下至128页上。
[13] 详见同上,第128页上至129页上。
[14] 详见同上,第129页上。
[15] 详见同上,第129页上至中。
[16] 详见同上,第129页中至下。
[17] 详见同上,第129页下至130上。
[18] 详见同上,第130页上至下。
[19] 详见同上,第130页下。
[20]详见同上,第130页下至131上。
[21] 详见同上,第131页上至下。
[22] 详见同上,第131页下至132页上。
[23] 详见同上,第132页上至中。
[24] 详见同上,第132页中至133页上。
[25] 详见同上,第133页上至中。
[26] 详见同上,第133页中。
[27] 详见同上,第133页下至134页上。
[28] 详见同上,第134页上。
[29] 详见同上。
[30] 详见同上,第134页中至135页上。
[31] 详见同上,第135页上。
[32] 详见同上,第135页中。
[33] 详见同上,第135页中至下。
[34] 详见同上,第135页下至136页上。
[35] 详见同上,第136页上。
[36] 详见同上,第136页上至中。
[37] 详见同上,第136页下至137页上。
[38] 详见同上,第137页上至中。
[39] 详见同上,第137中至下。
[40] 详见同上,第138页上至中。
[41] 详见同上,第138页中至139页上。
[42] 详见同上,第139页上至中。
[43] 详见同上,第139页中至140页中。
[44] 详见同上,第140页下至141页上。
[45] 详见同上,第141页上至下。
[46] 详见同上,第141页下。
[47]三十三天即指忉利天。有关此天的描述,详见同上,第143页中至209页上。
[48]有关严守各戒即可生各天的描述,详见同上,第142页中至下。
[49] 有关天乘的论述,参见《妙法莲华经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26页下至727页下。
[50]见同上,第727页下。
[51]见同上。
[52]五停心指不净观、慈悲观、缘起观、界分别观、数息观。四念处分别相念和总相念两种。别相念处指修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总相念处指观一切皆不净、苦、空、无我。
[53]见《妙法莲华经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27页下。
[54]见同上,第728页上。
[55]十六行相指观四谛各有四种差别,合成十六种。苦谛之四相是:非常、苦、空、非我。集谛之四相是:因、集、生、缘。灭谛之四相是:灭、静、妙、离。道谛之四相是:道、如、行、出。
[56] 因此位仍在修习四谛之理,故善根未定。
[57]见《妙法莲华经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28页上。
[58]见同上。
[59] 有关七贤位的论述,参见同上,第727下至728页上。
[60] “见道”指以无漏之现观四谛,见照其理之修行阶位。
[61] “修道”指见道后进一步对具体事相反复加以修习之位。
[62]“无学道”指当行人证悟最高境界后,已经无所可学。
[63]见《妙法莲华经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28页上。
[64] 须陀洹称预流果,七返各生于人、天后必可得阿罗汉果。
[65] 三结指有身见结、戒禁取结以及疑结。众生若受此见惑结缚,即不能出离生死。
[66]八十八使源于见惑,包括五盖、五见。五盖乃钝使:贪、嗔、痴、慢、疑。五见乃利使,包括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欲界有三十二使,色界及无色界各有二十八使,三界合计八十八使。详见《法界次第初门》,第46卷,第669页上至中。
[67]斯陀含尚须由天上到人间受生一次,方可般涅槃。
[68]欲界思惑共有九品。思惑即烦恼,指贪、嗔、痴、慢。此四种烦恼有上、中、下三品,每品又有上、中、下三品,故合共九品。作为一地的欲界含九品思惑。色界、无色界各有四地,合计七十二品思惑。三界共计八十一品思惑。
[69]阿那含已断尽欲界九品思惑者就不再来欲界受生了。
[70]五上分结即是上分界之色界与无色界之烦恼,包括色爱、无色爱、掉举、慢、无明。众生受此烦恼系缚,不得超离其界。
[71] 见《妙法莲华经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28页下。
[72] 有关七圣位的论述,参见同上,第728页上至729页中。
[73]见同上,第729页中。
[74]有关辟支佛位,参见同上。有关中药草位的论述,参见同上,第727页下至729页中。
[75] 参见同上,第729页中。
[76] 参见同上,第729页下。
[77] 参见同上。有关上药草位的论述,参见同上,第729中至下。
[78]四正勤包括:令除断已生之恶,令未生之恶不生,令未生之善能生,令已生之善能更增长。以一心精进,行此四法,是为四正勤。详见《法界次第初门》,《大正藏》第46卷,第681页下。
[79] 四如意足指欲、念、进、思惟。详见同上,第681页下至682上。
[80] 五根指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详见同上,第682页上。
[81] 五力指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详见同上,第682页上至中。
[82] 七觉支指念、择、进、喜、轻安、定、舍。详见同上,第682页中至下。
[83]八正道指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详见同上,第682页下至683页上。
[84]八忍由四法忍和四类忍组成。前四法忍(即苦法忍、集法忍、灭法忍、道法忍)印证欲界之四谛,后四类忍(即苦类忍、集类忍、灭类忍、道类忍)印证色、无色界之四谛。此八忍断除三界内之见惑。见惑既断,四谛观照分明,则为八智,是为解脱道。八智指苦法智、集法智、灭法智、道法智、苦类智、集类智、灭类智、道类智。
[85]无生四谛指通教人所体认的无生无灭四谛。通教人认为,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合和而成,故是虚幻不实的。以此理来看苦、集、灭、道四谛,苦就没有什么逼迫相,集也没有什么和合相,道是不二相,灭是无生相。
[86]佛十力是唯如来才具足的十种智力,即:处非处智力、业报智力、诸禅解脱三昧智力、诸根胜劣智力、种种解智力、种种界智力、一切至处道智力、天眼无碍智力、宿命无漏智力以及漏尽智力。详见《法界次第初门》,《大正藏》第46卷,第694页中至下。
[87]四无所畏是佛菩萨说法时所具有的无所畏惧的信心,即:一切智无所畏、漏尽无所畏、说障道无所畏以及说尽苦道无所畏。详见《法界次第初门》,《大正藏》第46卷,第694页下至695页上。
[88]有关通教三乘十位的论述,参见《妙法莲华经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29页下至730页上。
[89]十信位是别教菩萨五十二阶位的最初十位,指菩萨所应修的十种心。此十种心在信位,能助成信行,指:信心、念心、精进心、定心、慧心、戒心、迴向心、护法心、舍心以及愿心。
[90]十住是菩萨五十二位中的第十一至第二十阶位,指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具足方便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
[91]十行是菩萨五十二位中的第二十一至三十位,指欢喜、饶益、无违逆、、无屈饶、无痴乱、善现、无著、难得、善法、真实。
[92]十迴向是菩萨五十二位中的第三十一至四十位,指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不坏、等一切佛、至一切处、无尽功德藏、入一切平等善根、随顺一切众生、真如相、无缚无著解脱、入法界无量。
[93]智者大师将烦恼分为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见惑指迷于三世之道理,思惑指迷于现在之事象。见思惑能招三界生死之果报,须用空观断除之。尘沙惑指迷于三界内外恒沙尘法所起之惑障。因菩萨断除见思惑后,易著于空观,而未能进一步了知众生之尘沙惑及对治之方法,故此惑能妨碍菩萨出假利生,化度众生。此惑为菩萨所独有,须以假观破之。无明惑指于一切法无所明了,是迷于中道第一义谛之烦恼,障覆中道之根本无明,为一切生死烦恼之根本,须用中道观除之。
[94]无明为一切烦恼的根本,故称根本无明,指不觉迷妄之心,于真如海中,起动最初一念者,即此根本烦恼。
[95]十地是菩萨五十二阶位中的第四十一至五十位,指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
[96]见《妙法莲华经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30页中。“无生法忍”意为,观诸法无生无灭之理而谛认之,安住且不动心。
[97]五神通指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以及神足通。
[98]有关通教菩萨所独有的地位的论述,参见《妙法莲华经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30页上至731页中。有关小树位的论述,参见同上,第729页下至731页中。
[99]智者大师将藏、通教的教理称为界内法,故其所伏所破之惑亦属于欲、色、无色界三界之内,而将别教和圆教的教义称为界外法,故其所伏破之惑属于三界之外。牟宗三对智者之界内、外的理论有详细的论述。见《佛性与般若》,册下,第986页至991页。
[100]有关就无量四谛论别教阶位,参见《妙法莲华经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31页中至下。
[101]“从假入空”的“假”在此指凡夫之颠倒见。凡夫误将假有之存在视为真实,与菩萨之假观大相径庭。菩萨乃是在空观的基础上,正确地了知现象世界为假有,但为了度生的事业,不妨入假利人,故其假观非凡夫之颠倒执著之谬见也。
[102]见《妙法莲华经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32页中。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指:无垢三昧破地狱有;不退三昧破畜生有;心乐三昧破恶鬼有;欢喜三昧破阿修罗有;日光三昧成而弗婆提有破;月光三昧成而衢耶尼有破;热焰三昧成而欝单越有破;如幻三昧成而阎浮提有破;不动三昧成而四天王天有破;难伏三昧成而三十三天有破;悦意三昧成而焰摩天有破;青色三昧成而兜率天有破;黄色三昧成而化乐天有破;赤色三昧成而化乐自在天有破;白色三昧成而初禅天有破;种种三昧成而梵王有破;双三昧成而二禅天破;雷音三昧成而三禅天破;注雨三昧成而四禅天破;如虚空三昧成而无想天破;照镜三昧成而阿那含天破;无碍三昧成而空无边处破;常三昧成而识无边处破;乐三昧成而无所有处破;我三昧成而非想非非想处破。
[103]参见同上,第731页下至732中。
[104]有关大树所代表的别教菩萨位的论述,参见同上,第731页中至732页中。
[105]五味之譬出自《大般涅槃经·圣行品》,谓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苏,从生苏出熟苏,从熟苏出醍醐(见《大正藏》第12卷,第449页上)。智者认为,五味中唯醍醐为最究竟,故将之作为圆教的象征。在大师的判教体系中,五味被用来譬喻佛陀说教之五时。乳譬华严时,酪譬鹿苑时,生苏譬方等时,熟苏譬般若时,醍醐譬法华涅槃时。根据智者的理论,前四时是方便之权,最后一时是究竟之实。
[106]见《法华经》,《大正藏》第9卷,第18页下。
[107]有关第一方面“简名义”的论述,参见《妙法莲华经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32页中至下。
[108]《法华经》只解释了五品弟子位中的第一品(见《大正藏》第9卷,第45页中至下)以及六根清净(见同上,第51页上)。在灌顶所写的智者大师传记里,大师称自己证得的果位即此五品弟子位(见《大正藏》第46卷,第1页中)。尽管此五品弟子位只是圆教之初位,但大师一再强调圆教各位在断惑、破伏无明的功用上乃处于平等的地位。这就是说,五品弟子位已经能圆伏见、思惑及无明。根据牟宗三的研究,五品弟子位的重要意义不容忽视,因为此位与六根清净位密不可分,而后者可与别教十信位相提并论。牟先生更进一步认为,五品弟子位和六根清净位应该属于同一阶位,而可称作“五品弟子及六根清净位”,因为两者虽然尚未断破无明,但皆已圆伏无明。参见《佛性与般若》,册下,第911页至1023页。
[109]有关圆教五品弟子位的论述,参见《妙法莲华经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33页中。
[110]有关圆教十信位的研究,参见牟宗三《佛性与般若》,册下,第935页至949页。
[111]“通”指通向涅槃之道,断除致苦之因、除因果之慧,六度之行,以及修空、假、中之一心三观。“塞”指苦、集、十二因缘、六敝(即悭贪、恶业、嗔恚、懈怠、乱意、愚痴)、无量惑以及根本无明。
[112]道品指三十七道品,为追求智慧、进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包括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正道。
[113]有关圆教十信位的论述,见《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33页下。
[114]关于圆教十住位之研究,参见牟宗三,《佛性与般若》,册下,第949页至959页。
[115]正、了、缘是智者大师根据《大般涅槃经》中所说之概念而设立的三因佛性,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相应。谓众生本具此三因佛性,故终能证得三德涅槃。正因佛性指诸法实相之理体,乃成佛之正因,与法身相应。了因佛性意为,由此正因,发此照了实相之智慧,与般若相应。缘因佛性意为,一切功德善根,乃可资助了因佛性,开发正因佛性,与解脱相应。
[116]见《妙法莲华经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34页上。
[117]见同上,第734页上至中。
[118]关于圆教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觉、妙觉之研究,参见牟宗三,《佛性与般若》,册下,第959页至968页。
[119]见《妙法莲华经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34页下。
[120]见《妙法莲华经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34页下。
[121]有关“明位数”,参见《妙法莲华经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32页下至735页中。有关圆教位的论述,参见同上,第732页中至741页中。
[122]见《法华经》,《大正藏》第9卷,第5页下。
[123]有关圆教诸位之断、伏的研究,见牟宗三《佛性与般若》,册2,第969页和975页。
[124]智者将烦恼惑分为枝与本。枝指障事之惑,本指障理之惑。界内见惑是本,思惑是枝。界外无明为本,尘沙为枝。见湛然《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大正藏》第33卷,第892页上。
[125]关于“明圆位断伏”,参见《妙法莲华经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35页下至736页下。
[126]有关圆教位功用的研究,参见牟宗三《佛性与般若》,册下,第975页至981页。
[127]见《妙法莲华经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36页下。
[128]四依止出自《大般涅槃经》中的四依品,指获证声闻四果的圣人,堪为世间作依止。在此,四依止乃指证得圆教位的菩萨。
[129]关于“明功用”,参见《妙法莲华经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36页下至737页上。
[130]四住地为生起三界一切见、思烦恼之根本依处,包括:见一切处住地(即三界之一切见惑)、欲爱住地(即欲界之一切思惑,思惑之中尤以贪爱为重)、色爱住地(即色界之一切思惑)、无色爱住地(即无色界之一切思惑)。
[131]有关“通诸位论粗妙”,参见《妙法莲华经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37页上至下。
[132]见同上,第737中。
[133]“界内事善”意为,行人若由析法而入空谛之智,智者称之为三界内之事善。
[134]“界内事恶”意为,行人若不能直接洞见万事万物自性本空,智者称之为三界内之事恶。
[135]“界内理善”意为,行人若能体认诸法本来空无自性之理,智者称之为三界内之理善。
[136]“界内理恶”意为,行人若以为诸法实有,唯通过析法方能见空,智者称之为三界内之理恶。因为从理上说,诸法原本就空无自性。
[137]“界外事善”意为,行人若能了知现象世界是假有,由此而入世度众,智者称之为三界外之事善。
[138]“破尘沙事恶”意为,行人若观诸法无量,但不明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之理,此乃尘沙惑,智者称之为尘沙事恶。因为事物真实的相状乃一法含摄诸法,诸法乃一法之不同面的呈现而已。
[139]“界外理善”意为,行人若明了诸法实相,中道之理,智者称之为三界外之理善,乃佛之知见也。
[140]“破无明理恶”意为,行人若不能以中道之理观照诸法一体,无二无别,体认无明即智慧,智者称之为无明理恶,因为行人误将无明与智慧视为两个不同的东西,必须破无明后方能证得智慧。
[141] 有关“明位兴”,参见《妙法莲华经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37页中。
[142]见同上。
[143]智者引的是《大般涅槃经》中的譬喻“一切江河,必有迴曲。一切丛林,必有树木。”见《大正藏》第12卷,第667页中。
[144]见《妙法莲华经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38页上。
[145]见同上。
[146] 关于“明位废”的论述,参见同上,第737页中至739上。
[147]见同上,第739页上。有关“开粗位显妙位”的论述,参见同上,第739上至中。
[148]见同上,第739页中。
[149]见同上,第739页下。
[150]见同上。
[151]见同上。
[152]见同上。
[153]见同上。
[154]见同上。
[155]见同上。
[156]见同上。
[157]见《大般涅槃经》,《大正藏》第12卷,第770页中。
[158]见《妙法莲华经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39页下。
[159]见同上,第740页上。
[160]见《大正藏》,第12卷,第784页下。
[161]智者将声闻见道之前的七贤位称为方便位。
[162]在智者大师体系中,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是方便,唯有一佛乘是实,故称通教三乘位为方便位。
[163]有关“引涅槃五譬成四教”的论述,参见《妙法莲华经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39页中至740页下。
[164] 有关“明妙位始终”,参见同上,第740页下至741页中。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