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观音塘的观音会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观音塘的观音会
  白族人最具外求于佛,内修于心的宗教情怀。善与真的佛性与现世的淳朴与祥和总会在白族人的世俗生活中融为和谐的一体。庙会与集市既是盛大的佛事,也是商业与文化交流盛会。久而久之,在大理地区形成了独俱特色的庙会文化。除著名的“三月街”外,观音塘的观音古市也极富盛名。关于观音塘,有一个美丽的“负石阻兵”传说:相传汉时有兵犯大理,观音幻化成一位白族老妇人,用草绳背负一块巨石在路上与敌兵相遇。入侵兵士见此情景,很是惊异。老妇竟有这样大力气,何况青壮年呢?于是,敌兵不敢再犯,鸣金收兵。前人就此事曾有诗云:“此石可挡兵十万,汉家空有客三千。”郭沫若有诗云:“老母负巨石,曾阻敌兵侵。此必农家母,断非观世音。”
  农历二月十九日,为观音圣诞日,也是观音塘的观音会。每年的农历二月二十八日晚到第二天凌晨,四方信众会集在大殿参加庄重的佛事法场。阁内香烟缭绕,木鱼声声。二十九日,整个观音塘村中巷道被各类生意摊点挤得水泄不通,人来人往,人声鼎沸。村民倾家出动,在村外的田间道旁起火搭灶野炊。各地的“莲池会”纷纷来到观音塘,诵经声此起彼伏。到处都有对歌的,打霸王鞭的,热闹非凡。人们不仅朝拜观音,还来做买卖,来走亲会友。观音塘成为集宗教活动、文化活动、集市贸易为一体的场所。观音会上的妇女居多,满街上五彩的衣裙游动,个个面容祥和。恍然间,仿佛是千千万万的观音下至凡间,来到了观音塘的庙会。在观音塘,观音菩萨不仅是宗教偶像,她已经升华为为慈爱、正义和希望的象征。
  观音塘坐落在下关与大理之间的感通寺下上末村。是大理有名的佛教古刹之一。清代实行塘讯制度,交通沿线设置讯和塘,驻兵把守。在上关、下关和大理分别设讯,中间设十个塘,观音塘为十塘之一,观音塘由此得名。而且紧靠森林茂密的苍山,面临清澈碧绿的洱海,位置险要,交通便利。整个寺宇建筑群严谨有致,殿宇巍峨;院内树木繁茂,花草斗艳;不仅是香客云集之所,也是文人墨客游历之地。
  后人为纪念观音保境安民,便在大石上建了一座观音阁,阁内供奉观音像,继而扩建为观音塘寺宇建筑群。观音塘建于明代,始建时以观音阁为主体;到了清代重修,在修缮观音阁的同时,始建殿宇。1965年,观音塘修缮一新,但于次年被再毁。历经十多年,又于1988年重修,“观音塘”门匾系赵朴初题写。
  观音塘在建筑上独树一帜。观音阁就建在传说中观音所负的巨石上,阁体全部用大理石镶成。大石旁四周修有水池,池边石栏杆围护。阁中供奉石观音像。阁四周有石回廊,可通行人,东西有石拱桥四座。亭的三壁上碑刻与石雕画相映成趣,亭外四面相通。静止的石亭和轻泛涟漪的池水互相衬托,石的刚与水之柔相辅相承,亭池间桥廊紧凑,浑然一体,整个建筑严谨有序,而且以石为廊,以石为墙,别具匠心。
  古老的观音塘,在佛教传播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是大理古老佛寺之一;而今,它不仅是佛教胜地,也是人们进行文化交流与民间集市贸易的重要场所。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