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崆峒山文管所藏傳佛教銅像賞析
這應該說是一種機緣。一九八六年,時任四川省崆峒山管理局副局長的黃毅先生,以收購廢銅的價格從平涼機床附件廠收購了一批即將被付諸熔爐的銅佛像。十六年後,這批來自甘南州命運乖舛的銅佛像,經四川省文物局鑒定組專家的悉心鑒定,八十八件銅佛像均為我國藏傳佛教密宗教銅造像,有四件屬國家一級文物,二十二件屬國家二級文物,五十三件屬國家三級文物。
因此,這批藏傳佛教密宗教銅造像中的精品,成為崆峒山文管所收藏中的珍品,為崆峒區這塊文化古土增添著無盡的光彩。
藏傳佛教是中國佛教重要的一系。西元七世紀佛教從內地、印度、尼泊爾等地傳入西藏。其發展分為前弘期和後弘期兩期。七世紀至八三八年吐蕃贊普郎達瑪滅佛為前弘期。其後有一百多年佛教在吐蕃滅跡。自十世紀末,佛教經上下兩路重新在西藏弘傳,為後弘期開端。後弘期西藏佛教直接傳承了印度帕拉王朝盛行的無上瑜伽密教,並以密教傳承為主,形成各教派。密宗修法注重像設。藏傳佛教神系龐大,造型複雜,既有源於印度佛教晚期的密宗金剛經、時輪乘、易行乘諸神,又有西藏原始本教神。蒙古、漢地諸神祗也都加入了藏傳佛教的萬神殿。於是,慈眉善目、面貌安詳的顯宗像,凶神惡煞、多首多臂的密宗像,嫵媚動人的度母像,極美與極醜,極善與極惡,匯聚一堂,這較漢地佛教造像遠為豐富多彩。
因此,從型制特點上看,崆峒山文管所收藏的這批藏傳佛教銅造像當為密宗教造像。
藏傳佛教的繪畫與雕塑為佛教五大明中的工巧明,《造像量度經》是藏佛造像依據的藍本,「三經一疏」是藏族傳統中的佛像雕塑繪畫的理論依據與造型標準。
女神形象眾多,是藏佛一大特點,數量約占總數的五分之一。藏佛中女性神的發達與漢地佛像中的幾乎沒有女性神形成鮮明對比。
大量的凶忿像、男女雙身像,都是藏佛中特有的內容題材。究其形象來源,多可從印度密教中找到原型。
藏佛造像有其獨特的風格與特點:其一,藏佛製作的目的是修習功德的宗教崇拜,匠師須嚴格依照《造像度量經》的規矩製作佛像。將作為崇拜物件的佛像,以雕塑與繪畫的形式按規定的尺寸比例準確地製作出來,是藏傳佛教藝術品製作中最重要的注意事項。如果製作錯誤,將使善業功德損失,失去神靈佑護。由於這個原因,因依照固定程式重復製作,難免千佛一面,一個樣式延續幾個世紀,故造像工藝性強,藝術性弱,看不到明顯的時代風貌。其二,同是佛教造像,漢地佛像多有紀年、供養人姓名,印度、尼泊爾佛像中也有不少有紀年的佛像。但藏佛則極少題記,偶有題記也多為六字真言、咒語,更罕有藏文紀年。存世藏佛大都是五十釐米以下的小型造像,尤其珍貴的早期作品只有二十釐米左右,究其原因是佛像越小越便於保存流傳之故。存世藏佛基本為傳世品。據此,藏佛因直接紀年資料的缺乏,分期斷代要比漢地佛教造像困難得多。其三,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文化交流與地理環境密切相關。西藏地接中亞、印巴次大陸,西藏的本教文化、印度文化、漢文化、中亞文化,都曾在這裏交互影響。如果與漢地佛教造像藝術比較,可以看出二者之間的明顯差異。漢地佛教造像藝術雖然也源自印度,但傳入之後,很快被吸收融合於傳統的雕塑藝術之中,發展成具有漢文化特徵的造像藝術,其風格相對來說比較一致。而西藏因直接與環喜瑪拉雅山各國接壤,外國工匠長期以來就在西藏製造佛像,並把技藝直接傳給藏族工匠,大量的原產印度等地的佛像也不斷流入西藏。所以西藏保存著大量的外來佛像。西藏不同地區的,外來的各種藝術風格的造像形式相互交融,使得藏佛的風格複雜紛繁而且多樣。這是藏佛與漢地佛像截然不同之處。如果說漢地佛主要區別在於時代特點的話,藏佛則主要表現在不同產地的區域風格變化。
藏佛所用金屬材料,主要為各種銅合金,一般以銅色為准,分為紅銅、黃銅、青銅三種。崆峒山文管所收藏的這八十八件藏佛造像,質材均為黃銅,部分珍品為鎏金造像。
藏佛分期,大體與西藏佛教發展史同步,可分四個階段:七至九世紀吐蕃時期,為佛教前弘期;十至十三世紀為佛教後弘期前期,造像多模仿外來藝術風格;十四至十六世紀,西藏本地風格逐漸成熟,十五世紀達到藏佛藝術發展的高峰;十七至十九世紀為藏佛藝術發展的後期。
崆峒山所收藏的這批藏佛造像,依時段劃分,當屬第三期,即明代藏佛藝術發展高峰期的作品。這一時期,西藏造像形成比較統一的本土藝術風格,這是與元明王朝結束了吐蕃王朝崩潰後各教派和政治集團各據一方、四分五裂的局面,統一於高度集權的中央政府管轄之下,十三世紀後藏佛風格漸趨一致的客觀歷史條件分不開的。這種統一的風格,表現在藏佛的帽冠裝飾、蓮座背光形式基本一致等方面,印度、尼泊爾等外來影響已不明顯。
明代宮廷內,藏傳佛教文化影響極其明顯。宮內英華殿、洪慶宮供番佛,設番經廠習念西方梵唄經咒,禦用監設佛作造佛像。永樂宣德時期,朝廷製作了不少鍍金銅佛施與西藏宗教領袖。永樂之後雖仍有製作,但以永宣造像數量最多,質量最高。
從崆峒山文管所收藏的這批造像看,其技藝之圓熟,工藝之精細,且其多為鎏金銅造像的特點,當為明永樂宣德時期的作品。至於是否為明宮廷中所制,還有待於進一步的考證。
以下簡介崆峒山文管所收藏造像有:
1.明鎏金阿彌陀佛銅座像:該座像為黃銅質鎏金。通高三十一釐米,蓮台高七釐米,最大直徑二十五點五釐米,質重五千四百二十克。佛螺髻,肉髻上有一圓珠形頂嚴。面部豐滿,額有白毫,眉彎鼻直,雙目微啓,唇帶微笑。雙耳垂肩,頸飾蠶節。身著右袒袈裟,雙手作禪定印,結跏趺坐於仰覆蓮座上,沿飾蓮珠紋,座呈三角形殺棱狀。此造像形象生動,線條流暢,具有典型的明代內地造像風格,是研究明代佛教造像藝術的珍貴文物。
2.明鎏金觀音菩薩銅座像:該座像為銅質鎏金。通高二十一釐米,質量二千二百五十二克。其頭戴花冠,飾挽發高髻,作蓮蕾頂嚴。耳飾花墜。面相方圓,額開天目,細眉高鼻,鳳目微啓,豐唇闊嘴。頸飾蠶節紋,裸身赤臂,豐乳細腰,胸佩串珠瓔珞,臂腕戴釧,飄帔纏繞徐垂,兩肩側附鏤雕蓮花枝。下著長裙,腹系瓔珞帶。左手曲伸胸前,掌心向外,撚蓮指;右手下垂,飾觸地印。雙腿結跏趺坐於三角形束腰蓮台座上,座上浮雕仰覆蓮瓣紋。此像造型美觀,精雕細做,保存完整,是密宗造像中的精品。
3.明鎏金宗喀巴大師銅座像:該像為黃銅質鎏金。通高二十三釐米,座高五點五釐米,質量三千零七克。結跏趺坐於三角形仰覆蓮座上的宗喀巴大師頭戴蒙古式尖頂僧帽,秀圓臉,纖眉高鼻,雙目微睜,唇角露笑。圓肩袒右臂,斜披袈裟,內著交領繒祗支。雙臂曲於胸前,雙手均撚蓮枝,蓮枝鈎手繞臂而附肩側。右蓮法器已失,左蓮上有貝葉經。袈裟及衣邊均淺線刻纏枝花卉紋。此像鑄工精致,造型優美,神情自然,衣紋流暢,為研究明代藏傳佛教造像藝術不可多得的珍品。
4.明大黑天銅像:該像為銅質。高二十二點三釐米,重三千六百六十六克。一首六臂,發如火焰,頭戴五頂冠,繒帶「U」形附於耳後。雙耳垂墜,面相獰厲,三眼鼓凸,張口獠牙,絡須張揚。其頸戴項圈,胸腹垂瓔珞,綹發自肩垂繞於腹,懸挂人首九面。飄帛自首後纏臂下垂,袒胸腹,六臂手中持顱環,持金錠、金剛鉞、龜形物。腰著短裙,弓箭步站立於座上(座已佚)。此像造型威猛恐怖,為典型的密宗派造像。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