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新枝
老干新枝
※ 作者: 传明法师 - 厦门南普陀佛学院
今年是佛教传入中国二千年,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一年。因此,祖国各地以各种不同方式举行庆祝活动,对汉传佛教二千年来进行总结、反思。尤其站在世纪之交,回顾过去、展望末来,更是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今惠空法师有感于当前佛教禅观衰微,发心振兴弘扬,举办“两岸禅学研讨会”,藉此引起教内大德的重视与提倡。会上以“中国佛教禅观之未来展望”为主题,进行专题讨论,卓有成效。会后又命笔者以此为主题,为佛藏杂志撰文。笔者不揣浅陋,提出自己的拙见,就教于教内外高僧大德。也作为佛教传入中国二千年的纪念。
一、培养“真修实证”的禅观研修人才
佛教的生命力在哪里?对这一问题,在几年前就曾引起笔者的深思。当时想,在浩如湮海的经论典籍,在博大精深的义理,在清净庄严的寺院,在辉煌灿烂的佛教文化,在于完善僧格道德的律仪。最后得出的结论都不能让笔者满意,而认为是决定在有没有“真修实证”的佛教人才,特别是禅观方面的人才,这才是佛教的真正法身慧命所在。每个时代的兴衰,从其主观因素来说,一般都决定在人才的有无,尤其是承前起后,继往开来,绍隆佛种,续佛慧命的划时代人才,更是希有难值。
佛法三藏十二部,无非在阐述宇宙人生的真理,树立正确的认识,然后破除我法二执,解脱人类生命的烦恼与痛苦,使生命达到圆满自在。而经教本身并不代表就是真理,它只是一些语言文字,一些概念符号,一种工具,一块敲门砖,关键在语言文字之外或背后所褐示的诸法实相,它不同于一般世间学问,停留在思维研究层面,而是可以用身心生命去实践体验证得。因此经教只是一种认识解悟范畴的理论,主要还在于身心实践,亲证诸法实相、生命的本来面目为目的。从理论到完成,需要一个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禅修经验的人指导。因为禅修是一种内在的主观体验,是具体科学而可操作的,但现在这方面人才短缺凋零。试看现在天下禅林,几个最著名禅宗祖师道场,延续维艰,几乎连举办‘禅七’都难以找到一位明眼人主持,更何况其他宗派寺院。难怪唐朝黄檗禅师曰:“大唐国里无禅师!时有僧问:诸方尊宿,尽聚众开化,为什么却道无禅师?师曰:不道无禅,祗道无师!”当时禅宗在我国唐朝正值鼎盛时期,马祖门下出八十四员善知识,而黄檗还兴这样感叹,可见师资之难,作宗门之师资更难了,这就难怪孔子也有“才难”之感叹了。至于现在,能找到足堪依止、可为人善知识的大德,更不容易。所谓必须气吞寰宇,胸罗百代,胡来胡现,汉来汉现,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如寒潭秋月,无物可方者,几乎凤毛鳞角了。过去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教法门,祖祖相传,师师相授,非常重视传法师承,培养后代接班人,所谓“以心印心”。而今传法,成为一纸法谱,徒具形式而已。往往也只是为了当方丈,才向这所寺院的法系接法,遗种现象与古人那种肩负著延续慧命的历史使命感比较,何只八万四千里!
当前佛教界,大陆方面由于经受“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严重摧残,而今刚在恢复元气,固土培根,还处于消除人们的误解,树立正见与自身建设阶段,人才奇缺自不用说。台湾则人间佛教入世思想浓厚,在弘法、文化、教育、慈济四大事业,以及在佛教学术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而对于中国佛教的禅观、却被淡化,怎不令人引起深深的遗憾?究其根源还在于禅观研修人才的缺乏。
现代社会流行的“修炼热”与“禅学热”,正迫切的需要有真修实证的人才去加以指导。不然,盲修瞎炼,走火入魔,比比皆是。对于禅的研究,也往往以日、美的历史考据方法,一变为禅学以后,禅宗便成为一种学术思想,与本来注重于身心行为的实证,以及工夫见地脱离关系后,于是“口头禅”之风,便大为流行,造成随时有禅,到处有道的“玄谈”现象;有的认为禅是一种高度幽默出言吐语,模棱两可,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的语句,有的认为冥心闭目静坐或沉思默想便是禅,于是旁门左道之流,互相标榜如此这般便是禅,包括各种报纸广告栏内的禅功传授,应时而生,成为时髦生意了,真是不一而足。因此,在未来培养一批学修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文字般若与实相般若一致,行持与见地相统一。同时又必须坚持坐禅参研,具有“真修实证”的经验禅观研修人才,以焰续如来慧命,导正社会风气,已是当务之急了。
二、渐顿圆融
纵观历史,顿渐之争,由来已久。中国禅法,在达摩祖师之前,早有禅法传入。以罗什的弟子竺道生以及其门下弟子道猷、法瑗等倡导顿悟禅法,主张“善不受报,顿悟成佛”。而其同门师兄弟僧弼则反对顿悟说,主张渐悟,认为定慧需要阶级相乘。还有慧琳、法勖等支持僧弼渐悟说。至达摩东来,一脉相传到五祖弘忍的门下弟子,始有南能、北秀之分。北宗是渐修,南宗是顿悟;北宗重在行,南宗重在知,北宗主由定生慧,南宗主以慧摄定,这是两宗最大的差异。后来神会多事,推翻北宗而专弘南宗,不尚渐修,惟尚顿悟,不重行而惟重知,不主由定生慧,而主以慧摄定,这是神会和尚所造成的一种流弊;以不立文字而轻弃一切经卷,背教盲修,谈什么“诣佛妙理,非关文字”,哪里知道不立文字,只是不执著文字,并没有离开文字,岂不闻“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还同魔说”吗?或以无念为宗而指斥修习有为,以定慧齐等而反对坐禅入定,以立地成佛而破除三劫五乘,以机锋酬应而驰骛空谈立辩,都是舍难趋易,弃实崇虚,积习相承,每况愈下,还不知佛教到底说什么,修行有什么依据,正信未曾生起,便说已经“开悟”,菩提尚末发心,就侈谈已经“见性”,于是满街狂人,遍地野狐,佛教怎么不衰亡呢?
以至近现代大多僧人,往往不通经教,不事修持,其主要根源之一,是专弘南宗而推翻北宗。本来南宗之高于北宗,如人立于塔顶,塔顶的人,自高于塔,假令将塔拆去,而这人仍欲著原来高度立住,不是要悬空子么?一念相应,即成正觉,不是没有,但这乃上根利器之辈。我们一般具缚凡夫,惑业深重,虽说本来都有佛性,但为无明覆盖,难以显露,这便需要由修而悟,由行而知,由定而慧。在那修之尽、行之至、定之极的时候,应当有顿悟的法门,破除他的执著。而那些未修、未行、未定的,却不能一例而观。因为他还谈不到呢!由此说来,北宗实为初首方便,南宗实为向上工夫,北宗应居于前,南宗应居于后。南宗之高于北宗,不俨如一个人立于塔顶么!顿悟之说,以神秀“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和惠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两个偈子最典型。惠能之高于神秀自不待说。但惠能大师这个偈子,完全是对治神秀大师的那个偈子。就是说要先有秀上座的境界,才有卢行者之境界。神秀的境界是行持,惠能的境界是见地,要先有行持,然后才有见地,见地包涵行持,没有行持的见地是假见地。因此,行持与见地应该统一。但我们往往只看到“本来无一物”,却忽视了“时时勤拂拭”的反省功夫。
前面指出顿悟实是有其人其事,不过此顿悟实是自渐悟修习而来。此顿悟,只是工夫过程中的境界,为渐修的最后一剁那,顿后还需修习,圆满佛果的功德。换言之,即是悟后起修,所以说,在未悟之前或悟后,必须渐修。由薰修渐积而来,锻炼纯热,工夫深入,定力已稳,忽然“囝”的一声,浼然冰释,如仰首枝头,顿见果熟。此一悟即是顿。有的素未薰修,遇境触缘,言下大悟,如六祖惠能六师,闻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开悟。从佛教的三世因果来说,皆是往劫修持,至今因缘际会,顿见自性。如挖井,挖到最后只缺一锄头,井水还没冒出来,就往生了。今世乘愿再来,只需再加一锄头,井水就会喷涌而出,顿然开悟。因此千万别超前绝后,只认言下顿悟这一下子,而要先有渐修、如来禅、行持,然后才有顿悟、祖师禅、见地。可惜后来的人,只看著这些对治的话头,不明对治的深意。只一味地拆去塔基,不知拆去塔基,自己便无从依傍,只能悬空过活,或堕落深坑,便有近代僧侣的流弊。
古来大德为著当一时之机,未免有些偏赞之处。但谈顿悟,并不因此抹煞渐修,谈渐修,也不会因此抹煞顿悟,这只是一种对治的方便而已。其实神秀也肯定顿悟,只是稍偏于渐修而已,并不因此而否定顿悟。但一般学者不善于学习,有所偏执,不能圆融,故也不能完全把责任都推到神会和尚头上。因此,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能顿渐并行,使中国佛教禅观能走上康庄大道。
三、与他系禅观交流并学习吸取其长处
佛陀一代时教,分早期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中期大乘佛教、晚期密教,分不同时期传入不同地域。原始佛教传入斯里兰卡等东南亚国家,称为南传佛教,大乘佛教传入中国为北传佛教,晚期密教则传入西藏,成为藏传佛教。因地理气候、文化背景、风土人倩、兴趣喜好不同,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体系与特质。南传佛教属早期佛教,接近佛陀时代的生活方式,比较重视戒律、禅定的修持,藏传佛教属晚期佛教,重视师承、密咒与修行的次第,汉传佛教则属大乘佛教,重视菩萨的利他精神,修持四摄六度万行以及禅、净、台、贤等诸宗派的禅观思想方法。
祖国大陆和台湾是汉传佛教传播区,足足二千年的历史,现在也有许多南传、藏传佛教传入。许多对汉传佛教禅观失去信心或于修行道上不能安心的佛弟子,转而向外求的倾向,认为南传禅观淳朴简单,切实可行,藏传禅观则师承传法严密,具体系统,次第严整,依彼修习,容易见效。引起关心汉传佛教未来前途命运的高僧大德的高度注意,保守者则否定拒绝,担心害怕会不断侵吞著汉传佛教禅观的领域,动摇其博统的地位。开放者则欢迎接纳,认南传、藏传佛教禅观为纯正、殊胜,力图移植于中土,乃至取代中土佛教,于是发起现代求法取经的新潮,方兴末艾的藏密热等,为中国佛教园苑增添了奇葩异卉。对这种现象教界多有议论,尤其台湾反应更强烈。
作者以为三系,在各自的发展中,为了适应本土社会文化和众生的根机,形成了各自不可替代的优势与优点。在今天交通方便,资讯发达,人们思想开放,日趋多元化的时代,更应该彼此友好往来,平等交流,互相了解,吸收学习。何况古代在交通信息不方便的倩况下,还善于与域外他系佛教交流并学习吸收其长处的传统,而且汉传佛教历来是一个圆融协调,包容性很强的体系,由于这样,才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形成今天如此博大精深的佛法体系,因此我们更应发扬这一优良传统。作者认为南传、藏传佛教的禅观思想与禅修方法的传入,能刺激汉传佛教的发展,引起教内对禅观的重视与弘扬,通过交流比观,看到自己的不足与薄弱环节;兼容并蓄,互资长短,走向开放吸收,融合协调又保持各具的特色,重建系统严整、次第、具体的禅观思想体系;是了解佛陀一代时教全貌的好机会。岂能关起门来称皇帝,夜郎自大,自暴其短;抑或全盘照搬,否定传统,我想两者都犯有偏激的错误。佛教讲中道看问题,故应持客观中肯的态度,才能适应未来佛教禅观的发展趋势,使其禅观修法更加丰富多彩。
四、提倡生活禅
日本学者铃木大拙在他所著(禅与生活)一书中写道:大多数人一听到谈禅说道,总以为是非常抽象的,其实禅是非常具体的,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经验,无一不是禅机,所以禅不能离开生活,离开生活就没有禅。“禅宗的证悟”是最重事至理圆的修习,尤其以修行事至为首。因此,禅的特色并不在于理论或在理性中讨生活,而是把理论贯彻到一般实际生活中去,通过理性生活掌握一切具体事物生活的最高原则,在生活中实现禅悦,在禅悦中落实生活,强调了禅与生活的同一。所以禅不在生活之外,而是在生活之中,生活的本身,因而只能在生活中实现。这种从理至事,从静到动的禅风,在禅史灯录记载中,俯拾皆是,如禅在日常生活中、搬柴运水、行住坐卧,饥来吃饭,因来即眠,瞬眉扬目,举手投足,无不透露禅机禅趣。
现代人的生活太忙碌,太紧张,太少照愿内心的宁静与安祥,太多的贪求,太多的失望,这正需要面向人间,关怀现代人的生活,用佛法的智慧解决现代人的苦恼。所以,要抓住这一因缘,将佛法的精神落实融化于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将禅的智慧实现于生命的分分秒秒。禅作为佛教中宗教气氛最淡、与生活最贴切、于生活中解脱的法门,对于解决现代人的苦恼无疑具有优势。在未来的发展中也将前途无量。
中国佛教禅觐在过去历史长河中,一直是佛教发展的核心,众生法身慧命的所在,占有相当大的重要地位。我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也还是佛教的重点,佛教的内在生命所在,其前途将是光明广阔的,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来发心弘扬光大它,让它更加光彩夺目。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