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安徽青阳县佛教的起源与发展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安徽青阳县佛教的起源与发展
  一、概况
  本县佛教源远流长。境西南的九华山,为全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东晋隆安五年(401),始有天竺僧杯渡登山结庵修行。唐开元七年(719),新罗国(今朝鲜南部)僧金乔觉(俗名)渡海来华,居九华山岩洞,苦行修持。乡民诸葛节等为之捐资修建庙宇,池州太守张岩奏准赐额“化城”。金氏得以广收僧徒,传经讲道,宣扬佛法,达75年。贞元十年(794)圆寂后,传说“尸坐石函三年不腐”,遂被众徒尊为地藏降生,建肉身殿为塔院。从此,九华山辟为地藏菩萨道场,各地僧众前来瞻仰礼拜者络绎不绝,本县佛教自此兴起。其后,虽经“会昌灭佛”之难,但佛教思想却不断深入民间,信仰群众遍及县境内外。至唐末,境内寺庙已有20余座,初具丛林制规模。
  宋代,由于朝廷采取保护佛教措施,本县佛教得以顺利发展,修复了被五代战火毁坏殆尽的寺庙,全县寺庙增至40余座,其中12座先后获御赐匾额。当时,各派佛学相继传入,文化交流十分广泛。著名禅师宗杲等长期住寺讲经,诗僧圆证等组成诗社,文入学士交往题吟,佛山声名大振。至元末,因受战争破坏,本县寺庙被毁较多,香火冷落,僧尼生活濒于困境。
  明代,朝廷崇奉佛教,本县设有僧会司,专管佛教事务,佛教活动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除修复原有寺庙外,并建新庙30余座。主刹化城寺发展成拥有东西两序12寮房的总丛林,祗树庵,百岁庵、东崖精舍相继自立门户,成为丛林大寺。万历十四年(1586)、二十七年,明廷先后颁赐九华山《藏经》两部。崇祯三年(1630),敕封百岁庵已故和尚海玉为应身菩萨。庙宇、僧尼不断增多,朝山信徒岁无虚日,九华山已成为同五台、峨嵋、普陀齐名的佛教名山。
  清代,本县佛教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康熙、乾隆时,皇室先后3次派钦差上山敬香,共赐银400两,御书匾额2块。地方官绅也争相捐助。清代中叶,全县寺庙达156座,化城寺由12寮房增至72所,僧侣多至三四千人,“香火之盛甲于天下”。是时高僧云集,佛事极盛,“传戒”、“讲经”、“水陆法会”,常年不断,“阴骘大会”,按期举行。但在太平天国战争中,寺庙被毁惨重。战后,清政府及地方各界连续30余年大力进行修复工作。光绪年间,三次颁赐百岁宫、甘露寺《藏经》各1部。民间信士刘含芳为修建化城寺捐募制钱16300缗(1缗为铜钱1000文),其间修复寺庙20余座,还新建了旃檀林等一批名寺,终使本县佛教恢复旧观。
  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高级官吏黎元洪、段祺瑞、林森、于佑任、蒋介石等人,都先后向九华山赠送《藏经》,并题词书额、朝山赠款。民国2年(1913),县始设佛教会,取代明清时的僧会司。此后因香客敬献和信士捐赠逐渐增多,寺院经济发展很快,先后增建大小庵庙52座。佛事活动日趋频繁,国际交往不断扩大。至民国25年,本县佛教会开始管理青、石、铜、贵等县佛教事务,成为皖南地区的佛教中心。其时,祗园寺等大型寺庙都先后开坛传戒,朝鲜、日本、印度等国均有僧人来九华山朝圣。抗日战争爆发后,本县佛教遭到破坏,香客稀少,庙宇失修,寺院经济收入锐减,佛事处于停顿状态。
  e
  建国初,全县仍有寺庙164座(部分破败不堪),僧尼213人。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僧尼都分得了山林和土地,参加劳动生产,实行农禅结合。老弱病残享受到人民政府的救济和补助。由于县人民政府认真落实宗教政策,加强爱国守法教育,全县僧尼都能爱国爱教,遵纪守法。抗美援朝运动中,他们自动捐款1800元购买“中国佛教号”飞机支援前线,5名青年僧人报名参加志愿军。1953年起,先后有29名僧尼当选全国及省、县的人民代表和各级社团组织(政协、妇联、青联等)的成员,参政议政。
  1956年起,青阳县人民政府多次拨款修缮重点寺庙,僧尼举行盛大的“盂兰会”、“水陆法会”(祝愿世界和平)等佛事活动,香火逐渐旺盛。“文革”中,佛教横遭打击,大部分僧尼被迫还俗。1978年,落实宗教政策后,本县佛教开始出现新的局面。九华山佛教协会,对内举行各种佛事活动,对外实行开放和国际交流。据1989年统计:全县僧尼人数为394人,比建国初增加了85%。
  二、寺庙
  寺庙兴废本县寺庙建设始于晋。至清代鼎盛时期,共有寺庙300余座(据今《九华山志》载:现存寺庙86座,已废寺庙269座),总布局以九华山为中心,遍布全县各乡镇,以化城寺为总丛林,总领县内诸寺。其时,逢山有寺,沿途皆庵,佛号钟声不绝于耳。咸丰三年至同治二年(1853—1863),太平军与清军激战于池州一带,本县寺庙十有八九
  a
  毁于战火,化城寺72寮房仅剩十之一二。光绪年间,力图恢复。至清末,全县有寺庙150余座。民国初期,又有增加,据安徽省民国23年年鉴记载,是年本县寺庙总数为178座。因抗日战争及其后的时局动荡,寺庙亦多废弃。
  建国初,全县仍有寺庙164座。“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大部分寺庙被拆除或被占用。1978年后,经过拨乱反正,所存寺庙都得到不同程度的修缮,被占用的寺庙已先后归还,并扩建与新建了一批寺庙。至1989年,全县寺庙共86座(含九华山66座),比建国前减少47%。
  寺庙分布本县历代所建寺庙分布于九华、朱备、南阳、蓉城、庙前等乡镇,后屡遭破坏。至1989年,除九华山外仅存20座。
  尚存重点寺庙二圣殿:位于九华乡二圣村。相传金乔觉禅修东崖期间,二位舅父(一说二使臣)寻踪至此,滞留修行,逝后人们筑寺纪念。寺始建于唐,明代重建,建国后再次重修。被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子寺:原名广化院,又称华严寺。位于朱备乡境内碧云峰顶。初建于唐代,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建。今存大雄宝殿和斋堂,面积1120平方米。被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翠峰寺:原名天柱庵,址在天柱峰侧,后移建于朱备乡滴翠峰下,宋乾道年间改用今名。光绪二十二年,上海华严大学迁此续办,遂成丛林,建筑面积380平方米。现存正殿5间,庙廊两壁嵌有《开创翠峰华严道场碑记》,记载清光绪二十八年湖北法师普照、月霞设立道场,讲授《大方广佛华严经》。下翠峰原有翠峰庵,建国后圮毁,仅存残碑1块,碑上《九华山翠峰八景赋》等字迹依稀可辨。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e
  心安禅寺:位于朱备乡将军村境内,俗称“六亩田”。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后扩建殿宇,成为丛林。今存殿堂、院落、佛像,建筑面积840平方米,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溪寺:位于本县朱备乡境内。与六亩田心安寺同属华严宗。民国24年(1935),陕西僧人释吉通法师朝九华进香于此建庙,并在寺内开办“华严道场”,收徒讲经。民国36年大兴和尚住此修行念佛,87岁圆寂,遗体于1985年2月盖缸密封,四年后开缸不腐。该寺已为之油漆贴金,供奉就坐。
  已废主要寺庙妙峰寺:位于城东乡光明村境内。始建于东汉,宋治平三年(1066)重建大殿。明永乐年间奉命广修《瑜珈教》,天启元年(1621)殿倾,清顺治时重建,抗日战争中被焚毁。今存《妙峰释氏宗谱》4部,藏县文管所。
  妙音寺:位于蓉城镇蓉溪北路(今九华电影院附近),始建于唐广明元年(880),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为祝延圣寿之所”。旧寺门东向,正统四年(14s9),县僧会司改迁南向。崇祯十三年(1640)重修,有记。寺后有大、小二塔,大塔9层,传为宋代建,清末寺废,民国时塔尚存。“文革”中被拆除。
  南泉寺:又名水府庙,位于蓉城镇南大街承天巷后。建于清代,民国33年重修。民国2年,中国佛教会安徽支部青阳分支部在此成立,是本县第一个佛教组织,香火旺盛。寺内供奉定慧和尚肉身,“文革”中被毁。
  a
  附:九华山部分古刹简介
  九华山保存古寺甚多,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寺庙9座,省级保护寺庙30座,其中最著名的古刹有以下7座:
  化城寺:位于九华街。唐至德二年(757)建,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扩为丛林,宣德、正统年间建成东西两序72寮房,为“九华诸寺之冠”,咸丰时毁于兵火,仅存藏经楼,为唯一保存完好的明代建筑。今寺重建于光绪十六年(1890),面积5000多平方米。
  肉身殿:位于神光岭头,唐贞元十二年(796)建。金乔觉圆寂后,众徒建殿宇以护墓塔。明万历年间,敕封为护国肉身宝殿。咸丰七年(1857)部分毁于兵火。同治元年(1862)又被山洪冲决。光绪十二年(1886)重修,移殿门南向,门前建台阶81级。建国后,两次重修,内置木结构七层宝塔一座,建筑面积705平方米。
  百岁宫:原名摘星庵,座落东崖之巅。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无瑕和尚在此禅修,110岁圆寂,3年不腐,装金身供奉。崇祯三年(1630),敕封为应身菩萨,改庵为寺。康熙五十六年(1717)寺遭火焚,后重建。咸丰三年毁于兵火,光绪五年重建。为依山就势建成的五层走马通楼式楼房,面积2987平方米。
  祗园寺:座落东崖西麓。初建于明代,清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同治间重建。光绪三十年,增建一座大雄宝殿。民国25年,于大殿东侧建光明讲堂。全寺总面积5175平方米。1989年,九华山佛教协会由旃檀林迁此。 a
  甘露寺:初名甘露庵,位于九华山北麓定心石下。清康熙时建,乾隆年间扩为丛林。建国后,3次拨款修整,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
  。
  旃檀林:位于化城寺西南,背倚琵琶山。原为化城寺72寮房之一,清光绪二十二年重建。民国初年扩建。建国后重建,建筑面积2840平方米。
  天台寺:始建于宋代,后毁。明洪武元年(1368)重建,扩为丛林。清康熙末年重建,名活埋庵。咸丰时毁于兵火。光绪十六年重建。民国9年及建国后3次重修,建筑面积1540平方米。该寺地藏殿、万佛楼、斋堂均依山就势建于“青龙背”。
  三、佛教文化
  佛学传播唐新罗国僧金乔觉卓锡本县后,以其严谨苦修的善果灵迹和渊博精深的佛学思想,教化邑人,备受崇敬。金氏汉学修养极高,注重自我修炼,诵《华严经》,奉“净土”义,兼采中国佛学各派之长,发“释迦既灭,弥勒未生之前”之特大宏愿:“众生渡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时“地藏大愿”的感召力深入民间,《地藏经》教义传遍县境内外。嗣后,本县代出名僧,各派佛学的传播与交流,日益扩大。弘扬佛法,讲经传道活动,盛极一时。
  晚唐时期,禅师(南宗)开始在本县蓉城镇及朱备乡九华后山一带进行传教活动。他们宣扬《愣伽经》、《金刚经》、《大乘起信论》等佛典经义,以“无念为宗”,注重严谨修持,其传道方式重在“传衣法”、“心传”,授“无相戒”。时有著名禅师释超永(号无际禅师),传教于蓉城镇南禅寺(后称承天寺);释道际曾于朱备乡九华后山安禅峰禅修50余年;新罗僧净藏曾闻名远来此地建双峰庵,长居禅修;释宝月主持城东乡之妙峰寺,衍行南禅临济宗法。
  e
  其时,律宗教义流传本县,僧尼奉《四分律》为圭臬。
  净土宗教义于唐以后广传境内。时,“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佛号响彻云霄,是本县佛门共同信仰,以《无量寿经》、《往生论》等经为依据,“乘佛愿力(即他力)往生净土”,“一心专念佛号,死后往生极乐国土”。由于净土宗教义修习简易,各寺普遍奉行,其“打佛七”法迄今未衰,民间居士信徒多有终年念佛不辍者。
  宋代南禅临济宗较盛,遍及境内各寺,采用“棒喝”、“看话”等手段接引学人,名声最著的为南宗宗果禅师,常住化城寺传教,被众僧徒尊为“定光佛”示现,并铸铁像供奉。诗僧圆证、希坦属禅门高足。其时,南禅曹洞宗宗徒于庙前乡六泉口创建曹溪祖源院传教。
  明代,释宗琳、性莲等名僧相继传临济宗法,他们不仅弘扬佛理,而且不断扩大对外交流。理学家王阳明两居九华,留下谈禅打坐的佳话。明末,莲花洞僧古涧倡导农禅,皈依者日众,发扬金乔觉农耕与禅修并重的艰苦创业家风。其时,高僧智旭长居朱备乡翠峰庵,讲授净土教义,他精研各派佛理,提倡数宗兼修,以净土为三学(禅、教、律)的指归。亲自登坛演讲《华严经》和《地藏本愿经》,写成《梵纲合注》、《阿弥陀经要解》等佛学名著。 e
  清代,南禅曹洞宗兴盛,奉行“随机利物,就语接人,言行相应”的细密家风,衍及九华诸寺。百岁宫僧明雪以“演二十八字”发展成为该宗另一分支,至清末释月朗为其41世传人,祗园寺僧大根为该宗44世,曹洞宗所居寺院亦因而成为丛林大寺。自唐至清南禅临济宗历传76世。
  华严宗于清时盛于本县朱备乡境内的九子、翠峰、心安、双溪等寺。光绪二十四年(1898)释月霞、普照等在翠峰寺开办“华严道场”(又称“华严大学”),宣讲《华严》大经,进行传教,开创佛教教育史上办学的先例,共招收入学僧徒32名,学制3年。其时,远近前来旁听的弟子数以百计,盛况空前,近代名僧虚云、心坚等皆出其门下。该校虽因故一期后即停办,而华严学说则传播深远。
  本县佛门子弟从来都重律苦修,丛林寺院都设有法堂或戒坛,每次举行传戒大典都极为庄严隆重。明天顺年间,化城寺僧释道奉曾奉旨进京,受命万寿寺戒坛宗师,圆寂后受御祭。清初,九华山戒坛敦请桐城浮山(今枞阳县境)兴斧和尚来县开戒敷演戒律。从此本县佛门法规,名振遐迩,僧伽人才,相继崛起。历代僧尼不特受足“止持戒”,还想进入“作持戒”法门(即“菩萨戒”)。 h
  民国时期,九华名僧容虚,义方等均对佛学传播,不遗余力。他们精研佛理,融汇各宗,弘扬佛学,重视教育。民国18至23年,释容虚倡办江南九华山佛学院,内设普通、专修2科,学制3年或不等。学僧来自湖北、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所授课程除文、理学科 外,增列“佛学概论”,“佛学各派源流”、“摄论”、“贤首学”等科目。聘用海内佛学名流任教,为佛界造就大批杰出人才,受到中华全国佛教总会通令嘉奖。
  其间,在本县境内讲经说法的名僧有:民国18年,湖北普贯法师来朱备乡境“六亩田”等他讲《维摩经》,共4个月,听众400余人。民国36年,上海了愿法师在祗园寺讲《地藏经》,约3个月。
  建国后,上海了愿法师、江苏大愿法师、香港宝莲寺圣一法师都先后来九华山祗园寺等处讲《地藏经》,为时两个月,听众达400余人次。
  长期以来,本县佛界广泛传播佛学,不断弘扬佛法,九华地藏道场得以隆兴,《地藏经》等佛理教义得到发扬和光大,形成了佛教文化和吴楚文化融汇、合流的特色。
  佛事活动可分“日常佛事”、“节日佛事”、“重大佛事”3大类。
  日常佛事有早殿、晚殿、行香、诵戒等项。
  早殿:晨以钟声为号,僧尼入殿通诵《楞严经》、《大悲咒》、《十小咒》、《心经》。
  晚殿:晚5至6时上殿作晚课。单日念《阿弥陀经》,双日诵《礼佛忏悔文》,并举行蒙山施食仪。
  行香:又名跪香。上午6至10时,僧尼赤脚穿罗汉鞋,左起环绕佛龛行香,愈行愈快。
  a
  催香:行香中,维那(职称)用香板催打行香僧尼,旨在振奋精神,勿起妄念,勿得懈惰。
  坐香:即打坐参禅。一般从下午6时坐至9时30分参修,求得明心见性。或以“止静”(即“止息妄念”)方式修禅。
  巡香:僧众坐禅,一僧持香板立于佛像前左右巡视,常以香板促瞌睡者惊觉。
  早午斋:僧尼以所食物品供佛而后进餐。坚持逾午不食。
  上供: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备置饭菜于大殿佛案上“供佛”。
  诵戒:农历每月十五、三十,僧众集中大殿诵《戒本》经,各自进行反省。
  节日佛事有“浴佛”、“盂兰”、“地藏”3会。
  浴佛法会:农历四月初八为“佛诞日”,亦称佛诞节。是日,用一盆水供奉太子像(释迦牟尼诞生像)于大佛殿上,全寺僧侣及信徒,以香汤沐浴太子像,纪念佛陀诞生,同时施斋、放焰口、施食,荐度亡魂。
  盂兰盆会:每年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是日,供拜“梁皇忏”、“地藏忏”,泼孤粥、烧孤衣、放河灯,超荐鬼魂和历代祖先。
  地藏法会:农历七月三十日为地藏菩萨诞辰,一说为其成道日。自是日至八月初六,九华佛教组织将举行为期一周的盛大活动,诵《地藏菩萨本愿经》。所有赴会僧尼及善男信女通宵达旦在肉身殿诵经守塔,祈求消灾延寿。期满设斋供与众结缘。1978年起,与会人数逐年增多。 e
  重大佛事有打水陆、放焰口、传戒、打念佛七、闭关坐禅、供奉肉身之举。
  水陆法会:全称“法界圣凡水陆普渡大斋胜会”,俗称“打水陆”,它是全县佛教界人士共同举办的佛事活动。作会时,张挂水陆会画像,设7坛,主坛居中,方丈坐之;东西各3坛,众僧分坐,诵经、念佛。今存有兰色绣花宝盖3只,法会画像80余幅。
  放焰口:是超度亡灵的一种宗教仪式,常年重大法会圆满之日或丧事期间举行,有施食、施水和诵经、超度等项目。旧时,明心寺曾举行过。“千台焰口”,即设阴阳两堂,每日坚持诵经、施食,共1000日。
  传戒:僧尼出家,必先受戒,有僧戒250条、尼戒348条,沙弥戒10条,由法师分别授予菩萨戒、比丘戒、沙弥戒,谓之传戒。受戒僧尼,旧时以头顶火烧疤痕为标志,今以“戒牒”为凭证。传戒仪式隆重庄严。民国22年(1933),祗园寺开设三坛传戒,参加受戒828人,邀请外来高僧30余人,盛况空前。
  打念佛七:净土宗僧人进行的念佛活动。即在“七七”四十九天内,只念“阿弥陀佛”,敲木鱼击磬,名为“打念佛七”。全县一般寺庙经常举行。
  闭关坐禅:禅宗僧人在一定限期内,闭居一室,一心诵经参禅。一般九十日为一期,苦修的可长达数十年。甘露寺住持僧宽余曾于1951年起闭关18年。
  供奉肉身:释家向有供奉肉身之俗,认为这是出家人功行圆满,得道成佛的象征,尊之为肉身菩萨。其传统办法是:苦修僧人生前提出要求,坐化前十天半月拒不进食,圆寂后由弟子将其遗体沐浴后殓于特制的陶缸中,内塞满干木炭、草纸、石灰等物再合盖密封,隔 绝空气,存放于阴凉干燥处,使之迅速脱水。三、四年后开缸,体肤完好不腐者即成真身。然后将其油漆贴金,供奉于殿上,并举行就座仪式。本县佛寺已先后8次出现肉身菩萨,现存有九华金地藏、百岁宫无暇和尚和双溪寺大兴和尚肉身,其余5尊皆毁于“文革”中。
  佛教文物本县佛教文物众多,据统计约1300余件。除少数上调省博物馆外,分别收藏于县文管所和九华山文物馆,其中珍贵文物,择要记载如下:
  鎏金阿育王塔:铜铸,为本县蓉城镇在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所建造的寺塔地宫藏物。1967年出土。铜塔基座平矮,束腰部分铸16尊佛像,塔身饰有佛教故事图,塔沿成斜坡面,四面皆有莲花形图案,塔顶部为山花蕉叶图案,中心部位做覆莲层,上安放刹柱,柱上有五重相轮,上部为一圆光收尾。同在地宫中出土的立、坐式金佛像、铭文金箔、银箔和金铜胎盆,均属稀有珍品,现藏于省博物馆。
  路亭经幢:位于杨田乡五梅村。经幢为柱形八面体,高3米、径1.92米,底座呈莲花形。顶已倾倒于地,七面有浮雕众佛像,另一面为纪年铭文“大清雍正乙卯岁蒲月吉旦”(即1735年农历五月初一)。
  附:九华山佛教文物
  佛像:九华山现存大小佛像6300余尊,其中以祗园寺的释迦牟尼铜像为最大,经鉴定是宋代铸品,属二级藏品。
  a
  佛经:《藏经》4部,共13945卷。贝叶真经两箧,系古印度佛教徒用铁笔刻在贝叶树上的经文。《华严经》血抄本,共81卷,系明高僧海玉(字无暇)以指血研银珠笔书。
  佛教印鉴:共13枚。其中以九龙金印最珍贵,此印系仿照唐肃宗所造金印而制,上刻“唐至德二年”5字,印钮镌蟠龙九条。
  佛用器皿:共400余件,其中有宋制铜勺、觚瓷杯3只,元制鼎1只,明制朱砂镜1面及7层银塔5座,钟、鼓、磬、木鱼等共50余件。
  带座青花供瓶:佛事供器。元代釉彩瓷。直口、细长颈、口颈相连。颈中部有宽0.8厘米,厚0.2厘米的圆形平柱脊圈。溜肩,腹下微收,宽圈足稍外撇,高19.5厘米,腹径7.8厘米,底径为4.5厘米。瓶座为简鼓式,宽形平折沿,边缘外沿呈菱花形。座颈部为束腰六边形,座身镂雕成六柱五面空花窗。座底为莲花形圈形足,足径7.9厘米,带座通高26厘米。胎质洁白细腻,青花釉色润厚明艳。颈上半部绘3瓣蕉叶纹,下半部为3朵蘑菇状云纹,瓶腹部主体纹饰为3只玉兔、槐柳、山石和灵芝,玉免形态逼真,各具其势。腹的上、下部各饰一圈卷草纹,以单线勾勒卷草纹饰底座。
  民间佛俗阴骘大会:传说始于晚唐。早在金乔觉卓锡九华时,九华山业主“柯、吴、刘、罗、姜、钱”6大姓便组织“阴骘公”,建阴骘堂,轮流主办10年一届的阴骘大会。每届定于农历七月十五日开始,历时10天左右。在化城寺前搭台,纸扎焦面神像,悬挂阴骘文和水陆画像,唱目连戏,戏本有《目连救母》、(九更天》等。会间,信徒配合行香、拜忏、放生、放焰口、打水陆活动。民国16年(1927)至36年,先后举行3次。1987年,九华山僧众集资举办第4次,演出傩戏《范喜良》、《刘文龙》及目连折子。
  观音会: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分别为观音菩萨诞生、出家、得道日),民间做观音会。会日,妇女们邀朋结友组成“八姊妹、“十姊妹”集体上观音峰、观音庙拜佛求签,共进素餐。有的吃观音斋(又叫花斋),每年二、六、九月,自初一至十九日食素。
  百子会:信徒集体朝山,人数百名以上称百子会或“双百子”,不足百人称小百子会。会众着灰上装、青裤,围黄兜,兜印“朝山敬香”4字,在香首带领下,步行上山。常在农历七月三十(地藏生日)举行,沿途逢庙必拜,是夜通宵达旦跌坐肉身塔上,称为守塔。多数香客为双亲上山敬香,身穿亲人“老衣”,到九华佛协求盖地藏王印,传说亡人得此在冥司可通行无阻。今仍存此俗。
  吃腊八粥:农历腊月初八为佛成道日。旧时本县各寺僧尼于是日以大米、糯米、芝麻、苡米、桂元、红枣、香菇、莲子等8种食品合煮的“八宝粥”,邀请当地山民共进圣餐,并施舍民家老幼分享,以示对佛祖的怀念。后形成民俗,县民多于是日煮八宝粥自食。所用食物因贫富而异,富家用入参、燕窝等珍贵补品合煮,贫民则以南瓜煮粥,谓之暖足防寒。民间亦认为是日为吉利日子,多举行婚礼,谚云:“腊月腊八日子好,大姑变大嫂。” e
  此外还有“拜菩萨年”、“烧香、许愿”、“求签、祷告”、“吃素”、“放生”等佛俗,已逐渐淘汰。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