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谦法师:略辨同教一乘与别教一乘
略辨同教一乘与别教一乘
惠谦法师
华严宗三祖法藏大师,又称贤首国师,乃集华严宗大成者,故华严宗又称贤首宗,则知其在华严宗之地位矣!法藏大师著作甚多,其中有一为《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又名《华严五教章》,(以下略称《五教章》),于“建立一乘门”中,将一乘教义,大分为二──别教、同教。今余即依《五教章》中“建立一乘门”,述其大意,并略申一己之见,遂行成文。
所谓别教者,别教一乘也,此之一乘不共三乘,全拣诸宗。所谓同教者,同教一乘也,此一乘共于三乘,全收诸宗。所以一乘与三乘,差别而无差别,无差别而差别。差别而无差别,同教也,无差别而差别,别教也。此之与天台“六即佛”有异曲同工之妙。六位皆即是佛,同教摄。虽即是佛而有六位差别,别教摄。如《十玄门》引华严经云:“远行到在初步,然此初步之到,非谓无于后步。”初步即到,初发心即成等正觉,如是则佛乘共于三乘,同教摄。非谓无于后步,菩萨有五十二位,等觉尚未称佛,破尽最后一品无明成妙觉,方得称佛,如是则佛乘不共三乘,别教摄。
《大乘起信论》发挥“一心开二门”,此与同教一乘别教一乘,似乎亦有不谋而合之旨。一乘者,一心也。即所谓一心生万法,万法皈一心,是谓之一乘义。开二门,二门者,心真如门、心生灭门。心真如门则诸法皆是实相,平等一如,岂非同教一乘之义?心生灭门则实相出生诸法,森罗万相,岂异别教一乘之旨?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来了,法藏大师发挥同教一乘与别教一乘,是有根据的,而且是根据一个大乘诸宗经论共通的理则,也就是二谛。随缘无性,诸乘差别而无差别,同教一乘为真谛所摄。无性随缘,诸乘无差别而差别,别教一乘为俗谛所摄。
如是说来,非是离同教有别教,亦非即同教是别教,别教与同教不一不异。别教好比万重浪,诸乘有差别,同教好比万重浪是一水,诸乘无差别。水即浪,浪即水,别教与同教不异,同是一乘故。水不动,浪起伏,别教与同教不一,方便开二教故。实在说来,说一乘、三乘,说别教同教,乃至说与不说,皆是方便,因为究竟一乘义中,无如是等分别。然而众生机有不同,是故如来教法千差,皆是方便而设,总欲令众生终至一乘究竟无疑惑地。
法藏大师于《五教章》,又将别教开二门,一为“性海果分”,即“十佛自境界”,此乃不可言说,唯证相应。另一为“缘起因分”,即“普贤境界”也,此则可说,为劝修故。即所谓普贤圆因,舍那满果是也。既称圆因满果,当知全因即全果,全果即全因,因外无果,果外无因,是故《五教章》云:“此二(性海果分与缘起因分)无二,全体遍收,其犹波水,思之可见。”缘起因分好比波,波可见,缘起因分可说,此乃实相一切相摄。性海果分好比水,水不可见,性海果分不可说,此乃实相无相摄。于实相法中,无相即一切相,全水即全波;一切相即无相,全波即全水,故云“此二无二,全体遍收。”
就缘起因分普贤门中,又分二门“分相门”、“该摄门”。为令读者于《五教章》之“建立一乘”门能一目了然,将其大要科解如左:
┌性海果分(十佛境界)
┌别教┤ ┌分相门
建立一乘┤ └缘起因分(普贤境界)┤ ┌不异
└同教┐ └该摄门┤
│ └不一
├分诸乘(有六重)
│
│ ┌泯权皈实门
└融本末┤
└揽实成权门
“分相门”者,此则别教一乘,别于三乘。如法华经中:“宅内所指,门外三车,诱引诸子,令得出者,是三乘教也。界外露地所授牛车,是一乘教也。”分相门乃说明别教一乘,并引法华经四车喻为教证。法华经譬喻品中,有大长者,其宅火起,诸子贪戏不出。长者知子各有所好,即羊车、鹿车、牛车,故方便告子,门外具有三车,劝诱令出火宅。而其门外实无三车,待子出后,等心皆赐与七宝大白牛车。长者即大慈世尊,火宅喻三界,诸子乃可怜愍众生。众生根机不同,故方便设教有三乘,即三车是也。羊车声闻乘,鹿车缘觉乘,牛车菩萨乘。门外实无三车,而等心赐与大白牛车,即谓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诸佛出世,唯欲度生皆令成佛,不欲其成声闻、缘觉、菩萨耳。总之,法藏大师以法华经四车喻,来说明一乘不共三乘,建立其别教一乘之论。
我们发现一个蛮有意思的小问题:一般而言,法华经是判为同教一乘的,而法藏大师建立其别教一乘的高论,却引用了一部同教一乘的经典──法华经。我想,这当中如果细细体会,或许有些小启示:那就是别教、同教不是那么绝对的。如果绝对定判,岂不是落入遍计执性?当知同别二教乃依他而起,无有自性,不可定执,如是方入圆成实而得一乘教旨。是知同别二教,唯心回转,乃有体施设假。此之体,即是一心,亦是一乘。二教互成互泯,互摄互入,重重无尽。同不碍别,别不碍同,虽参而不杂,虽共而不和。反之,若于二教定执定判,则成无体随情假,无尘虚妄见了。
所谓教无以立,依理而立;理不自显,依教而显。是故同别一乘之教,必合真俗二谛之理,否则即非无上甚深佛法。事实上,我们也可从法藏大师将“普贤因门”分为“分相”、“该摄”二门看出来,虽是建立别教,即需该摄同教,否则于究竟实义便有欠缺。话题一时扯远了,不过,却还在自家,不离二谛嘛!废话少说,我们再看回原来的“分相门”。
“分相门”开头说明别教一乘之立义,引出法华经四车喻为证,之后法藏大师更从十个角度,分别引出教证,来证明其一乘不同三乘之说。今亦略述其要。
一、权实差别:三乘是权,一乘是实,权实不同,是以一乘不同三乘,成其权实差别。此即引法华四车喻为教证:临门三车,俱是方便门,此即是权;授大白牛车,方为示真实相,此即是实。并强调大乘牛车,同彼二乘,是权非实,故需回入一乘。
二、教义差别:三乘有教无义,一乘方教义俱得,是以成其一乘三乘教义差别。三乘若约自宗,本各具其教义,然而对望一乘实义,故皆有教无义。引经云:“以佛教门,出三界苦”,又配合法华四车喻,三车皆权设,巧劝令出三界苦,是故三乘俱属佛之教门,不得一乘实义。待出三界后,更赐与大白牛车,方得一乘实义。
三、所望差别:三乘三车,是诸子所望,一乘大白牛车,非诸子所望,是以成其一乘三乘所望差别。引法华经文:“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非本所望”,证一佛乘,实非三乘人本所期望。
四、德量差别:大乘但明一相方便,而无主伴圆融、摄德无尽之意;一乘则明法界缘起、主伴圆融、摄德无尽之意,是以成其一乘三乘德量差别。引法华经中,宅中外指牛车,不言其德;宅外授大白牛车,则广述其庄严力用,其数无量,证其一乘德量无尽也。
五、约寄位差别:三乘是出世位,一乘乃出出世位,是以成其一乘三乘寄位差别。引《本业经》、《仁王经》、《地论》、《梁摄论》等,以菩萨十地,寄五乘之法:初、二、三地,寄世间;四至七地寄出世间法;八地以上寄出出世法。于出世法中,四、五地寄声闻法;六地寄缘觉法;七地寄菩萨法;八地以上出出世法,即寄一乘法。由教证一乘三乘寄位差别,而成其别教一乘之论也。
六、付嘱差别:佛付嘱未来世说法,若有一乘根机,则可为说法华一乘大法;若是不能信受之根,则为说余深法,即大乘法。是以根机不同,故如来付嘱说法有别,而成其一乘三乘(大乘)付嘱差别。引法华经“嘱累品”之文为证(大正九?五二下?一六):“于未来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来智慧者,当为演说此法华经,使得闻知,为令其人得佛慧故。若有众生不信受者,当于如来余深法中,示教利喜。”
七、根缘受者差别:根谓根机,缘谓法缘,受谓领纳。三乘菩萨根未熟,虽多劫行六度万行,然于华严经不能闻持随顺,是等犹为假名菩萨。反之,若能闻持随顺华严经,方为真佛子,从佛家生。是以于华严大经能否闻持随顺成其一乘三乘根缘受者差别。引华严经“宝王如来性起品”(大正九?六三○上?一四)云:“菩萨摩诃萨,虽无量亿那由他劫,行六波罗蜜,修习道品善根,未闻此经,虽闻不信受持随顺,是等犹为假名菩萨。”
八、难信易信差别:三乘之法易信;一乘之法一位即具一切位,是则难信。引华严经“贤首菩萨品”(大正九?四四一上?一四)云:“一切世界诸群生,鲜有欲求声闻道,求缘觉者转复少,求大乘者甚稀有,求大乘者犹为易,能信是法为甚难。”是以成其一乘大乘难信易信差别。
九、约机显理差别:对三乘根机,说谛缘度等一相一寂之三乘理法;对一乘根机,方说主伴圆融重重无尽之一乘理法,是以成其一乘三乘约机显理差别。引华严经“十地品”(大正九?五六七下?一四)云:“若众生下劣,其心厌没者,示以声闻道,令出于众苦;若复有众生,诸根少明利,乐于因缘法,为说辟支佛;若人根明利,饶益于众生,有大慈悲心,为说菩萨道;若有无上心,决定乐大事,为示于佛身,说无尽佛法。”
十、本末开合差别:一乘为本,三乘为末。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为开;会三皈一为合,是以成其一乘三乘本末开合差别。引大乘同性经卷下云:“所有声闻法、辟支佛法、菩萨法、诸佛法,如是一切诸法,皆悉流入毗卢遮那智藏大海。”
总而言之,上来十段文证,总是法藏大师欲成其别教一乘──一乘不共三乘之说。此乃“分相门”之大义。
再来我们看看“别教”之“该摄门”。大师云:“一切三乘等,本来悉是彼一乘法。”这不是说一、三不异,同教一乘的道理吗?也就是前文强调过的,别若离同,则别不圆。进一步,我们似乎也可看出来,大师将别教分为“分相”“该摄”二门,仍是依于二谛:依于诸乘随缘无性,故开“该摄门”;依于诸乘无性随缘,故开“分相门”。大师又说明何以“一切三乘等,本来悉是彼一乘法”?“以三乘望一乘,有二门故。谓不异不一也。”一乘是实,好比水;三乘是权,好比浪。若从泯权归实,全浪即全水,则一是一,三亦是一,则“唯有一乘,更无余也”,是故一三不异也。若揽实成权,全水即全浪,三是三,一亦是三,则“唯有三乘,更无一也”,是故三一不异也。以权实相泯揽,水浪相即入,而成其一三不异门。虽权实泯揽、水浪即入,而不坏其权实水浪之相宛然,是以成其一三不一门。是故大师云:“不坏不一,而明不异。”何以故?不一者,随缘也。不异者,无性也。随缘即是无性,是故不坏不一而明不异。无性即是随缘,是故不坏不异而明不一。不一即一,一即不一;不异即异,异即不异。一异相即而不坏一异之相;一异攸分,而不妨一异相即。以相即,故有同教;以攸分,故有别教。
上来已略述《五教章》“建立一乘”之别教竟,再来我们看同教。其又分二:“分诸乘”、“融本末”。分诸乘者,一即无量,虚空现十方也。融本末者,无量即一,十方同一虚空也。“分诸乘”中,将世尊一代时教,分判为六种判法:一、判为一乘;二、判为二乘;三、判为三乘;四、判为四乘;五、判为五乘;六、判为无量乘。于诸判法中,更有不同判法,然非本文欲详论之处,故谨略述。
后门“融本末”,大师云:“此同上说诸乘等,会融无二,同一法界,有其二门:一、泯权皈实门,即一乘教也。二、揽实成权门,则三乘教等也。初则不坏权而即泯,故三乘即一乘而不碍三。后则不异实而即权,故一乘即三乘而不碍一。是故一三融摄,体无二也。”
前门于一乘中广分诸乘,一乘为本,诸乘为末。今融其本末,则一乘诸乘,体本无二,同为一真法界。一乘好比大海水,诸乘好比江河之水。江河无不从大海流出,无不还流入此大海,故大海为本,江河为末。然融其本末,则江河、大海同是一水,体本无二,故曰“会融无二,同一法界。”
虽会融无二,同一法界,然若细推其义门,则有二门:“一、泯权皈实门,即一乘教也。二、揽实成权门,则三乘教是也。”“权”者浪,即三乘教;“实”者水,即一乘教。浪相虽存,然则无常,终必灭尽,故曰“泯权”。浪相无常灭尽,则皈一水不动,究竟真实,故“皈实”。又一水起万浪,万浪之起,必具水体,故曰“揽实”。以具水体,缘成起浪,方有万浪之相,故曰“成权”。
虽有权、实;泯、揽;皈、成之异,然理通,体无二故,成其异不碍相即,相即不碍异。故大师续云:“初则不坏权而即泯,故三乘即一乘而不碍三。后则不异实而即权,故一乘即三而不碍一,是故一三融摄,体无二也。”“初”即初门泯权皈实。“不坏权而即泯”,以浪相虚妄无实,故不待坏其浪相,而浪相本自泯灭。若知浪相本自泯灭,则知水体常寂恒实。是以浪相奔腾,不妨水体不动;水体不动,不妨浪相奔腾,故云“三乘即一乘而不碍三”。“后”即后门揽实成权。“不异实而即权”,以一水起万浪,万浪皆一水,水外无浪,浪外无水,故不异常寂恒实之水,即是起落无常之浪。水常不动能起浪奔腾,而仍不失其水常不动,故云“一乘即三乘而不碍一”。若能明此“不坏权而即泯”、“不异实而即权”之相融遍摄之理,则能明其“一三融摄、体无二也”。
在《五教章》“建立一乘门”最后,大师作了四句料简,作为总收摄:“由此融镕,有其四句。一、或唯一乘,谓如别教。二、或唯三乘,如三乘等,以不知一故。三、或亦一亦三,如同教。四、或非一非三,如上果海。此四义中,随于一门,皆全收法体。是故诸乘,或存或坏,而不相碍也。”融者和合,镕者销融。上来所说同别一乘教义,将其和会销融,可以一乘三乘四句料简条贯之。前三句文义明显,不加多述。第四句者:一三皆教,不离言说,而果海不可说,不与教相应,故云非一非三。
我们知道,四句有离四句、即四句。离四句拣凡情,即四句显正义。今大师正显一乘同别玄旨,应为即四句,且随举一句,皆收四句,故大师云“此四义中,随于一门,皆全收法体。”说唯一乘,余三句皆唯一乘,唯一乘显,余三句隐,显者为主,隐者为伴。只是显隐不同,主伴有别,非是法体有二。以法体无二,句句全收,故显时正是隐时,隐时正是显时,成其隐显同时。一句为主,余句为伴,句句为主,句句为伴,成其主伴圆融。以隐显同时,主伴圆融,故云“是故诸乘,或存或坏,而不相碍也。”
如果以喻明法,或许更好了解。唯一乘,即水一句;唯三乘,即浪一句;亦一亦三,即也水也浪一句;非一非三,即非水非浪一句。水即浪,浪即水故,说水一切水;说浪一切浪;说也水也浪,一切也水也浪;说非水非浪,一切非水非浪。以水浪无二体,故随举一句,皆全收水体。说水说浪,或存或坏,终不相碍。
欲会入即四句显正义之法,需先离四句拣凡情。故需以无所得心,方能于此华严玄海悠游自在。否则落入有所得心,于此一乘同别玄文,便会格格不入。故心经云:“以无所得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岂非入海明灯,契文指南乎?
然无所得之法,岂易会哉?其究竟处乃诸佛境界。于此甚深之法,实非凡夫心智所及,然在家师培育之下,以深入二谛为方便,或许能探知一二。是故中论云:“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信此言矣!也因此言,而敢有此文非分之想。
停笔前,再述数言,聊表寸心。华严一乘之旨深玄,同别二教之义难辨,小学生学写博士文章,还望法藏大师多多包含。更愿以此拙文因缘,哀求大师及诸佛菩萨,不舍大悲本愿,以不思议方便力,普令法界一切众生深入二谛,速速同入华严境界,共证一乘佛果。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