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翘首宗风振 第一功劳在树人
中国佛教协会自1953年6月3日成j立以来,已经走过了50年的历程。而新中国的佛教教育以创办于l956年的中国佛学院为标志,亦伴随她度过了47个春秋,这中间经历了诞生与发展、曲折与挫折、恢复与振兴的几个不平凡的阶段。
建院兴教、培育人才
从某种意义上说,佛教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到中国佛教事业的盛衰。因此,培养佛教人才就成了新中国佛教事业建设与发展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早在1952年筹备成立中国佛教协会时,一批教界高僧大德就有创办中国佛学院、培养佛教人才的设想。1955年9月15日,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虚云:老法师在《现代佛学》发表《云居管见》一文,希望中国佛学院早日筹办。1956年2月,中国佛教协会召开一届三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讨论、研究并一致通过了《中国佛学院章程草案》,并组建了中国佛学院院务委员会。后报经国务院批准,一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高级佛学院在法源寺创立。1956年9月28日中国佛学院在北京法源寺隆重举行了首届开学典礼。国务院副秘书长张策、国家民委副丰任汪锋、杨静仁以及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代表出席了开学典礼。正在中国访问的国际佛教僧侣代表团和一些国家的驻华使节也应邀出席。典礼之前,举行了隆重的法会仪式。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局长何成湘、国际佛教僧侣代表团团长巴丹达?阿难陀.柯萨尔雅雅那法师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喜饶嘉措大师在开学典礼上讲了话。该院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院长由喜饶嘉措大师兼任。佛学院分设汉语系学习班、专修班、本科班、研究班,1962年9月又增设藏语班。但诸行无常,“文革”浩劫使得中国佛学院被迫停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佛学院于1980年12月22日复办,先后开设二年制预科班、四年制本科班和三年制研究生班,以培养多层次的佛教弘法人才和寺院管理人才。
另外,中国佛学院还有两所分院,一是于1980年12月10日在苏州灵岩山寺成立的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一是于1984年12月1日在南京栖霞山成立的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
中国佛教包括汉、藏、巴利三大语系。为了培养藏语系佛教人才,1987年9月1日,由十世班禅大师和赵朴初会长共同发起,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在北京西黄寺正式成立中国藏沿系高级佛学院,并隆重举行首届开学典礼。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担任院长,赵朴初会长被聘请为高级顾问,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局长任务之为政策顾问。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发来贺信,邓颖超、习仲勋、胡启立、田纪云、郝建秀、陈丕盟、彭冲、杨静仁、汪锋、王汉斌和阎明复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前往祝贺。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是一所以佛学专业为主体,以藏传佛教为特色,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高规格、多层次的藏语系佛教综合院校,也是中国藏传佛教教学和研究的最高学府。1992年,一所培养上座部佛教僧才的巴利语系佛学院在云南西双版纳总佛寺成立。
在出家僧才的培养方面,尼众也与男众一样平等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为此,一所尼众高等学府四川尼众佛学院于1985年1月15日在成都铁像寺创立,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四川省佛教协会会长隆莲法师任院长,由赵朴初会长任名誉院长。
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一大批寺院得到恢复和开放,新出家的僧人不断增加,佛教人才匮乏、青黄不接的矛盾日益凸盟,为此各地佛教界相继复办或开办佛教院校。1985年5月17日,中断48年之久的闽南佛学院于厦门南普陀寺举行复办暨开学典礼1983年8月上海佛学院在玉佛寺正式开力、1985年7月21日,西藏佛学院在拉萨哲蚌寺举行开学典礼;1986年7月12日,甘肃省佛学院在拉卜楞寺正式成立。随后福建省佛学院、四川省佛学院、重庆佛学院、青海佛学院、江西佛学院、湖南佛学院、九华山佛学院、普陀山怫学院、峨眉山佛学院、岭东佛学院、武昌怫学院、云门佛学院、河北省佛学院、空林佛学院、杭州佛学院、依兰尼众佛学院、普寿寺清凉净苑、西园寺戒幢律学研究所等,也相继恢复
或创立。此外,一些有条件的寺院为了提高僧伽素质、搞好寺院管理,也先后办起了僧伽培训班,对本寺僧人进行培训。
为了适应佛教事业的发展、规范佛教教育事业,1986年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汉语系佛教院校工作座谈会,提出了“全面规划,适当调整,保证重点,协调发展”的方针,制定了高、中、初三级既相衔接又各有侧重的佛教教育体系的规划。1992年初,中国佛教协会又在上海召开了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把培养人才的工作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提出了“学修一体化,学僧生活丛林化”的办学方针,还发起建立中国佛教协会佛教文化教育基金委员会。这两次会议对于各地佛教教育事业协调、健康地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除了高、中、初三级佛学院对全国青年僧人进行系统培训外,中国佛教协会还先后在安徽九华山、广东乳源县云门寺三次举办寺院执事进修班,以坚定信仰、纯正道风、学习法律政策为重点,对各地僧团执事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寺院管理能力和法律政策水平。各地佛教协会也相应举力、各种形式的寺院执事培训班,如1994年四川省佛教协会开办四川省执事进修学院,对省内各开放寺院执事进行轮训。
据统计,目前中国大陆三大语系佛教院校共有34所,其中汉语系高级佛学院1所,中级佛学院l8所,初级佛学院7所,共26所;藏语系高级佛学院1所,中级佛学院5所,共6所;巴利语系佛学院2所。
全国34所佛教院校,除北京中国佛学院外,其它均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陆续开办或复办的。
二、理念新颖、形式多样
全国各级佛教院校多年来始终坚持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指导,以信仰建设、道风建设、人才建没为中心,以“学修一体化、学僧生活丛林化”为准则,以培养爱国爱教、德才兼备、续佛慧命、住持佛法的龙象之才为目标。在办学过程中,尽量做到四结合:(一)学与修相结合:根据“学修一体化、学僧生活丛林化”的原则,务使学僧的理沦知识与德行修持同步增长,以纠正一少部分人只学不修或只修不学的弊端。(二)通与专相结合:即一手抓通才的培养,抓基础教学,另一手抓专长的培养,抓专业教学,以适应寺院管理、佛教教学、佛学研究、国际交往的需要。(3)国内培养与国外培养相结合:从1981年起,中国佛学院曾多次选送优秀学僧赴日本、斯里兰卡、泰国、韩国、英国、美国等国家进修学习,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后回国服务。另外,中国佛教协会还选派云南上座部佛教青年僧人赴斯里兰卡、泰国、缅甸学习深造,2002年6月又派出18位学僧赴香港僧伽学院学习。(4)长线与短线相结合:在办好高、中、初三级佛教院校的同时,抓紧对寺院和各级佛教协会骨干人员的短期轮训、进修,以提高僧伽队伍的整体素质。
佛教教育一方面是对出家僧众的培养,另一方面也要对在家信众进行教育,这样才能使更多的人树立正信正见,从而达到净化心灵、净化社会、实现人问净土的目的。因此,全国佛教界的高僧大德们以多种形式向在家信众宣讲佛法、弘扬正信。四川省佛学院、重庆佛学院先后开办面向全国招生的函授部,对于那些想系统学习佛法而又不能脱产深造的佛教四众,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广东岭东佛学院还专门开设了一个居士佛学班,对当地在家信众进行面授。有的寺院还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办起了佛教网站或网络佛学院。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地窟传佛法,一方面展示了寺院就是学校、学校就是寺院,这种丛林式的学校是培养僧人成为“学修一体化”人才的理想道场,而另一方面也使广大佛教信众认识到佛法的博大精深,坚定了信仰,树立起正确的佛教价值观,引导他们走上正信正行之路。
三、对外交流、增进友谊
佛教院校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也重视与海外佛教团体、佛教院校的交往,以互相学习,增进友谊,提高办学质量。1998年7月,首届海峡两岸佛教教育交流座谈会在台北召开,中国佛学院、中圈佛学院栖霞山分院、闽南佛学院、岭东佛学院、四川尼众佛学院均派代表参加。1999年8月12日至18曰,应日本阿含宗的邀请,副院长传印法师率中国佛学院代表团一行lO人赴日本进行友好访问,这是中国佛学院第一次组团访问日本。2001年5月25日,根据越南佛教界和中国佛教协会的协定,并经有关部门批准,越南派出坚莲、勇莲、如田、严莲四位比丘尼来厦门闽南佛学院尼众部留学。这是“文革”后外国佛教界首次派僧侣来中国大陆佛学院学习深造。2002年9月26日,以性正法师为团长的韩国曹溪宗比丘尼一
行14人,受韩国佛教宗团协议会派遣,前来闽南佛学院尼众部进行为期9天的学修体验。此外,海外佛教代表团访问北京,一般都会到中国佛学院参观访问,其中不乏国际著名的佛学大师或佛教学者,都会应邀作佛学讲演,进行佛教学术交流。如斯里兰卡的纳那希哈法师、世界佛教徒联渲会主席吴千吞先生、旅居意大利的藏族学者南卡诺尔布活佛、日本著名佛教学者牧田谛亮先生、日本立正佼成会会长庭野日镀先生、日本净土宗宗务总长兼佛教大学董事长水谷幸正先生等先后在中国佛学院作学术演讲,对活跃学僧思想、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有极大裨益,深受佛学院师生欢迎。同时,一些高中级佛教院校还加强了与港澳台佛教团体及佛门四众弟子的交往与联系,增强了彼此之间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
四、辛勤培育、人才辈出
各级佛教院校为了培养出更多称职合格的佛教僧才,佛教协会领导人和各地高僧大德想方设法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充实师资队伍,调整授课内容,强化管理措施,以提高办学质量。如中国佛学院于1998年新建了一座总建筑面积为2348平方米的新教学楼,使中国佛学院在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招生名额、优化学习环境等方面,又上一个新的台阶。在师资方面,中国佛学院除有一批学识渊博、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长期任教外,还经常聘请社会上的专家学者为学僧传授佛学和文化知识。为了使学僧尽可能地全面了解中国佛教。中国佛学院本着“八宗并重、大小并弘、五明兼学”的原则,为学僧设置课程。经过近五十年的不懈努力,各级佛教院校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僧才。
据统计,中国佛学院从1956年9月创办至2003年7月为止,先后共有81l名学员毕业或结业。其中“文革”前汉语系毕业或结业的学员有384名,藏语班毕业的学员有26名。“文革”后,从l980年恢复到2003年7月,相继有39名预科班毕业生、333名本科毕生和29名研究生毕业。
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从建院至今共培养毕业生331人,其中活佛222人,寺管会主任及堪布109人。
据不完全统计,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全国佛教界经佛教院校培养的僧人共有5000余名,其中男众近4000名,女众l000余名。他们中间涌现出一大批爱国爱教、德才兼备的法门龙象,已经成为中国佛教界继往开来的中坚力量,得到各级党政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正如赵朴初会长在《中国佛教协会四十年》中所说:“中国佛学院从开办到‘文革’前,造就了数百名爱国的具有相当佛学水平的汉藏僧才,其中大多数人成了各级佛教协会和重要寺院的骨干。而“文革”以后,中国佛学院的力、学成就更是有目共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培养了一支热爱祖国、具有一定佛学造诣的中青年教职人员队伍,他们中有些已经进入中国佛教协会的领导层,成为佛教界领袖人物,有些在地方佛教协会和各大寺院担
任主要负责人,正在为全国佛教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二)在拨乱反正、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过程中,解决了佛教界人才青黄不接、新老交替的问题,保征了佛教活动的正常开展。(三)在促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四)在开展国际佛教交流、抵御渗透方面,培养了一大批爱国爱教的骨干力量。(五)为地方佛教院校培养了一批师资队伍,积累了在新形势下办好佛教院校的成功经验。而各地方佛教院校不仅数量多、各具特色,而且有的已具相当规模,水准也很高,为推动佛教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之,新中国佛教教育事业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培养了一大批爱国爱教的佛门龙象,成绩可喜。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各级佛教院校资金不足、师资短缺、设施落后、课程单一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寺院管理人才、讲经弘法人才、佛学研究人才、对外交流人才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社会进步和佛教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只有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集中力量、投入资金、改善条件、扩大规模,不断加大合格人才的培养力度,这样佛教才能与时俱进、续焰传灯,始终保持其健康的肌体与活力。我们相信,中国佛教教育事业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中图佛教协会的统筹规划下,一定会迎来一个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也一定会造就出一大批爱国爱教、德才兼备、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龙象之才。 (唐思鹏 陈星桥 宗家顺)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