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库木吐拉的龟兹风洞窟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李 丽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库木吐拉的龟兹风洞窟
  中国 李 丽
  库木吐拉石窟位于新疆库车县与新和县交界处的渭干河东岸,是一座龟兹地区规模仅次于克孜尔石窟的佛寺遗址,共计有编号的洞窟112个。
  现存编号的112个洞窟,我们按其形制的功能可以分为礼拜窟、僧房窟、讲堂和罗汉窟等,但总体上是礼拜窟占据多数。按洞窟的绘画风格和壁画的题材、内容、布局又大致可以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即龟兹风阶段;龟兹风与汉风阶段;汉风阶段;汉风与回鹘风阶段;回鹘风阶段。
  这五个发展阶段的特征是:龟兹风阶段主要是指具有当地古代民族艺术特色的一种风格;龟兹风与汉风阶段的洞窟是当地民族吸收融合了汉文化后的一种混合艺术作品;汉风阶段是从人物的造型、装饰纹样、绘画技法上都具备了鲜明的中原汉风格的佛教艺术;汉风与回鹘风阶段是指先行西迁的回鹘人来到龟兹后,将自己的宗教信仰艺术融入了当时大唐强控的龟兹地区的一种佛教艺术风格;回鹘风阶段是在公元九世纪中叶以后大量的回鹘人西迁且逐渐控制了龟兹地区所开凿建造的最后一批洞窟。
  汉风洞窟和回鹘风洞窟已有专论发表,本文在此仅对龟兹风的洞窟作一阐述。
  这一时期的洞窟无论是形制、题材、内容还是色彩风格都与克孜尔石窟第三、四阶段的特点十分相近。如第2、63窟主室正壁塑高大
  的立像,券顶中脊的天相十分简易或无天相图,中脊两侧绘本生故事,甬道内外侧壁绘比丘与供养人立像,第2窟的主室侧壁还出现了立佛说法图。第46窟的主室两侧壁上部绘说法图,下部绘故事画且于上沿的白色题记栏内残存红色的汉文题记,惜多已不可识;正壁龛内佛的项背光中绘小千佛,前壁门两端的壁面绘弥勒说法图,且于说法图的上下沿绘千佛像;券顶的菱因缘画情节简单并多有雷同,中脊的天相图排列无序;左右甬道内外侧壁绘龟兹供养人和比丘立像;后甬道正壁绘八王分争舍利图,两端壁绘立像。如是种种题材与内容均为克孜尔石窟中晚期洞窟所具有的特征,部分仍是库木吐拉石窟这一阶段出现的新题材内容。因此库木吐拉龟兹风洞窟的相对年代应在公元六世纪中叶至七世纪初。
  李丽 女,汉族,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考古室主任,副研究员。1986年毕业于新疆大学历史系,研究方向,佛教石窟考古。主要成果《克孜尔石窟后山区220——229窟勘察报告》、《克孜尔第69窟年代试析》等。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