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故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却故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 作者: 释真明 - 慈明佛学研究所
壹、修学心得
犹记得八十六年,初上研所时,首次接触到老师所开的“大藏禅要”,跳跃式的上法,实有“雾里看花”、“天马行空”的感觉。刚从正规的佛学院教学方式:逐部经论详细解读,跳脱到研所这种“鸟瞰藏经”的研读型态,实在大感吃不消,有几位同学几乎想打退堂鼓呢!是年的期末报告里,曾坦率的对老师提出三点看法:
一、一下子“鸟瞰”涉猎的部类繁多,加上学生本身对禅学名相生疏,总有摸不著边际之感。
二、“禅观”本是要实际去体验的,然而,课堂上指陈出的禅观次第,不易和实际生活中的“行”相结合,而有上课如是听,下了课束之高阁之虞。
三、禅修的基本条件是:息诸缘务、独一静处、专精思维……等。但现代僧侣“人间性”太浓厚,离禅戒合一的时代是太遥远了,更加深了和“大藏禅要”的距离,同学们难能捉住心要,试问!除了上课和誊笔记,几人去翻阅相关书籍?幸好老师没被这番短视的话打散了信心,而继续不辞辛劳的,以无比的诚恳、耐心、提携、引领我们探索大藏禅要的精神。
随著春去秋来,岁次更替,到八十七年冬,我们在藏经的义海里悠游,忽忽二年已过,在潜移默化中,所领略到的法味,不再只局限于藏经里禅观的风光了。更有甚者的,是老师无形中散发出的身教、言教精神,修道本愿的殷切叮咛、鼓励;对正法住世的使命感;佛教生态的忧患意识;以及浓厚的淑世襟抱。那份和佛教休戚与共的情操,提升了我们的求学态度,引导我们在阅藏时,能以更宏博、更深远、更广阔、更明达的视野,去体认世尊及前辈祖师大德留下的智慧和悲愿的遗产。这份心性上获得的转化和调练,我想才是一门课上下来最大的收获。“大藏禅要”是老师多年来在教界和教学中所体验的心得,学生若要将个人浅薄的修学见解,付诸文字以表达,唯恐不能阐述“藏要”课程之全貌。仅就二年以来研读的内涵,作一系统性的归纳,以为心得。
贰、课程意趣
一、综观经、论里的禅修理论,无论大、小乘经论,都可用“止、观”二字把修行理论含摄在内。本课程的意趣,即是要把散见在其他经文里,对于启发智慧,有帮助性、有建设性、可操作性的重要各禅观理论,作一总理、整合的工作。
二、搜索经论中禅观理论,勾勒其思想异同。把佛法中重要典籍,如般若系经论、如来藏系经论、唯识系经论、或宗门不同经论、如禅、净、密、律、天台、华严等诸经论,鸟啖整个经文的理论架构,撷取其修行理论的部分,把经与经、论与论的修行主张作一分析、比较,其差异性、层次性以及殊同特色就显现出来,使我们能透过此一分析的工作,对经、论之间的修行理论和思想架构,得到梗概的了解。
三、从对比差异中得到佛法修行全貌。可以说每一经论都把佛法全貌含摄进去,但每一经论的角度不一,有的从境、行、果或相、性、住探讨行者身心活动;有的从信、解、行、证说明行法流程;有的从教、理、行、果描述法宝全体。由每部经的对比差异中看到佛法的全貌,有对比就产生联系,从其修行理论的差异中,又能看出整个佛法的修行轮廓,不离以止、观作为修行的核心概念,使佛法修行中心思想得以贯穿统摄。
四、禅观知见的如实建立,有助于检证禅法之流弊。经由禅要的提拨,修行理论架构的分析、比对,对佛法的禅观思想,已有广度和深度上的掌握,在日常行道中,可藉由此课程的学习所得,以经论之圣言量为依据,检证禅法之真伪,防杜相似佛法之横流,希冀能获破邪显正之效。
参、禅法分析
一、大、小乘禅法内涵不同:透过几部大、小乘经论的比对,可看出其根本不同处。小乘较著重在四禅八定过程的探讨,有行行与慧行,各家也有不同见解和看法。行行之小乘禅定多只能远离烦恼而不能断除烦恼得究竟解脱。相对的,大乘禅观透过科判式的解析,提纲契领的抓出要点,得知其最终趣入诸法空性,更符合佛法的终极目标。
二、大乘三系禅观各异:唯识(法相)的八识特性、三分、三性及分析修行五位的过程;性空者的缘起无自性空,推破诸法实有之说;真常唯心系的如来藏性与法界性的互动,洋洋洒洒的纵贯了大乘佛法的天空,更显出大乘佛法的精彩。
三、宗派禅观主张不同:一向只认为禅宗才有禅观,其实各宗禅观思想是极丰盛的,如华严的法界观、唯识的五重唯识观、天台的三谛三观、一念三千、净土的念佛三昧、密宗的大手印……等,在百花争妍、百家争鸣中,也为禅法留下极珍贵浩瀚的典籍,作为后世修行理路的抉择。
四、禅观思想的探讨:禅观思想不离止、观,定、慧的问题,乃至不论大小乘、流派、宗门所有的禅观思想,必定汇归到止观、定慧的思择上,因其为修行理论的中心问题。这方面在老师带领下,探讨极细密且丰富,并举经证,层层剖析:如(1)止观诸义释义(2)相应义与相摄(3)他力与自力义(4)入观心念之特质(5)佛性与法性契入差异(6)纵向契入与横向契入(7)止观浅深(8)止观作用心之种类(9)止观单双运(10)止观所缘等。可以说囊括了有关禅观的各类问题,有助于我们在读经或读论或修行时,更容易看出心要。
肆、禅法归趣
小乘禅观立论的根源,不外在蕴、处、界三科上作如实观察,透过法门修行而体察苦、空、 无常、无我,达到厌、离欲、灭尽的最终目标。大乘禅观立论的根源,和修行止、观所要达到的目标,即建立在一切法本空的觉性立场。所有修行的基准点,最终即是要契入法性,修行若不以此为基础而出发,则不能谈修行。华严的事事无碍、天台的法界互具、禅宗的自性清净心、圆觉的以幻修幻……各家各派依各个角度、概念、认知的不同,虽有思想演绎上的差异,但其法性空的本质是不变的。在有情数说佛性,在无情数说法界性,在修行的现前身心世界中,往往是佛性与法界性相互交融、运作、以达到修观目的。中观论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修习禅观更是要通透法性,善识根性,善择法门,对于所缘境、契入的路径、所起观慧、修证体验,能有系统的,深入的了解,都将有助于修观的悟入空性。譬如是以法性为修行的契入点,面对一切境而观当体即空;或是从心性(佛性)溯源,找到清净的如来藏性。这些能观心与所观境的情境交融或寂然泯除,若能善识与善用,将有助于行者从闻所成慧到修所成慧。
伍、结论
以上仅就二年中修学大藏禅要的内容、就学僧个人见解,稍作简介。若要详加叙述,恐怕所引论证、所画图表、将占了甚大篇幅,而还不能含盖尽竟呢?为避免照抄古籍、泛论常谈,故约略的、纲要式的表达个人课程学习所得。从历史面来说、禅法的经论极多,可见、可谈的内容极为丰富,学者研究,发诸文字、寄以论义的,时有所闻,才能为后世留下可供参考的文化遗产。从修证上来说,禅修又是自心体验的内容,是“说是一物即不中”的,也是一切知识,理论所难能引之入胜的境地。从法的传承面来说,不只是文字、典籍的传续(如六祖坛经……等),更可贵的是禅者独宗又独得的心法之传承和延续(如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现代社会,宗教自由的理念下,只要有独到心得的,即可昂然出现,教以禅修,即可称禅师、心灵导师等。另一方面身为文字研究的学者也加入禅的探讨,似乎禅的境界是可见可对的。这些现象令我思及天台智者大师的感叹:“末代相承、说法教授、自不修禅、既无内道,出言即便破人修定……世人颠倒、实可哀哉。”《次第禅门》卷五。
社会上多元化的禅修团体,使人眼花撩乱、莫衷一是;僧团生活的浓厚人间属性、繁华的道风,又使僧伽缺乏养成圣胎的空间与时间;佛法研究的勃兴虽有助佛教的弘大,但义学太过又有偏重之失。当此之时机,见老师大力提倡禅学与禅修,而我们又有此因缘福报,聆听并学习关于禅法的思想,不得不钦佩老师前瞻的眼光,和导正风气的气魄及担当。若佛门中人人有此共识,定能使禅学再次的振衰起蔽的。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