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师大去来
漫谈师大去来
真明法师
生命印记
十月中旬,收到惠空法师送来“两岸禅学研讨会论文集”,刹那间忧喜交集。忧者,万佛寺在此次九二一地震中受到重创,琉璃飞檐已倾,古意盎然全差,百来位僧人犹厕身篷帐,尚未有明确安居之处。喜者,所有的师长除了叹惜、安慰之外,更不断的鼓励打气,要求同学们,在此艰困的情况中,莫因地震的重创而怀忧丧志,更要提起正念,“在生命的现前因缘中,强观诸法的无常性”,而经教的听闻与薰习依然要持续下去。更感念学院常住在此百忙之中,鼓舞我们来参加这次的“研讨会”。
入夜,藉篷帐外的路灯看论文集,树影婆娑,微风习习,远方犬鸣衅衅,空谷回荡,颇能领会古人“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的意境。近十五的月,在澄净的夜空中显得分外皎洁。明月清辉,夜凉如水,帐内僧人酣声已作,白日里惶惑不安的心在眠梦中稍稍得到了安顿,夜的清静唯我一人独享,与“法”为伴。
一个月前的中秋月,正是地震后的伤心之月,读书之机不敢奢望,复学之计遥遥无期。而今,转眼已过一个月,创伤在时光荏苒中疗治。重回慈明寺复学,再见课桌书类,一则以庆幸犹有福报续学,却又隐忧于梁折垣断的复建艰难。然而,同窗共砚的全体师友,都有共同信念,无论生活如何艰辛,现阶段“学习”的任务还是必需完成,更不断的以“发菩提心,立坚定志,为广利一切众生而学”来勉励彼此,只要信念不失,必能克服困境。
北上参加研讨会,进入台北市区,繁华的都会风光一览无遗,但见高楼耸立,车流接续,一切依旧是太平繁华,丝毫未受“惊吓”的模样,使经历震劫的我们有恍若隔世之感。夜宿十一楼的台北慈明讲堂,每有公车经过,便忙不迭一阵抖动,使我们的神经线一直是紧绷的状态,随时准备逃生。毕竟在灾区的〝震撼教育〞犹存我心。不过,苦难的环境使人受到锻练,在经历危机的同时也粹励了希望,而有勇气正视惨淡的人生,坦然面对生命的印记。
飘萍僧踪
距离去年参加两岸禅学论文研讨会后,今日再次伫足师范大学校园,再次抬头仰望幢幢富含文化、教育底蕴的建筑物,使我心生孺慕。望著这些规模宏伟的大楼,我心中闪烁著感动。如此思维著:在时代的飘流中,多少人曾于此写下生命的光辉;其翩翩风采,雍容风范,而为人群所熟悉、赞许。浪涛般进出此地的风流人物,其过往的历史镜头如何?生命中有那些的风浪?生活的脚步如何?理想的执著如何?鹄的又在那里?可曾激荡出多少履历、功业,发迹出值得喝采的坚持与理想!今日来此参加“论文研讨会”的我又将聆受什么法味?将为我生命注入什么风光!在时空因缘交集中,此时此地的师范大学,无言的交待蕴含的生命况味与情感流淌教育大楼的会议厅里,没有繁丽的布幔缀饰,清简的几盆花饰,盆栽三两,主席台上,正中放置著香炉,庄严的佛像跏趺坐著默示生活中的大定,在简单中透露著庄严。炉香袅袅的冉冉升空中,每个人庄严肃穆的梵唱著三宝歌,并为九二一地震罹难者虔颂《心经》一部,以慰超脱。
两天的研讨会序幕于焉开启,与会的出家法师更是会中焦点,二天的议程,时时可见师父们一袭缁衣,或受来宾的问讯、寒暄、请益;或三三两两针对研讨会中议题意犹未尽的热烈讨论著;或有于休息时间默默于清幽校园中独自经行者,气宇轩昂,玉树临风的丰采,衣袂飘飘然,彷如从古画中出走到现代,与校园一隅两三打太极拳的外国留学生,相映成趣。“圣法谈,圣默然”的精神表征自然流露而出。
法义辩析
此次研讨会,可以看到惠空法师多年来在大陆教界耕耘的成果。大陆方面颇重视这研讨会,组织了一团访问团来参与盛会,僧俗二众都有,有几位教授的著作更为台湾学子耳熟能详。如:方立天、楼宇烈教授等,法师除了如学诚、济群等几位莅临外,也增加好几位优秀的比丘来参加。台湾方面更是一时俊彦会集,大会气氛未曾有也。
会中见到许多慕名已久的学者及法师,意气风发者有之,含蓄内敛者有之,有的雍容大度,有的宁静安详,各现特质。针对议题,各展雄才大略,广博的学识,无碍的辩才,实令后学汗颜。问答思路缜密,博征广引,台风稳健,令人欣赏、赞叹。尤令参与者值得学习及增上的,是出家众的自我肯定“出家的生命业感是不同凡响的”,您可以是博士、教授,但涵于中、形于外的佛法正知见和修道风骨才是难能可贵的。
盛会成办,本需众缘成就。有缘齐聚一堂,不被烦恼障心得能听闻正法,又是莫大荣幸。感恩之余,与会后些许感想,不揣疏陋,诉诸笔端,与众分享:
ㄧ、主题明确有力:沿续去年余响连连的禅观思想之议题,这次的主题更加深入探讨中国佛教两大主流思想“念佛与禅”的关系,会中对此议题也从多方面切入探讨,甚至中场的专题讨论“自力与它力的融合”亦由此主题衍生各式各样不同看法,而引起广大回响。若一主题在探讨后,能使与会大众,发起重新省视个己知见,或有增广见闻一新耳目的作用,便达到办研讨会的意义。美中不足的是,如此炮声隆隆、热闹非凡的论端,到了第二天的综合讨论,还有许多人弄不清楚“念佛”不只是狭碍的“念阿弥陀佛”;“禅”也不单指“禅宗”。话语一出,群众哗然,倒也忝为花絮,令人一赞。因为,许是出家众耳熟能详的思想,私毫不引以为问题,而在家居士学者却在佛教的认知上力有不逮。或许以后有相关会议再举办,可加强主题的申明,俾便出家在家有一统一的认知,以免错误再次产生,贻笑方家。
二、场次安排极佳:这是一个“宗教团体”办的研讨会,议题也是关于此宗教的教理思想,这一立场极为明确。会议过程中细心的人一定会发现,大会在安排发表人和评论者上真是用心良苦。发表者若是法师即敦聘法师讲评,若是学者发表即由学者评论;或是大陆的法师、学者发表即由台湾的法师、学者评论,或更替之。虽不免暗中较劲,但更实质地促进了交流作用,间接地扬弃两岸情结络印。这是本次会议的特色,主办单位的用心,值得体认。
修道人用心于生死解脱大事,发而为文,本就不免间杂宗教情怀。解脱大事又是修道人看家本领,也唯有出家同道可以体会僧家意涵,包括特殊的宗教经验,以及法门修行后的历境练心,在在都是唯有身在佛门中者所能体会。所以,法师的论文由法师评论,如此的安排,确实而明理。倘若在学术论文范畴之下而有稍许宗教氛围展现,或许言词声调高昂激越,也无非“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的大悲愿使然,本就无可厚非。但若由学者讲评,恐怕又要落入“捍卫佛教”之讥。既要遵守学术规范,又要不失宗教情操,本就难以两全。相信参加者均藉此机缘见识到两岸菁英的思维模式,是活泼热烈的亦或保守拘束的,还是敦厚朴直的。既收到文化交流之效,更提供后学之秀〈笔者与列席者许多为佛学研究所学生〉审视与学习机会,此岂不甚美吗?
三、“念佛”观的狭碍化:会议中突显一个盲点,就是:“念佛”法门从原始佛法以迄大乘佛教,本不限于是净土的。但一般人的通病,将“念佛”直觉的认定是净土法门,加上其背景“他力”成见甚深,或偏见于“度亡”的心态,相较于“禅”法的热烈讨论,“念佛”禅观思想似乎较被忽视,显明大众事前关心不足,阅览不够而未能就“念佛”、或念佛与净土的相关议题提出有深度的看法及见解。试问除了专研念佛法门者,以及佛学院开过相关的课程,谁会去关心此一渊源流长的禅观教理。会中有好几篇关于“念佛”的论文,无论就历史的源流、递演,或禅观的演变、消长,或义理的融合、转换,或祖师大德的念佛思想等,都提点出前人所未有的文献与见解,更见“念佛”“佛随念”“净土经典”等教理思想的含蕴丰沛,值得开发研究。
四、两厅同时进行的难以抉择:此次大会首开风气之先,采两厅同时进行方式,使参加者徘徊于两厅之中作抉择,这样的安排,无论就后辈学习、吸收、锻炼、成长的角度,或学者专家相互“关心”的角度,鱼与熊掌难以兼得,都感到相当的遗憾。再者,发表的时间简短而紧凑,往往使发表者无法尽诉胸中块垒,收听者也不能淋漓尽兴。尤其是其中有些论文教理思想兼备,使人想一听究竟;有些是大众回响甚切,然言未尽意,场内便铃声乍响,略有不尽干扰之失。若能就论文的长度、广度及深彻不同,而作发表时间上的调整,或可一试吧。
五、乐见对岸佛教的复兴:此次大陆僧人与学者能扬弃“两岸”的敏感问题,热烈参与研讨会,实是精神可嘉。其写作技巧、结构铺排,颇见其古朴敦厚,踏实为学;在资料甚难取得,文献极为欠缺的情况下,能砥砺为文,实应得到鼓励与嘉许。若有因缘,倘能汲取学术素养来开辟论文疆域,佛法在大陆的流布,定是指日可待,我们更乐见其成。
六、期待他日两岸禅学会议,能有更多出色的比丘尼列席发表台上,为佛教振兴起弊共尽心力。这是许多参与者会后心声,我仅代为提出。
赋归晚唱
两天来,我们暂卸忧虑,在此薰习生生世世受用不尽的智慧法财。归途中,省视了内心的激动处:世尊及诸祖大德在浩瀚卷册中教导我们什么?我们应该努力什么?这样的研讨会在传达怎样的讯息?本人觉得很简单却也很严肃,就是:
个人解脱道的完成亦即佛教使命感的完成
研讨会的过程中,那清净庄严的僧人不就在庄严佛教吗?各位居士学者不就用自己的佛学素养在庄严佛教吗?辛苦的工作人员不就用自己的谦恭和穆的言行在庄严佛教吗?若每个人都能认知自己是佛教的一份子,有休戚与共的使命感,便是佛教的护航。若每个人都爱读佛经、研究经教,即是佛教的发达、普及,佛教的成长。若每个人都能照顾好自己的形象与思想理念,即能引导人们对佛教有正面的认知。
若续佛慧命,传佛法灯的使命感是理想,研讨会即在发生著积极的作用,潜移默化的功能。以此佛教的理想作为生命的动能,让我们在作事中庄严福报,在为学中庄严智慧,庄严了自己即是庄严了佛教,分分的庄严即是法法的相续不绝。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