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律宗>>正文内容

由中台事件之教训—论述戒律与法律的互动关系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昭慧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由中台事件之教训—论述戒律与法律的互动关系
  释昭慧
  圆光佛学学报(1997.10)
  圆光出版社发行
  页 5-17
  --------------------------------------------------------------------------------
  页 5
  摘要
  在国家的领土中,守持国法是每一位国民的义务,出家
  人也不例外。  戒律是僧团内部的法治规范,其功用并不
  在于取代法律,且以不抵触法律为原则。这是尊重世间的良
  好价值观,及其价值观所形成的规范。其原因在于“令未信
  者信,已信者令增长”。
  波罗提木叉不可能对犯者判以死刑或监禁,除因其不合
  于佛法“非暴力”的精神外,亦因僧团的制裁功能不必跟国
  家的司法权抵触。
  对宗教友善的国家,通常会有一些适度停止国家权力用
  在宗教团体中的措施,例如:免除宗教团体缴纳税金的义务
  ;但僧尼亦不可借身份的方便,代白衣逃漏税款。
  宗教要让国家给予优惠,也自必有它的条件,令社会觉
  得值得如此,否则这些优惠仍有可能面临官僚或舆论的压力
  而被撤销。例如:从事营利活动,重视物质享受,或有大量
  的财富积聚,这就难保不令世人讥嫌乃至觊觎,招来祸端。
  僧伽要独立地享有充分的“僧事僧决”权,必须要它自
  清自律到法律对它没有介入的必要,而不是假“僧事僧决”
  以为借口,不准白衣干预、法律介入。面对戒法与国法的冲
  突,开遮持犯要多方衡量,其衡量尺度,以尽其可能如法为
  先,必不得已而开缘,也要以僧团总体长远的利益为前提。
  前言
  一、绪论
  从八十六年九月间的中台剃度风波发生以来,佛教界似
  乎流年不利,接二连三地,有比丘或比丘尼因被控诉“诱拐
  出家”、涉及财务纠纷、违建或占用国有土地而被舆论交相
  指责,卷起掀然大波,有的甚至被侦办或起诉。影响所及,
  全
  页 6
  体佛教皆严重受伤。例如:中台剃度风波甫兴时,许多出家
  法师告诉笔者,他们走在路上,到市场购物,或是搭乘计程
  车、大众运输工具,都面对著许多敌意的眼光,有的民众甚
  至施以骂詈或吐唾的羞辱。此外,许多道场的主事者告诉笔
  者:例行性法会参加者锐减三分之一以上,夏令营活动往年
  都报名者众,晚报名者甚有向隅之憾,今年的各种佛学夏令
  营,普遍面临“报名人数大量减少”的困境,有的甚至“门
  可罗雀”,索性临时取消(注 1)。诚可谓是“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 
  事件主角的中台山本身也不好受!除了面对整个社会强而
  有力的指责唾骂之外,还被迫面对信众流失,经济力减弱的
  重大危机。月前其方丈惟觉法师与四名弟子竟然还因涉嫌窃
  占国土、违反山坡地保育条例及国家公园法,而被台北士林
  地检署检查官张熙怀提起公诉。起诉书并声明宣告没收万里
  灵泉寺所有建物,包括寺宇主体、道路、驳坎等建物,未来
  都难逃拆除命运(注 2)。
  这些触及国法而又违犯根本盗戒(波罗夷)的罪责,照
  说依律也应从僧中除籍,然而在长期不重视羯磨治罪与灭诤
  的台湾僧界,这些个人行为,除了让全体僧众面对社会人士
  一篙打尽的池鱼之殃,似乎也只能束手无策。
  面对中台山主事者的困窘处境,我们当然也只能哀矜而
  勿喜,另一方面,这未始不可以做为佛门中人的儆戒:出家
  并不是出国,在国家的领土中,守持国法是每一位国民的义
  务,出家人也不例外。
  拙著〈戒律与政治、法律原理之同异〉(注 3),业已
  阐述法律与戒律的共同基础,本文则要进一步分析两者之间
  的关系,以及作为僧众而兼国民者,在面对两种律法时的基
  本态度。
  二、戒律与法律的层级关系 
  (一)不抵触法律为原则 
  戒律是僧团内部在德化的基础上所建立的法治规范,基
  本而言,其功用并不在于取代法律,而自定一套所谓的“治
  外法权”,或形成僧俗之间的“一国两制”。既然它不是为
  取代法律而制订的,所以它也就以不抵触法律为原则。佛陀
  说: “我不与世间诤。”(注 4) 
  这不是随波逐流,而是尊重世间的良好价值观,及其价
  值观所形成的规范。所以,当比丘(尼)行为已严重抵触国
  家法律时,一般而言,也必然抵触戒律,灵泉寺案即其显例
  。其原因在于佛陀制戒的十种原理之中,原来就有“令未信
  者信,已信者令增长”之句,其目的无非为避世讥嫌,使世
  人敬信三宝 (注 5)。所以
  页 7
  大凡世所诽议之行,即使未到触法阶段,若已违背良善习俗
  ,僧众犯者,即已违背律制;即便律无明文条例,也应就现
  有波罗提木叉而作扩充解释,甚至考虑依“随方毗尼”之精
  神,而将新增规制明订出来,制止此类惹人诽议之行为,以
  维系僧团“令未信者信,已信者令增长”的良好功能。
  所以在世人交相指责中台山为人剃度隐瞒其父母时,彼
  等辩称“释迦牟尼佛剃度时也没告知父母。”这种理由是很
  牵强的,原因是:
  那是佛陀未成道时的处理方式,吾人焉知他在成道之后
  回顾此事,会不会觉得做法还不够圆满?
  即使他的出家经历是如此,但他可没鼓励弟子效仿,反
  而在成立僧团后,规定“父母听许”是受具足戒的必备条件
  (注 6)。难道他会是那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的人吗?当然不是!他只是很清楚:僧团要存在于世间,就
  不能太过抵触世间。即使是“出家”这样一件僧团中如此重
  要的事情,最好都要在“大家欢喜,各方圆满”的情形下进
  行之,以免带来社会的反扑。
  以今时而言,剃度二十岁以下未成年人,若未得其监护
  人同意,监护人已可依法追究其责任,因为那已触犯法律;
  即便二十岁已满,个人已有行为自主权,但是为了让各方圆
  满,依戒律还是要征得父母亲(及配偶)的同意。所以面对
  世间,佛陀对僧众的规范,不但不触犯法律,甚且斟酌民情
  风俗,使其规范比法律往往更要严格,以避世讥嫌,“令未
  信者信,已信者令增长”。
  (二)不取代司法而施刑罚
  此外,它也不取代司法而作囚禁之类的惩处,也就是说
  ,波罗提木叉的罚则再重,也不可能对犯者判以死刑或监禁
  ,一来这种刑罚并不合于佛法“非暴力”的精神,再者,僧
  团的制裁功能也不必跟国家的司法权抵触?如果僧团本身可
  以动用私刑,那法律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岂不是类同中世
  纪欧洲的政教合一体制了?所以僧团的成文法规中,惩处最
  重的顶多是“灭摈”,亦即在羯磨(内部成员的集体会议)
  中共同决议,将犯者驱出僧团。驱出之后,法律要怎么制裁
  他,那是法律的事了。
  在僧团的范围(大界)内,僧团依律衡量,倘若觉得犯
  者的行为,己经不合乎僧团的基本道德标准,那么就请他脱
  离僧团。做到这一步,波罗提木叉的功能就算完成了。接下
  来,如果这种行为在世人眼中还能接受(如犯“非梵行”波
  罗夷罪,但不是与有配偶者通奸),犯者脱离僧团后,自可
  以立刻融入社会,做一个不触犯法律与善良风俗的居家之士
  ,但是倘若其犯行不但犯戒,而且也还犯法
  页 8
  (如杀人、偷盗、与有配偶人士通奸,或以妖言惑众,破坏
  社会公序),则犯者所要面对的就不会只是如同“脱离僧团
  ”一般的待遇?只是被逐出国境而已,除非犯者非本国人,
  才有可能被“递解出境”,但以现在的国际惯例,罪犯也依
  然要被押回其本国依法处理,绝非“递解出境”就没事儿。
  就僧团而言,将重禁的犯者逐出僧团,业已达成维护僧
  团清净的功能;而被逐出僧团的人,并没有法律上的豁免权
  ,仍要受制于法律。所以在惩诫的程度上,“逐出”就已足
  够重了。
  但是法律若也只是采“逐出”而非“囚禁”或极刑的方
  式,则重大刑犯至多只被逐出当地,并未脱离整个社会,极
  有可能在他处或他国,因心性凶残而一犯再犯,祸殃无辜。
  僧团是社会里的小社会,倘若其成员之品质,不适合僧
  团,只有在两条路中任选其一:第一、请该成员改造自己,
  约束行为,以符合僧团所要求的品质。第二、若犯行太严重
  ,不得已,只好开除僧籍处分。当然,若犯行虽严重而不至
  于至开除程度,也有期限长短不一的“停权处分”措施,如
  犯僧残、不见罪、不忏罪、恶见不舍等过,可通过相关种类
  的羯磨,而判定其在某段期间,停止若干比丘(尼)所具备
  的权利,而且僧不与共语共住,以资惩诫。
  这不但是维持僧团和乐清净的要领,也是每一个有良好
  纪律的社团乃至政党的“品管”原则。例如各种有信誉的计
  程车同业组织,司机们为什么要组织这类行会呢?原因是:
  计程车司机很多,龙蛇混杂,良莠不齐,间亦有作奸犯科者
  ,引起乘客的不安全感,于是有心自清自律的司机们就起而
  组织成“义交”、“清溪”、“新生活”之类的行会,凡加
  入各该组织的司机,得遵行一些规制,例如:不拒载短程,
  不随便收费,一律穿制服、戴手套,要有礼貌,不得侵扰客
  人……。有这样的规矩,然后乘客才能信赖这个行会,自然
  优先乘坐行会成员所驾驶的车辆。如果有人犯了这行会的规
  制,轻则申诫、停权,重则开除会籍。开除会籍,并不表示
  该计程车司机不得再开车营业,倘若未触犯法律,未被吊销
  执照,他当然还可以开车营业,只是他不再隶属于该行会,
  乘客对他难免会减低信赖感。而该行会这种保持成员素质的
  方式,也是让行会不变质而得以长期维持信用的最好方法。
  这与前述“令未信者信,已信者令增长”的制戒原理是相通
  的。 
  凡此有荣誉性的社团,算是在大社会里面的小社会,都可
  以用上述方法维护团体的素质,但是大社会就不然。
  法律的有效范围,涵盖整个国家,国际法的有效范围,甚至
  涵盖整个世界,如果犯法,怎么可以“赶出去就好”?赶到
  哪里,
  页 9
  可以使得他既可留在大社会,又不会引起大社会很大的困扰
  呢?于是才会有期限不等的,暂时性隔离的囚禁,甚至永久
  性隔离的极刑。
  有罚则,才能有实效,罚则之中,除罚锾外,不排除囚
  禁乃至死刑,这样的条件,如前所述,是法律所必需,却不
  是僧团的戒律所必备的,所以戒律没有取代法律的功能,戒
  律只是在法律的基础上,对僧众所做的行为要求。这种要求
  往往比法律还要高,但惩罚的严重性,却没有法律来得那么
  强。佛陀制戒,是已把法律的层级置于戒律之下,做为基础
  规范的,没有以戒律取代法律的企图心。 
  (三)尊重世间与超越世间 
  实行戒律的人,其集合体就是僧团;僧团跟世俗社会有什
  么异质性?就声闻僧团而言,它具有一种超世间的性格。原
  则上,比丘(尼)也是人,也是国民之一,他们不可能无条
  件地自外于社会。如果是在古老的印度,也许他们可以远处
  山林旷野之中,形成一个自治的团体,与社会隔绝,但是僧
  俗如果完全隔绝了,就失去了僧团的教化机能,所以僧伽还
  是要跟社会作若干接触。在接触过程中,僧团还是要遵循世
  间的规范,所以佛陀对于乞食、游行或“入白衣舍”,有许
  多行止威仪方面的规定。此外,僧团也还要有一些超越世间
  价值的理念(如守贫、守贞),才能对社会产生良好的影响
  ,所以个人与社会的接触,须要尊重世间,而个人内在的品
  格或修持,则要卓绝超越于世间。
  面对这样的一种团体,国家要怎样去对待它呢?一般而
  言,除非对宗教(或专对佛教)有强大的敌意,否则国家会
  倾向于容许这种团体的存在,甚至在某些以单一宗教为国教
  的国家,政府还会特意扶植或保护它。
  记得学界中力倡“在家佛教”的人曾有这样的质疑:佛
  陀为什么没有为在家众组织团体(阅读年久,资料出处已忘
  )?他们以为这是世尊的缺失,然而他们未尝顾虑到:在君
  主专制的社会里,在家的宗教徒未必有集会结社的自由,因
  为鉴诸史实,宗教徒集结的力量过大,宗教领袖的克里斯马
  (charisma)倘不用在传教的正途,而用在煽惑群众以谋取
  更大的权势时,是可能会对政权构成威胁的。中国的黄巾贼
  、白莲教、太平天国,即是显例。
  一个宗教团体有共同的宗教信仰,这种力量是很强烈的
  ,如果这个宗教的领导人又是在家人,有权力的追逐,有食
  色的欲求,君王不可能任其坐大;可是对于出家人组成的僧
  团,顾虑就小得多了。僧团有超越世间的性格,它不会对劫
  夺王位,训练军队,鼓噪叛乱等庸世行径产生兴趣。僧众将
  世俗的一切放舍,衣食住用,都以最简单的生活标准处理,
  僧团中人的品质,又一定被要求超越世间水
  页 10
  准,这与世俗名利中人的集合相比,无疑是令主政者较为放
  心的。也因此,在佛陀出世之前,印度东方就有许多在森林
  旷野中励志苦行的沙门团,过著离世修道的生活,而受到君
  王的崇敬;相反的,即便是在家的婆罗门阶级,也没有过庞
  大而组织严密的草根性宗教组织,只有家族或阶级垄断的奥
  义传授。
  三、法律对宗教的适度“开缘”
  由于宗教团体的特质,有很多地方跟世俗难免不同,也
  因此,对宗教友善的国家,通常会有一些适度停止国家权力
  用在宗教团体中的措施,例如:比丘(尼)是不能捉持生像
  金银的,但是国家法律却规定人民要履行纳税的义务,而且
  纳税又是国家机器要维持运作的基本方法,可是比丘(尼)
  一无所有,如何可能缴纳税金呢?于是国家就会对僧伽施行
  特殊的保护(套句律典用语,即是“开缘”),免除出家人
  缴纳税金的义务。
  《摩诃僧祇律》云:
  “世尊弟子比丘、比丘尼,一切外道出家人物,是
  名不应税。若卖买者应输税,是名税分齐。” (注
  7)
  一般有买卖行为都应该纳税,出家人,包括比丘,比丘
  尼,包括外道沙门,都不必纳税。这应是国家对宗教所给予
  的宽容。至今除了南传佛教国家之外,“不捉持金银戒”在
  个别的出家众而言,已不得不顺应环境因缘而予以开缘,但
  是一般国家仍有对宗教团体免税的优惠待遇,此所以去年国
  税局意图向寺庙课税,会引起佛教界的不满和抗议。
  诸律明订比丘(尼)不得利用这种国家所给予的优惠待
  遇而为俗人逃漏税捐,如《四分律》云:
  “不输税者,比丘无输税法。若白衣应输税物,比
  丘以盗心为他过物,若掷关外,若五钱,若过五钱
  ;若埋藏举,若以辩辞言说诳惑,若以咒术过,乃
  至方便,偷兰遮。” (注 8)
  比丘“为他过物”,未必是想要将对方的货物不与
  而取地据为己有,为什么称作“以盗心”呢?原来在对方运
  货往来以牟利时,明知其应向国家或地方政府缴纳税款,却
  存心帮他掩护,使其得以逃漏税捐,这无异是在盗取国家或
  地方公众的利益,所以说是“怀盗心”。此点吾人即今亦应
  注意!例如:出入境过海关时,自己随身携带一些物品,是
  不用纳税的。但倘若有居士携带大批货物(跑单帮),意图
  来往贩售,则此类货物本应纳税,倘若居士要求同行比丘(
  尼)帮忙
  页 11
  携带部分,化整为零分别通关,比丘(尼)答应了,或者比
  丘(尼)主动为其携带通关,明知如此是逃漏税捐,竟然照
  做不误,即犯偷兰遮。
  “若掷关外”,是指比丘帮对方把货物接驳到海关检查
  站外面;“若五钱,若过五钱”,这是依摩揭陀国的币值标
  准。假使所过物品超过五钱的价值,不管是钱或物,即犯。
  “若埋藏举”,是指帮对方将货品暂时掩埋以避人耳目,伺
  机取出,得遂逃税目的;“若以辩辞言说诳惑”,是指对著
  关员税吏谎称该等物品但属随身日用,非属商品,或以其他
  妄语蒙骗过关;“若以咒术过”,是指施以咒术,使得货品
  忽然隐没,或使得关员税吏忽然神智迷糊,以便货品顺利通
  关;“乃至方便”,是指包括其他所有“以盗心过他物”的
  方法。“偷兰遮”,算是波罗夷或僧伽婆尸沙的未遂罪,这
  是法藏部所属《四分律》的判法,但大众部的《摩诃僧祗律
  》就判波罗夷 (注 9)。
  这种情形,在当日的僧团,是极有可能发生的。原因是
  :律中规定,比丘(尼)游行各地,得与商团同行 (注 10)
  。在同行的过程中,两者自然是互助而互惠的。因为商人可
  从比丘(尼)处得到精神的支柱,比丘(尼)则可因商人的
  照料而有较好的物质供应。在这种情况之下,万一商人提出
  “帮忙携带货品”之类的不情之请,比丘(尼)若无戒律的
  规范,是很有可能在人情上碍难拒绝的。  然而站在僧团
  整体的立场考量,比丘(尼)不限纳税金,竟然还要帮人逃
  税,这显然犯了国法的大忌,当然要予以重判。否则若任令
  此种恶习滋长,令当政者产生对佛教的强烈反感,其结果将
  是危害整体佛教。
  四、宗教遭忌的殷鉴
  假使比丘(尼)本身也从事营利活动,或有大量的财富
  积聚,其重视物质享受之程度,不但逾越了一般沙门淡泊的
  生活水准,甚且连世间中低收入的平民亦望尘莫及,那么,
  纵使国家不予征税,社会也会侧目。若是承平时代,倒也罢
  了,一旦社会穷困,国库空虚,则政客或乡绅就难保不对佛
  教巧取豪夺了。  所以话说回来,国家对于宗教的优惠,
  当然是需要的,但是一个宗教要让国家给予优惠,也自必有
  它的条件,令社会觉得值得如此,否则这些优惠仍有可能面
  临官僚或舆论的压力而被撤销。
  三武一宗的教难且先不说,中国历史上,因看不惯僧尼
  竞著华服,饮食奢靡,不断构筑富丽堂皇的殿塔伽蓝,而以
  政治力加以整饬的案例,并不少见。
  即使是素有尊重宗教之传统的法国,在十八世纪的大革
  命时代,贵族与教士
  页 12
  以百分之二的人口,拥有全国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二,而且不
  必纳税,这庞大的财富如何不使贫困的政府动心?所以执政
  当局的“国民会议”,下令没收教会田产,以做为准备金,
  发行纸币,并以清偿过去之国债。类此史实,可为殷鉴! 
  此所以在中台事件之后,佛教多方受到舆论的压力,预
  算赤字严重的中央政府,也就立刻挟“民意”而针对寺庙、
  纳骨塔开刀,伺机课税,甚至对违规建筑的主事者一一提出
  公诉,那些身著法服的堂堂比丘锒铛入狱,看在佛弟子的眼
  里,真是百感交集。
  有人责备政客选举时无所不用其极以拉拢佛教,选完立
  刻过河拆桥或展开秋后算帐 (注 11),但此种揣测难寻实据
  ,笔者认为:反而是国库空虚,政府预算赤字庞大,又眼见
  佛教几处大道场大兴土木,捐款动辄以千万计,工程动辄以
  亿计,这才可能是“课税”等风波背后的主导因素?财经官
  僚想出些“雨露均沾”的点子,意图从寺院下手,以开发税
  基,所以棒子与胡萝卜齐下,一面用“全国宗教会议” (注
  12) 等方式安抚宗教领袖,一面撒开全面清查寺产的罗网。
  再者,“肉腐而后虫生”,佛教果若健全,当局就算是
  想秋后算帐,也无从下手。例如笔者即公开表态不支持李总
  统,但亦未遭到任何司法迫害或行政官僚的刁难,反而是为
  了佛教的权益而不惜与官僚据理力争,当局对笔者亦无可奈
  何。缘自八十五年十月廿七日,内政部长林丰正下达各县市
  政府的台(八十五)内营字第八五○七五九八号函:指示拆
  除违规寺庙、纳骨塔,一时教界风声鹤唳,有些因建在林地
  农地而未能领得建照的寺宇,其主事者更是惶惶不可终日。
  十二月廿一日,受中华佛寺协会秘书长林蓉芝居士邀,笔者
  乃陪同理事长净良长老等各宗教代表,至内政部陈情,恳请
  暂缓拆除违建寺庙纳骨塔,并寻求协助解决现存问题,由于
  营建署副署长态度踞傲,言词无理,笔者当场一一指其言论
  之错谬,理事长亦怒斥之,一时场面火爆,但也因此,该副
  署长始稍敛其傲姿。试想当日若笔者也是违建寺院主事者之
  一,即使讲话再有道理,又如何能不令官员视做利益关说?
  讲话又如何能够大声?
  僧伽要有清净的生活,能够真正实现超越世间的理想,
  依国家利益而言,如此能够对国民产生促进其向上向善的正
  面意义,此所以修道信教虽属个人领域的心灵事务,国家仍
  有义务在公共领域中依法给予适度的保障。但假使僧团中,
  有人挠乱了社会秩序或经济秩序,如前述助人逃税之情事,
  这当然会对社会造成困扰,国家的法律就不可能不介入而作
  制裁了。
  以去年底炒热的话题“要不要立宗教法”而言,基督宗
  教普遍反对,因为他
  页 13
  们认为:遵守国家一般的现行法律就好,毋须特别立宗教法
  。他们坚定告知:自己教会的法规,已比法律所要求者更为
  严格,教会自会妥善管理,用不了解教会性质的宗教官僚监
  督管理,只不过是头上安头。基督宗教的条件,佛教未必具
  足,因为佛教没有一个从上到下作一条鞭式管理的中央集权
  教会体制,各自为政,就难免流弊丛生,此所以类似宋七力
  、妙天的事件,层出不穷。因此佛教界普遍的态度就倾向于
  立宗教法,意图藉诸法律,形成规范,以确保佛教之纯粹性
  ,以及寺院财产与人事之自主权。他们认为:某些适当的法
  律对佛教反而会是一种保护。然而笔者以为:面对宗教人诈
  财骗色案,法律制裁原属理所当然,却不必另立特别法,因
  为现行刑法、民法已足够用来处理此诸案件 (注 13); 而自
  主权之争取,仍宜注意要有自清自律作为前提。
  僧伽要独立地享有充分的“僧事僧决”权力(亦即僧众
  之自主权),那必须要它自清自律到法律对它没有介入的必
  要,而不是假“僧事僧决”以为借口,不准白衣干预、法律
  介入。换言之,是僧伽本身的戒律有高度的道德标准,而且
  受到严格的履行,这才使得法律没有干预它的必要。否则僧
  伽若表现不佳,又吵著一定要国家给它特权,这岂不是强人
  所难?纵使政治人物唯恐流失选票而不得不施以小惠,总有
  东窗事发的时候,也徒增民众的怨憎藐视而已。倘若因自己
  的某些行径而让民众产生对佛教的误解、疏离与毁谤,岂不
  是要善自反省其行径之断人善根与慧命?又哪里可以轻卸己
  责地指斥世人“罪过” (注 14) 呢?中台事件以来的连串佛
  门不幸案例,未始不是佛教界付出昂贵学费的一课,值得吾
  关心教运之同道潜心深思。
  五、戒法与国法的冲突
  以上所述,纯属戒律以法律为基础的层级问题,以及法
  律对戒律的适度让步与其先决条件,原则上,这都是两者相
  容的部分。其次,僧众有没有可能面对持戒与守法两种义务
  相抵触的时候?倘若有之,应该如何处理?
  在中国,最好的例子就是礼法上的冲突:依印度习俗,
  沙门远尘离垢,有其特殊之宗教地位,所以是不必礼敬帝王
  的,但是在中国,这成了重视礼教的儒家官僚与佛教僧信之
  间的强烈争议。东晋成帝咸康六年(340),辅政重臣庾冰以
  为:沙门宜应遵从中国传统的礼制,向帝王行叩拜之礼,而
  尚书令何充身为佛门檀越,乃与褚翌、诸葛恢等上表抗辩,
  表示先帝从未指责沙门不向帝王礼敬,应当遵从先帝遗制。
  两派意见纷杂,莫之能定。桓玄在姑臧,也主张沙门应敬礼
  王
  页 14
  者,他曾向慧远修书表达此一意见。慧远的回答很坚定:
  “袈裟非朝宗之服,钵盂非廊庙之器,沙门尘外之
  人,不应致敬王者。” (注 15)
  终晋之世,庾冰的建议并未被采纳,此事尚幸未演变成
  佛教与朝廷的强烈对立,也可看出王法面对教法时的善意让
  步,这在前无沙门文化传统而又拘守君臣礼数的中国社会,
  算是国法对戒法的极大让步。
  但是,有的时候,让步不尽可行,会惹出其它麻烦。以
  兵役问题为例:自古国家招募兵员,有征兵制或募兵制的分
  别。募兵制征募的是自愿从军以为职志的国民;征兵制则是
  规定国民中之成年男性,有服兵役之义务。前者还不构成问
  题,因为基于信仰的理由,有选择不从军者的权利;后者就
  麻烦了!至今仍有少数基督教派的信徒,认为当兵是杀人的
  职业,与其信仰精神相抵触,所以拒服兵役,宁愿为违反兵
  役法而坐牢。这明显是世俗法律和宗教戒规抵触的两难抉择
  ,对强调“不杀生”的佛教尤其如此。
  比丘(尼)戒就规定:不能往观军阵,有特殊因缘,可
  以到军中去住两、三个晚上,但也不能去看人操兵或参加阅
  兵典礼 (注 16)。不从军的僧众,有何特殊因缘须至军中住
  宿?我们可以设想:过往的游方僧,在旷野游行时,可能会
  受到劫匪的骚扰,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是有可能借宿军营的
  。
  本国现行兵役法,属征兵制,为了公平起见,成年男子
  必须服义务役,这与戒律自有抵触,可是由于这是国家公权
  力强制要求,而非募兵制之系出自愿,拒绝则触犯国法,严
  重的逃兵行为甚至可能牵涉到“命难”,这当然就只好开缘
  ,让已届役龄的沙弥先脱下僧服,履行兵役的义务,期满再
  返僧团受具足戒。这虽为沙门个人带来困扰,但是在征兵制
  的国家里,如果给予“出家人不需要服兵役”的优惠,未必
  对僧团有利,因为难免会有很多无意修道的人,为了规避兵
  役而混滥僧籍,造成僧团自清的困难。
  在古中国,善意对待佛教的措施?僧众免徭役,即曾出
  现问题。以有明一朝为例:官方对僧众给予免纳税、免徭役
  的优惠,在建国之初,为了避免僧员浮滥,也曾屡次限制度
  僧,并以试经制度汰选僧众,制有作为僧侣名簿的“周知册
  ”,对于试经合格者,一律免费发给度牒。洪武五年(1372
  ),包括僧侣与道士,发出度牒计五万七千二百人,翌年新
  度者九千六百三十二人,以后数字迭有增加。至成化二十二
  年(1486),一年之中实发度牒即有三十二万人。为何人数
  激增如此?原来为了救济饥荒,官方即以一万份空名度牒出
  售,以粟十石,便可购得一
  页 15
  份度牒,因此产生卖牒的流弊。及至嘉靖之后,给牒变成非
  买不给的卖牒制度,若无力纳银,有心修道者亦不得成为僧
  尼;反之,许多人为规避义务的徭役,乃成为隐身山林伽蓝
  的不顺之民。如此一来,受害最大的还是佛教。
  所以像服兵役这个难题,在征兵制的社会里,就大处著
  眼,与其为了避免僧员浮滥,而在优惠待遇下,加入一些同
  样未必符合律制的试经或度牒制度,不如放弃优惠待遇的争
  取,依律开缘,令僧众依法尽此国民义务,一来可避免招来
  “特权”之讥,引起其他民众的不平心理,再者,也可避免
  类似度牒滥发的种种流弊,对个人容或有所不便,却也杜绝
  了存有“享受特权”的侥幸心理之人混滥僧籍的门路,对僧
  团的自清自律,未必没有好处。
  准上所述,从“不礼王者”到“免除徭役”,面对戒法
  与国法的冲突,开遮持犯要多方衡量,时代环境容有不同的
  客观条件,得坚持者何妨坚持以维僧格?必不得已而作开缘
  以顺应国法时,其开缘与否的衡量尺度,亦应以僧团总体(
  而非个人)长远之利益为前提。
  六、结语
  综上所述,吾人可以得知:
  一、戒律是僧团内部的法治规范,其功用并不在于取代
  法律,且以不抵触法律为原则。
  二、波罗提木叉不可能对犯者判以死刑或监禁,除因其
  不合于佛法“非暴力”的精神外,亦因僧团的制裁功能不必
  跟国家的司法权抵触。
  三、对宗教友善的国家,通常会有一些适度停止国家权
  力用在宗教团体中的措施,例如免除宗教团体缴纳税金的义
  务。
  四、宗教要让国家给予优惠,也自必有它的条件,令社
  会觉得值得如此,否则这些优惠仍有可能面临官僚或舆论的
  压力而被撤销。
  五、僧伽要独立地享有充分的“僧事僧决”权,那必须
  要它自清自律到法律对它没有介入的必要,而不是假“僧事
  僧决”以为借口,不准白衣干预、法律介入。 
  六、面对戒法与国法的冲突,开遮持犯要多方衡量,其
  衡量尺度,以尽其可能如法为先,必不得已而开缘,也要以
  僧团总体长远的利益为前提。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果能如是,则中台事件以来
  的连串风暴,固然带来台湾佛教界重大的危机,但若记取教
  训,依律而行,那又何尝不是佛教界的转机呢?
  页 16
  注  释
  ?注 1:由于当事人不见得愿意将所遭困境公诸文字,故此
  将上述诸法师或道场之名省略。
  ?注 2:见八十六年六月七日中国时报第六版新闻。报导中
  指出:由于万里灵泉寺正好全部都在阳明山国家公园范围内
  ,阳明山国家公园管理处(以下简称“阳管处”)曾在民国
  七十九年经多次查报后,经高等法院判决确定,并于八十一
  年遭强制拆除,目前彼等都在缓刑期间。讵料强制拆除后,
  灵泉寺又于八十二年起陆续兴建,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因此
  阳管处以该寺违建整地、违规兴建驳坎、弃倒废土等多次查
  报。由于灵泉寺对于阳管处的处分,始终置之不理,故阳管
  处始以窃占国土、连续违规未改善、多次告发制止不听等多
  项罪嫌,移送士林地检署侦办。
  ?注 3:刊于《东方宗教研究》新四期,台北:东方宗教研
  讨会,八十三年出版。
  ?注 4:《杂阿含经》卷二:“我不与世间诤,世间与我诤
  。所以者何?比丘,若如法语者,不与世间诤。世间智者言
  有,我亦言有;……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大正二
  ?八中)
  ?注 5:见拙著〈结戒原委与制戒原理〉,刊于八十六年六
  月第二期《法光学坛》(页一九~二○)。
  ?注 6:如《四分律》卷三五:“佛言:自今已去,听先问
  十三难事,然后授具足戒。……父母听否?”(大正二二?
  八一四下)
  ?注 7:《摩诃僧祗律》卷三(大正二二?二五三上)。
  ?注 8:《四分律》卷一(大正二二?五七四下)。
  ?注 9:《摩诃僧祗律》卷三(大正二二?二五三上)。
  ?注 10:《摩诃僧祗律》卷三九:“若比丘尼无商人伴行者
  ,得越毗尼罪;至所在,波夜提。若比丘于空远无商人伴行
  者,得越毗尼罪。”(大正二二?五三九中)。
  ?注 11:“过河拆桥”,指前(八十四)年底总统大选前,
  执政党向佛教界积极拜票,佛教界大老也纷纷表态支持李登
  辉总统,不料选战结束后,八十五年间即有一连串对佛教寺
  院或个人不利的措施。“秋后算帐”,指大选期间,佛教界
  有不少人支持前监察院长陈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