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中国的北传佛教寺院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中国的北传佛教寺院
  摘要:佛教在从印度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巨大影响。两千多年后的现在,中国佛教经历了对印度佛教的传承和自身的成长,早已脱离印度佛教而独立,甚至成为世界上最完整的佛教体系。本文通过介绍中国北传佛教寺院的典型结构和格局,简要说明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只有融合,文化才能获得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和更深厚的底蕴。
  关键词:佛教寺院,文化,融合。
  斯宾格勒认为,宗教起源于对空间和时间的恐惧。从这个意义上说,印度婆罗门教起源于对空间的恐惧,亦即人我在大梵前的渺小,而佛教则源于对时间的恐惧:人生无常。早期印度佛教从理论上吸收了婆罗门教的一些思想,并且在传播到中国的过程中完善了它的教义。从佛教的基本教义产生的背景及发展变化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印佛教是一个连续的生命整体。佛教建筑作为宗教传播活动的场所,又融入了宗教意义和审美情趣,与佛教的思想一起传入了中国。在传播过程中,它们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渐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经过两千多年的分化,佛教在印度本土逐渐衰落,却在中国保留了下来。中国的佛教主要分为三支:北传佛教,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北传佛教主要在中原地区,可能在秦时就已经传入边境。东汉明帝刘庄(公元58-75年)曾派使者赴大月氏求取佛经,公元67年,大月氏沙门迦叶摩藤,竺法兰回到洛阳,在城西修建了中国第一座正式的佛教寺院--白马寺,安置他们用白马驮回来的佛经和佛像。此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开始兴盛,修筑了很多佛教建筑,翻译了大量佛教经典,并影响形成了一个时代的"玄学"风气。隋唐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形成了三论,天台,华严,法相,律宗,净土,禅宗,密宗等八个主要宗派。到了宋朝,佛教逐渐与儒、道融合,成为"三教合一"历史背景下的佛教,不仅影响了文人的创作和思考,净土宗和禅宗等大众佛教也深入民心。     
  北传佛教的建筑中,比较突出的是寺院。佛教寺院出现在印度,也称毗诃罗,僧伽蓝摩,兰若,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是最早的寺院。根据古寺院的遗迹,可知佛入灭后的印度伽蓝,初以佛塔为主体,由于僧人向佛塔礼敬,逐渐以佛殿为中心,僧众由礼佛舍利而改为礼佛圣像。佛殿外有僧房围绕,殿内正面则安置佛龛。建材系采石、砖、木三种。形式有佛堂、僧房、塔婆等分别。中国最初的寺院大致延承印度佛寺的风格,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佛教与中国的本土文化相融合,建筑风格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和当初从印度传入的佛寺风格有了很大的不同,更具有中国化特色。下面以规模较大的典型寺院为代表简单说明。
  (一)整体结构
  从整体结构来看,中国佛教寺院的空间布局至少是一座三合院(多则数座),加上前门及前门左右两侧的墙垣,成为四合院。它既异于印度的伽蓝,也异于中国的宫殿,它是以中国宫殿的外观,增加了佛塔、祖塔、佛像等内容。
  印度早期的寺院以后殿为中轴线的中心,周围分布佛塔,佛殿,楼阁等,而对于建筑物的方向不太在意。中国的佛寺则把主要建筑建在南北中轴线上,附属设施则安放在东西两侧。寺院的主要建筑如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还有藏经阁(楼)等,都是坐北朝南的正殿。而配殿伽蓝殿、祖师殿、观音殿、药师殿以及僧人的主要生活区则分别安置在东西两边。这种布局和古代的宫殿有相似之处,如故宫,坐北朝南,中轴线上是午门、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乾清宫、坤宁宫等举行重要典礼的场所,而帝王后妃的日常住所则分布在比较靠近北边的主轴两侧。从这种相似的格局中可以看出,佛寺以南北为尊受到了中国文化,尤其是宫廷建筑的影响。这从"寺院"二字的来源也可旁证。
  "寺",古代本是宫署,据《汉书.元帝纪》注云:"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可知在汉代,寺原为中央与地方的政事机关,如太常寺、鸿胪寺(招待诸侯及四方边民之所)。后西域僧东来,多先住鸿胪寺,移居他处时,其所住处仍标寺号。从此遂称僧侣的居所为寺。"院"则本是周围有垣之意,引申为周围有垣或有回廊的建筑物,也指官舍。唐代在大慈恩寺建翻经院。至宋代,官立的大寺亦多称院。
  佛教寺院之所以受到宫殿建筑的影响,可能是与统治阶层对佛教的态度有关。大凡有统治者支持的宗教或主义,其发展都会比较兴旺,不论建筑等物质形态,还是理论等精神形态,由于官方的参与,都会比较接近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和审美取向,甚至与之合流,成为国教。
  自东汉以来,大多数统治者都扶植佛教。三国时,天竺、安息、康居的高僧昙柯迦罗、昙谛、康僧会等先后来到魏都洛阳,从事译经;支谦,康僧会等前往吴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弘法,孙权待为上宾。南朝各代帝王都崇信佛教。梁武帝自称"三宝奴",四次舍身入寺,在古迹名山建立了大批寺院,所以在唐人杜牧《江南春》的题咏里便有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名句。隋唐两个王朝的统治者也极力保护佛教,组织进行佛经的翻译事业,礼遇高僧,并修筑了很多佛教寺院,唐高宗和武则天还在各州设立官寺,祈愿国家安泰。此后,佛教与儒、道合一,虽然有衰弱的趋势,但却作为中国文化思想的三大巨流之一被保留至今。这些都为佛教寺院建筑风格的改变提供了的条件,使得它们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自由度,而其建筑风格就模仿融合了宫廷建筑的方式,方方正正、威严肃穆,红墙金顶显示出尊贵的皇室气派。
  (二)具体格局
  从具体格局来看,印度佛寺相对简单,而到了中国,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变得复杂了许多。寺院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等。因为寺院为了避开市井尘俗而建于山林之间,因此佛寺大门称"山门"。又一说是比照宫殿规矩,皇宫的三门是七楼四柱,王宫五楼四柱,一般寺院多用三楼四柱仍是三门,后人不懂,谬为"山门"。山门有时建成殿堂式,殿内塑两大金刚力士像。金刚力士是手执金刚杵的护法神,早期寺院中只有一尊。据记载,他原为法意太子,后来成为佛的五百名执金刚随从侍卫的首领,称为"密迹金刚"。另一尊金刚是中国人出于"对称"的习惯加上去的。《封神演义》中想使二位金刚进一步汉化,就说他们是哼哈二将死后封神而成,在云南有的寺庙山门内就能看到骑火眼金睛兽的哼哈二将。可见中国人对外来事物的改造能力是多么"强大"。从这些本土化的改造,我们也可以看出与儒、道结合的佛教在中国获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间。
  由山门往北是天王殿,殿内供奉大肚弥勒佛,面朝南。他的背面供奉韦驮,东西两旁供四大天王像。其中,弥勒佛是中国五代时的布袋和尚,名叫契此,身体肥胖,言语无恒,常常背着一个口袋在闹市行乞,面带喜容,后人为了纪念,把他一并立在这里;两旁的四大天王,原来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提头赖吒",南方增长天王"昆楼勒叉",西方广目天王"昆楼博叉",北方多闻天王"昆沙门";而经过重重改造,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形象和印度神话中的形象已经关联不大了,他们和委托一样,基本上成为了中国的四大天王和将军。
  天王殿之北就是寺院中轴的中心大雄宝殿。"大雄"是对佛的道德法力的尊称,具体指佛能降服"四魔"。供奉的主要佛像称为"本尊"。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宗派的不同,供奉有很多种情况,单从数字看,一般就有一,三,五,七尊四种。有的围绕主尊,还有"胁侍",一般是迦叶和阿难两大弟子或两位菩萨,极其复杂。值得注意的是,在佛教与儒、道融合的过程中,有的地方出现了佛教寺院供奉三家教主的情况:正殿供奉佛像,佛像左右则供奉儒家创始人孔子和道教教主老子,或者在正殿左右或后面增加一个殿来供奉儒、道两家教主,例如山西的悬空寺等。在这里,佛教与中国的本土宗教已经融为一体,尤其在老百姓眼中,和尚道士除了是否蓄发外,几乎已无分别。
  东配殿为伽蓝殿,供奉伽蓝的护法神;西配殿一般是祖师殿,多为禅宗派系为纪念该宗奠基人而建。
  大殿之后为“法堂”,亦称“讲堂”,是演说佛法、皈戒集会之处,在佛寺中是仅次于大殿的主要建筑。除佛像外,法堂中还设有法座、钟鼓等。此外,有的寺院设罗汉堂,有的寺院在院中或前后有佛塔,有的寺院还有地藏殿、文殊殿、普贤殿、禅堂(念佛堂)和藏经阁(楼),等等。这些都失去了印度原有的风格,而成为中国的本土文化的传承。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到前五世纪,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它经历了无数磨难和考验,有分裂有融合,有衰微有兴盛。虽然现在印度佛教已几乎消亡,但在中国,它却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下来。一方面,它对中国文化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几度成为中国哲学、艺术和文学的主流;另一方面,经过近两千年的改造,它已经完全融入中国本土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流之一。尽管很难说中国本土文化对佛教的包容是否以改造为前提,或者佛教对本土文化的包容是否出于寻求立足之地而迫不得已,但无论如何,正是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互相包容,才使得佛教在历史洪流的冲击下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文化的融合虽然会使彼此失去一些原有的因素,但同时也消除了彼此之间的对抗性,并给予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更深厚的内涵。只有如此,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参考资料:
  南怀瑾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年8月第一版
  《文史知识》编辑部 《佛教与中国文化》中华书局 1997年10月第4版
  释圣严 《中国佛教建筑──佛教建筑设计发展国际研讨会主题演讲》中华佛学学报第11期 1998.7月 
  魏洪峰 《早期印度佛教中的蕴与我》《南亚研究》 1998年第2期
  中国佛教在线
  中国佛教信息网
  佛教电子期刊 《佛教文化》等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