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医方明>>正文内容

福建高僧对东南亚佛教医药事业的贡献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陈全忠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福建高僧对东南亚佛教医药事业的贡献
  陈全忠
  近现代福建赴东南亚地区传播佛陀之音的法师中有:转道、转武、常凯、广树、性愿、妙抉、广仁、寂晃、宗圣、提润等10位大德,分别在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5个国家弘扬佛法。他(她)们在传教之余,有的兼行医以治病救人;有的于寺中种植中草药以供患者治病的需求;有的创办佛教施诊所为贫苦患者施诊赠药;有的创办中医骨科研究班为当地培养中医人才;有的创办佛教护理安养院收容孤苦无依的老妇人院颐养天年。凡此等等,均为佛教在社会上塑造了良好的形像,受到世人的赞叹。为说明问题,现从下列几点进行论述。
  一、对新加坡佛教医药事业的贡献
  据收集的资料表明,自1913年以来,福建佛教界赴新加坡传播佛教的法师计有20多人。但其本人参加行医而为佛教医药事业作出贡献的高僧仅有:转道、转武、常凯和广树等4位法师。本文对这4位法师仅作简介,而侧重论述他们对佛教医药事业的贡献。
  (一)转道和尚及其行医贡献事迹
  转道(1872~1943年),俗姓黄,法名海清,字转道。19岁落发为僧,受具足戒后,外出参学10年。曾任厦门南普陀寺代理住持。1913年南渡新加坡弘化,募建普陀寺(与转岸、瑞等二法师合作)、普觉寺,曾任天福宫住持并于该宫行医,收入颇丰。数度回国,重兴泉州开元寺、漳州南山寺,创办泉州开元慈儿院、妇女养老院及漳州南山小学等,建树甚多。1943年圆寂于新加坡普陀寺。
  转道和尚治疗小儿科病症疗效卓著。初抵星洲时,受到侨胞的欢迎。有一刘姓信众捐献一块三亩多土地,作为建设道场,转道即与转岸,瑞等两法师合作建成现今的普陀寺。在建寺期间,转道又应福建同乡会聘请任天福宫住持。由于转道精岐黄术,尤其是擅长治疗小儿科疾病。为方便度化,乃于弘扬佛法之余,即于宫中行医,与病者结缘。因其认真诊断,对症下药,所治病例多数妙手回春,而被誉为“儿童活佛”。为星洲的医疗事业特别是治疗小儿科的病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转道又本着佛陀慈悲济世的精神,遇贫苦患者,不但施医免收诊费,而且赠药,名闻遐迩。于此可见其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故各界士女归信日众。他自奉俭朴,积蓄了不少钵资,常用于布施国内外名刹道场的资粮,德誉远播。
  (二)转武和尚及其行医贡献事迹
  转武生卒年间,籍贯、俗姓俱未详。昔年在厦门南普陀寺住持喜参和尚座下受具足戒后,应请至晋江安海龙山寺为住持。1913年,转武带着龙山寺供奉的观世音菩萨之香火南渡星洲弘扬佛法兼行医,创建龙山精舍。至1923年,因年纪老迈,乃退位让其门人瑞等法师接任住持。其本人圆寂后被尊奉为龙山寺开山祖师。
  转武为福建早期赴星洲传教的高僧。他兼精究岐黄术、夜间虔诚修持大悲咒,日间行医治病救人,尤其是擅长治疗眼科疾病有特效。他大发慈悲心,遇贫苦患者概予施诊赠药,经其治愈病人甚多,每年略得些酬金,克勤克俭,经过几年后,积蓄钵资数千元,遂于1917年在新加坡东部的黎士哥斯律购得一地皮,面积约一万六千多英尺,转武即于其地先因陋就简,架茅屋数椽,中间放置莲花宝座,供奉观音大士圣像,作为修持道场及行医诊所。为纪念他从祖国的安海龙山寺带着香火分衍该处,乃题其道场之额曰“龙山精舍”,以示不忘祖庭,为后来改建龙山精舍为龙山寺奠定良好基础。
  (三)常凯法师及其行医贡献事迹
  常凯(1916-1990年),俗姓洪,法名即禅,字常凯。福建省晋江县人。12岁时剃度出家,礼元镇上人为师。随师学习佛法、医学与武术,深得其师之真传。后赴江浙参学,1940年回闽,任泉州崇福寺监院,于寺中教授拳术兼行医。1949年南渡新加坡弘扬佛法、教授国术、治病救人。对佛教的慈善、医疗、教育、文化与佛教社团组织等方面均有出色的成就。曾蝉联新加坡佛教总会主席。先后荣获新加坡总统授予公共服务星章的表彰、新加坡教育部颁赠的教育服务奖。1990年,常凯圆寂于伽佗精舍。
  常凯于1949年抵星洲驻锡普陀寺弘法和行医,并与中医师公会同仁创办中华施诊所。1954年购置伽陀精舍作为弘法道场,内设诊所,并于房屋四周种满一盆盆中草药。他禅修之余,为病黎服务、医药并施。受惠患者视为再生父母,誉声载道。著有《骨科心要》,被推为“骨科圣手”。1958年,于精舍内开设中医正骨研究班,每周定期上课,并指导临床见习,培养学生数十人,皆成为中医界精英。同时出任新加坡中医专门学校委员及讲导师、新加坡中医师公会名誉顾问、药物研究院院长。并受聘任历届东南亚国术擂台邀请赛医师,为比赛而受伤者治疗。
  常凯于1967年在新加坡佛教会宏船、广洽和演培诸长老的鼓励与支持下,利用1966年普觉寺举行水陆道场律义学会结束时的存款,作为创办新加坡佛教施诊所的基金。经过筹备、申请终于在1969年5月间获政府批准,即组织董事会,选举常凯为秘书长,负责处理诊所日常事务,借用普陀寺为施诊所地址,于1969年11月1日开始施医赠药。
  施诊所在常凯领导下,业务迅速发展,患者日增,为应付需要,于1972年在印度士路增设第一分诊所。但求诊人数仍在激增,于1979年在宝胜寺旧址(在龙芽廿三巷,系贤达法师提供)建成第二分诊所。并将初办的诊所改称总所。该施诊所是以施诊赠药、福利贫病大众为宗旨。据1988年统计,三个施诊所在19年中计义诊526万多人次,共施出药费487万多元,为新加坡的医疗事业作出卓越的贡献。常凯因参予创办并领导施诊所成绩斐然,于1985年新加坡国庆日,荣获总统颁赠其BBM公共服务勋章。常凯于1990年圆寂,其原任施诊所秘书长职务,由妙灯法师继任。
  (四)广树法师及其对医疗事业的贡献
  广树(1914~1979年)俗姓吴,法名照松,字广树,福建省晋江县人。童年时到厦门禾山普光寺依瑞枝上人落发出家,17岁赴泉州开元寺在转道和尚座下受具足戒后,回普光寺从其师父学习正骨手法与中医内科学。1951年至翌年,先后在厦门国医研究班、福建省中医进修学校深造,毕业后回普光寺以医术救人。其间曾担任厦门南普陀寺监院与养真宫住持,先后于其间治愈患者无数。1958年,应邀赴南洋弘法行医。一生对闽南与新、马的佛教医药事业均有所贡献。本文着重论述其对马来西亚与新加坡佛教医药事业的贡献。其余从略。
  广树于1958年应其师兄广馀法师之邀请,赴马来西亚吧生及槟城等地弘法行医(将在下面详述)。迨1965年,广树应新加坡龙山寺住持广洽法师的邀请,移锡至该寺襄理法务,他于弘法修持余暇,仍以医术济世活人,与患者广结善缘,感其救死之恩者颇不乏人。受到社会的好评。广树法师正拟续展“以佛法医人心之疾,以医术治人身之病”的宏愿。可人命无常,1979年4月2日,广树圆寂于新加坡龙山寺。享年66岁。
  二、对菲律宾佛教医药事业的贡献
  据掌握的资料统计,自1937年以来,福建高僧赴菲律宾定居弘法,并对当地医药事业作出贡献的高僧有:性愿、妙抉和广仁3位法师。
  (一)性愿长老及其对中药与保健事业的贡献
  性愿(1889~1962年),俗姓洪,法名古志,字性愿,晚年改为乘愿。别号檀莲,又号安般。福建省南安县人。1901年至南安石井东庵依德山上人落发为僧。翌年赴厦门南普陀寺在喜参和尚座下受具足戒。1909赴江浙诸名刹参禅学法首尾十载。1919年,应闽南佛教界师友之请回闽弘法。先后在厦门、泉州和漳州等地佛教名寺历任要职。曾一度代理过南普陀寺方丈。1937年,应邀赴菲律宾岷里拉市传播佛法,先后住持性愿寺和擘划新建华藏寺,厥功甚伟。对佛教医药事业亦有所贡献。一生为闽南与菲律宾佛教事业贡献极大。圆寂后被尊奉为菲律宾佛教开山祖师。
  性愿长老(以下简称性老)曾于信愿寺与华藏寺种植民间草药“一见喜”,以赠送病家。治愈了不少患者,受到社会的好评。1958年菲岛流行性感冒,患者服之无不回春。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性老种植的一见喜,未几即由华侨传人中国厦门,经厦门老中医陈焕章居士首先应用,再由其推广传遍中国各地。
  性老创建了华藏寺,于寺内辟大雄宝殿、祗园楼、双琏池等建筑群,还擘划将原有地皮,拟建一座安养院并配备中、西医护人员,以收养孤寡老人使之安度晚年。讵料其素志未遂,性老竟安祥示寂。幸有性老徒孙妙抉法师,秉承其师祖遗志。
  (二)妙抉法师及其对医疗事业的贡献
  妙抉(1918—1990年)俗姓王,法名腾捷,字妙抉,号二悲。福建省福清县人,自幼旅居印尼。1934年,随其父回国探亲观光,在南安丰州莲花峰不老亭,礼觉空和尚落发为僧。翌年,赴泉州承天寺在转尘和尚座下受具足戒。1937年,到厦门南普陀寺佛教养正院学习。后因家长欲迫其还俗,遂与同学前往上海经武进抵常州天宁寺。中日战争暴发后,回闽南永春普济寺弘法。翌年,弘一大师到普济寺避难。妙抉遂得亲近弘一大师学习律仪。1950年,往香港大觉寺挂单。1957年,东渡菲律宾抵信愿寺,甚得寺主性愿老和尚的器重,委其负责华藏寺基建工程,寺宇建成后,即任该寺监院,直至1990年圆寂于寺中。
  在华藏寺创办佛教施诊所,在他的苦心计划经年,内部设置最新式医疗器材,并聘请医师与护士,常驻院内为病者服务,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的好评。
  (三)广仁尼师及其对医药事业的贡献
  广仁(1925—),当代比丘尼,在俗姓名黄慧清,福建省晋江县人。其父早逝,她三岁时即随其母林畔治到泉州宿燕寺。童真时依其外祖母嘉姑在宿燕寺带发出家为清修女(闽南俗称为菜姑)。1958年东渡菲律宾抵岷里拉市宿燕寺,协助寺主文莲姑襄理寺务。后在菲都信愿寺依住持瑞今长老落发为比丘尼,法名慧清,字广仁。1959年,文莲姑升西后,广仁继承文莲姑遗志,担任宿燕寺住持职务。她是一位有胆略、有远见、和蔼可亲、才情卓越的女法师,曾为菲都宿燕寺购地增建地藏殿,与重建佛殿。还先后到过美国、意大利、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和尼泊尔等国家考察。并为泉州宿燕寺与菲都宿燕寺创办佛教医药事业努力不懈,成绩斐然。尤其是为泉州宿燕寺兴建大悲殿、大雄宝殿、天王殿、钟鼓楼和山门及配套等一系列浩大工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广仁认为佛教应为社会多作贡献,才能获得社会人士的理解和支持。而创办佛教施诊所,最能帮助人们脱离病苦的需要。为此,她遂发动菲都宿燕寺董事会筹办施诊所。在老夫人苏满治的支持下,与信众热情捐助下,遂建成了四层大厦的施诊所。为纪念该寺开山祖师优婆夷文莲姑的功德,并实践文莲姑济世的宿愿乃命名为“宿燕寺文莲施诊所”。于1978年10月30日,邀请岷里拉信愿寺住持瑞今长老,碧瑶普陀寺住持如满法师,以及香港超尘法师、元果法师莅临举行开幕剪彩。该施诊所全部现代化设施、聘请西医负责医疗。因系初创财才薄弱,每周仅施诊两次。除为当地贫苦患者作出施诊赠药外,还多次派出医务人员携带药品到边远灾区、为菲华病家施诊赠药,如1986年往描达安即支难民营施诊470余人次;往描述安第一难民营、万德寺举行义诊300余人次。嗣后往拉名隆、三巴乐、巴兰王等地义诊;远涉礼智省独鲁社、鹿朗曼、利济示,还到内湖,仙沓戈律示等地义诊计达一万余人次,各地黎民,反映很好,说这是佛教慈悲为怀的爱心表现。又菲地前几年曾发生过海难,伤残人员颇多,义诊所亦派出医护人员积极为之抢救疗伤,誉声载道。目前,广仁老师虽已年逾古稀,犹为弘扬佛法努力不懈。
  三、对马来西亚佛教医药事业的贡献
  福建高僧赴马来西亚弘法的虽不少,但若兼对佛教医药事业有重大贡献的则为数不多。现就所掌握资料分述于下:
  (一)寂晃法师及其对医疗事业的贡献
  寂晃(1920~)系当代医僧,俗姓黄,法名体明,字寂晃。福建省莆田县(今莆田市涵江区)人。1931年赴本县囊山慈寿寺依妙喜上人披剃出家。1933年于本寺受具足戒后,历任寺中副寺、监院,以及莆田县佛教支会文书等职。1952年应马来西亚马六甲青云亭住持金星法师的邀请,出国赴该亭担任佛事部主任。1959年赴吉隆坡马华医药学院攻读中医本科与针灸科毕业后,回青云亭开设诊所,又与教友发起创办槟威赠医施药所,并被委为主治医师。1970年于森美兰州芙蓉坡创办妙应寺,而于寺中创办佛济诊所,行医济世。现任马来西亚佛教总会主席、森美兰州佛教分会主席、妙应寺住持、佛济诊所主任。还帮助福建莆田市涵江区囊山慈寿寺及莆田城厢区云门寺的重建。
  寂晃医僧对马来西亚佛教医药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与人创办马来西亚佛教总会槟威赠医施药所。寂晃(以下简称寂老)于1965年8月间,与马来西亚佛教总会(以下简称马佛总会)热心公益的如贤、祥空、果真三位法师及郑又弘姑娘,共同发起创办马佛总会槟威赠医施药所,并被委为主治医师,每日诊治患者100多人次。就诊对象有政界人士、教师、护士与工商界人士,门庭若市,声名远播,南至怡保,北至吉打州,距槟城一百多英里,每日都有患者赶至法师处求诊。翌年,施诊所一切走上正轨后,寂老因操劳过度,身体有些不适,乃暂回青云亭休息,另聘当地名医应诊。
  2、创办诊所,行医济世。寂老于1970年协助马佛总会雪兰莪州分会创办雪州佛教施诊所,并担任义务医师,还安排两位徒弟配药。两个月后,他又回青云亭自开诊所,因就诊患者日多,诊所不能容纳。他为求发展起见,即于森美兰州购买芙蓉坡拉坑花园的地皮,兴建妙应寺,并于寺中创办佛济诊所,行医济世。
  3.创建马佛总会森州佛教分会并附设施诊所。1987年秋,寂老筹建马佛总会森州佛教分会会所,建筑费多达马币50多万元。并于会所附设佛教施医赠药所,为贫病患者提供免费医药及针灸服务。他筹建之佛教分会会场与施诊所开幕之日,除收各方惠赐贺仪达马币22万元外,还收到当地政府特拨1万元充作施药基金。
  (二)广树法师及其对医药事业的贡献
  1958年,马来西亚吧生龙华寺住持广馀法师,因需管理寺务骨干,乃邀请其师兄广树法师南渡担任该寺监院。广树法师经向政府申请出国应聘手续后,即前往担任其职。嗣后又应请至马来西亚槟城在会泉大师创办的妙香林寺弘化。他先后在这两座佛寺弘法之余,亦以所学岐黄术济世活人,治愈患者甚多,为佛教在社会塑造良好的形象。此为其对马来西亚佛教医疗事业一大贡献。
  四、对印度尼西亚佛教医药事业的贡献
  福建高僧赴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传教的不多,若兼对佛教医药事业有所贡献的更少。现据有关资料报道的个别事例叙述于下:
  宗圣法师及其对医药事业的贡献
  宗圣为当代法师,现年70多岁(具体出生年间未详),福建省莆田县(现改为市)人。早年于莆田城内梅峰光孝寺落发为僧(其家庭情况与师承世系俱未详)。后来赴印尼弘扬佛法,现为印尼廖内岛圆光讲堂住持。
  宗圣法师住持圆光讲堂弘法之余,关心群众疾苦,乃发起筹办佛教施诊所,以为贫苦居民提供免费的中医中药服务。该所经数月之筹备,于1977年6月30日开幕,正式开始为岛上居民实行施医赠药服务。每月求诊人数平均为2、3百人次,获得岛上居民交口的赞誉。
  五、对泰国佛教医疗事业的贡献
  据有关资料报道,福建著名治癌医僧提润法师,曾应邀赴泰国治疗癌症患者,现将其事迹介绍于下:
  提润(1922~2001年),俗姓林,法名凤义,字提润。福建省福州市人。1936年,时年15岁,至闽侯雪峰崇圣寺依道果和尚落发为僧。翌年,于福州鼓山涌泉寺受具足戒。1941年赴闽东寿宁县三峰寺向寺僧明洁法师学习岐黄术。先后亲近过虚云、圆瑛两大德,并于圆瑛创办的楞严专宗学院攻读,毕业后受圆老之委托,于鼓山创办佛学院。1956年至1958年于福州金山寺和开元寺行医,擅长应用中草药治疗早期癌症疗效显著,因而声名远播,被誉为“治癌高僧”。慕名邀请出诊者不绝,其行医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远涉美国与东南亚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他对患者及信众的供养数百万元,全部捐作佛教的教育慈善和建设寺庙等事业;与影印回流失于日本的《毗卢大藏经》。
  1990年,提润老法师荣任福州开元寺方丈,当选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并应聘兼任菲律宾岷里拉普陀寺、碧瑶普陀寺住持。后又兼任古田县极乐寺住持。被推选为福建省政协第六、七届委员。2001年2月13日,提润老法师圆寂于福州开元寺。世寿80虚岁。
  1988年12月间,泰国中华总商会常务董事、介寿堂慈善医院主席李光绛先生之夫人患晚期肝癌,他通过中国驻泰大使发出邀请提润法师赴泰为其夫人诊治。提润医僧应邀于1989年1月4日抵泰国时,患者已成膨胀伴腹水,肝部疼痛不能食,奄奄一息,经医僧对症下药治疗后,不仅腹水消退,肝痛消失,且能进食。患者家属与泰国医生无不赞叹老法师医术高明。后来,因病人亲属未按老医僧所嘱服药,致使病情反复,无法抢救,老法师对此深感遗‘感。
  然而提润医僧在泰期间,却治愈一例年仅31岁的男性血癌症患者,该例患者曾在泰国多家医院诊治,均认为无法治愈。可是经老医僧为其精心治疗月余,症状终于消失。后再至医院复查,未见癌细胞。一时传为佳话。
  综上所述,可见福建高僧对东南亚地区的5个国家佛教医药事业的贡献项目是多方面的,不但有中医内科、小儿科、眼科、风伤骨科和针灸科,而且还有种植中草药治病的,并设有西医内科和西医护理等。既有个体医僧行医济世,也有佛教寺院及佛教总会创办的佛教义诊所与施诊所。且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声誉远播。
  参考书目:
  ①《泉州市志》第五册人物,第4008页。泉州市志编委会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5月版。
  ②《广洽法师传略及其演讲文集》释传发编撰,丰一吟整理,1994年春初版。
  ③《常凯长老永思集》常凯长老永思集编委会编,1991年8月版。
  ④《广东佛教》双月刊2000年第6期,《广东佛教》双月刊编辑编,广东省佛教协会印,2000年12月15日出版。
  ⑤《性愿法师年谱暨纪念集》性愿法师年谱暨纪念集编委会编,1977年4月版。
  ⑥《泉州鲤城文史资料》第三辑第153页。泉州鲤城文史资料文史委编1988年9月版。
  ⑦寂晃长老拾芥集》寂晃法师著作禅慧法师编纂台北三慧讲堂出版1991年12月版。
  ⑧《南洋佛教》期刊,第105期28页。南洋佛教编委会编,1978年元月31日出版。
  ⑨《福建乡土》季刊1991年第2期14—15页。福建乡土编委会6月15日出版。
  ⑩《福建佛教》期刊2001年第2期25页。福建省佛教会编,2001年3月出版。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