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兖州兴隆塔地宫迷雾重重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兖州兴隆塔地宫迷雾重重
  8月7日,济宁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破获一起重大文物盗窃案。缴获被盗的宋代金棺、舍利瓶等文物,经初步鉴定分析,可能是兖州兴隆塔地宫瘗葬物。
  兴隆塔坐落在兖州市区,高54米,13层,因兴隆寺得名,寺早毁圯,唯塔存。《滋阳县志》记,原塔初建于仁寿二年(公元602年),是隋代全国第二批建的五十三舍利塔之一(仁寿元年隋文帝令内史豫章王暕宣谕《隋国立舍利塔诏》)。《续高僧传》记有兖州僧法性于仁寿初年诏送佛舍利于兖州普乐寺。普乐寺即现在的兴隆寺。
  目前塔上最早的刻石是北宋嘉佑八年三月的一件题名。有“社人张元妻郭氏计家二十口”等,为建塔之最早佐证。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著名古建专家梁思成、林徽茵夫妇曾来兖州测绘此塔,在《中国建筑史》上著录:“山东滋阳县兴隆寺塔,形制颇为奇特。塔平面八角形,高十三级,全塔简洁无赘饰,各层但叠涩出短檐而已。其塔身逐层递减,但最上六层则骤然缩减,如以另一小塔置于未完塔上者,盖建至第七层而建筑费告罄,故将上六层缩小欤?塔之建造年代为宋嘉佑八年”。
  据《中国地震目录》记载,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大地震,兴隆寺塔毁。是塔毁后二十多年才开始修葺,至康熙末年竣工,前后历时三十年之久。其在原址重修,地宫、塔基沿袭不动殊有可能,北宋瘗藏或仍保存。
  九月初,考古人员在对兴隆塔地宫进行清理时,出土了记事碑一块。石碑有“牒文”,即行政公文800余字,是北宋中书省(相府)对兖州地方报告的批复。兖州奏章的内容叙述了于阗国僧人在西天获得顶骨舍利、之后在中原地区游历的事迹,是北宋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龙兴寺埋葬“金顶骨真身舍利”的见证。铭文记载:
  中书门下牒兖州
  兖州奏当州昨准。中书札子:兖州奏据,龙兴寺泗洲院西天于阗国帘前赐紫光正大师法藏状,称先于开宝三年(公元970年),自离于阗本处,往西天,取得释迦形象、世尊金顶骨真身舍利、菩提树叶及进奉本处白玉三百九十斤、纽马三匹。寻蒙圣恩,帘前赐紫及师号,回宣御马两匹、闭牡金鞍辔,驿劝请俸。
  自后乞于国内巡视圣境,奉宣云游西川至峨嵋、代州五台山、泗洲逐处,斋僧一万人,各送金兰袈裟一条,相次去游在兖州。
  住寄岁久,恋皇帝化风,不归本处。至今年老,初缘先从西天将到世尊金顶骨真身舍利、菩提树叶,见今在院。有小师怀秀,造下功德佛像数尊,今欲乞岱岳□回銮驿,乞赐名额,安置住持及教化十方,兴造宝塔,安葬于阗国光正大师从西天取得世尊金顶骨真身舍利。
  自后又为年老无力起塔,至嘉佑八年癸卯岁,将上件功德舍利付与当寺大悲院主讲经僧法语,起塔供养……
  公文的大意是:
  于阗国僧人法藏,先于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前往西天,取得佛像、顶骨舍利和菩提树叶,又携带白玉、马匹来到东土,蒙皇帝圣恩,赐紫袈裟、加号光正大师,获御马金鞍。光正大师请求巡视名山,皇帝同意到峨嵋山、五台山和泗洲等处巡礼,允许斋僧一万、各送袈裟一条。后来云游到兖州并住下来。住得久了,羡慕中华文明风化,不愿回国。现在年老了,感念当初在西天求得的佛顶骨等仍在本寺,又有小僧怀秀造下佛像等圣物。今欲到泰山巡游,请求皇帝批准给予剃度僧人名额,安置住持、教化民众,兴造宝塔、安葬舍利。后来因光正大师年老,终没有完成造塔心愿。直到嘉佑八年的今天,才将顶骨舍利等圣物交给本寺大悲院主讲经僧法语,起造佛塔供养。
  什么是佛顶骨呢?《洛阳伽蓝记》说“方圆四寸,黄白色,下有孔”;《续高僧传》记“周尺二寸,其相仰平,形如天盖”;《神州三宝感通录》记“高五寸、阔四寸许,黄紫色”;《法苑珠林》记“广二寸余,色黄白,发孔分明”等等,可见佛顶骨是一“片状物”而非“颗粒状物”。
  当时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呢?北宋初年,佛舍利信仰再度复兴。“宋太宗建启圣禅寺,奉优填圣瑞像、释迦佛牙”,对于唐朝传世的“道宣佛牙”,宋太祖疑佛牙非真,“取自洛,以火煆之,色不变,遂制发愿文。太宗复验以火,亲制偈赞”。一时全国各地大兴土木,立塔建堂,天竺僧众闻风携佛舍利及贝叶梵经而来,更有大批宋朝僧人去印度求取舍利。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三月,开宝寺沙门继从等,自西天还,献梵经、佛舍利塔、菩提树叶、孔雀尾拂,并赐紫方袍。中天竺沙门钵纳摩来,献佛舍利塔、犛牛尾拂。敕供奉官赵镕往吴越迎明州阿育王佛舍利塔。
  《佛祖统纪》中关于宋初此类事件的记载不胜枚举,由此可见宋皇室之所好、臣下僧俗供奉之殷勤、佛舍利塔兴建之一时之盛。此后天竺僧天息灾、施护、迦罗扇帝等络绎来宋,均携佛舍利等物以献。淳化四年(公元993年),宋太宗“诏西边诸郡,梵僧西来,中国僧西游而还者,所持梵经并先具奏,封题进上”。这其中当然有舍利,而这些所谓的佛舍利多数不过是“洹河砂砾”而已。这从目前发现的佛塔地宫瘗葬物中可得到证实。
  就目前发现看,兖州兴隆塔地宫有被严重扰动的痕迹,除了“舍利金瓶一两”可以印证,铭文记载与发现多处不符:
  一、发现的所谓佛牙和大量“舍利”,乃至鎏金银椁,石碑都没有记载,故不能确定其来历甚至瘗葬年代;
  二、石碑铭文上详细记载了顶骨的来历,但没有发现顶骨实物;
  三、缺失金棺(鎏金银椁内有一片金棺的前档构件,但没有棺体)和银须弥座(发现的鎏金银椁的木底显然是后来加上的,很不协调);
  四、石碑明确记载这批圣物属于“龙兴寺”,而在“兴隆寺”发现(今兖州兴隆寺曾用名“普乐寺”,而没有“龙兴寺”名称的记载)。地宫瘗葬物是否“龙兴寺”原物?更是疑云重重,扑朔迷离。
  碑文记载的没有发现,发现的又没有记载——地宫出土的两颗牙齿——所谓佛牙,更让人捉摸不透。
  佛牙是什么?《大般涅槃经·圣躯廓润品第四》记载:“世尊大悲力故,碎金刚体,成末舍利,唯留四牙,不可沮坏”。唐朝高僧义净译著《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记载:“佛有四牙舍利:一在天帝释处,一在犍陀罗国,一在羯陵伽国,一在阿罗摩邑海龙王宫”。1994年山东汶上县宝相寺太子灵踪塔地宫发现了历史上记载的释迦牟尼佛牙舍利。根据出土的铭文记载考证,佛牙于公元790年由唐朝悟空和尚从犍陀罗携来长安,经唐、五代、北宋,十五朝帝王供养近三百年,最后由宗室赵世昌求来中都县(今汶上县)。悟空佛牙一脉相承,流传有序,被世界佛教徒视为至高无上的圣物。
  兴隆塔地宫疑云重重,一团迷雾。或许顶骨舍利很早就被取走(替换)?或许是因近期被盗(销赃、丢弃)?地宫在1063年封闭后,或曾多次打开过,如康熙年间维修佛塔时间较长,很可能有人多次进入——这从地宫通道地面砖的磨损程度和发现的两只明代碗盏可以证明。所以这批文物还有待深入探究。
  但这批文物的价值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如金棺(鎏金银椁),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佛舍利金棺,其图案之精美、工艺之繁缛无与伦比。更为巧合的是,就在这批文物发现的同时,南京大报恩寺(长干寺圣感塔)传来佳音,地宫发现最大的一尊鎏金阿育王塔,据记载塔内所藏也是“顶骨真身”!圣感塔建于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比兴隆塔早52年,均属同时代佛教建筑。南北两大舍利金函之最在同一天面世(2008年8月7日),可谓因缘殊胜!大报恩寺大金塔的出土和兴隆塔大金棺的发现将再次引发世人对佛教艺术、工艺,特别是舍利文化的探索热潮。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